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够一统北方除了本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其麾下人才济济,在他旗下最大的功臣应当属于荀彧了,论谋略和战略,荀彧可以绝对堪称第一。那么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为什么会自杀呢?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
荀彧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可以说,曹操没有荀彧,想要统一北方很难。
但是荀彧却跟曹操的关系很尴尬,因为荀彧是一个有匡扶汉室理想的人物,当年投奔曹操,就是因为他们志同道合,意图携手匡扶汉室。荀彧和曹操的关系,并非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如鱼水的君臣关系,而是在大汉这个框架下的同事关系,他和曹操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共同在为大汉做事,曹操在外为大汉征伐,荀彧在许昌为大汉守家。他的“道”是中兴汉室。
然而随着曹操势力的增强,权利的增长,他已经偏离了自己的梦想,想成为权臣,有了不臣之心。而是荀彧没有变,依旧忠于汉室,尤其到了曹操决心要封魏公、建魏国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惹怒了曹操。
建安十七年(212年)征孙权,开始调离荀彧远离中枢,之后更是赠送空的食盒给荀彧,荀彧打开食盒,见盒中空无一物,不久就选择了自杀。那么荀彧为什么看到空的食盒,就自杀呢?这到底有什么寓意。
其实,很简单。曹操的意思,就是盒内无食,请君自采(自裁)。聪明的荀彧又怎么会想不到呢?因为汉室已亡,荀令君你已经无汉禄可食了。因此,荀彧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荀彧死后,曹操就进封魏公,建立魏国。
其实荀彧的死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一是太直白,二是太忠心。
先说他的直白。他向曹操提出他的观点太直白,假如他向曹操提建议时,话语能够委婉一点,态度能够和蔼一点,他或许还能幸免一死,或许不能继续做他的官,但至少留下了宝贵的性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命是最宝贵的,是应该珍惜的啊。
再说他的忠心。他的忠心一是对汉室,二是对曹操。他既对已经不可挽救的汉室抱有恢复的希望,希望能在他或者说他和曹操的努力下能够得到延续和恢复。其实,这都要怪他太固执,或者他读书太少,不懂得朝代的更替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而且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汉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是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聪明和努力能够改变的。他太忠于他的汉室,假如他能放弃对汉室的忠心,而不管曹操做什么,那么他的一生又将改写,或许会是一帆风顺的一生,令人羡慕的一生。
他对曹操太忠心,正是为了曹操好,他才表述他的观点,希望曹操能够改变既定策略。可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对于荀彧的建议,曹操不仅没有采纳,还要干掉手无缚鸡之力的荀彧。哎 ........可怜的荀彧!
发布时间:2023-06-08 14:11
上述文字是💠《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为什么会自杀呢?》✨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梁山好汉何许人也,究其本质其实是强盗,那么强盗的业务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呢?杀人越货,抢夺钱粮,要说到杀人,恐怕梁山之中没有人能比得上李逵的。 在所有的梁山好汉中...
封神榜火灵圣母是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根据小说记载,封神榜火灵圣母是多宝道人的徒弟,也是邱鸣山的散仙,是使得阐截两教全面开战的关键人物之一。在《封神演...
盗墓自古以来就有,毕竟对于某些不法之徒来说,盗墓是个发大财的机会。而盗墓人所盗的墓都是有名堂的,要不就是帝王之墓,要不就是达官贵人之墓,毕竟这些大人物的墓地里才有...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并且在不同的朝代,百姓对它的称谓也是不一样的,将所有的称谓算起来,大概二十多个别称了。还从...
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此役全歼国民党军队的第一王牌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从草根出身,而他年少时父母早亡,无力埋葬家人,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那么刘继祖最后得到了什么回报呢? 《明史·太...
“还记得上官婉儿墓里的骨渣嘛?当时很多人还畅想能不能以此复原出上官婉儿的容貌来,最近得到了一个泼凉水的消息,不仅现在无法复原,未来技术发达了也一样,因为‘这些骨渣根...
导读:皇帝是一国之主,在位时拥有无限大的权力,但是他们也有年老退位的时候。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太上皇是怎么样度过余生的呢? 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刘邦的老爹是第...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经过十年的努力,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逐个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诸葛亮六出祁山数次北伐战争,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行动,在街亭失守的情况下,继续北伐对蜀汉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次北伐已失败告终,此时东边的吴国在精心准备一场伏击战...
赵武灵王如果再多活几年,赵国是否会吞并秦国?首先小编先在这里介绍一下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人,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在他...
历史上有很多的上书事件,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公车上书”,那康有为到底有没有“公车上书”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清末戊戌变法的前奏。当时中国正处...
爱新觉罗溥仪是我国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位帝王,他的一生命运多多舛,悲怆。溥仪的父亲载沣曾为溥仪取了个乳名叫午格,这个小名溥仪一直到五十几岁才知道。那么,载沣为何为载沣...
在我国的上古传说中,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才有了华夏族的传承,那么蚩尤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他呢? 蚩尤和黄帝之战的故事经由历史传的越来越邪乎,关...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人是指的谁?为什么能够灭秦朝?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
导读:司马迁的后人为什么要改姓?司马迁的后人为很么姓冯和同,而不姓司马呢? 司马迁后裔为啥改姓同、冯? 韩城市嵬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因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