在我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社会,出于对违法的人员的惩罚,历朝历代都有着许多的酷刑,然而在汉朝时期汉文帝却废除了其中一项肉刑,可是这之后却推行了另外一种酷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据《史记》记载,文帝四年的时候,齐地的一位叫做淳于意的官员被人告发,按照当时的法律,应当押送到长安然后施以肉刑。
然而,淳于意的女儿缇萦不忍见父受刑,就一路跟随到长安,上书汉文帝,称:“我父犯法,理应受刑,然而,倘若割掉他的鼻子或者砍断他的脚,他就永远是一个废人了,就算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愿意做官府的奴婢来替父赎罪,好让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文帝深受触动,就在这年废除了肉刑法,将黥、髡等刑罚改为城旦(筑城)、舂米等,将劓、砍脚等刑罚改为打板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事件,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决定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件事而做出。然而,缇萦说出来的道理却是汉文帝废肉刑最重要的原因和最大的意义。
在古代,被处以肉刑相当于被贴上一张撕不掉的标签。试想,如果把鼻子割掉,那受刑人将会终生残疾,走在街上,别人一眼就会看出他曾经犯过罪,并因此而远离他,这样永久的身心伤害肯定不利于犯人改过自新。毕竟,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
那么为何说汉文帝废除了肉刑,却推行了另外一种酷刑呢?
这要说到汉文帝在其废除肉刑的诏书中说道的一句话了:“古时无肉刑而天下安宁,现在肉刑有三却减不止。”
原来在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以后,群臣开始商议该用怎样的刑罚来代替肉刑。毕竟肉刑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刑罚之一,不能完全废除,只能改成其他刑罚,否则会引起社会的混乱。
当时的丞相和御史大夫提出用“笞”刑(用竹板打的刑罚)来代替肉刑中的“劓”刑(砍掉鼻子)和“斩左止”(砍掉左脚),用“弃市”(死刑的一种)来代替肉刑中的“斩右止”(砍掉右脚)。汉文帝同意了这项建议并颁布施行。
仅仅从最后一种刑罚的改变,我们就能看出,汉文帝废除肉刑以后,刑罚反而更加重了。另外,“笞”刑由于打的数量较多,也经常出现直接将人打死的情况。
《汉书》中班固对汉文帝废除肉刑的评价是“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也就是“获得了减轻刑罚的名声,实际上是在杀人”。
汉景帝在继位以后,就迅速出台了改革措施。比如将替代“劓”刑的“笞”刑本来是打三百下改成了打两百下,过了几年之后,又将打两百下改成了打一百下。不仅如此,汉景帝后来还命令大臣们制定了刑具的规格、笞打的部位以及施行的方式等。之后,就没有接受“笞”刑而被打死的情况发生了。
在此之后,很多朝代的大臣都有过恢复肉刑的提议,可是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施行。古代刑罚也逐渐从肉刑为主转变成以用竹板打、服苦役、流放以及死刑为主的刑罚。
回顾整个故事,我们就会发现汉文帝的举动非常矛盾。他因为缇萦上书下诏废除了肉刑,如果说他是为了减轻的刑罚,那为什么会同意将“砍掉右脚”改成“砍头”这样的建议呢?
其实,汉文帝此举并不像后世很多人评论的那样是为了减轻刑罚。他在诏书中明确表明,“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在汉文帝看来,肉刑的残酷之处在于人一旦接受了肉刑,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因为肉刑会带来明显的身体特征的改变,就像给人贴上一个标签,即使他自己想要改变,社会依旧会对他怀有偏见。这同时也是缇萦上书救父所提的核心问题。
肉刑被废除,并不在于其刑罚有多严酷,而在于它剥夺了一个人重新接受礼教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汉文帝同意将“砍右脚”改成“砍头”的建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一点,“笞”刑的严酷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笞”刑本身,更取决于实际执行者的想法。汉文帝选择“笞”刑可能是由于将更多的决定权下达给实际判决案件的官吏,有他们来做出实际的裁决。这可能也是汉文帝以后“酷吏”频出的原因之一。
那么至此你对于汉文帝废除了肉刑,却推行了另外一种酷刑,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发布时间:2023-06-15 15:53
上述文字是💠《汉文帝废除了肉刑,却推行了另外一种酷刑》✨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东周列国时期,周天子的君王之位已经名存实亡,各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家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周朝,朝廷已经是一个摆设,那么周襄王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襄王不许请隧》的开头是:...
从有记载的历史纪录看,中国古代到近代一直男权社会,即使是有武则天当政的时代也是男权社会。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
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就是马匹数量和弓弩强度了,在战国时期,秦国的这两项数据居各国榜首,因此它也成为了最强的国家直至最后统一全国。那么秦朝的弓弩到底...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晓岚因罪被贬到乌鲁木齐为官。在西部边城的这段岁月里,纪晓岚记下来了许多在此地发生的怪事。今天的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说说其中两件有趣的事情。 17...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如此,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却不一样,他虽然仅在位五年,却饱受后世赞赏,几乎是一个完美之人,这个人是谁呢? 在中国历...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他不仅文采斐然,同时对自己的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 屈原是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政治...
汉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当时商业、农业和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下,汉朝扩张到中亚,甚至延伸到今天的越南和朝鲜。为了增加他们的影响力并确...
唐朝时期李世民以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手刃了自己的兄弟,并且逼迫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那么李渊退位之后有没有报复李世民呢? 李渊退位后是否对李世民实施过抱负这个...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雍正最后将弘历立为了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不过雍正当时最疼爱的儿子并非乾隆,而是他的...
清朝与蒙古有着很深的渊源,许多皇帝的妃子也是蒙古人,不过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位短命皇后,却有着十分离奇的经历。 在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同治皇帝的元配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
在我国的历史上,像刘邦的皇后吕雉一样善妒且手段残忍的皇后不在少数,但是其他人都没有像吕雉一样留下恶名,因为吕雉对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做的这件事,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甘罗12岁被封为上卿,如何看待甘罗之死? 甘罗自幼聪明过人,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凭借功勋,得到秦王嬴...
就像现代人对名车的喜爱一样,古时候人对于骏马的喜爱也是很常见的,一匹威武的骏马不仅能震慑敌人,还能体现主人的尊贵身份和财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流传着“人中吕布...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案件,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史上最抠门的皇帝道光,在位期间遇到最大盗窃案,国库上千万两白银一夜蒸发,国家差点亡了。 道光皇帝的抠门儿几乎是清朝...
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等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
虽然世人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一人拥有三国时代的双绝,可依然免不了四处逃亡,被人追杀,最后在白门楼殒命的凄惨遭遇。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