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揭秘雍正帝未葬清东陵:因其并非乾隆指定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揭秘雍正帝未葬清东陵:因其并非乾隆指定》,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揭秘雍正帝未葬清东陵:因其并非乾隆指定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导读:清世宗雍正帝的皇陵叫泰陵,建在泰宁山主峰之下,位居西陵中心,占据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像其祖父顺治皇帝、父亲康熙皇帝陵一样,也修建了大红门、更衣殿、七孔桥等,一样壮观。然而令人们好奇的是,雍正帝为何未葬在清东陵呢?

网络配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康熙驾临京城郊外的畅春园。十三日戌刻(晚十点左右),康熙皇帝驾崩。经过隆科多、年羹尧等文臣武将一连七天的秘密筹划与鼎力相助,皇四子正式登基坐殿,这便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尽管仍潜伏着各种威胁,但他公开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对先皇葬仪的办理。

早在康熙十五年,康熙皇帝就下旨在北京以东125公里处昌瑞山顺治孝东陵东南一里左右的地方兴建自己的寿寝。经过六年的紧张施工,到康熙二十年营建完成。初葬孝诚、孝昭皇后,二十八年葬孝懿皇后。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康熙的梓宫被安奉在景山寿皇殿。雍正元年二月十七日,当朝臣僚恭拟康熙皇帝的陵名九字进呈新即大位的雍正皇帝,雍正亲自刺破手指,以指血圈定“景陵”二字,于是康熙陵寝定名为景陵。至三月二十七日,康熙的梓宫由寿皇殿发引,四月初二日梓宫抵达东陵陵区,暂安放于景陵隆恩殿。九月初一葬于景陵地宫。随康熙陪葬的还有孝恭仁皇后(雍正生母)、敬敏皇贵妃。

尽管雍正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弑兄屠弟”、“兔死狗烹”,并把与其敌对的皇子们先后诛杀、充军、发配戍陵的行动,但反对派关于他玩弄阴谋,篡夺大位的传言,仍然此起彼伏,从未中断。在关于他阴谋篡位的众多传说中,最着名的一个是说,康熙生前留有“传位十四子”的遗诏,被雍正把“十”改成“于”,从而变成了“传位于四子”(后经史家考证,此说不太可信,因为当时遗诏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随着这些传说的散布,在民间神秘地掀起了反清复明的暗流。而雍正别出心裁地跑到北京以西的易县独自建造陵墓,又为他的篡逆制造了口实并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雍正即位后,随着政权的不断稳固,开始想起建造陵寝一事。雍正四年(1726年),诏谕允祥、张廷玉和工部、内务府官员办理陵寝事务。允祥等臣僚率领术士们,先在归葬顺治与康熙两位皇帝的马兰峪的昌瑞山脚下选择吉地,但没有选中相宜的地方。后来选中了九凤朝阳山,离孝陵、景陵不远,风水甚佳,得到了雍正的同意。但后来精通堪舆的臣僚术士再三相度,又认为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此雍正废掉了这处陵址,让臣僚们再行勘察。

[page]

但这帮臣僚不知是由于什么缘故,却久久找不到佳穴,又不知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雍正开始命怡亲王允祥和汉大臣高其倬舍弃京师以东,到京师西南一带山脉采卜。允祥等人受命后,经过多处勘察,至易州境内的太平峪,兴隆庄一带发现了“万年吉地”,并回宫竭力向雍正荐引。按照允祥等人的说法,此处西依云蒙山,北靠泰宁山,东傍丘陵地,南临易水河,堪称:“乾坤聚秀之区,为朝阳会和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览奏之后,也认为此处是“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网络配图

但是,若在此处选择陵址,显然违背了子随父葬的制度,雍正不便马上表态,只说那地方虽美,但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而私下却在暗示群僚们为自己寻找依据和借口。臣僚们心领神会,很快就引经据典,找出了一大堆看起来颇具情理的依据。允祥联合大学士们奏称道:“汉唐诸陵虽都建于陕西,但汉高祖、汉文帝、景帝、武帝之陵却分布于咸阳、长安、高陵、兴平等县,唐高祖、唐太宗、高宗、玄宗诸陵则分散于三原、醴泉、乾县、蒲城等地。据此典法,在易州建陵,与古礼不为不合。且遵化与易州都属畿辅之地,离京师不远,完全可以建陵。”群臣果然不负厚望,一番引经据典,使雍正的意图得以顺利实施。雍正八年(1730年),位于易州的泰陵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二年(1737年)宣告竣工,同年三月初二日,雍正帝的梓宫被安葬于泰陵地宫。至此,清朝入关后沿袭的“昭穆之制”的丧葬规范,被雍正轻而易举地击破,历史在这里无声地拐了弯。那便是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的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和位于北京以西125公里的易县境内的清西陵。清朝帝王的陵寝开始以京师为坐标,分为两大陵区,东、西二陵区相距250公里。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子夜,曾费尽心机、历尽风险得到皇位的雍正,刚刚坐了十三年皇帝,便驾崩于圆明园,后葬于易州泰陵地宫。

关于雍正的死因,因史书没有记载,讳莫如深,因而不免使人疑窦丛生,传闻颇多。来自民间的传闻一是被吕四娘刺杀身亡,并将雍正的头颅割掉带走,臣僚们在为其入葬时,铸了一个金头安在雍正的尸身上,以此算完尸入葬了。一是中毒丧命,当天下午雍正尚在圆明园宫中与臣僚议事,晚间忽然暴病而亡

雍正驾崩后,皇四子弘历奉遗诏继承大位,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乾隆皇帝。乾隆登基,对雍正的暴卒之因没有查问,以后历朝对此都讳莫如深,不能详考。要彻底解开这一悬案或要亲眼目睹雍正是否以金头组合全身而入葬,只有打开雍正本人的泰陵才能真相大白。而这泰陵本身的来历又是一个历史谜团。

关于这个谜团,民间的传闻是,雍正自畅春园改诏夺嫡、阴谋篡位,随之又弑兄屠弟,不免心中有愧,死后怕受到先皇康熙的降罪责罚,因此决定另选陵址,竟不顾祖制,跑到北京西郊的易州独自建起陵寝来。这样远隔几百里的康熙就对他无可奈何了。是耶,非耶?还有待历史学家继续考证。

自从雍正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丧葬制度而埋骨于京西易县境内后,登基不久的乾隆也跟随其父,派臣僚在西陵区域选择万年吉地。当吉地选好后,乾隆却突然改变主意,又派臣僚到东陵选择。

[page]

乾隆七年,大学士三泰、果毅公讷亲、户部尚书海望,会同钦天监监正进爱等进入东陵区域勘察地形。数日后相得胜水峪“龙盘虎踞,星拱云联,允协万年之吉”。乾隆览过绘图后,甚是满意,并诏旨于第二年二月初十日动工兴建。至此,清王朝丧葬规制的长河,在雍正朝拐弯之后,又在这里改道分岔。长河的主流从此一分为二,一条支脉流向东陵,另一条流向西陵,从而形成了中国历代王朝葬丧史上的独特规制和景观。如此做法的思想脉络和内在干系,主要的是乾隆考虑到,若从自己之后起,历代皇帝都葬于西陵,那么东陵必然有香火渐衰,冷清无助之感,日久定会荒废不堪。为兼顾东西两陵的盛衰,才做出了这一抉择。关于这一点,乾隆在六十一年(1796)将皇位让于其子嘉庆时,在十二月二十日的谕旨中说的很是明了。

网络配图

乾隆的诏谕除说明他将寿宫选在东陵的原委外,还做了“兆葬之制”的硬性规定,即若父在东陵,则子在西陵;父在西陵,则子在东陵。也就是说雍正在西陵,乾隆应在东陵,而乾隆在东陵,他的儿子则在西陵,他的孙子应选东陵,以此类推,不可违旨。当这个东、西二陵兼顾的设想出台后,乾隆惟恐哪位不肖子孙像他父亲那样独出心裁,东、西二陵都不选,另立门户,再选出个南陵或北陵,这样他设想的“兆葬之制”势必被打破,造成老虎拉碾——乱了套的混乱局面。为此,他又专门做出规定,非东即西,不能再随便另选陵址,这样就断了后世不肖子孙别出心裁的念头。所有这些,在体现了乾隆顾全大局的同时,也完全可窥到他当时在处理这类事务上的良苦用心。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驾崩于养心殿,卒年八十九岁。他的驾崩当属一个八十九岁老人精气血脉耗干后的正常死亡。这是继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关东建国,世祖顺治入关统治中国以来,六代帝王在奔赴黄泉路上的第一次平常事,也是整个大清王朝近三百年历史进程中,少数几个没有在死亡情结上留下悬案的帝王之一。

嘉庆四年九月十五日,乾隆梓宫入葬东陵胜水峪被称为裕陵的地下玄宫。随其付葬的有后妃五人,分别是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就其付葬人数而言,与康熙陵相同,是为数不多的。只是令乾隆本人以及随他入葬东陵的后世子孙想不到的是,他的中途易辙和这道谕旨的下达,使他们在一百年后,共同迎来了陵寝被盗,尸骨被抛的厄运。

当陵寝被盗的厄运到来之后,世人不免做出种种假想,假如乾隆当年葬入西陵,他的子孙也效仿而做,是否还会有一百年后东陵被盗的凄惨景观?乾隆是否会同他的子孙如今天人们看到的清西陵的主人一样,安然无恙地就寝于地下玄宫之中?

发布时间:2023-05-20 14:32

上述文字是💠《揭秘雍正帝未葬清东陵:因其并非乾隆指定》✨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和硕怀恪公主是雍正唯一成人的女儿为什么还那么不受宠?原因是什么

和硕怀恪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她是《甄嬛传》中齐妃的女儿,剧中的齐妃是一个很愚蠢的女人,齐妃教育的三阿哥在性格深沉的四阿哥...

[历史] - 2021-12-12 16:38:07

爱新觉罗·允禔本来很受康熙看重,为何最后会被囚禁起来?

爱新觉罗·允禔,接下来听听历史资料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古往今来,我们都幻想自己能够穿越回古代,成为皇宫之中的一位皇子或者是公主,这样就能过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

[历史] - 2021-12-11 06:37:01

清朝最平庸的皇帝嘉庆,继位三年来,没有实权,他对太上皇乾隆会有抵触吗?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谈论到它的哪一任皇帝最为平庸那么非嘉庆莫属了,一生中最为著名的功绩只有两项,除掉和珅和平反文字狱,待到乾隆一翘辫子,嘉庆便开始认...

[历史] - 2023-06-29 04:25:51

庞会杀光关羽全家,现在关帝后人遍布全世界?

关羽活捉庞德,不懂得优待俘虏,把庞德咔嚓了。后来庞德的儿子庞会随邓艾、钟会伐蜀,蜀破之后,庞会觉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杀了关羽全家。此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援引...

[历史] - 2023-02-23 19:28:09

清嘉庆皇帝,到底是勤政累死的还是被雷劈死的

清朝皇帝的死多突然且离奇,史料中记载的也大都不详细,这给后世探究真相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820年盛夏,嘉庆率领大批随员来到避暑山庄,开始了木兰秋季狩猎。让所有的人没想...

[历史] - 2021-12-17 22:54:37

赫连勃勃是谁?赫连勃勃有几位皇后?分别是谁?

东晋十六国时期,甘肃宁夏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因此这里的割据势力往往根深蒂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是一个比较晚建立的政权,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赫连勃勃家眷们吧。 司马炎在...

[历史] - 2022-02-02 01:37:48

​贞观之治是真的还是一个虚假的盛世 贞观之治的含金量有多少?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真的还是一个拙劣的骗局?”贞观之治”到底有没有掺水? 唐太宗在位期间,任...

[历史] - 2023-04-07 05:04:52

此人被称为小太宗,堪称是唐朝最能隐忍的皇帝,装傻36年,曾被太监扔进茅坑,即位后赶尽杀绝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帝王,今天我们说的这位被称为小太宗,堪称是唐朝最能隐忍的皇帝,装傻36年,曾被太监扔进茅坑,即位后赶尽杀绝。 历史既然称唐宣宗为“小太宗”,那...

[历史] - 2023-04-17 05:15:51

如果不是秦始皇暴毙,刘邦项羽能推翻秦朝吗?

秦始皇是非常有能力的君王,他在世的时候虽然残暴,但天下竟没有人敢出来反对他,那假设他如果没死,刘邦和项羽能推翻他吗? 其实回达这种假设的问题太多了,有时候也觉得没有...

[历史] - 2021-12-20 23:40:05

为什么乾隆年间人口增涨会这么快?有哪几个方面?

都知道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距今为止已经超过了14亿人口。造成这种原因有很多,比如需要传宗接代,多子多孙繁荣富强,其实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我国的人...

[历史] - 2022-07-22 10:18:08

山东为什么在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位皇帝?都是因为这个人的影响力太过巨大了

中国古代王朝的时候一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遍布当下的各个省份,但有一个省却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位皇帝,这个省份就是山东,那山东为什么没有出过皇帝呢? 首先,就是受儒家...

[历史] - 2022-06-30 18:04:22

《暮白首》容婳是怎么流产的?那岚岳和容婳有五个孩子吗?

在《暮白首》的最新剧情当中,容婳和那岚岳原本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流产没有了,很多人还没回过味来,觉得容婳怀孕都还没消化完,居然就流产了,而在之前的剧情中,他们立下...

[历史] - 2022-01-05 12:58:06

历史上杨坚有几个女人,真的只有独孤伽罗一个女人吗?

隋文帝一生真的只有一个女人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隋文帝,也叫杨坚。杨坚的父亲本来就是周朝的开国元老,所以杨坚从小受到的教育就很好,他的父亲...

[历史] - 2021-07-28 18:00:49

郑成功的亲生儿子做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郑成功非要把他置于死地

郑成功及其父亲郑芝龙是南明王朝对抗清军的最后希望,由于不敌清军,便横渡台湾海峡,开始了在台湾的统治生涯,让自己的长子郑经镇守思明州。可是为什么到后来他想要杀了他亲...

[历史] - 2022-07-21 02:30:22

张德犯了武则天的禁忌被责罚之后反倒流泪感恩

武则天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的皇帝,要是谁得罪了她那基本是没什么什么好下场的了,所以那时候一般的人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触碰了武则天。不管怎么说武则天终究是个女...

[历史] - 2023-01-11 00:47:50

历史上最著名的炫富六大事件,之和珅家似皇宫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炫富事件,但是大多数都是皇帝的,今天我们就说说那些关于官员,的历史炫富六大事件之一的和珅家似皇宫。 谈论到清朝最大的贪官,许多人首先想到的那就是和...

[历史] - 2022-08-28 00:39:37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