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皇帝的遗书:崇祯帝自杀背后的惊天秘密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皇帝的遗书:崇祯帝自杀背后的惊天秘密》,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皇帝的遗书:崇祯帝自杀背后的惊天秘密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1644年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海棠树,然后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树上上吊自杀了。

这个上吊自杀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死得非常狼狈,据说当时他披散着头发,穿着蓝色的衣服,左脚光着,只有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为了避免后人对他的死产生不必要的猜测,还是特意留下了一封遗书,对他的自杀作了一个说明,那么这个当了17年皇帝的崇祯究竟为什么会自杀?他的死又是谁造成的那?

网络配图

时间回到1644年崇祯十七年的正月,这一段时间,京城始终是天色晦暗,尘土飞扬,北京城冥冥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祥的意味。节日的喜庆早已被焦虑不安所取代。有钱的富户开始挖地窖藏金银财宝,官宦人家也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做好了离京的准备。京城陷入茫然恐慌之中。让北京城陷入恐慌的是漫天飞舞的传言,先是有人说,李自成的大军已开出关中,进入了山西地界,很快就要打到北京了;又有传言说,大明皇帝的老家安徽凤阳发生了严重的地震,震动了大明朝的龙脉。传言中最可怕的是说有人夜晚经过紫禁城正门,经常会听到鬼魂的喧闹和哀嚎,那些鬼魂好象是大明朝曾经的皇亲国戚们。总之一句话大明朝气数已尽了。

和北京城内的恐慌比起来,皇宫中似乎显得平静许多,这一天,也就是1644年的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在宫中接见了一个大臣,这天的接见极为隐秘,除了崇祯自己以外没有人知道将要谈得是什么话题。谈话之前,崇祯让所有的人退出,一主一臣就这样从清晨一直谈到了第二天的黎明破晓时节,才算把事情讨论的情清楚楚。

那么崇祯皇帝这样一次秘密的会见谈论得内容是什么那?提起这件事还要先来看看当时中国的形势。

[page]

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混乱的年代,定都北京的大明皇帝崇祯,已经不是中国唯一的皇帝了,在北京东边的沈阳有虎视眈眈的大清军队,在北京的西面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中这三股势力一直是此消彼涨,但是到1644年,原来均衡的势力被打破了。在这年的年初,曾经的草寇李自成在古城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国伊始,李自成作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挺进中原,矛头直指北京城。面对这样的局面,当时大明朝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主和的,也有主战的,那其中有一位叫做李明睿的大臣,他的建议就比较有创意,是主张三十六计走为上,也就是逃跑,当然人家当时是没这么说,他的原话是建议北京城应该迁都,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万岁爷在,早晚咱还能打回来。

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召见得正是这位李明睿,商量的话题当然也就是关于北京城搬迁的事宜。但是皇上召见大臣干吗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那?这呀还要先了解一下崇祯得心思,这说起来话就比较长了。

网络配图

话说17年前,那时崇祯皇帝的身份还是信王,当时的皇上是崇祯的哥,天启皇帝朱由校。天启皇帝没什么文化,基本算是文盲吧,但是他的爱好还不少。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爱好就是能做一手非常漂亮的木匠活,每天清晨,皇宫中就能听到他叮叮当当的做木工活得声音,这声音有时半夜都不消停。因为忙于每天打家具,天启皇帝把朝中的事交给了一个是宦官魏忠贤,把家里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奶娘客氏,这两个人据说还是名义上的夫妻,既然你把天下的事都交给人家了,那人家也就不客气了,把大明朝当成了自己家,只要是可能伤害他们家的人那只有一条路-死最后大明朝的政事是乌烟瘴气,而天启皇帝自己也绝了后。天启皇帝命短,年仅22岁便离开了人世,他唯一的弟弟信王朱有检就这样阴错阳差成了当时全球最多子民的大明朝的皇上。

16岁登基的崇祯皇帝由信王府搬入大内,在宫中生活的最初几天,每天吃的是自己从家里偷偷带来的干粮,宫中准备的东西根本就不敢碰。人们都估计这个小皇帝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死在魏忠贤的手里,或着是换一种方式成为魏忠贤得傀儡,但是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崇祯当上皇上后,对魏忠贤和客氏相当的礼遇,但是魏忠贤并不踏实。他的策略,就是送一些美女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明代皇帝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怎么好色。想来,在当时战战兢兢的心态下,崇祯皇帝自然对美色更无兴趣了。

[page]

据说,为了不致引起魏忠贤的担心,崇祯皇帝将送来的绝色女子全部留了下来,但却仔细地搜这几个女子的身。结果发现,在她们身上,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作为“迷魂香”,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CHUN药。魏忠贤的目的很明显,是要把崇祯皇帝带坏,最后象他哥哥那样成为自己的木偶。崇祯皇帝把CHUN药扔了,但是对魏忠贤却不动声色,依然是褒奖不断。

在魏忠贤以为自己的危机已经解除的时候,崇祯却借着一个大臣的奏折先是逼着魏忠贤辞了职,最后更是让这个走投无路的宦官自了杀。从此,树倒胡狲散,魏忠贤余党的清算也很快就着手进行了。此时更敲五鼓,崇祯皇帝的身边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一个人,两人手拉手走上了景山,到达了山顶的寿皇亭,这里看去北京城火光冲天,杀声不断。环顾四周崇祯皇帝的心中大概只剩两个字:绝望。3月18日凌晨,当东方刚刚露出一抹晨曦,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海棠树自杀身亡。

网络配图

在崇祯皇帝的衣襟上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貎恭,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另一行是: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崇祯皇帝的第一段话是说,事到如今不是我无能,都是因为周围的大臣们把我给耽误了,第二段话是说,我死了众人依然要听从我儿子的指令。当然正如我们后来知道的,自此大明朝算是彻底完了,崇祯的儿子们从此无人知道下落,至于崇祯自己,确实够倒霉的,虽然也曾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但却从此被人称做亡国之君。

发布时间:2023-03-27 01:30

上述文字是💠《皇帝的遗书:崇祯帝自杀背后的惊天秘密》✨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清朝县官因文字狱而死 坟墓三尺百年竟不敢动

在清朝雍正年间,山东的东平县,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县官,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而且学问非常的高深。可惜当时正是大兴文字狱的时候,这位学问很高的县官酒后一时诗兴大发,写...

[历史] - 2022-12-07 11:08:38

清朝最后一位明立的太子,已是皇位继承人,却还要作死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太子作为皇位的直接继承人,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然而在历史上总有一些悲催的太子,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清朝最后一位明立的太子,已是皇位继承人,却还要...

[历史] - 2023-06-09 20:33:50

到底是谁将刘备推上了三国正统的位置?

三国时期人们对于皇室正统还是有很高的尊崇度的,要不然人们也不会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行为如此不齿,三国主公也不会迟迟不敢称帝。 一个人是释道安,还有“半个人”是谁...

[历史] - 2022-03-27 06:12:52

中国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性竟然是她

在封建王朝新君主继位之后,如果皇帝年幼还无力处理国事,一般有两种处置办法,一种是内阁群臣代为议政,是为辅政大臣,而另一种就是由皇后或者皇太后垂帘听政了,那么历史上...

[历史] - 2022-02-26 21:39:30

三国十大美女能娶回来一个就不错了

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近现代各种小说作品和影视作品可谓向我们介绍地非常详细了,且不论真假与否,单单是这些美人和她们的故事,就足够我们细细品味了。 第一美人:千娇百媚的...

[历史] - 2022-04-15 05:40:52

文景之治真实目的并非休养生息,而是加强统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他能够大展拳脚实现各种远大政治抱负的基础,是先代帝王留下的雄厚国力,其中文景之治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沉淀时期。 文景之治时间是公元前167年至1前...

[历史] - 2022-02-04 07:56:53

皇帝要吃公鸡下的蛋 大臣束手无策 一位孩童一句话破解并且坐上当朝宰相

秦国时有个神通12岁便坐上当朝宰相,这个人就是甘罗,他的爷爷甘茂在当时也是一名宰相,皇帝刁难甘茂要吃公鸡下的蛋,甘茂束手无策,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甘罗才有了做宰相的机...

[历史] - 2022-08-03 03:50:53

三国大骗局: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安天下

众所周知,三国中有一句名言叫“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凤雏代表的是诸葛亮和庞统两大顶级谋士。意思就是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只要得一个人辅佐就可以得天...

[历史] - 2022-11-01 11:03:20

杨门女将都有谁 历史上是否真有杨门女将?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在杨家将中,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的不仅仅只是男子,...

[历史] - 2023-05-24 07:34:39

皇宫秘史:帝王真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导读: 每当谈起古代帝王,人们总会说起一句话:三宫六院二十二嫔妃。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个帝王都有数不清的妻妾,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三宫...

[历史] - 2023-06-02 19:46:18

打得张献忠不敢进犯半步的秦良玉死后为啥修了48座陵墓

谁说女子不如男,从古至今巾帼不让须眉的事迹还是有很多的,也不乏战场杀敌、保家卫国的女将军。然而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花木兰替父从军,但今天要说的是一位最特别的女将军...

[历史] - 2022-12-14 03:52:45

商朝贵族服饰特点,商朝贵族普遍衣着材料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每个朝代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其中服饰是最能体现这些特色的地方,那么商朝的贵族阶层们日常的服饰都是怎样的呢? 商朝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

[历史] - 2022-01-18 03:03:44

独孤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隋文帝临终前直呼:独孤误我,她到底做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隋朝是杨坚篡夺了外孙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建立的,杨坚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后,后人对她的评价非常高,是贤后的代表。那为什么...

[历史] - 2022-06-28 07:05:15

卫青传奇:卫青从放羊娃官至大司马的故事介绍

卫青传奇:卫青从放羊娃官至大司马的故事介绍在西汉时期,匈奴一直是朝廷的心头之患,汉武帝登基之后,为了报平城之围和吕后之辱,把消灭匈奴作为自己继位后的首要任务,曾多...

[历史] - 2021-08-26 19:13:08

窝阔台介绍:窝阔台是怎么死的?是过度纵欲并不断酗酒而亡吗?

元太宗窝阔台 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

[历史] - 2021-09-28 15:00:14

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杭州 做的通判究竟是个什么官?

宋朝的时候有个官职叫做通判,在当时的府衙内的一把手被称作知州或者知府,而这个通判在当时相当于二把手的位置,那么这个通判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

[历史] - 2022-06-21 15:31:47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