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之乱是东晋初年发生的一场动乱,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权臣王敦所发动,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击败朝廷军队。后自任丞相,遥控朝廷,但最终失败。发生王敦之乱的起因是什么?王敦之乱有何影响?
经历了西晋的动乱,东晋成立初期,东晋皇室与士族之间存在着权力分配的微妙平衡,这个局面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但是一山不容两虎的道理,司马氏与琅琊王氏两家任谁都明白。在皇室与士族的长期对峙相持后,东晋的开国功臣琅琊王氏成员王敦掀起一场大乱,先后两次起兵造反。
如果说第一次的出发点是为了反对晋元帝打破原有的平衡局势,还有些许的“正义性”,那么第二次起兵则纯粹是王敦主动打破原有的政治平衡,因此东晋大多数士族前后的反应也并不一致。最终,在各方力量的综合博弈下,总算是使得东晋初期权力平衡的局面得以继续维系。王敦先后发动的两次叛乱事件,即是东晋历史上著名的“王敦之乱”。
王敦第一次起兵
公元316年,西晋皇帝选择了投降,次年,镇守江南的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等到第三年降帝被杀,晋王干脆开始称晋元帝,改元太兴,建都建康,东晋王朝开始了。出身于琅琊王氏的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司马睿建立东晋的道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东晋的发展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永嘉元年,司马睿带领以琅琊王氏为首的北方士族度过长江进驻建康后,司马睿与王导坐镇建康的同时,王敦则带率领军队开赴上游地区,经过几年苦战,王敦取得了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控制,保住了东晋割据江东的局面。司马睿度过了最初的艰难之后,进一步谋求皇室地位的稳固,东晋王朝是借助各大门阀士族的势力建立的,作为回报,门阀士族理应得到利益分享,而琅琊王氏作为率先支持司马睿的一个重要势力,且为东晋的建立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得到权力回报似乎也理所应当。
其中王敦作为琅琊王氏成员之一,权势最炽,手握重兵,担任荆州刺史,其堂弟王导则是凭借家族与自身的政治才能官拜宰辅,从军政两方面都牢牢地掌控着东晋的权力结构。但是自古以来,不管王朝身处强盛还是衰败期,皇权的本质就是独尊独享,哪个皇帝也无法容忍臣下的权力盖过自身,这种矛盾迟早显现并爆发。
以琅琊王氏为首的门阀士族的势力,很快便引起了司马睿的猜忌,其中王敦拥兵自重,王导作为首辅似乎也只是热衷于平衡士族势力,并不热衷于惩治对豪族和贪官的恶行,对广大贫苦阶层的苦难俨然视而不见,可谓是根本不作为,朝政自然腐败丛生。晋元帝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威与尊严,筹谋实施刻碎之政。
晋元帝不断地培育自己的势力,先后启用了刘隗和尚书令刁协来对抗王敦王导两兄弟,虽然两人比较卖力气,给门阀士族也造成了一些影响,据《晋书》记载,被刘隗弹劾的有戴渊、王籍之等数十人。其中周颛先后两次被弹劾,并因门生伤人,一度被免官,甚至于首辅王导也被二人排挤。但是二人的势力尚显单薄,与琅琊王氏这种巨兽级别的士族势力相抗衡,无异于螳臂挡车。
很快,晋元帝启用两人的负面结果显现,引发门阀士族的不满。但是由于东晋政权是他们联合推举成立的政权,为当时门阀士族以及大众认可,具有正统性和政治地位的合法性。所以士族对元帝的政策虽偶有不满,但仍是希望这种纷争能够低调处理、和平解决,不能直接把皇帝赶下台来重新洗牌。
士族便采取了更为迂回的方式对皇帝表示不满,即对司马睿疏远王导一事加以进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这并没有使得晋元帝投鼠忌器,反而变本加厉,加快了皇权政治权力的集中,最终门阀士族被迫应对。王导居中策应,促使王敦分陕而治,此时王敦的手中还握有重兵,由于元帝的步步紧逼,同时大将祖逖病逝,使王敦再也按捺不住,起兵造反。
永昌元年,王敦举兵向建康进发,以诛刘隗为名发兵建康的同时,王敦还同时进行了两手布置,首先他策反了吴兴豪族沈充,使得沈充在吴兴举兵响应王敦,力图与沈充构建合击建康的局面。三吴是江东最最富庶的地区,建康粮运都是依靠此地才达到足食足兵的地步,此地本应是建康最有力的保障,吴地士族的背叛可谓使得司马睿雪上加霜。
另外他还说服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梁州刺史甘卓共同发兵建康。王敦的反叛之举使得司马睿十分恼火,他决定要亲率军队与王敦对抗,并召命刘隗和戴渊返回建康准备防卫王敦的进攻,同时悬赏斩杀王敦就可封为五千户侯。由于司马睿的碎刻之政严重损害了门阀士族的利益,而王敦正是门阀士族谋取利益的代表,所以在此次王敦之乱中,门阀士族态度暧昧,对司马睿没有太多帮助。
而以祖约,甘卓,陶侃为首的军事力量也是犹豫不决,其中祖约由于祖逖去世,无人辖制,对司马睿的命令视而不见,而陶侃老成持重,掩盖自己的军事实力,给司马睿提供了极少的帮助,而甘卓靠近王敦的后方起兵之地—武昌,所以,在发兵之始,王敦便来联合甘卓,稳定后方。但是甘卓的犹豫不决和态度改变使得王敦的第一次起兵可谓一波三折。
甘卓起初答应王敦共同起兵,但是王敦起兵后,甘卓并未到来,并派手下对王敦进行劝谏,王敦十分担心甘卓会后背后偷袭,派乐道融去劝谏甘卓,但是乐道融痛恨王敦目无君上,反而去要求甘卓与他合作共同偷袭武昌,同时司马承也派邓骞去规劝甘卓。最终甘卓同意讨伐王敦,派刘纯、夏侯承、谭该率兵讨伐。王敦此时派兵进攻至湘州,同时由于湘州城池常年战争缺乏维修以及军备缺乏,城中人员纷纷劝城守司马承投靠陶侃或者退守贵阳,但是司马承拒绝退却,要求固守城池,同时甘卓在沔口堵住了王敦的退路,此时王敦派人与甘卓求和,甘卓再次犹豫,甘卓在沔口驻扎数十日未对王敦发起攻击。
最终王敦趁甘卓犹豫不决,一鼓作气,强攻司马承,势如破竹攻至建康城下,此时刘隗驻守金城,周札驻守建康,城池易守难攻,此时王敦准备强攻建康,王敦谋士杜弘献计,引得周札开城投降。司马睿派人求和,王敦的第一次叛乱以占领建康城获得胜利告终。
王敦第二次起兵
王敦攻至建康,获得第一次叛乱的胜利后,开始专掌朝政,先后担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江州牧、进封武昌郡公。权势可谓达到了顶峰,但是王敦在权势中开始迷失,并未意识到他的胜利是门阀士族与其他诸多权利集团博弈默许情况下的产物,王敦在初始占领建康城,放纵手下大肆烧杀抢掠时已经引起了城中诸多豪门的不满,而王敦进入朝廷后,总览大权,大肆提拔亲信,打击异己,在他进攻建康时,城里保持中立的士族都被他屠杀殆尽。王敦的专权,相较司马睿更加侵害了门阀士族的利益。这是王敦第二次叛乱失败的根本原因。
东晋刚刚建立,还谈不上任何稳定,本应该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但是却发生了王敦之乱这种严重危及国本的战争,此时的东晋根本经不起第二次战争,因此面对王敦种种行为,同时也忌惮王敦大势已成,所以无论是司马皇室,还是一干门阀士族都选择了隐忍。
但是事情总会出现转机。在王敦攻下建康后七个月,即永昌元年十一月,司马睿忧愤而死,明帝司马绍继位。而东晋王朝的发展就在晋明帝司马绍身上,司马绍文才武略,渡江初期,曾在广陵一带出镇,爱戴将士,安抚百姓,相交名士。为太子时,有"东朝济济,远近属心焉"之称。司马绍可谓是东晋历史上难得的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
司马绍初登大位时,处境和司马睿并无太大的区别,被王敦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绍已经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朝堂上反对王敦政治势力也在逐渐生成,于是便暗中培育自己势力,等待着捕捉机会。王敦似乎有所察觉,但依旧选择了肆意妄为,他先后除去甘卓势力,任用亲信,暗杀了劝谏自己的堂弟王棱,除去了周札所在的周氏成员,同时大肆屠杀晋元帝的心腹。后期王敦忽然重病,司马皇室以及诸多门阀士族开始反击,王敦不甘心坐以待毙,急匆匆地发动起了第二次叛乱。
王敦起初重病,但并未起再生谋反叛乱之心,而是王敦的集团成员钱凤以及沈充决定在王敦去世之后谋反叛乱,颠覆东晋的统治,但是却被人告密至司马绍,并意图讨伐王敦,引得王敦大怒。而司马绍十分谨慎,在派人探视王敦病情同时,暗中探查王敦的军力部署情况,在咨询大臣后,综合意见后决定发起对王敦的讨伐。
并且司马绍相较于司马睿,司马绍更加果决,司徒王导为大都督,;以温峤和卞敦守建康,应詹守朱雀桥,亦召命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一同入建康保卫建康并助讨王敦。集中了晋王室的全部力量对抗王敦。同时司马绍下诏称王敦以死,下令讨伐王敦部队,使得司马绍部军队士气鼓舞,战力大增。
而此时王敦已经的确重病缠身,无法带兵作战,只你任命钱凤带领大军进攻建康,同样以清君侧,诛杀奸臣温峤为由,同时任命王含带领五万士兵,水路并进,但是王含不擅兵法,在温峤烧毁朱雀桥后部队便止步不前,最后军队被司马绍派兵夜袭,王含部队仓皇应对,结果被击溃,将领何康被斩。之后钱凤带领大军在江宁地区与司马绍展开决战,但是司马绍文武兼备,使得钱凤屡战屡败,之后王敦病逝,此次叛乱颓势尽显。
之后,司马绍把矛头指向了王敦的盟友沈充,沈充在第一次王敦之乱中已经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在吴地,杀害吴国内史,鱼肉一方,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这也是此次平反王敦之乱时,吴地百姓站在司马绍一方,支持司马绍的原因。起初司马绍想要利诱沈充投降,但是,沈充了解自己所犯罪行严重,拒绝投降,并且带领军队攻往建康,与钱凤的士兵会和,其实在兵力分布上说,王敦掌握的军队势力强过司马绍,但是由于诸如沈充与钱凤这样的将领的自大,目中无人,不听从谋士的策略,一意孤行,想趁司马绍的军队劳累时谋取便宜,但是却被逐个击破,司马绍大破沈充。
最终,司马绍带领的利益集团团结下赢得了胜利,王敦一方叛乱者在司马绍下诏的追捕下,王敦尸体被挖掘,焚毁衣服,跪地斩头示众;王含在投奔荆州王舒的路上,被溺死江中;钱凤在庐州被周光杀死;沈充被旧将吴儒杀死在家中。王敦集团高层的全部灭亡,标志着王敦之乱完全结束。王敦之乱之后,琅琊王氏的势力被晋元帝趁机削弱,皇权得以巩固,但司马绍在侵吞王敦的势力的同时,其他士族前来抢夺胜利果实,司马氏与士族共天下的局面依旧存在。
同时由于在王敦之乱时期,东晋的实力被过多的消耗,到了后期,东晋与后赵之间的战争中失利,失去徐州与豫州两地的大片土地。历史总是存有惊人的巧合,在第二次镇压王敦之乱中立下大功的苏峻,借此得到了司马绍的信任,权力大增,最终走向狂妄的境地,接下来的苏峻之乱即将上演,东晋也将迎来下一次创伤。
王敦之乱的起因还要从司马睿刚刚登上王位开始说起,在那个时候晋元帝其实并没有什么威信可言,许多人都对他不是很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王导和王敦两人不断的辅佐和帮助晋元帝,逐渐扭转了当时的局势,他们分别掌握了朝廷的政策事务吗,另外一个则负责军事方面的掌控,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然而晋元帝却并不是十分希望发生这样的情况,他认为王氏的影响力太大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开始提拔一些刘隗这样的士族官员,希望可以暗中削弱王氏的力量,同时他对掌控着军事的王敦也是十分忌惮。
而王敦也察觉出了晋元帝的目的,于是开始在朝廷各处安插自己的心腹,这些让晋元帝十分的恼火和厌恶,双方的内心中都有些反感对方的作为。而得到重视的刘隗等人也不想王敦的实力更加强大,于是开始向晋元帝进言打击王敦,晋元帝为了防止王敦生事于是十分的防备,这些也就是王敦之乱的起因了。
那么王敦起义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王敦之乱的目的其实在初期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能够改变朝中大臣和他对立,而国家君主也处处防备与他的这个局面。在当时王敦和王导二人身为开国时期的元老功臣,在朝中的威信几乎比晋成帝还要高,因为那时候晋元帝身上几乎没什么威望,大部分都是王导王敦二人帮助与他,当时他们分别掌握这朝政和军事两个方面。然而随着东晋局面的逐步稳定和发展,晋成帝便不再像从前那样信任他们二人,尤其是对掌握着军事力量的王敦十分忌惮。他也开始提拔向刘隗那样的士族官员,让王敦和他之间的矛盾更加深刻和突出了。
随着权力的不断上升,其实王敦之乱的目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希望可以铲除刘隗等人的势力,并且改变晋成帝的态度和看法。可是他的目的却逐渐转变为希望可以长久的掌控朝政,甚至产生了取代帝王的思想。但是到了最后王敦之乱还是失败了,他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敦之乱是东晋时期影响巨大的一次反叛动乱,当时王敦王导等人身为开国功臣有着非常大的功劳,在刚刚建立政权期间,司马睿的威望还不及王敦王导等人,开始的时候非常需要王敦等人的帮助,可是随着政权的日渐稳定,司马睿对于王敦产生了忌惮的心理,并且对于他的很多行为都十分恼怒,于是他开始处处压制王敦,反而抬举刘隗等官员,在这种情况之下王敦之乱爆发了。
王敦之乱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王敦之乱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因为当时王敦担任着朝中丞相的职务,而且手中还掌握着国家大量的军队,所以对于平定这次战乱东晋就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几乎将全国的军队力量都集中到平定叛乱中来,尽管最后还是解决了王敦之乱,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东晋的损失却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解决王敦之乱的时候,后赵还趁机发动了侵占领土的战争,而东晋这时候兵力正处于空虚时期,让后赵非常容易的就拿走了豫州和衮州等领土。
东晋的北伐战争始终都是存在的,然而这次却被胡人再次夺走了领土。另外王敦之乱的影响还在于在平定这次叛乱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力量来,这些人因为平乱有功而得到了一些封赏,而苏峻就是他们这些人中的一员,并且威望和权势都很快就增强,但是这就为之后的苏峻之乱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2023-04-05 15:12
上述文字是💠《王敦之乱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内乱 将东晋拖入了死亡轮回 发生王敦之乱的起因是什么?王敦之乱有何影响?》✨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跟李元吉被杀,若是李渊坚持不退位,那么李世民会怎么办?弑父的可能性有多大? 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
孙中山去世后 其夫人宋庆龄孤寂的身影令人神伤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终年59岁。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赵云以英勇善战、一身是胆著称。早期投靠公孙瓒,建安五年(公元200)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赵云从此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风起云涌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并起。晋国、秦国、楚国、齐国并称为“四大强国”。其中,就秦国来说,虽然在战国时期崛起,并且最终一统天下。但是...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景隆是什么人?为什么靖难之变朱棣称帝后,他成为第一功臣? 经过数年的浴血奋战,燕王朱棣终于在1402年7月17日,登上了皇帝的宝...
纪晓岚的坟墓中竟然有七具女尸,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堂堂纪大学士,还会用活人给自己陪葬吗?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学家挖开了纪晓岚在其家乡河北沧州的坟墓,人们惊奇的发...
美国的崛起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在用无比残忍血腥的手段清除了原住民印第安人后,美国人在北美大陆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几乎被屠杀殆尽的印第安人留下了悲愤的...
想来,看《笑傲江湖》大约已是十年前,虽说年代久远,但是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一些情节还是记忆犹新的。在大多数的武侠世界里,主角英雄,势必会有众多女子爱慕。剧中和令狐冲能...
自古以来交通就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就一定是繁华富庶的。 本文将回顾历史上因交通便利而兴起的超大城市的繁华往事。 运河杭州段,拱宸桥...
作为我国风水学的典范,秦始皇陵一直被后世研究,通过古风水学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关于秦始皇这个人的秘密。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8月15日蒋介石发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
秦始皇陵的修建时间长达四十年,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陵墓之一,那么这座千古帝王的陵墓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
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150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150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
九龙夺嫡是清朝比较有名的一个事件,九个皇子争夺王位,其中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和形势变幻,本身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说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九龙夺嫡。大家都知道这讲的是康...
我们都非常熟悉三国这段历史,当时的曹操虽然是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但是他却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他对人才来之不拒,那么为什么曹操不招揽诸葛亮呢?诸葛亮也为什么不投靠曹操...
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