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其中蜀国最大的战役就是夷陵之战,那么在此战中刘备都损失了哪些名将,对于蜀国有着多大的影响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夷陵之战发生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不久,公元219年孙吴袭取荆州杀死关羽,两年后刘备称帝后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挥军东征意欲重夺荆州。当时,蜀汉实力要远强于孙吴,孙权求和不成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应战,最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仅以身免,而张飞也死于出征路上,蜀汉实力大损,此后蜀汉、孙吴重新结盟以对抗曹魏,彻底奠定了三国局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夷陵之战堪称三国三大战役中意义最深远的一个。
夷陵之战中,刘备除了损失大量的士兵和物资外,还损失了多少谋臣良将呢?夷陵之战爆发之前,刘备命诸葛亮守卫两川,其次马超和魏延守卫汉中,虎将赵云殿后,同时赵云兼管粮草。武将肯定是有的,那么谋士也是必不可少的。
刘备带了四位谋士,分别是黄权、程畿、马良和陈震,那么这四人的结局如何呢?他们的结局都不怎么好。四个人在夷陵惨败后,2个战死,1个投降,只有一人得以存活。黄权是这四个人里唯一没有列入“蜀汉十二文臣”的人。
黄权没有进入到“蜀汉十二文臣”中,是因为他投降了曹魏。那么蜀汉与东吴交战,为何黄权却投降了曹魏呢?一开始,黄权本是刘璋的旧部,曾经劝刘璋不要接刘备入蜀,刘璋不听。后来刘备亲自邀请黄权投降自己,黄权才投靠了刘备。
夷陵之战中,刘备失败逃走,黄权本想回到蜀汉,可是东吴阻拦了回到蜀汉的道路。无奈之下,黄权就带着人投降了曹魏。刘备知道黄权投降之后,此时的刘备没有为难黄权的家人,这样一来,曹魏就造谣刘备杀死了黄权一家人。
可是黄权根本没有相信,从这一点来说,可谓是君臣一心。那么曾经是刘璋旧部的程畿就结局凄惨了。在夷陵之战爆发后,程畿战死沙场。马良是马谡的哥哥,兄弟五人都很有名气,马良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马良很早就追随了刘备。
早在刘备还是荆州牧的时候,马良就追随了刘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时候,马良就是与关羽下棋的人。蜀汉想要进攻东吴的时候,孙权产生了忌惮,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将杀死张飞的两个人给杀了。
同时将这两个人的人头送给了刘备,为的就是想要求和。马良劝谏过刘备接受求和,重新与孙吴结盟。可是刘备根本没有听从,在历史上,蜀汉的大臣中有很多人都劝阻刘备不要发动夷陵之战。不过最终的刘备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
夷陵之战失败后,马良也遇害身亡。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刘备带出的四人谋士中,陈震的名声不大。早年时期,陈震是袁绍的谋士,可是后来袁绍去世,陈震选择了投靠刘备。在刘备领荆州牧时,辟陈震为从事。
从这之后,陈震开始为刘备建功立业。陈震在这场战役中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三国演义》并没有交代仔细他的经历。在小说中,陈震在刘备死后继续辅佐蜀后主刘禅。到了公元235年,陈震逝世。 其子陈济世袭爵位。
后来陈震在刘禅时期,担任了"外交官"的角色,在这时候陈震主张了蜀汉与东吴联合。陈震到达东吴之后,与孙权在武昌升坛歃盟,宣誓与蜀汉二分天下。
夷陵一战后蜀汉精锐尽失,蜀汉两大根据地荆州丧尸,蜀汉再无崛起之日。
人从出生到能够从事生产或者参军打仗,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本来蜀汉的人口就比曹魏和东吴少,适宜征召入伍的就更少。夷陵之战蜀国全军覆没,这些壮年人口的流失不只造成兵源不足,同时也造成蜀国生产力的下降。从事生产的人减少,表示粮食产量的降低,带来的税收的不足。这些连锁反应造成蜀国从此一蹶不振。
另外荆州的彻底丧失,一方面是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另一方面是丧失北上中原,东下孙吴的战略基地。荆州号称天下之腹,四通八达。荆州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是作为北伐的重要堡垒的,荆州的丢失原来诸葛亮计划的两路进军就变成了从益州单独进军。
其实就算不打夷陵之战,丧失荆州刘备集团就已经丢掉了一统中华的可能的。
不过有坏处,也好处,正反永远是相对的。夷陵之战对蜀国和诸葛亮也有好处,至少有3方面的好处。
第1:军权统一
刘备不管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反对,强行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在进军之前,应召而来的张飞因为怀念关羽,加上自身性情暴躁,酒后误事被部下所杀。张飞之死肯定是蜀国一大损失,但如果刘备死后张飞还在,那蜀国的军队由谁指挥呢?是诸葛亮还是张飞?这就出现军权分裂的可能性。
张飞在蜀国的地位不同于一般的将领,不能单论才能,因为他与刘备的关系密切,是兄弟之情。如果张飞与刘备关系一盘,就凭着张飞经常鞭打部下这一条罪,就得处罚。刘备不处理,诸葛亮也会管,因为诸葛亮治军以严格著称。由此,如果张飞还在,诸葛亮就很难统一军权,也许就北伐中原就不会出现。因为张飞的死,诸葛亮在蜀军中无人可比,自然就能独掌大权,能更快更全面都备战北伐。
第2:修复与东吴的关系
随着刘备、张飞的死,蜀国与东吴的关系再次走向蜜月期,而且从此之后不再改变,吴蜀联盟一直沿继到被魏晋消灭。刘备兵败后,退守白帝城,依靠沿途收拢的散兵和赵云的援军,形成二万余人的力量,进攻不足但守备有余。与此同时,陆逊担心曹魏趁机浑水摸鱼,也不敢大力进攻刘备。面对现实形势,刘备与东吴达成停战协议,但仅限于此。
如果蜀国与东吴之间一直保持军事对峙,互相消耗实力,最终获益的只有曹魏。在诸葛亮眼中,唯有吴蜀结盟,才能对抗曹魏,而结盟的阻力刘备、张飞都已不在,所以诸葛亮在得到蜀国军政大权后,立刻派使者全面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双方再次结盟。如果刘备还在,吴蜀联盟肯定不存在,刘备不会同意,因为夷陵兵败是他一生的耻辱,无法忘怀。
第3:派别相争减弱
在蜀国的内部有着诸多的派系,但是随着夷陵之战的损失,在蜀国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时,终于统一了意见,这也导致了在蜀汉的末期,没有了蜀汉中期的争端。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发布时间:2023-06-03 09:06
上述文字是💠《三国时期重大的战役夷陵之战,刘备都损失了哪些名将,对于蜀国有着多大的影响?》✨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说到李白,我们脑海里联想的到是他的放荡不羁,翩翩公子的形象,可谁又曾想到一个书生也有杀气腾腾的一面,可是你们知道吗?原来李白他拿上毛笔不仅仅是一个大诗人,拿上宝剑...
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坚持了三十年才灭亡,在后三国时期,蜀汉的局势是怎样的呢?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
据《大义觉迷录》记载,雍正每天五更(凌晨三点至五点)就去给母亲请安,而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还在睡觉,可想而知雍正去的时候,他母亲乌雅氏还在睡觉,自然不可能见他。雍正...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的名将他们的军事才能都是无师自通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杨秀清,他原来是烧炭工,那他的军事才能哪来的? 原来恰恰杨秀清也是这种人,可以说杨秀清家干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明朝有一位皇帝堪称最怕老婆的,子嗣被老婆快杀完了,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幸存的子嗣,还要为其安全操心。 此人就是明宪宗,也是明朝的第8位皇帝,其实在早年期间他...
对陈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东晋偏安东南地区,此后又出现了宋、齐、梁、陈这些南朝政权,虽然这些朝代进行过北伐,但却没能恢复中原...
后宫中的女性除了皇帝的直系亲属外,基本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于是这些相貌出众的妃子宫女们就成了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明清二朝的后宫佳丽们,有很多都是面容十分相...
明王朝统治时期,封建制度趋于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社会特点对文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在前代文学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现实条件的影响卞,明代文学有了新的发展...
兵马俑的挖掘,让人们感受到了千百年前,铁血秦军的赫赫威名。关于兵马俑的研究也慢慢摸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秦军的官制,秦军的战甲,以及秦军为何不戴头盔,最奇...
秦庄襄王是秦始皇名义上的父亲,他在位期间并无多少政绩,整日纵情享乐,这大概率是他早逝的原因。 关于秦庄襄王的一生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成就,所以关于他的成就方面也就没...
武则天墓碑不著一字,是历千年不争的史实,是千千万万地球人眼见的事实。但随着武则天墓碑文字的破译,人们才发现眼见为实的定律被打破了。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心灵的灵...
《明史》记载,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崇祯皇帝在景山古柏树上自缢身亡,右脚赤裸,左足穿着鞋袜。而民间有史料记载,明思宗崇祯与大明王朝最后结局的一幕,早在明朝开国之际,...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段故事,我们非常了解,耳熟能详,那就是空城计,司马懿因怀疑有埋伏就撤退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司马懿作为诸葛亮一生的对手,会犯这样的错么?今天就由小...
商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久远的朝代,因此大多数人了解的相对少一些,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曾经强盛过的朝代,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商汤代替夏桀,建立了商朝,在...
说到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那么诸葛亮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卧龙诸葛亮的荣辱一生,他若不死三国的历史走向又将如何? 诸葛亮,字孔明,出生在东汉时期...
清朝时期也曾经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对于几千年来接受封建统治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这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