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341年,战国初期著名将领,是魏国的著名将军。庞涓的出名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孙膑。孙膑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人,谋略和军事才能都非常的出众,庞涓和孙膑有着同一个师傅,算起来也是师兄弟。
庞涓画像
历史上有关庞涓生平的介绍不是很多,都是在介绍孙膑的时候,顺带着介绍的。据史书记载,孙膑就是被庞涓陷害残疾的,后来庞涓也死在了孙膑的手上。
据史书记载,庞涓和孙膑本来是师兄弟关系,庞涓比孙膑要大一点,所以先行出师,来到魏国从军,庞涓凭借着出色军事才能,很快就当上了魏国的大将军。在学习军事本领时期,庞涓就嫉妒孙膑的天赋比自己好,军事才能比自己高。当上大将军之后,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地位,自大的庞涓认为这个世上只有自己的师弟孙膑能够打败自己,只要自己灭掉了孙膑,那么就可以建立千秋功业了。
庞涓将孙膑骗到了魏国当官,然后又找了一个借口,诬告孙膑,孙膑被处以黥刑和膑刑,即在脸上刻字,剜去膝盖骨,自此孙膑就变成了一个残废,庞涓认为这样的孙膑已经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了。
孙膑利用自己的智慧逃到齐国之后,成为齐国田忌的门客,不久就受到重用。后来,庞涓在桂陵之战中,中了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战败被擒。后来,庞涓又在马陵之战,再次中了“围魏救赵”之计,这一次庞涓没有桂陵之战的运气,被乱箭射死。
临死之前,庞涓悲愤的说:“使竖子成名”,可见此人是一个多么自大的人。
[page]庞涓观阵
这是一个有关庞涓和孙膑的故事,这是庞涓和孙膑的最后一次接触,因为庞涓就死在了和孙膑的这一次争斗之中。庞涓观的这个阵就是孙膑特地为他设计的陷阱,这个陷阱正是导致庞涓死亡的最根本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342年,这一年的大魏国军事实力在庞涓的手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隐隐有了东部一霸的意思。魏国军队在名将庞涓的带领下,开始向周边国家进攻,和魏国比较近的韩国,就首先受到了冲击。当时的齐国,一直以东部大国自称,当然不会由着魏国胡来,挑战自己的地位。
齐王命令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带大军支援韩国,孙膑经过局势分析,决定再次兵围魏国国都大梁城。无奈,庞涓只得回身救援,虽然他在之前就吃过一次孙膑的“围魏救赵”的亏,但是庞涓对地利的分析,发现这次孙膑不会再沿途设计伏兵的,自己可以放心的回师大梁。的确,孙膑没有在沿途设伏兵,他却将庞涓一步步诱入自己的包围圈,最后让庞涓被乱箭射死。
庞涓观阵就是发生在庞涓迈入孙膑的陷阱之前,孙膑利用庞涓的自大,让齐国士兵沿途较少军灶的数量,但是却偷偷的增加士兵。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庞涓认为自己怕了他,让庞涓自己迈进陷阱之中。庞涓在看到了齐国军队遗留下的营地残骸的时候,自大的说“齐人胆小怕死,不足为惧,此次我们可以一劳永逸”。
殊不知,最后一劳永逸的却是被他瞧不起的齐人。
[page]孙膑庞涓的故事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有很多,现在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师兄弟相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师兄弟相残这个故事,讲的是孙膑是怎样被庞涓残害的。庞涓和孙膑都求学于名家鬼谷子门下,庞涓比孙膑要早出仕。相传,庞涓为人小气自大,非常喜欢嫉妒别人。在和孙膑学习的过程中,庞涓就非常嫉妒孙膑的才学。后来他在魏国做了将军,为了除掉孙膑这个比他厉害的人,他说服孙膑来到魏王宫,效忠魏王。庞涓在魏国已经混了好长的时间,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开始打压孙膑。
最后,庞涓抓住了一个机会,污蔑孙膑,不知实情的魏王就派人剜去孙膑的膝盖骨,然后又在孙膑的脸上刺字,给孙膑留下了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号。至此,孙膑才知道自己受苦受难的源头是自己的师兄从中作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孙膑只好装疯卖傻来逃脱庞涓的杀害。后来,孙膑被齐国的使臣偷偷的带走,来到齐国的孙膑,被田忌收留,做了田忌的门客。
桂陵之战,是历史著名战役,由此战役流传出了很著名的战术“围魏救赵”。庞涓率大军攻伐赵国,齐国想救援赵国,田忌在孙膑的建议下,出兵魏国国都大梁,并包围了大梁城。庞涓为了救援国都,只得班师回朝,他在回大梁的途中被齐国军队埋伏,庞涓被擒,直到魏赵签署盟约的时候,才被放回赵国。
马陵之战是庞涓和孙膑的最后一战,因为这一战直接导致庞涓被乱箭射死,魏国国力衰败,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继而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page]庞涓怎么死的
庞涓,孙膑的宿敌,是孙膑残疾的罪魁祸首,最后也是死在孙膑的手中。说到庞涓的死亡,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战国著名的战役,就是马陵之战。这是一个孙膑用兵的经典战役,也是孙膑兵法的巅峰之作。
庞涓被万箭穿心
公元前342年,魏韩大战,韩国没有顶住魏国迅猛的攻势,五战全败。无奈,韩王只得像齐国求救,受到利益的诱惑,齐王派兵救援韩国。当时齐国领兵的是田忌,孙膑由于桂陵之战立下大功,担任这支军队的军师。
当时魏国的大军在庞涓的带领下,已经快要打到韩国的国都了,齐国如果要正面救援,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孙膑决定再一次使用“围魏救赵”这一计策,趁着魏都大梁空虚的时候,命人攻打大梁城。无奈,庞涓只好从韩国撤军,从韩国赶回的庞涓军团,在庞涓的指挥下,开始对齐国军队展开追击战。
孙膑将计就计,利用“减灶计”成功引诱庞涓上当。当时的军事侦察没有现在的这么先进,对于军队的侦察都是根据军队埋灶的数量来估算敌方军队的数量的。孙膑让齐国士兵,沿途减少军灶的数量,让庞涓松懈下来。果然,自大的庞涓上当了,他还以为是齐国士兵怕他,落荒而逃了。
最后,庞涓被孙膑围困于马陵,庞涓的大军被齐国的一万弓箭手包围住,万箭穿心而死。也有人说,庞涓最后是自己拔剑自刎而死。庞涓死后,齐国俘虏魏国的领兵统帅,魏国一蹶不振,无力争霸,齐国则称霸整个东方地区。
发布时间:2023-06-10 18:03
上述文字是💠《著名将军庞涓为什么会掉落孙膑设计的陷阱中》✨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咸丰从小体弱,这一点在许多历史资料上都能得到考证。对于咸丰皇帝的死因,在历史上一直是惹人正义的话题,今天小编就和你同解密清宫未解之谜,关于咸丰皇帝是否喝鹿血暴毙而...
后宫嫔妃其实是一种职位,每年能够领到朝廷的年薪,不过在等级森严的后宫,不同妃子的待遇自然也是千差万别。 能成为皇帝的女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她们...
赵匡胤的家族迁移到开封后,开始有些落魄。 19岁的赵匡胤与贺家的一个小姐结婚了,从此走向了婚姻的坟墓。 家境的落魄迫使赵匡胤不得不出去打工,也说不定还有机会创业。不过此...
三国真正的历史与演义小说中所写的有很大差别,下面是一些比较有趣的三国冷知识,虽然没什么用,但是当做谈资还是很不错的。 1.貂蝉是虚构的人物,正史中记载的是吕布与董卓的...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雍正可以说一代勤勉的皇帝,可是民间传闻他却是一位弑兄屠弟的侩子手,那么真相又是如何呢?直至几百年后,这份密旨曝光,才让人知晓。...
慈禧太后情人一:恭亲王奕訢。 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慈禧太后的情人之一,传在慈禧进宫前就已经认识恭亲王了,并一度关系很好,慈禧做秀女的时候由于奕訢地位名声高升,担心...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关键人物,更是有名的三姓家奴。今天说起吴三桂,他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谓是使人津津乐道,但吴三桂晚年偏要以61岁的高龄造反,更是使很...
通过近代的很多影视作品,我们知道了甄嬛这个清朝妃子,在电视剧中她是乾隆的母亲,那么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真的是甄嬛所生的吗? 乾隆生母是不是甄嬛? 孝圣宪皇后甄嬛,即雍正帝...
抗日战争时期,战火不休,战乱不断,虽然我国已经脱离了朝代制社会,但是深入人心的封建思想却迟迟难以除去,自然那些茅山道长也就还在,那么当中华儿女还在祖国而战的时候,...
鳌拜是个什么样的人?康熙为什么要除掉他?鳌拜叛变?不存在的。我们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是怎么对待鳌拜的。 鳌拜去世44年后,也就是...
李世民为夺皇位而诛杀太子、齐王,却为何放过了唐高祖李渊?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
晋商与徽商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经商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陶朱公“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合理的根据节气民情来经商,最后发家致富,陶朱公也由此成为商人的代名词,“孔...
我们都知道四大发明对人类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但是这四个发明创造却是英国人提出来的,中国真正深深惠及人类的发明还有很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说到中国的“四大发...
文人的气节自古就为人所不齿,穷酸,百无一用是书生也是用来形容文人的,但是如果文人没有了自己坚守的节操,这个社会最后的道德壁垒将会轰然倒塌,许多祖先留给我们的美好的...
中国历史上在古代农民的地位,可以说是远远低于官员的,俗话说的好,民不与官都,可是明朝有位农民就不一样,朱元璋力保此农民,说谁敢欺凌,就灭九族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