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射杀太子李建成 胁迫李渊禅让皇位 然而真实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样的?玄武门之变是否有避免的可能?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射杀太子李建成 胁迫李渊禅让皇位 然而真实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样的?玄武门之变是否有避免的可能?》,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射杀太子李建成 胁迫李渊禅让皇位 然而真实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样的?玄武门之变是否有避免的可能?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玄武门之变的源起

历史上辉煌的大唐王朝,从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起,到公元907年朱温灭唐止,共历经21帝,统治289年。大唐之所以有后来的鼎盛,与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息息相关。他,史称唐太宗,开创了初唐盛世"贞观之治",从而为大唐的阔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但,这位杰出的帝王原本不是皇位继承人,他能当上皇帝,源于他发动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说起这场惨烈的政变,其实是李世民与他的长兄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之间为争夺皇位而导致的同室操戈,原本有伤人伦,并不光彩。

奇怪的是,史学家们对这场政变更多的是同情,对李世民的夺嫡争位,杀兄弑弟、逼父让位之举表示理解,尤其是怼李世民称帝后打造的大唐天下给予欣赏。那,这极为关键的"玄武门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妨从大唐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当年太原起兵时说起。

公元617年,隋末年间,时任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趁天下大乱、群雄称霸之际,起兵反隋,攻占长安后,于次年称帝建立唐朝,这就是赫赫大唐的发端。不过,此时,大唐天下还是四分五裂,处在群雄逐鹿之中。

为此,唐高祖李渊审时度势,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由以他为首的文官集团镇守京城,处理日常事务;令英勇善战的次子李世民,率秦王府为主的武官集团出征平定天下。秦王李世民在领兵平定各方诸侯的战争中,屡立军功,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赫赫战绩,被李渊一路提任为司徒、尚书令、中书令,直到授予天策上将,位居诸王之上。

其时,秦王府拥有了长孙无忌、尉迟恭、秦琼、程知节、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一时府内人才济济,形成了显赫的秦王党,原本极具文韬武略的李世民威望渐渐增高,令守成淳厚的太子李建成坐立不安,担心长期下去,太子之位不保。于是,太子李建成也多管齐下,采取了很多措施,排挤、打压李世民。

一是联合勇猛的四弟李元吉,承诺自己称帝后立他为太子。据此,二人组建太子党势力,与秦王党明争暗斗。二是用奉承、赌赂、馈赠等手段结交父皇的宠妃及亲属,如张婕妤、尹德妃等,暗中诋毁秦王李世民。

三是听从太子洗马魏征的谏言,李建成于公元622年,在唐高祖李渊的同意下,亲自带兵讨伐刘黑闼,取得了胜利,迎得了随机行事陕东道及山东道的处置权。由此,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愈加巩固,优于秦王府的态势日趋明显。兼之李渊在嫔妃们的枕头风猛吹下,对李世民也渐渐疏远,甚而反感起来。

最明显的一次冲突爆发于李世民平定洛阳王世充那年,他下达教令,划拨了几十顷田地给有军功的淮安王李神通。哪知父皇的贵妃张婕妤已为自家父亲向李渊讨得这些田土。当张婕妤的父亲拿着李渊的敕令征用这些田土时,李神通不给。此事传到李渊那里,遂引起了李渊的不满,便斥责了李世民:难道我的手敕还不如你的教令吗?

于是,李渊对赫赫战功的李世民有了不满。不过,那时的李渊还没有想到儿子李世民势大难制的后果。他小视了李世民,只表达内心的些许愤怒后,便不了了之,并没有采取雷霆手段制约;同时对儿子之间严重的储位之争重视不够、驾驭不力,还认为太子已立,皇权可控,李世民尽管"文治武功",但掀不起大风大浪,还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为好。

以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太子党与秦王党到了水火不容之处。太子李建成开始召募二千多名骁勇之士任东宫卫士,驻扎于东宫左右长林门,时称长林兵,以备不时之需。齐王李元吉亦时常向太子建议相机除掉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举动,兼之父亲李渊对自己的疏远,使得李世民更加担心:在京城,自己秦王府的力量不占优势,真到兵戎相见时,肯定是灭顶之灾。在巨大压力下,李世民召集秦王府的文臣武将进行密谋,形成了除掉太子、杀死元吉、威逼李渊让位、由秦王李世民登基称帝这一殊死一搏的周密冒险计划。

于是,在秦王府强大的幕后力量策划下,太子党手下的一些重要人物,渐渐被策反,太子还浑然不觉。如太子东宫的更丞王晊、长安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等人,原本是太子亲信,后成为李世民的眼线和手下后,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惨烈的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6月29日,东突厥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侵长城边塞。在太子李建成的授意下,齐王李元吉趁机请奏唐高祖李渊,拟率秦王府大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等人北征反击,待秦王李世民在昆明池为他们饯行时,一举擒杀,清除秦王府的骨干力量。

恰好这个阴谋被更丞王晊听到,及时把信息报告给李世民。李世民闻讯,马上征求秦王府幕僚们的意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张公谨等人,都力主李世民赶快先发制人,否则后患无穷,悔之晚矣。

李世明见形势万分危及,在自己的力量不过八百勇士、悬殊很大,唯有快刀斩乱麻、先下手为强才有可能翻盘、秦王府才不会被清除的险境下,终于痛下决心,果断行动:

7月1日,李世民有意向李渊密奏,说太子与齐王准备暗杀于他,请求父皇保护。李渊惊讶之下便说,明天我传裴寂、萧瑀、封德彝等大臣到宫里来,你们三兄弟也都来,我亲自查证处置此事。

这个消息被张婕妤得知后,悄悄告之了太子建成。建成迅速召来元吉商议,二人认为宫中都是他们掌握的力量,父亲李渊又偏向他们,对李世民并不看好,处置结果肯定有利于己方,且还可以利用李渊亲审的机会,让父皇明确表态,一举击败秦王党。

为此,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认为李世民的告状无济于事,父皇不过如平常一样走走程序,对此不以为然,也没当回事,根本没想到李世民的真实用意,实际是出其不意,在玄武门、临湖殿动手。

7月2日,李世民率领秦王府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程知节、周公瑾、侯君集等10人入宫,李世民令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随他去高祖李渊所在的临湖殿,令周公瑾、侯君集、程知节等武将带领精兵70人预先在玄武门外埋伏。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完全没有设防,两弟兄骑着马悠哉乐哉地刚经过玄武门,正欲赶到临湖殿时,才始觉状况不对,想返身离开玄武门,打道回府搬来长林兵压阵。李世民见此,立即正面与之打招呼,拖住太子建成、齐王李元吉。齐王李元吉心慌,想先把李世民射死再跑。

谁知,李元吉在心急之下,连射三箭都未能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赶忙张弓搭箭,一箭射杀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大怒,飞马奔向李世民,用弓弦勒住李世民。情况万分危及,只见尉迟恭快马赶到,击杀李元吉,救下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与副护军薛万彻等人闻悉,立即带领东宫和齐王府的二千精锐飞马赶到玄武门,但玄武门早已被统领常何关闭,臂力过人的周公瑾所率的伏兵已在玄武门城楼上拉弓搭箭,严阵以待,冯立的人马尽管殊死相拼,一时也难以攻破,被拒之于门外。

李世民又授意尉迟恭全副武装,迅速赶到临湖殿担任警卫,向高祖李渊报告玄武门发生的情况。于是,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持长矛跑向临湖殿,径直对李渊说:"太子和齐王作乱,要害秦王,现已被诛杀,秦王怕惊扰陛下,先派我入宫来担任警卫。"

在殿里海池划船的高祖李渊,正在与大臣裴寂、萧瑀等人商议如何过问太子加害秦王一事,见尉迟恭全副武装杀气腾腾地入宫而来,报告太子和齐王已被诛杀,顿时明白秦王李世民已先下手了。

转过神来的萧瑀等人赶忙向高祖李渊建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因嫉妒秦王而生出奸邪之计,现被秦王声讨诛杀,看来天意如此,只有立秦王为太子,事端才能平息,国家才不会大乱。

李渊长叹一声,为避免再生祸端,使大唐陷入战乱而民不潦生,便急召李世民入殿,亲笔颁下敕令: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从此,各军一律接受其处置。"玄武门之变"由此罕然结束,没有演变成无休止的内战。

三天后,高祖李渊再次下诏,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代理国家事务。当年9月,李渊宣布退位,自己为太上皇,由太子李世民继位,称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改元贞观,从此开启了辉煌的"贞观之治"。惨烈而又影响深远的"玄武门之变",以颇有胜算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完败告终。

玄武门之变的争议

"玄武门之变",最终,秦王李世民获得了胜利。不过,这场惨烈的政变,却有许多争议的地方。争议一:太子建成过于自信,一箭被射中,似乎是天意?

按常理,太子党的力量,尤其在宫中的军事力量是远超过秦王府八百亲兵的,兼之太子设置了长林兵,还可调动御林军,又有齐王府的助力,几乎是稳操胜券。没想到,太子李建成过于自信之下,还没来得及调动兵力,猝不及防,就被李世民一箭射死。后来,李元吉又迅速被尉迟恭击杀。

太子党顿时群龙无首,慌了阵脚。也许,这就是天意吧。若李元吉先一箭射中了李世民,李建成一时未死,情况会不会反转呢?没人知道。

争议二:李世民视为爱将的秦琼去了哪里?

关于秦琼是否参加"玄武门之变",史书上的记载是莫棱两可,各种说法都有,有说参加了,也有说秦琼保持中立,没有介入这场弟兄间的争斗。事实上,秦琼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因为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主要考虑了三个地方,一是玄武门,要挡住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精锐力量;二是临湖殿,务必要在殿前击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高祖李渊让位;三是秦王府,要预防李建成、李元吉的人马进攻。李世民考虑到秦琼的身体情况,便安排他坐镇、保护秦王府。

因在玄武门、临湖殿这两个地方,李世民就顺利完成了"玄武门之变"预期的胜利,以致秦王府这个地方,史家就没有更多着墨记述。不过,正因为秦琼防守秦王府,使得李世民没有后顾之忧,能够痛下决心,快速地发动政变,以期速战速决。

只是,对同室操戈不是那么认同的秦琼,在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渐渐远离了朝堂,常以称病为由,从此很少带兵出征,以致后来的没有再立多少新功,又过世得早。为此,在李世民表彰功臣的凌烟阁里,大唐二十四功臣的画像,秦琼挂末,排在了最后。

争议三:高祖李渊的冷静,似乎太反常了?

不得不说,唐高祖李渊在面对"玄武门之变"时,并没有慌乱失措,而是冷静处理,这似乎太反常了?按常理,李渊完全可以下令,动用御林军围剿。可他,面对带甲上殿的尉迟恭,没有怒斥,反而假意问计于裴、萧等人,竟然默许了李世民的争位。

也许,他已明白,李建成三兄弟储位之争迟早要来,自己已回天无力,便听之任之;也许,他已明白,之所以酿成如此之变,肯定与自己的偏袒、失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最终,高祖李渊在次子李世民兵戎相见下,采取了息事宁人、让位给李世民的处置态度,避免来之不易的李唐江山血流成河,导致回到隋末支离破碎的惨状。

无疑,李渊最后没有留恋皇权,把帝位及时传给李世民是明智之举。于是,有了后来辉煌的大唐。这,应该是高祖李渊无奈之下最好的选择吧。

玄武门之变的无奈

惨烈的"玄武门之变",在公元626年7月2日这一天迅速发生,又迅速降下帷幕。尽管李渊最后认可了李世民的胜利,"玄武门之变"没有激化成更大的战乱。不过,这场政变,给唐太宗李世民也带来了不少的诟病。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终究死于政变之中,这杀兄弑弟的罪名还是很沉重的,何况还有逼父让位的事实。

后来,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都被处死,李唐宗室名册上也删去他们的名字。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担心这些亡魂索命,还命令秦琼、尉迟恭二人把守大门,考虑到二人后来年老难以长期坚持,就绘制二人的画像张贴在大门上代替,这就是民间流传至今的门神由来。

可见,"玄武门之变"终归是亲人之间的自相残杀,一件不愉快的事,谁胜利都没什么光彩之处。李世民的内心,肯定是痛苦而又无奈的。透过"玄武门之变",我不由得联想起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发动的那场同样惨烈的"靖难之役",一场叔侄之间的争位也是如此的悲壮,朱元璋钦令的帝位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在此难中就此下落不明。朱棣上位后,史称明成祖,打造了"永乐盛世"这一辉煌的大明天下……

由此看来,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出生于帝王之家的孩子,也就是万人之上的王子、公主们,他们高贵的背后其实也有着世人所不知的脆弱、酸楚和血泪。有时,最是无奈帝王家,在皇权不可抵挡的诱惑之下,王子们满是辛酸泪,隐藏着多少悲伤,其无奈之举又是那么无情,冷血,充满了血腥。

就像这"玄武门之变",帝者无亲,霸者无情,血亲骨肉之间不得不互相残杀,在你死我活中只烙下一抹成王败寇的血色。似乎至亲之间,除了残杀,再也没有另外的选择。假若"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放弃太子之位,或者李世民一生碌碌无为,这场政变就可以不来,躲得过去吗?

事实上,不可能。只要李建成三兄弟生在皇室,有了皇位之争,就必然产生猜疑,内乱的隐患就已种下。何况,还有高高在上的父皇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的种种优柔寡断?这也难怪出生于帝王之家,有多少血腥,就有多少悲哀。"玄武门之变",就导出了其间的无奈。

欣慰的是,"玄武门之变"过后,是有名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百姓之福的大唐盛世,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得以完美展现,大唐的开国功臣也没有出现"鸟尽弓藏"的悲剧。

发布时间:2023-04-01 11:01

上述文字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射杀太子李建成 胁迫李渊禅让皇位 然而真实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样的?玄武门之变是否有避免的可能?》✨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传出的诸多绯闻,都是真的吗?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慈禧作为最后的女性掌权人,围绕着她的总有着许多的传闻,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咸丰皇帝死后,慈禧传出的诸多绯闻,都是真的吗? 慈禧之所...

[历史] - 2023-05-30 01:46:47

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帝王,却继承了大明的盛世

导语:在历史上,基本上每一个帝王的出生都非常的喜欢喝,因为他们既要讲究血统的纯正性,而且要讲究他们自身的高贵性。基本上只要是任何一位帝王,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

[历史] - 2021-06-16 08:58:15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这个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老是记不住,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轻松的记住这几个国家的名字呢?其实也简单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顺口溜和记忆...

[历史] - 2021-09-24 23:43:47

董其昌生平介绍:为什么百姓要烧掉董其昌的豪宅?

董其昌的书法天下一绝,愤怒的老百姓为什么烧了他的豪宅。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朝时,再度出现一个书法创作繁荣高峰期,...

[历史] - 2021-05-29 13:44:23

邓世昌:甲午海魂 血战黄海 指挥战舰撞向敌舰未果 以身殉国尽展英雄本色

邓世昌是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

[历史] - 2023-05-14 14:07:02

盘点蜀国五虎上将中谁的结局最惨?此人妻子沦为玩物,家人也被残忍杀害

在我国历史上每逢乱世都会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领,其中三国时期的将领尤为让人印象深刻,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中谁的结局最惨?此人妻子沦为玩物,家人也...

[历史] - 2023-06-17 15:42:57

慈禧曾孙口述家史: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害死的

慈禧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从家族视角给读者讲述了生活中的慈禧———一个有血有肉的封建女人。 今年54岁、在颐和园工作的叶赫那拉·根正身世确实值得一提:慈禧是他爷爷的亲姑姑...

[历史] - 2023-05-19 01:15:24

宋代为啥开始流行晚婚晚育了 宋代人为啥都这么叛逆

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为加快人口繁衍速度,解决人均寿命短、人口总量不足的社会弊端,通常采用早婚早育的婚姻模式来加以平衡,男子一般在十四五岁、女子一般在十...

[历史] - 2022-12-09 14:45:58

曹操真的是疑心华佗开颅有阴谋才杀了华佗吗

华佗,对于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他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曾写《青囊书》记录其行医治病的方法。他所创造的望闻问切四诊法被中医界沿用至今,又创造了五禽戏在首用...

[历史] - 2022-12-14 12:41:58

一场离奇的大决战,现实与理想的对决,淝水之战前后的实质分析

公元383年八月中国大地,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壮丽景象中国北方的土地上集结了九十万的大军,黑压压的一片向当时的南方进军,在中国大规模的作战历史有名的有很多,插句题外话...

[历史] - 2021-10-03 13:55:59

宇文邕的妃子 兰陵王妃元清锁的原型揭秘

宇文邕的妃子,最近热播的《兰陵王妃》再度掀起了一股对南北朝研究的热度,而在剧中北周一代帝王最宠爱的一个女子就是云清锁,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元清锁这个女人吗,她真的是宇...

[历史] - 2023-07-01 17:40:56

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目的何在?十二铜人如今在哪?

相传通往阿房宫大殿的主干道两侧,曾经有十二个巨大的铜人像,这是秦始皇下令所铸,那么他铸造这个是作何用的呢?这些铜像又现存何处呢? 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

[历史] - 2022-01-12 09:30:28

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吗 崇祯为何处死袁崇焕

历史上太多的事情,真想和正史记载总是有出入的,比如岳飞被杀真实目的是因为赵构想夺回兵权,同时接回二圣,高宗只是说说而已,而袁崇焕被杀的原因真的是清史中记载的那样,...

[历史] - 2022-12-21 13:11:40

魏延与杨仪在火拼中刚刚大喊一声 谁敢杀我 便人头落地

三国中诸葛亮可谓算是个神算,在临死前便算到杨仪和魏延之间有一劫,留下一个锦囊妙计告知杨仪若是和魏延对上打开锦囊便可化解。 果不出神算子诸葛亮所料,诸葛亮一死,魏延反...

[历史] - 2022-09-26 06:30:50

宋仁宗生平是怎样的? 宋仁宗是以仁治天下么?

清乾隆皇帝曾经说过,有三个帝王,他最为佩服,一是康熙皇帝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便是宋仁宗赵祯,那么赵祯到底做了什么,能与这么两位皇帝相媲美,并且得到乾隆皇帝的...

[历史] - 2023-03-19 08:39:54

雍正继位疑点重重:康熙九子夺嫡为何他能胜出?

雍正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一直是个谜题。从他继位那天开始,到现在争论都没有停。有很多学者认为雍正登基并非是合法继位,那么关于雍正登基一事众学者都有哪些看法呢? 图片来源...

[历史] - 2021-05-10 22:51:17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