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立后,匈奴就一直与汉朝为敌。汉初被迫采取和亲的方式与匈奴和平共处,以此来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汉武帝即位后,选择对匈奴进攻,汉武帝在位期间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汉武帝为何执着于攻打匈奴?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大多来自于他的征伐事业。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从元光二年到征和三年,44年间,有20余次大规模的主动出击。而这其中,有大约18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是针对匈奴展开的。汉武帝为何要把这么多精力放在匈奴,究竟是汉武帝足够强势,要征服一切看得见的土地,还是汉帝国被逼的无奈之举呢?
匈奴崛起于秦统一前后,被秦压制过后,重整旗鼓的匈奴在汉初迎来了它更加强大的时刻。在汉武帝之前的70年,匈奴一直在军事上压制着汉帝国。在白登之围后,汉帝国的统治者们也明白打不过匈奴,因此采取了和亲政策来换取和平。按理说汉帝国表示了臣服,匈奴就该消停了不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匈奴还是经常入寇,劫掠人口,抢夺财富物资,汉帝国不得不在北部维持了大量的部队。
汉文帝年间,匈奴较大规模的入寇次数为4次;汉景帝年间,匈奴入寇3次。文帝年间与匈奴和亲的记录只有1次,而景帝年间多达3次。同时,文帝年间,匈奴入寇的规模应该都比较大,因为汉帝国每次都要动用十余万军队进行抵御,甚至又一次汉文帝还要亲征。关于匈奴入寇的具体规模,在文帝去世前一年记录的比较清晰:六年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这说明,汉帝国完全是在用和亲维系着有限的和平,一旦汉帝国和亲有所松懈,匈奴就会大规模入寇。
不仅仅如此,匈奴还构建了强大的战略包围圈,严重影响了汉帝国的生存空间。匈奴最强盛时期的势力范围东起辽东以北,向西越过蒙古高原,到达河西走廊和西域一带,在汉帝国北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制形势。匈奴甚至还与青藏高原上的羌族及其他部落有所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三面包围圈。匈奴的战略包围圈严重威胁的汉帝国的生存和发展,就像悬在汉帝国头上的一把达摩利斯之剑一样,让汉帝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没有安全感。
汉武帝即位以后,国势强盛,决定改变以和亲换取不靠谱的和平的这种方式。于是,汉武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悍然断绝了与匈奴的和亲。对于匈奴来说,和亲是获取汉朝物资的最佳途径,现在没有了。匈奴自然不甘心,那么劫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汉武帝决定走这一步开始,汉匈就注定了不可能再相互温柔以待了。但是,年轻的汉武帝并没有做好全面反击的准备,或者说对他未来的对手匈奴,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马邑之谋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马邑之谋时,汉武帝希望通过引单于入寇,然后通过埋伏的方式消灭匈奴有生力量,从而达到打击匈奴的作用。汉武帝这招效仿的是当时赵国李牧的做法。然而,此时的匈奴实力远远超过可战国时期的匈奴,也不再是单纯的游牧部落,而是一个有组织的国家。因此,马邑之谋以步兵伏击骑兵,对手又是富有经验的游牧国家,成功系数是相当低。后来的事实验证了这一点,单于感觉不妙,并从俘虏口中得到了汉军的计划,面对迅速撤退的匈奴骑兵,汉军无计可施。
汉竟然敢大规模反击?这彻底惹怒了匈奴,在整个汉武帝时期,匈奴入寇的记录高达16次,基本上每两三年来一次。而且匈奴的每次入寇都很严重,从辽西到雁门,帝国的边郡几乎都遭到了侵略。匈奴每次还杀太守、都尉,略百姓数千人,将县郡劫掠一空。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汉书·武帝纪》这些行为表明,匈奴的主要目的,从单纯的劫掠变成了报复加劫掠的双重打击。
在中原帝国北部,匈奴是第一个形成强大国家的游牧民族。全盛时期的匈奴,的确很强大。它拥有30-40万的骑射部队,占据了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还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和河南地。这样的情况下,匈奴的人口得到了大量繁衍。但即使如此,匈奴的人口比起汉来说,还是很少。文帝年间投降匈奴的中行说曾说,匈奴人口不如汉的一个郡。
历史发展证明,中原农耕帝国的士兵/人口比例最高不能超过1/100,不然国家的负担就会过重,百姓的生活就无法保证;但是,匈奴的人口那么少,为什么能够维持30-40万军队而长盛不衰呢?因为农耕帝国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进行农业和各种生产,而匈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和物资生产。匈奴获得生活物资来源的主要方式是放牧和狩猎。
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匈奴能够将大多数的青壮年男子都武装起来,维持强大军队;劣势在于,放牧和狩猎获取的生产资料毕竟有限而且不稳定,因此匈奴生产的物资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因此,即使匈奴的人口数量远不如不如汉帝国,但对于匈奴占据的地盘来说,已经超负荷了。换言之,匈奴必须要靠外来的物资的支援才可以维持部落和国家百姓正常的生活,甚至于更加舒适的生活。因此,和亲能够维持汉匈相对的数十年和平的根本原因,不是和亲的公主,而是是和亲附赠的嫁妆,那些匈奴必须的生活物资。而现在和亲断绝了,匈奴不得不采取更大规模的劫掠来满足部落和百姓的物资需求。遭受到如此严重的骚扰,汉武帝不得不以更大规模的反击来应对帝国的损失和臣民的愤怒。
汉武帝打击匈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匈奴频繁且大规模的入寇,而匈奴大规模入寇是因为汉武帝断绝了与匈奴的和亲和物资供应。因此,这场战争是汉匈双方的选择,也是汉匈双方都不得不做的事,战争一旦开始,就必须嗜血,直到一方彻底倒下为止。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大约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都是汉军的主动出击。第一阶段:从马邑之谋到河南之战。这个阶段汉武帝主要目的是熟悉匈奴的作战方式,同时很幸运的是,汉武帝发现了匈奴的软肋-西域。汉武帝的主要成果是,其一,找到了与匈奴作战的重要方式,以骑兵对骑兵;其二,找到了能够熟练运用骑兵战术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其三,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形势、文化风俗,为打破匈奴包围圈找到了战略突破口。这一阶段,汉武帝找到了人,找到了作战方式,找到了战役方向,接下来,就是决战时间了。
第二阶段: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这两场战役是反击匈奴的核心战役,分别代表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两个重要方向,其一,占据西域、打破匈奴战略包围圈;其二,打击匈奴本土,消灭更多的匈奴有生力量。因为汉武帝第一阶段做了足够的功课,又有卫霍这样杰出的将领,汉武帝的反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两次河西之战,霍去病利用优势的骑兵,进行闪击迂回战术,将河西走廊上的浑邪王和休屠王打的大败。惧怕单于处置的二王决定投降汉帝国,虽有波折,但在霍去病的颇具胆识的处理下,汉帝国最终得以收编河西走廊上的匈奴部落,并河西全部土地。漠北之战则是集中了汉帝国最精锐的骑兵10余万和大量物资。汉军以卫青、霍去病为帅,穿越蒙古高原,长途跋涉,寻找匈奴的王庭,寻求决战。
深入漠北打击匈奴,对于一个农耕帝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体现了汉武帝的勇气和汉帝国的实力。这次决战汉匈双方损失都特别大,汉军损失约1万人主要是物资耗损,而匈奴军力损失约9-10万。此战的成果也是巨大的,从此“漠南无王庭”,匈奴一时间无力再南下骚扰汉帝国。几次战役汉帝国步步深入,从汉帝国境内到匈奴境内,再到王庭决战,说明了汉帝国的胜利。另外,三大战役之后,西域各国认识到了汉帝国的强盛,多有归附。
第三阶段,汉匈拉锯战。漠南、河西、漠北三大战役对匈奴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不是匈奴就此削弱,消停了呢?并不是。数年后,恢复元气的匈奴又开始了下一轮骚扰。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枹罕。匈奴入五原,杀太守。因此,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后卫霍时代的拉锯战。
此时,卫青、霍去病都已去世,汉武帝本人已经老了,没有那么雄心万丈了,而且也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因此,体现在战役上,就是汉匈双方你来我往有胜有负。但是,总的来说,汉帝国还是保持着巨大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这个阶段,匈奴入寇的郡县大多是河西四郡,或靠近河西的雁门、云中郡,而东部边郡很少再受到骚扰,而汉帝国出征的方向主要是西域。这证明汉帝国已经保住本土,将势力扩展到西域,而匈奴取守势,在力图保住西域的利益;
其二,匈奴入寇的力度明显减弱了。即使汉军在武帝晚年多次败绩,但即位的昭帝期间,匈奴大规模入寇的记录仅有1次。同时,武帝以前,都是汉帝国主动和亲;而这一时期,出现匈奴遣使来献的记录。
这一阶段是汉武帝的收尾之战,双方的重点是西域。此时,汉匈双方谁也没有能力完全掌握西域诸国,而西域诸国根据主观意愿在汉帝国和匈奴之间徘徊。使者校尉的设立和与乌孙的成功联姻,证明了汉帝国和匈奴争夺西域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只要汉帝国不出现大的变数,匈奴的式微,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场战争,是汉武帝首先选择的。汉武帝以其无畏的勇气和宏达的战略构想,为汉帝国战胜匈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愧于雄才大略这一称谓。同时,汉武帝也是无奈的,战争一旦开始,汉匈双方都不可能停下。匈奴需要掠夺来维系部落的生存和国家的强大;而汉帝国一旦停下,就会被匈奴不断骚扰,难以自强。这是为什么,汉武帝在位54年间,与匈奴的作战前后长达44年,18次主动出击,总共近百万人次的战斗。而匈奴也达到了入寇频率最高的时期,多达16次。
发布时间:2023-05-31 18:35
上述文字是💠《汉武帝在位54年 花了44年举全国之力去攻打匈奴 汉武帝为何执着于攻打匈奴?》✨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第一次北伐曹魏,最终由于马谡丢失街亭,不得已诸葛亮只得退军放弃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的惨败主要是因为马谡指挥不当,将大军屯于山上造成的。如果...
库兵如何偷国库的银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入关以后,也仿效明朝的典章制度,开科取士,录用汉族人才参与到...
历史上有许多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但是明朝方孝孺算是其中最为刚硬的了,面对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诛十族重罪,亲人在他面前被逐个杀害,我们很难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朱棣在攻下南京...
惊闻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逝世,笔者深感悲痛,相信手机屏幕对面的你,也是这个心情,这部电视剧影响了几代人,长期霸屏达三十余年之久,给无数人的童年带来了无数的欢笑,...
骗子历来受到人们的厌恶,然而从古至今却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骗子,明朝时期的这位,竟然弄假成真,最后做到了中书的官职。 明朝时官员拜访要先“具帖”,帖子上写着名字和官衔,...
孝景皇后王娡,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结婚一般提倡从一而终,即使早年丧夫也要一生守寡。然而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位皇后王娡,原本只是一位已婚...
武则天即位之后,皇太子的设立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里李姓还是武姓的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最终还是狄仁杰的一番进言才说服了武则天。 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
武器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战争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杀人兵器,究竟是剑还是箭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初步掌握...
古代将领能够成就千古英名,往往只要取得关键性战争的胜利即可,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一场诸侯与中央之间的战争,而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正是后来名声大噪的周亚夫。 汉景...
“梅舞惊鸿”这一词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其比较陌生,其实《惊鸿舞》是中国古代唐玄宗这位皇帝身边的妃子——梅妃的成名舞。《惊鸿舞》这支舞是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鸿雁在高空翱翔...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大盗墓高潮,其中一次就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盗墓狂人出现比较集中,有首置摸金校尉官职的曹操,也有农民起义军黄巢,当然还有恶...
关羽刮骨疗毒 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仰慕关羽英雄大名的华佗,自江东驾一叶扁舟而来,仿佛仙人从天上降临,诗意而浪漫,无疑使帐内紧张压抑的气氛投入...
杨玉环作为中国的四大美人之一,她的一生中不仅相貌突出还受尽了唐玄宗的宠爱。尽管古时候后宫佳丽众多,但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应该是所有女人的情敌。其实不然,我们可能不知道...
历史中并没有对吕不韦儿子的相关记载,但并不能说明吕不韦没有儿子。就连当时最有可能是吕不韦儿子的秦始皇嬴政,也只是一场误会。但小编认为吕不韦不太可能没有儿子,因为他...
李广难封”典故的由来,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那么李陵投降匈奴后,他的后代都怎么样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李陵是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也算是出生将门世家,他的...
1915年12月12日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称帝后所建立的非法政权,年号洪宪,其存在仅有102天便旋即消亡。袁世凯被迫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复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华帝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