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清张廷玉,身为一品大员却被连降三级,为何最终的结局落得“晚节不保”?究竟是谁把他推下了神坛?
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一向以冷面皇帝著称。他在与众兄弟的夺权大战中胜出,表面不记仇,给大家一个个升官封赏,却在后期逐一把兄弟势力铲除,甚至连当时协助他登基的功臣也没有放过。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记录多是苛刻、睿智、知人善用。在除掉大臣上的选择,令不少人疑惑,同是功臣,为什么年羹尧和隆科多要除,而张廷玉却被重用呢?
先来说年羹尧。关于他的死,有人说是因为雍正惧怕他功高盖主,因此借助完他的力量,坐稳了皇位就开始卸磨杀驴。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恃宠而骄,暴力横行,因为做出了“血洗江夏镇”这样的暴行,才招致杀身之祸。这两个可能都存在,作为清朝的肱骨重臣,手握重兵掌管边疆大事,如果他安分守己,雍正是不会杀掉自己的奴才,自剪羽翼的。
与年羹尧相比,隆科多的作死方式就稍显文雅。他自负曾在雍正继位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自己又是皇帝的舅舅,在朝中地位甚高因此私下结党弄权。虽然雍正多次放过,但是他仍旧不改,终于被皇帝抄家圈禁,最终死在了禁所中。
与这二人相比,张廷玉有两大优势,都让雍正非常满意。
第一、不结党营私。对皇帝来说,对忌讳的就是有人觊觎自己的皇权。虽说臣子都是服务于皇帝,但是分给他们的权利大了后,有人就得陇望蜀想拥有更大的利益。这样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势,也是因此,皇帝才不念亲戚之情也要圈禁隆科多。
而张廷玉就机敏的多,他不在乎谁做皇帝,不去花心思站队。他在朝中多年,从为康熙做事的时候就非常谨慎,从不与朝中大臣有过多的接触,就是为了避嫌。这样的洁身自爱,也令疑心甚重的雍正非常放心,因此在他继位后张廷玉就受到了提拔。
第二、能力强。雍正用人很看重学识能力,而且也有自己的偏见。他不喜欢用科举出身的考生,认为他们善于隐藏心思,而且互相包庇,容易结成党羽难以管控。在这点上张廷玉的一次经历,更加让雍正放心。张廷玉26岁这年想参加会试,但因为父亲是那一届的总裁官为了避嫌,就没有让他参加。多年后他才有机会考中进士,见到张家家教甚严,雍正也很宽慰,而且张廷玉本人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也确实出众。
雍正刚继位的时候,去各部门考察想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大臣。也是在这时张廷玉被选中,由于他对皇帝的提问对答如流,而且沉稳严谨,逻辑清晰于是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在雍正四年时,还成了户部尚书,以后长期陪伴在雍正身边,成了皇帝最贴心最看重的秘书。
能得到雍正这个领导的器重,一定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功夫。由于皇帝处理事务时非常仔细认真,经常彻夜批阅奏折,因此每天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办公。而身为皇帝秘书的张廷玉,也是经常被皇帝留宿在宫中加班,这个年迈的老臣也是毫无怨言。
雍正上位的时候,对张廷玉更是大肆提拔,张廷玉的仕途更是走得一帆风顺。可是雍正因为太过于心情工作了,所以说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因为太过于劳累积压成疾,驾崩了。在雍正去世之前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张廷玉给贬谪了,随便给他安了一个罪名,直接就给降了三级。
古代的时候,虽然说交通不怎么发达,但是他们的消息传得还是非常的快的,张廷玉还没等到回家呢,消息就已经传到家中了,他的老婆孩子已经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张廷玉回去之后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他的老婆就问他,非常有信心的跟他的老婆说,是雍正皇帝的阴谋,现在雍正已经快不行了,接下来上位的就是乾隆了,雍正这是为给自己的儿子铺路呢。他的老婆孩子们听到了他的解释,自然也变得非常的高兴。
果然等到乾隆上位的时候,立刻就让张廷玉官复原职而且委以重任,张廷玉自然就会对他感恩戴德,这样的话也就会对他更加的忠心了。其实雍正的这些伎俩,张廷玉自己心里也知道,但是为人臣子他当然也会明白,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就在他处于权势巅峰之时,乾隆的翻脸,却让他身败名裂。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乾隆六年十二月,有御史向乾隆提出,张廷玉家族中在朝廷为官众多,这同他们升迁过快有关,而之所以造成他们火速升迁,则是因为对张廷玉本人的照顾。因此,台谏官认为必须遏制此风。
此时,乾隆已经坐稳了位置,张廷玉在朝中势力之盛,他也有所察觉,但一直没有机会解决,这次,御史的抨击,正给他提供了极好的借口。于是,乾隆慨然应允,并宣布暂停张廷玉一系官员的升转。
此时,张廷玉刚为自己主动交出一部分权力而松了口气,没料想乾隆会乘胜追击,加大对自己权力的削弱力度。张家数代人在朝廷苦心经营的关系网,已经出现了破洞。如果不加制止,只会越破越大。
张还在为如何应对犯愁时,乾隆却先说话了,在皇帝给他下的诏旨中,乾隆称赞他的忠诚,并将御史对他的弹劾强行解释为是“因为他没有在朝廷作威作福,所以御史才敢攻击他”。张廷玉得到这番“亲切的慰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眼看着新皇帝正在逐步削弱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张廷玉自忖年事已高,跟皇帝这样耗下去无益,不如自己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还可保全家人在朝廷的地位。因此,乾隆十年,鄂尔泰死后,张廷玉也忙向乾隆提出辞呈,要求离开中枢,返乡养老。乾隆还装着有些不舍,接连挽留,张主意已定,终于在四年后得以暂时退出朝廷政争。
张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有一件事,却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那就是自己能否配享太庙。虽然有雍正的承诺在,可是官场之中,难免人走茶凉,万一乾隆忘了或反悔怎么办?那自己的脸岂不丢大了?
张廷玉越想越不放心,他决定冒险向乾隆寻求一个自己能配享太庙的保证。面对这位年过七十老人的乞求,乾隆心里虽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同意了。
这下,张廷玉可是放心了,但他接下来所做的事,却让他追悔莫及,因为得到皇帝的承诺后,照理说他应该和乾隆谢恩。谢恩这种事,当然要本人去才有诚意。但张千算万算,还是在这件事上懈怠了。他自认为大事已成,只需由儿子出马谢恩即可,没准还能借这个机会,让乾隆认识一下自己的孩子,万一将来还能加以提拔......
事与愿违,张廷玉的儿子去谢恩后,被乾隆一顿臭骂,这原因自然不难解释。哦,得到我的承诺后就不当一回事了?有始无终,这简直是从内向外,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正当乾隆决定拟旨将张廷玉好好挖苦一番时,张廷玉却火速赶来了。乾隆有些吃惊,紧接着,他突然想到,自己发火的时候,张廷玉的门生协办大学士汪由敦就在场,汪还为张求情。看来,张会做出这番举动,一定是汪提前把消息捅给了张家人。
这下,乾隆更是火冒三丈,他本来就为张对自己不恭敬的态度颇有不满,汪泄密的事情,正说明了张在朝廷中党羽众多,即使其离职,也不见会有消退之势。皇帝的喜怒哀乐,让这些朝臣看的一清二楚,对于一个专制君主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倒张”计划,开始在乾隆心中酝酿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乾隆去五台山巡视,出门前因为张廷玉未向自己下跪,而恼火万分,丝毫不顾及张的年龄以及自己之前对张的优容。乾隆当场斥责张的行为,面对众人,张羞臊极了。
这还不算完,张曾给乾隆的侄子永璜当过老师,永璜早逝,祭礼刚结束,他就请乾隆返回京城,结果又遭乾隆责骂。此时,张廷玉已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配享太庙”的身后事,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乾隆对此也是了然于心的,为了彻底折磨跨张廷玉,他自己假装公正,将张配享太庙的事情交给九卿去讨论。朝臣们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乾隆的心思,自然不肯触这个晦气,于是纷纷请求罢张廷玉配享太庙。
九卿的决定,成为了压垮张廷玉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后来还有人告发他的亲属与反清复明有关联,但也比不上这件事。朝臣亲眼目睹乾隆对待张廷玉之手段,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远离张家,张廷玉郁郁而终。通过折磨张廷玉,乾隆成功的强化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乾隆又宣布允许张配享太庙。可是,这一决定除了给他带来仁德的吹捧之词外,似不会再让张家辉煌了。
伴君如伴虎,张曾试图超越这个潜规则的束缚,但最终仍未如愿,而是在乾隆的连环打击下,坠入命运的深渊。
发布时间:2023-04-07 23:32
上述文字是💠《大清张廷玉,身为一品大员却被连降三级,为何最终的结局落得“晚节不保”?究竟是谁把他推下了神坛?》✨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导读: 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为何不称帝?这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
历史上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为何这么说,那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从一介草民一路到皇帝的地位的,可是你知道么,在朱元璋灭元登基后,一项决策却兵不血刃的解决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率领刘备留守荆州的军队,进攻魏国驻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战打响。战役开始进展顺利,借助秋天的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
在近代的历史上,如果论到名气最大的武术会馆,那非精武门莫属了,不论是从电影还是音乐都有关于精武门的元素和它的创始人霍元甲,那么你知道真实历史上有一位对于精武门的贡...
康熙帝是一位伟大的千年一帝,目前,在清史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帝王,在他的后宫之中,却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他的皇后接连去世,且都是英年早逝。共有...
在挖掘古埃及金字塔时,除了金字塔和法老本身,墓中的陪葬品也引来了很重要的关注,其中在图坦卡门法老的墓中发掘除了一把匕首,这把被埋藏三千年的匕首竟然丝毫未锈,这是怎...
慈禧的满棺珍宝今何在?谁这么胆大连竟慈禧的陵墓都敢盗,她不是皇帝,却把两代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
在古代朝代更迭的时候一些开国皇帝等到江山稳固之后首先下手的绝对是当初的那些开国功臣,明朝的朱元璋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杀那么多的开国功臣呢...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变得无比的发达。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手机,我们就能跟千里之外的人打电话甚至视频聊天,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新鲜事,信息的传递如此方便快...
中国的大清王朝自乾隆时期已经走了下坡路,虽然表面上号称康乾盛世,其实骨子里早已挤不出多少油水了。嘉庆皇帝找到和珅这个突破口,等乾隆爷驾崩,立刻办了和珅这个老小子,...
慈禧在晚清的地位无人可及,但是在她还没爬上高位之前,慈禧的地位其实并不是最高的,即使在后宫妃子中,她也并不是地位最高的那一个。 两座定东陵东西并排,慈安的普祥峪定东...
乾隆执政后期,大清国力开始下降,虽然禅位给嘉庆后有所好转,但还是呈现出总体衰败的趋势,这与乾隆继承人的选择不无关系,其实颙琰并不是最优秀的皇子,但是其他优秀的皇子...
中国历史上帝皇世家骨肉相残的事件,数不胜数,但是动辄残杀自己儿子,屠杀其家人的却少之又少,而后赵皇帝石虎就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为何如此做呢? 石虎大概有十几个儿子,...
导读: 柔然古国估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比较陌生,历史上真的有“柔然”名族?似乎,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是无足轻重的,实则不然,我们来看下柔然这个民族是如何出现在中国的历...
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只有两个,一个是元朝,由蒙古人统治;另一个就是清朝。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从此开始统治中原这块土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少数...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备受后世好评的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从公元891年到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