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有什么历史影响?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有什么历史影响?》,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有什么历史影响?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秦朝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朝代,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朝代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事件,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有什么历史影响?

了解焚书坑儒的事情就要先了解当时的背景,公元前213年和214年秦皇下令焚毁书籍,坑杀犯禁四百六十余人。这一事件可谓是轰动一时引起了当时人们的热议,其实焚书坑儒是两个事件前后进行的,首先咱们来说说焚书。

为什么要焚书?这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刚刚统一六国百废待兴,但是地盘大了人口多了事情也就多了,很多人不受管教认为秦国的律法对于自己没用,或者是别的地方的百姓特别是其他六国的习惯了自己的法律。

就像是同样一件事在秦国会被判死刑,在楚国就会被流放一样导致议论不断争议不断,大臣把这件事告诉秦始皇之后秦始皇也犯难,毕竟这样的事情不是杀人就能解决的得想个好一些的办法,于是丞相李斯进言不如焚毁书籍。

只留秦史和其他医药一类的书,至于其他的学说也好历史记载也罢统统焚毁,大家学统一的历史统一的教育,这样的话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事情了,秦始皇大喜采用了李斯的建议。

于是全国上下焚书但凡敢私藏其他学说的书籍的人都被斩立决,看似简单的事情经过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焚书的背后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争执,更多的是因为秦皇明白一个政策叫做愚民政策。

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的弊端直到现在也没得到解决,焚毁他国历史学说就能从根源上断掉他国的历史,让后人没有归属感认同感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像是你明明会说话说不出来一样。

这样的做法让秦国的历史成了正统,其余六国的人一同学习他们的后代对历史的认同感就只会有秦国,而忽略自己的本来国家,因为毕竟没有经历过,于是焚书事情成立秦王很开心但是好景不长,烦又来了。

这就是第二件事坑儒士秦王焚书的事情引得当时各学说大家的不满,他们认为秦王的做法有失妥当行为恶劣,就大肆批评秦王秦王恼怒但是读书人又不像是农民,不好对付可是这些学者方士以为秦王心虚怕了就更加的肆无忌惮。

甚至批评起了当时的朝政他们认为秦朝的郡县制不合理,应该采用周朝的分封制,丞相李斯跟他们当中的代表辩论,也没分出个高低但是这样秦王还是忍了认为读书人是种子农民可以杀,读书人杀不得他想树立一个好形象。

堵住天下人的嘴但是文化越高的人思想也就越多,他们认为秦王不是一个好皇帝是个暴君,特别是秦王晚年喜爱求长生之道就找道士炼丹药成神仙,最终坑儒士的事情在两个方士的不当行为下引发了。

在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和侯生替秦王炼丹失败后,私下议论秦王的为人施政私生活等等方面更加来气的是,他们还携带秦王给予的求仙巨资出逃,秦王知道后忍无可忍于是下令坑儒士、方士,这一次大概活埋了460多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起了“焚书坑儒”,着对后世教育、儒学发展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针对此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为促进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际上,“焚书”和“坑儒”是两个阶段。最初,部分方士和儒生因大谈国事惹得始皇震怒,后连同牵连者共抓捕460多人,“坑儒”本质上是法家和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博弈的结果。从当时的政治需求看秦始皇支持法家思想,但并不代表要将儒家思想一举歼灭。一些没有参与政治斗争的儒学大家如叔孙通等人在秦朝灭亡以后依然在传授儒学思想。至于“焚书”也并非焚毁所有书籍,除大家所熟知的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籍外,博士官之类的政府官员及民间儒学之仕家中仍保留着大量的藏书。

“焚书坑儒”本质上是因为儒学发展不适应专制封建王朝的统治需求。但法家思想与儒学所推崇的“宽裕忠信”、“修身养心”“安贫乐道”等思想有共通之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并未完全摒弃儒学的治国理念,因而汉武帝时期,儒学大家董仲舒才能在总结秦朝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将法家思想与儒学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对秦朝来说,“焚书坑儒”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但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来说,百家思想的发展也不利于统治,最终也走向了凋敝。

另一面,“焚书坑儒”显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倒退。李斯在提出“焚书”的建议后,还提出“以吏为师”,废除私学。民间除学习法律外无其他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只有官员可以学习。于是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

“焚书坑儒”在客观上还促进了民间学习儒学的热情。在齐鲁之地,许多儒生冒着生命危险传播儒学,司马迁在《史记》中记曰:“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司马迁认为儒学是圣贤之道,并非暴力可以阻止,因此到了相对和平的汉武帝时期,儒学大兴,文化昌盛,司马迁感慨“喟然兴叹于学”,这是秦汉广大儒学之仕反抗封建暴力统治的成果。

“焚书坑儒”事件是封建王朝在思想和文化上统治百姓的一种手段,秦朝的灭亡证明了封建王朝利用暴力统治最终走向灭忙的事实。

发布时间:2023-06-08 10:42

上述文字是💠《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有什么历史影响?》✨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七十四师被全歼,为何没有人来救他?

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此役全歼国民党军队的第一王牌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

[历史] - 2022-08-27 00:49:03

摸金校尉敬而远之 关二爷之墓为何千年未人盗?

盗墓自古以来就有,毕竟对于某些不法之徒来说,盗墓是个发大财的机会。而盗墓人所盗的墓都是有名堂的,要不就是帝王之墓,要不就是达官贵人之墓,毕竟这些大人物的墓地里才有...

[历史] - 2023-03-19 02:41:03

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天下?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偶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经过十年的努力,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逐个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历史] - 2022-05-29 14:17:28

为何说康有为没有“公车上书”,原因竟然是这样?

历史上有很多的上书事件,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公车上书”,那康有为到底有没有“公车上书”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清末戊戌变法的前奏。当时中国正处...

[历史] - 2022-10-12 03:52:02

朱元璋幼年家贫,无力安葬家人,幸得邻居帮助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从草根出身,而他年少时父母早亡,无力埋葬家人,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那么刘继祖最后得到了什么回报呢? 《明史·太...

[历史] - 2022-08-06 08:32:51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人是指的谁?为什么能够灭秦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人是指的谁?为什么能够灭秦朝?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

[历史] - 2021-09-18 03:28:59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有个小名?小名叫什么?

爱新觉罗溥仪是我国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位帝王,他的一生命运多多舛,悲怆。溥仪的父亲载沣曾为溥仪取了个乳名叫午格,这个小名溥仪一直到五十几岁才知道。那么,载沣为何为载沣...

[历史] - 2023-03-08 05:27:29

街亭失守仍旧继续北伐,对蜀汉有什么好处?

诸葛亮六出祁山数次北伐战争,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行动,在街亭失守的情况下,继续北伐对蜀汉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次北伐已失败告终,此时东边的吴国在精心准备一场伏击战...

[历史] - 2022-01-02 10:38:12

火灵圣母:引导截教和阐教全面开战的关键人物

封神榜火灵圣母是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根据小说记载,封神榜火灵圣母是多宝道人的徒弟,也是邱鸣山的散仙,是使得阐截两教全面开战的关键人物之一。在《封神演...

[历史] - 2023-05-17 10:09:32

上古战神蚩尤到底是杀神还是祖先?

在我国的上古传说中,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才有了华夏族的传承,那么蚩尤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他呢? 蚩尤和黄帝之战的故事经由历史传的越来越邪乎,关...

[历史] - 2021-12-25 09:26:42

说起业务能力,梁山好汉中谁也比不过他

梁山好汉何许人也,究其本质其实是强盗,那么强盗的业务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呢?杀人越货,抢夺钱粮,要说到杀人,恐怕梁山之中没有人能比得上李逵的。 在所有的梁山好汉中...

[历史] - 2022-02-23 13:07:54

为啥曹操都可以恢复容貌而上官婉儿不可以 原来墓中骸骨不是她

“还记得上官婉儿墓里的骨渣嘛?当时很多人还畅想能不能以此复原出上官婉儿的容貌来,最近得到了一个泼凉水的消息,不仅现在无法复原,未来技术发达了也一样,因为‘这些骨渣根...

[历史] - 2022-12-22 04:20:16

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像乾隆这样余威不减吗

导读:皇帝是一国之主,在位时拥有无限大的权力,但是他们也有年老退位的时候。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太上皇是怎么样度过余生的呢? 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刘邦的老爹是第...

[历史] - 2022-12-12 11:29:40

司马迁的后人为什么要改姓?司马迁的后人为很么姓冯和同,而不姓司马呢?

导读:司马迁的后人为什么要改姓?司马迁的后人为很么姓冯和同,而不姓司马呢? 司马迁后裔为啥改姓同、冯? 韩城市嵬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因为司...

[历史] - 2021-09-01 02:11:38

赵武灵王如果在多活几年,赵国是否会吞并秦国?

赵武灵王如果再多活几年,赵国是否会吞并秦国?首先小编先在这里介绍一下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人,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在他...

[历史] - 2021-09-18 05:29:46

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叫过哪些名字?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并且在不同的朝代,百姓对它的称谓也是不一样的,将所有的称谓算起来,大概二十多个别称了。还从...

[历史] - 2022-08-25 05:23:0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