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范睢,他对秦国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那一刻起,君主和大臣的关系就非常微妙。一些官员在君王的伟大事业中给予了帮助,并被君王视为贵宾,从那以后受到了很好的款待。一些朝臣也是当今王朝的英雄,但是由于他们的权力过大,他们威胁王权,被君王杀害,或者被判有罪,或者被迫离开朝廷。君臣的情况就是这样。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共存,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当然,作为朝臣他们忠于君王,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忠于君王。他们经常受到各种权力和财富的诱惑,所以他们做了背叛国王的事情。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他是魏国的罪人。他的处境很尴尬。幸运的是,他拥有天赋和得到了贵族的帮助,最终赢得了秦王的尊重。
范睢胸怀大略,而且也很有谋略。他所引用的谋略大凡是不留痕迹,但是却能收到奇效。
例如他能充分而且恰当的运用利诱之法,瓦解对方的斗志,反而让对方为我方所用。正应了那句话,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范睢就能充分理解到其中的精髓,运用到实战之中,如水到渠成般,让对方中计!
由于秦国的势力愈发的壮大,这就无形之中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担忧。
这样天下主张采取合纵策略的谋士们都不约而同的聚集到赵国,谋划出一个切实的方案,来进攻秦国。
当秦昭王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是十分担忧的,不但饭菜显得不那么香甜,而且脸上似乎罩上了一层霜。
范睢知道了秦昭王的心意以后,便很自信的对秦昭王说:“大王不必担忧,如果按照我的计谋,拆散各国的合纵联盟,是易如反掌的。”
秦昭王不由得喜出望外,急忙询问其中的内情。
范睢把当下的情形做了一下分析,说:“秦国其实并没有与诸侯的谋士结怨,他们聚集到一起谋划攻秦,无非是因为都在为自己谋求富贵而已。”
接着范睢举了一个例子:“大王您看见您的那些狗了吗?它们有的卧着、有的立着、有的在走动,它们之间是没有争斗的。如果现在扔去一块骨头,它们之间就会立刻相互挣咬起来,为什么呢?因为骨头是它们所需要,所以它们都有了争夺的欲念。”
秦昭王信服的点点了头。
于是应候范睢立即实行自己的计划。
应候范睢让唐籍载着乐器,又给他了5000金,向他细说的这些黄金的用处。
于是唐籍在武安大摆筵席,请其中的一些谋士饮酒,并用一些黄金进行馈送。
本来那些主张攻秦的谋士,是没有得到钱财的。但是,现在看到唐籍这般的慷慨,他们抛弃了以前的想法,慢慢地拉近和秦国的距离。
应候范睢看到自己所谋划的事情,已经向着自己所谋划的方向发展,心中是十分高兴的。
范睢对唐籍说:“只要你所做的一切,是秦国所谋划的,不要管钱送出去多少,只要你感觉送得是值得,就可以!现在我再让人送给你5000金。
唐籍信心满满的出发了,他按照范睢的想法,去送给那些有意反叛秦国的谋士,当他走到了武安,散发的黄金还不到3000金,天下的这些谋士也闻风而动,变得互相倾轧起来。
这样范睢拆散各国的合纵联盟的心愿已经达到了。
范雎提出的一道策略——远交近攻,逐个击破诸侯国的影响,并以交战列国太过反复为由,改之后的军事策略为消灭诸侯国的有生军事力量,大幅削弱诸侯国的反抗能力。这一策略在后期的交战中得以实施,最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虽然长平之战存在很多因素,才导致了后来的坑杀战俘,但是范雎的策略也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秦国一步步做大,到了后期再也没有诸侯国能够独自抗衡秦国,甚至合力抗秦也非常困难,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后期的战争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范雎的策略作用有多大。秦在昭襄王以前,其他诸侯国的伐秦兵力能够达到五六十万,而到了秦赵之战后,六国抗秦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够十万,这些就是范雎远交近攻与消灭诸侯国有生军事力量策略的效果,范雎因为其功劳被封为应侯,享誉秦国。
然而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那么,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呢?众所周知,范雎虽然是魏国人,但是深受秦昭王的信任,不但拜为宰相,还经常赏赐给金银珠宝。但是,范雎这个人性格很有特点,他睚眦必报。有恩报恩,有仇则报仇。对于曾经对不起他的人,他是一个也不会放过,而对于曾经在他落难时相助过的人,他又不吝惜财物回报。
当初,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时,得到了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为相后便分别举荐为秦国大将和太守。但是,这两个人却不争气,后来都犯了大罪。秦昭王虽然没有责备范雎,但是对范雎难免心生芥蒂,而范雎此也很内疚。正巧这时候,一个叫蔡泽的人找到范雎,对他说,自古月满则亏,您现在正是鼎盛时期,这时候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呢?范雎觉得有理,加上之前的事的影响,便辞去了宰相之职,交出了相印。秦昭王挽留未果,只好由着他去了。范雎辞官后,不久就病死了。所以,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显然就有了答案。范雎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合纵连横”策略依旧发挥着作用,几十年以后,秦国灭六国,终于一统天下。
发布时间:2023-05-14 05:04
上述文字是💠《范睢对秦国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他最后的结局如何?》✨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域内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李自成攻破北京时,自缢于煤...
咸丰是清朝的一位倒霉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列强入侵,国内还暴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内忧外患,这位皇帝也在乱局中逐渐迷失自己,开始了荒淫不理朝政的日子...
标题:宋江大闹清风寨造反,作为好兄弟的武松为何不知情? 熟读水浒原著的都知道,宋江和武松结交的初期,两人的兄弟情谊是纯真的,武松是真的把宋江当做指引人生方向的大哥,...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初为上蔡郡小吏,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然而这样的伟大的政治家也没有...
孝昭仁皇后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在人们的印象中,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式的帝王,他在位期间,扫平四海,寰宇一统,大清国开始出现盛世局面。...
古代皇帝一生中都有众多的妃子和一位皇后,在皇帝死后一般都会与皇后进行合葬,但在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一生中立了好几位皇后却没有与任何一位进行合葬,这是为什么呢? 汉武帝终...
中国历史上自秦朝开始统一后,秦始皇就开始自称皇帝为朕,自此到后世的皇朝变更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依然自称“朕”。那么古代的太上皇又自称什么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首先...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一些豪侠去客栈吃饭,一般都是几坛美酒几斤牛头,吃完后大手一挥一锭元宝往桌上一放便潇洒的离去,然而在明朝之前大侠吃饭都这样吗?他们真的...
我国古代对女性的忠贞有着严格的要求,宫廷选妃更是十分看重这个,相传李世民冷落武则天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入宫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处女了。 唐太宗不爱武媚娘李世民花心却为何从...
历史上的赵云 对于蜀汉的高级将领刘、关、张、马、黄,甚至与包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历来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只有对于赵云,则基本都持肯定态度。赵云虽然是第...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总共611位君主,272位非正常死亡,有的是被亲属所害,有的是被近臣所杀,有的是嗑药而死,有的是亡国自杀或被杀,林林总总、各种死法都有。但是,有一些君主...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看过电视剧《薛仁贵传奇》的人肯定知道有一个薛仁贵救李世民的桥段,那么在史书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薛仁贵又是怎么救李世民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
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随从。但雍齿素来轻视刘邦。雍齿曾两次背叛刘邦,堪称刘邦最痛恨的人。然而,雍齿虽然数次面临被杀的风险,最终却能保全首领,还得以封侯。 要说刘...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谋士,他们在军事上都是特别有才谋的,都能想出来一些特殊的方法让自己的军队取得胜利,并且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的才能都差不多,所以...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许多上古奇珍异兽是非常有特色的存在,其中九婴就是一个长相十分奇特的妖兽。 相柳和九婴都出现在古代所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据说相柳是古代的凶神,...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士族门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汉门阀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大?看看三国时期的军阀就知道了。 提起门阀制度,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魏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