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因一场车祸被诛灭九族 三万人为他垫背 胡惟庸案是明朝第一大案 胡惟庸当真谋反了吗?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因一场车祸被诛灭九族 三万人为他垫背 胡惟庸案是明朝第一大案 胡惟庸当真谋反了吗?》,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因一场车祸被诛灭九族 三万人为他垫背 胡惟庸案是明朝第一大案 胡惟庸当真谋反了吗?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那么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其实,所谓的胡谓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大明洪武十二年的一天,都城应天府。一辆豪华马车在京城大道上飙车,上演古代版“速度与激情”。这时候,车夫发现前面有行人,赶紧刹车,不,勒住马缰。古代的马车,不像现代的汽车有安全带,由于刹车太急,一下子把乘客给甩出去。乘客摔到坚硬的道路上,竟然一命呜呼,死了。

这是一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通事故。然而,由于乘客身份的特殊,变得不普通了。乘客不是别人,而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之子。胡惟庸位居皇帝一人之下、文武百官之首,权高位重,炙手可热。他听说自己的儿子被摔死后,怒不可遏,叫人将马车夫绑了,活活打死。

不知怎么搞的,这件事被明太祖朱元璋晓得了。朱元璋大怒,“命偿其死”,要胡惟庸偿命。胡惟庸有些懵了,他可没有想到,杀掉一名车夫居然惊动了朱元璋,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赶紧向朱元璋表示,愿意用金帛补偿车夫的家属。朱元璋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许。”

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与朱元璋是濠州同乡。1355年,朱元璋作为郭子兴部下大将,攻克并占领了和州。胡惟庸闻讯前往投奔,为朱元璋效力。朱元璋账下人才济济,文臣武将一大堆。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李文忠、邓愈、汤和、沫英、汪广洋、宋濂等,都在明朝立国前后创建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但是就《明史》的记载而言,胡惟庸没有留下太多事迹。他在明朝开国前的经历,只是一笔带过。他的职务倒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短短10多年,就从一名元帅府奏差,几经升迁,升任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及至1377年,在李善长的举荐下,胡惟庸更是力压群雄,担任中书省左丞相,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长。

应该说,胡惟庸很有才干,不然朱元璋也不会将他提拔到丞相这样重要的岗位上。同时,胡惟庸行事谨小慎微,这使得朱元璋对他倍加信任和宠幸。可是,随着职位越来越高,胡惟庸变了。

一是变得独断专行了。作为丞相,胡惟庸要处理许多政务。按照程序,对于一些涉及生杀废黜的大事,胡惟庸一定要向朱元璋作汇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自己就拿主意处理了。如果是在战争年代,这种行为值得表扬。可在和平年代,这样做就难免有独断专行的嫌疑。而且,胡惟庸在处理部门奏章时,发现对自己不利的,一律扣押下来,以免被皇帝看到。

二是变得排斥异己了。胡惟庸在朝廷里拉帮结派,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派头。浙江青田人刘基曾经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朱元璋第一谋臣。但由于他不属于胡惟庸这一派,一直没有受到重用。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仅仅被封为“诚意伯”,岁禄只有240石。

三是变得唯利是图了。苍蝇总能找到裂缝的鸡蛋。一批热衷功名利禄的人,发现了胡惟庸这颗裂缝的鸡蛋,纷纷找上门来,赠送金帛、名马,以及其他奢侈品,多得数不胜数。胡惟庸一概“笑纳”。大将军徐达发现了胡惟庸贪污腐败的罪行,向朱元璋作了揭发。朱元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底一定对胡惟庸产生了警惕。

如果仅仅是处理政务时独断专行一点,以及收受一点贿赂,倒也不是什么大罪。问题是,胡惟庸还在朝廷里拉帮结派,萌生异心。吉安侯陆仲亨和平凉侯费聚因为犯错,受到朱元璋的严厉斥责。胡惟庸暗中对他们进行利诱,拉拢进自己的小团体。此外,胡惟庸还将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干什么?胡惟庸不说。他卖了一个关子,说:“我以后会用得着你们的。”

不仅如此,胡惟庸还通过李善长的弟弟、太仆寺丞李存义,对李善长进行拉拢。李善长是开国六公之首,为明朝开国立下的功劳足以于西汉萧何相提并论。将李善长拉拢进来,能够极大地充实小团体的力量。李善长最初没有答应,后来也进入里面。李善长的加入,使得胡惟庸增加了信心。他加快了反叛朝廷的步伐。

一方面,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约定同时出兵起事;另一方面让元朝旧臣封绩致书元朝,请求他们出兵做外应。然而,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打乱了胡惟庸的步骤。胡惟庸害怕朱元璋的惩罚,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

其时明朝统治已经趋于稳定,胡惟庸只是一名文官,没有军队在手,任何图谋都不过是以卵击石。很快,朱元璋就将胡惟庸捉拿归案。经过调查,发现了他图谋起事的证据。朱元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1380年,朱元璋下令,将胡惟庸处死。这是朱元璋立国以来处死的最高级别官员。

事情并没有结束。胡惟庸死了,对胡惟庸罪行的调查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和他的儿子李佑,与胡惟庸暗中谋反。谋反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十分忌讳的大罪。按照法律,分分钟人头掉地。朱元璋念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将李存义父子从轻发落。照说,这种皇恩浩荡的事情,李善长应该上书皇帝谢恩。可是李善长并没有这么做。这让朱元璋很不舒服。

1386年,林贤被捕。1390年,封绩被捕。他们被捕后,胡惟庸当年串通倭寇、连接元朝的阴谋得到暴露。同时,胡惟庸与陆仲亨、费聚等人密谋的事情也被顺藤摸瓜地发现了。朱元璋盛怒,大开杀戒。胡惟庸被诛灭九族,受牵连被诛杀者高达3万余人。这就是著名的明朝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朱元璋杀了胡惟庸后,不再设立丞相职位。清朝沿用明朝制度,也没有丞相。因此,胡惟庸是中国最后一名丞相。

胡惟庸案,此案牵涉之光,牵涉人之多,办案时间之长,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胡惟庸案共杀了三万余人,历时十余年,是明朝第一大案,甚至是中国古代第一大案。自秦朝以来都是丞相总管朝廷各项事务,胡惟庸是中国的最后一任丞相,从此六部就成了了皇帝的直接下属机构,是否有可能胡惟庸的死只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的借口呢?

朱元璋预谋已久

明朝只有五个左丞相,分别是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而这些人尽皆被朱元璋赐死了,所以当时的丞相跟韩国总统也差不多,不得善终。杨宪是洪武二年的左丞相,被李善长弹劾赐死。李善长是洪武三年中书省左丞相,洪武二十三年因参与胡惟庸案被诛族。

洪武三年,李善长患病,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左丞,洪武十二年因为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死一案被牵连获罪,流放过程中朱元璋又下令赐死。胡惟庸在洪武六年经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洪武十年升任左丞相,洪武十三年被杀。朱元璋在十三年中不停的换左右丞相,可以看出朱元璋十分惧怕丞相威胁到自己皇权的地位,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并且下令以后不准再设立丞相,谁再上书立丞相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实在是预谋已久了。

胡惟庸谋反动机不足

根据《明史》记载:胡惟庸因为多做违法之事,如果被朱元璋知道肯定会被株连九族所以让平凉侯费聚暗中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令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又像北元称臣祈求出兵,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并且邀请朱元璋到胡府,意图谋杀朱元璋。乍一看好象确有其事,但是京城中的主要军事力量是徐达的京营,南京城中的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如果徐达不谋反胡惟庸何以成事,九边尽是朱元璋的儿子,就算朱元璋真的死了,但是死在胡府,胡惟庸难逃一死。历代谋反都要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皇帝死了立马有自己的军队进京控制局势,拥立幼年的皇帝继位好以控制,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胡惟庸虽有许多武将附庸于他,但是绝对没有几个愿意跟他谋反的,因为北元的威胁,南京附近根本没有什么驻军,任何人想要谋反都必须经过徐达所掌管的京营,等北元、日本打过来黄瓜菜都凉了。所以胡惟庸谋反可以说是相当匆忙,或者干脆说这是朱元璋捏造的。

李善长没有参与谋反,所以胡惟庸没有足够的力量谋反

李善长是开国功臣之首,虽然胡惟庸当了多年丞相,在朝中实力不错但是绝对比不上李善长,胡惟庸是半路参加朱元璋,是因为李善长的关系朱元璋才重用胡惟庸,李善长实际上相当于明王朝的二当家,李善长是被动的被绑上了胡惟庸的战车。

《明史》中说李善长知道胡惟庸要谋反却无可奈何,此时李善长已经不能掌控胡惟庸了,而又因为他和胡惟庸关系太亲近了,所以也不能举报他谋反只能听之任之,这样好像是挺有道理,但是我认为李善长是个聪明人,既不帮助胡惟庸也不告诉朱元璋那么无论胡惟庸是否造反成功他都要死,胡惟庸成功了要杀了李善长,因为李善长是他的政治资源,附庸他的官员更加附庸李善长,胡惟庸失败了他也要死,因为他的隐瞒不报。

总结来说胡惟庸谋反确实不合常理,很多证据也是略显牵强,但是朱元璋想杀了这些功臣的心确实是很明显。胡惟庸案牵连一公二十一侯,而明朝开国总共就只有六公二十八侯,别忘了像常遇春等在胡惟庸案之前就死了,只有汤和等少数人早早告老还乡保全性命,所以朱元璋杀功臣之心非常明显。

朱元璋大杀功臣,确实效果也很显著,封建王朝皇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同样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到了朱允炆的时候朱棣造反都没有什么大将可以出征了,耿炳文如此年迈都被建文帝派上战场,朱元璋以为各藩王英勇,中央不需要那么多大将,可是他刚死他儿子就造反了,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

发布时间:2023-05-12 07:32

上述文字是💠《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因一场车祸被诛灭九族 三万人为他垫背 胡惟庸案是明朝第一大案 胡惟庸当真谋反了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揭朱元璋皇陵:明孝陵千古未解之谜大起底

导读: 明孝陵算是南京名气最大的景点了,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陵,从建造之日起,种种谜团就层出不穷,至今不得其解;今日小游就带您深度了解一下这里面的传奇的故事:...

[历史] - 2023-04-03 00:58:52

汉代的这座墓室,为什么出现了男女同在一棺材的情况,绝世罕见

一个棺材一般只葬一个人,就算是有其他陪葬者,也不会与人挤在同一个棺材里,可是汉代的这个墓穴出土的棺材却是个例外。 广西合浦县曾挖掘过一座汉墓,出土了众多陶器、青铜器...

[历史] - 2022-03-20 06:38:29

揭秘: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李世民登上皇位并不轻松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中,唐朝的唐太宗可以说是堪称一代明君,可是他却有一个一辈子的污点,那就是玄武门之变,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李世民登上皇位并不轻松。...

[历史] - 2022-06-23 06:04:49

夏天的时候天气那么炎热 古代的时候女子都是怎么避暑的?

每天夏天的时候天气都是最为炎热,随着工业的发展在现代有了空调能够很轻松的度过夏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衣服都是穿的非常严实,那么古人都是怎么避暑呢? 然而我们看到的却并...

[历史] - 2022-06-22 00:03:17

朱棣将国都从南京迁至北京,主要时因为这个原因

北京在元代时期俗称元大都。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

[历史] - 2022-01-13 14:56:10

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杜暹为官到底有多廉洁?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

[历史] - 2023-04-05 08:06:57

一盗墓贼疯狂盗墓 不是为钱只为喝陪葬酒

在我国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礼崩乐坏,一时间,诸侯等贵族僭越礼仪,私自使用天子礼仪。同时,由于诸侯王们的相互攀比,中国的厚葬之风开始盛行,随之而来的是盗墓活动...

[历史] - 2023-05-29 10:35:54

揭秘曹操一直不敢称帝的原因

三国时期是我国一个分裂的战乱时期,虽然天下三分,但是三位主公名义上却只是之前的官职,并没有人敢自称皇帝,曹操势力庞大,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也没有以皇帝自居,这是为什...

[历史] - 2022-01-06 07:02:08

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废后,竟然有着这么高的地位?她是谁?

说起被废的皇后,历史上一般都比较命运凄惨,但是明朝的这位废后,却有着很高的地位,甚至皇帝朱祁镇朱祁钰对她都毕恭毕敬,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翻阅《明史·后妃传》,其中有...

[历史] - 2022-02-17 00:57:43

未解之谜:历史上海兰珠到底归葬何处?

清宫戏中,庄妃与多尔衮的绯闻向来是热点之一,毕竟这两位都是大清王朝开基立业中重要的人物。将他们牵扯到一起的关键人就是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庄妃大玉儿的丈夫,是摄政王多...

[历史] - 2023-04-08 15:51:44

乾隆对自己的弟弟非常的喜爱 乾隆为什么因为一件小事削夺了他的一切职爵

你真的了解乾隆和他的弟弟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雍正最小的皇子弘曕由于生在圆明园中,因此他的乳名就叫“圆明园阿哥”。乾隆皇帝弘历对这个弟弟非常喜...

[历史] - 2021-12-19 07:43:28

嘉庆帝“得罪”俄国,惹怒沙皇一世,拿破仑一个举动帮助了中国

在1804年的时候,拿破仑在法国加冕称帝,此时古老的东方中国正是嘉庆皇帝的朝代,两个素未谋面的帝王之间尽管隔着很远,但是因为拿破仑的一个举动,却帮助了中国。 这是怎么一...

[历史] - 2021-04-24 10:42:36

秦始皇身世之谜:本是私生子 生父是吕不韦?

秦始皇,名嬴政,由于历史记载不详,这位千古帝王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还是丞相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史学界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

[历史] - 2023-04-02 15:13:03

李泰是谁?魏王李泰为何有胆量与李治争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治和李泰,其中李泰是他最为喜爱的儿子,后来李泰也被封为魏王,那么李泰生平如何呢?争夺太子之位失败的李泰结局如...

[历史] - 2022-02-01 08:23:31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老人,李庆远到底活了多少岁?为什么一直被质疑?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传奇的人物,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堪称是最长寿的老人,李庆远到底活了多少岁?为什么一直被质疑? 二十世纪三十年的,中国最牛的老人去世了,对此《纽约时报》...

[历史] - 2023-04-12 20:59:57

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谁的权利大一些?

在封建制度下,最高的行政长官应该是宰相。这一官职的职责是辅佐君王、掌管国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那么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谁的权利大一些? “宰相”和“丞相...

[历史] - 2023-06-14 15:31:12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