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同样对敌妥协 城下之盟 为何​渭水之盟让唐朝变得更加强大 而澶渊之盟则让宋朝变得软弱 走向灭亡?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同样对敌妥协 城下之盟 为何​渭水之盟让唐朝变得更加强大 而澶渊之盟则让宋朝变得软弱 走向灭亡?》,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同样对敌妥协 城下之盟 为何​渭水之盟让唐朝变得更加强大 而澶渊之盟则让宋朝变得软弱 走向灭亡?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渭水之盟是唐朝与突厥关系上的一次胜利,不但避免了唐朝在式微的状况下作战,而且稳定了唐朝的基础,为唐朝的后期发展经济、恢复生机赢得了时间。而澶渊之盟则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同样对敌妥协,为何渭水之盟让唐朝强大,澶渊之盟让宋朝更软?

公元626年,发生了一件令唐太宗李世民永生难忘的事情。当年7月,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趁李世民刚刚即位、朝政不稳,率领20万大军侵入中原,长驱直入来到离唐朝都城长安只有40里的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声威震天。由于突厥军队来得太过突然,唐朝没有做好准备,京师兵力空虚,区区数万人马根本就不堪一击。

李世民琢磨着躲不过去了,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6个人,亲自去找颉利可汗谈判。李世民是一个军事天才,也是一名谈判高手。在谈判中,他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迅速调动军队前来保护长安;一方面又对颉利可汗许以金帛财物。颉利可汗要求不高,见好就收,在渭水上与李世民签订了和平协议,带着大批金银财宝,打着饱嗝满意而归。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李世民的退步下,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这就是被李世民引为一生耻辱的“渭水之盟”。

无独有偶,300多年后的1005年,北宋与辽国也签订了一份类似的协议。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深入宋境,逼近北宋都城东京。北宋朝野震惊。怎么办?当时朝廷里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脚底抹油——逃跑,这以大臣王钦若、陈尧叟为代表;一是力主坚守东京,不但不跑,宋真宗赵恒还应御驾亲征,这以宰相寇准为代表。

宋真宗打内心支持逃跑路线,可作为一国皇帝,大敌当前就这么逃跑了,面子上挂不住,只好按照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北上抗敌,抵达澶州。宋真宗来到前线后,前方将士受到鼓舞,“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他们奋力杀敌,一箭射杀辽国主将萧挞凛。辽军士气为之遭到重挫。

然而,就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宋真宗接受了辽国要求谈判的请求。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一共4条,最核心的内容有两条。一是宋辽成为兄弟之国,平起平坐;二是宋朝每年给辽国30万银绢。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当谈判结束后,宋真宗派侍者悄悄问宋朝谈判代表曹利用,许给辽国多少银两。

曹利用伸出3个手指,侍者以为是300万银绢,报告宋真宗后,宋真宗大惊:“太多了。”又转而说:“还是勉强可以接受。”最后他得知是30万银绢后,高兴极了,夸曹利用:“才30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

李世民的人生发展轨迹,算是比较顺利的。他17岁投身军旅,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19岁设下“美人计”,鼓动父亲李渊从晋阳起兵,加入推翻隋朝的洪流;20岁凭借累累战功被封为尚书令,加封秦王;23岁参加“虎牢关之战”,以少胜多,一举灭掉窦建德和王世充两大割据力量,唐朝统一之势已成必然;28岁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大唐王朝的新任领导人……“渭水之盟”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当然,对于李世民这种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很过硬的人来说,任何打击都不能将他击倒,相反,只能让他变得更强大。

痛定思痛,在“渭水之盟”之后,李世民一方面发展经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是百业之本,有了农业作为基础,手工业、商业、畜牧业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之势。另一方面,李世民积极进行军备,秣马厉兵,特别是针对突厥的骑兵优势,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仅仅过了3年,李世民就打响了复仇之战。629年,李世民一声令下,名将李靖、李绩出师塞北,主动攻打并打败了突厥军队。第二年,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被俘虏,送至长安。祸害隋唐几十年的突厥至此彻底歇菜,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一个强大的唐朝冉冉升起。

“澶渊之盟”后,北宋又是如何呢?应该指出,“澶渊之盟”结束了40多年的战争,为北宋和辽国带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有利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民族融合。对于北宋来说,每年30万银绢远远低于用兵的费用,简直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而在和平之年,北宋可以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所获得的收益更是何止300万银绢、3000万银绢!百年和平,让北宋经济社会进入巅峰时期,相继迎来了宋真宗的“咸平之治”,宋仁宗的“仁宗盛治”。

然而,“澶渊之盟”也像一剂麻醉剂,让北宋王朝的统治者陶醉于盛世王朝的繁荣里不可自拔。在“澶渊之盟”之后,朝廷中王钦若、陈尧叟等主和派占据了上风,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遭到排挤。军事上更是“忘战去兵”,曾经精锐善战的禁军部队“武备皆废”,不堪一战。倒是常年驻扎于边境战线的陕西军,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澶渊之盟”还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澶渊之盟”是辽国在战事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在那以后,辽国经常狮子大开口,向北宋索求钱物。北宋为避免战争,一律照准。长期以往,朝廷上下形成了“以金钱换取和平”的意识:“凡是能够用钱搞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结果,北宋王朝变得更加不思进取,毫无居安思危的危机感。

1127年,当来自北方的后起之秀金国挥师南侵时,北宋军队基本上没有抵抗力,让金国军队轻而易举地就打到都城东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还幻想用大量的金银来解决战争,没想到金国不是辽国,他们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于是,北宋结束了。

同样对敌妥协,为何渭水之盟让唐朝强大,澶渊之盟让宋朝更软?

有些人把“澶渊之盟”“渭水之盟”放在一起,作为宋朝“妥协换平安”的掩护词。然而,双方是没有可对比的地方。

在弱势时,“花钱买太平”当然正常,唐朝也是如此。但“买”的时候,心想的应该是如何自强而不是心想“这回可以保住江山了”

宋朝在“澶渊之盟”后,一心搞经济,为的不是宋朝实力强大、百姓生活富足。而是为了保住江山,不断地用物质收买各式精英人才、对贪腐不仅是漠视更是鼓励。哪有什么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勇气,其后,以强势态势又丢失对西夏地区地控制。所以,对敌妥协很正常,但问题是你有没有“卧薪尝胆”的自强的决心,“尝胆”之后你得去实现强大。很显然,宋朝根本就没有收复故土的决心,觉得故土不重要、无所谓。但是,唐朝的皇帝们却是男儿汉,特别是唐太宗更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渭水之盟”是唐太宗在军事实力准备完毕前的最后一次妥协:是以十年的“隐忍”换来三年后的奋起

李渊建国时,为防止突厥政权帮助隋朝,命刘文静送礼始毕可汗,双方共灭隋朝,唐朝得土地、突厥得财帛金宝。之后,又用卑微的词语、优厚的财富换取突厥对唐朝政权的承认。与此同时,唐朝政权对内尽力平灭内乱和发展民生。隋朝的义成公主在颉利可汗继位过程中,与其达成“复隋”的共识。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世民继位。这时,颉利可汗率十余万大军进犯长安。唐太宗率六骑到渭水后指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颉利以为李世民在玩“空城计”。其后,唐军大军果然赶到,颉利可汗更不敢与之交战,随后便与唐太宗杀白马结盟,缔结合约。突厥退兵后,李世民励精图治,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便于630年,李靖便擒获颉利可汗,杀义成公主。

宋帝与唐太宗真的没法儿比

唐朝的“渭水之盟”在极端危险情况下,李世民以惊人的才智和勇气吓得东突厥10万大军竟畏缩不前。这一勇气是宋朝任何皇帝都做不到的。宋徽宗及其手下面对金军只会不问将军问鬼神;不讲百姓求神棍。宋真宗、宋仁宗更是只求“帝位保住”,在强势情况下,宁可丢掉二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几百万人民也不去恢复,丢掉了两千年的汉政权历史责任!

发布时间:2023-04-09 18:11

上述文字是💠《同样对敌妥协 城下之盟 为何​渭水之盟让唐朝变得更加强大 而澶渊之盟则让宋朝变得软弱 走向灭亡?》✨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这座墓被称为华夏第一陵_没有哪个盗墓贼敢动

在古代,不少帝王去世后,坟墓里都会用大量的金银珠宝来做陪葬品。这就苦了下面的平头老百姓,特别是碰上天灾人祸,不少人为了生存下去,于是便走上了盗墓这条发财捷径。 当然...

[历史] - 2022-12-25 08:25:38

宋高宗赵构为何自断臂膀杀了忠臣良将岳飞?

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年仅39岁,让人扼腕叹息。大家都认为,如果不杀害岳飞,当时的历史会不会改写?中华民族会不会能将北方的女真族赶回他们的草原呢?当...

[历史] - 2022-10-31 21:59:30

赵普真的是因为收受贿赂才被赵匡胤罢免的吗

被赶鸭子上架的赵匡胤,只能无奈地从上司的幼子手里接过禅位诏书,建立宋朝。 宋初,武官权力过大。赵匡胤想要建立一个太平长久的盛世王朝,避免走晚唐时期的老路。于是他问赵...

[历史] - 2022-12-15 03:54:25

西晋末期的五胡乱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五个胡人部落 为什么在西晋时期突然出现在中原,并且彻底摧毁西晋朝廷,造成衣冠南渡多崩奔,北方中原地区数百年都在二十多个国家战乱中? 这个问题...

[历史] - 2022-07-28 12:40:17

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外星人在宇宙中真实存在吗?

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在目前人类的天文科学技术水平上,宇宙是无边际的,那是因为人类没办法找到宇宙的边际。虽然我们没办法找到宇宙的边际在哪,宇宙有多大我们也无法计算,但...

[历史] - 2021-12-11 22:37:31

司马懿相比杨修,谁更胜一筹?曹操为何杀了杨修,却留下了司马懿?

司马懿和杨修同曹操麾下的谋士,颇受曹操重视。他们为曹操出谋划策,并为各自的前途筹谋。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命运却截然不同。曹操为什么杀了杨修却放过了司马懿呢? 司马...

[历史] - 2022-08-17 21:40:45

杀过四个皇帝的皇帝,历史上仅此一人

一个政权处于核心地位的无疑是皇帝了,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自然会受到国家的保护,但是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一生之中杀了四位皇帝,可谓皇帝屠夫。 我们都知道,皇帝...

[历史] - 2022-04-16 07:17:08

官场情场双双失意的白居易,为何如此凄惨?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富强的朝代,但是却并非是每个人都过得如意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人生就过的十分不如意。 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得...

[历史] - 2022-01-29 04:24:02

乾隆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乾隆真的是十全老人吗?

导读:乾隆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乾隆真的是十全老人吗? 说到乾隆这位皇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乾隆的名字叫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在定都北京后的第四...

[历史] - 2021-04-19 06:08:52

曹操一生哪两次被抓又被放掉?

曹操虽是乱世枭雄,却也在曾被人擒,却又两次幸运的得到人的赏识,因此保住了卿卿性命,虽说这两件事正史都没有记载,但是却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

[历史] - 2022-04-23 09:46:24

《重启之极海听雷》吴邪:史上最惨男主介绍!

导读:《重启之极海听雷》吴邪:史上最惨男主介绍! 随着《隐秘的角落》播出完毕,人们的视线已经从爬山梗里走出来,开始重新正视盗墓梗《重启之极海听雷》。 从《重启之极海...

[历史] - 2021-12-31 14:53:29

清朝内阁和六部官制为什么是名义上的中枢?真正的中枢又是什么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唆使下贸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被蒙古兵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一战即溃,明英...

[历史] - 2022-11-16 10:08:54

秦国大将​王翦的最终结局是什么?​王翦有何战绩

王翦和白起是秦国能一统六国功劳最大的两位将领,但他们的结局全然不同。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而王翦则是急流勇退,最后得以善终。不过历史上对于王翦的记载还有很多缺失,例...

[历史] - 2021-09-09 02:33:12

杨玄感为何叛乱,为何说他的叛乱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在我国历史上隋朝可以说是比较短命的王朝,这和当时统治者隋炀帝的暴政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要归功于杨玄感叛乱,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杨玄感为何叛乱,为何说他的叛乱加速了...

[历史] - 2023-05-30 21:19:42

秦桧跪像一跪就是八百多年,跪着的都是谁

兴二十五年的寒冬,秦桧卧床不起,人们还是没等到上天对秦桧的惩罚,秦桧在疾病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岳飞是大家都熟知的民族英雄,秦桧跪在其墓前顺带也被大家给记住了。但一...

[历史] - 2021-07-05 03:55:25

项羽率30万大军为何挖不动秦始皇陵?

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发掘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支持者和反对者各陈其词,互不相让。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对古代帝王的陵墓感兴趣,盗掘者比比皆是,他...

[历史] - 2023-04-03 07:54:0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