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冬,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去世。康熙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皇四子胤禛正式登基,改次年年号为雍正。
网络配图
这份遗诏的原件今天还能看到。但是,从它宣示之日起,就有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与此同时,有关雍正篡位的传说也在悄悄地流行。人们最熟悉的说法是:遗诏中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十四子即胤禛的同母弟胤祯,后改名胤禵、允禵),而胤禛或许买通了亲信隆科多,让他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篡改了诏书。具体的篡改内容,也有好几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在“十”字加上一横一勾,改成“于”字,变成了“传位于四子”;还有一种说法,笔画添得更多一些,把“十”字变成“第”;第三个版本是说在改掉“十”字的同时还改了名字,说遗诏的原文是“传位十四子胤禎”。“禎”是“祯”的古写,与“胤禛”的“禛”只有一笔半之差,略作改动,“胤禎”就变成了“胤禛”。
[page]虽然篡改诏书之说甚为流行,它却是很容易被驳斥的。
网络配图
首先,“于”的繁体字为“於”,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传位於四子”写成“传位于四子”的可能性(古文常有用简体字的),但像发布传位诏书这样的大事,在清代中前期是不可能只写汉字而不写满文的(兴许还附有蒙文),将汉字的“十”改成“于”固然容易,但把满文和蒙文的“十”改成“于”就不那么容易了。其次,“四子”、“十四子”的称呼不够规范,清代皇子一般都称“皇某子”,也就是说,所谓“传位十四子”的规范写法应该是“传位皇十四子”,而在这种格式之下,如果将“十”字改成“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根本讲不通。
尽管篡改康熙遗诏之说并不可信,这却并没有影响到胤禛“夺位”之说的传播。那么,胤禛的皇位,到底是得来甚正,还是得来不正呢?这还得从康熙两立两废太子说起。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六十一年里,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开创了康雍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对于康熙帝来说,一生中最头疼的事,恐怕就是皇位继承人问题了。
[page]康熙十四年(1675年),刚满一周岁的二阿哥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那时,康熙自己也才二十岁出头。胤礽之所以这么早就被封为太子,一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母亲是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按照儒家正统观念,他是货真价实的“嫡长子”;二是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时难产而死,痛失爱妻的康熙特别看重这个孩子,才早早地就立为太子。皇太子长大后,文通满汉,武熟骑射,深得康熙的宠爱,常被委以祭祀、监国等重任。但是,这位备受宠爱的皇太子逐渐养成了骄纵和暴戾的性情,动不动打人骂人、索要东西。后来,由于“父皇”康熙一直很健康,丝毫没有让位之意,皇太子逐渐显露出了峥嵘面目。
网络配图
有一次,康熙在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生了病,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礽,特召他至行宫探视,但胤礽在侍疾时毫无忧戚之色,很让康熙不悦。后来在行军的途中,胤礽却经常在夜晚逼近康熙所居的布城(帏幄),扒裂缝隙,探头探脑地向里窥视,不知意欲何为……终于有一天,康熙忍无可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令胤礽跪下,一边哭着一边数其罪状,越说越气,竟至哭倒在地。
回京后,康熙正式昭告天地、宗庙,废黜胤礽皇太子之位。
这次废太子,对康熙的精神刺激很大,致使他一连六日六夜“未尝安寝”,一谈起此事就“涕泣不已”。
但是,麻烦还在后头,一场手足间的皇位争夺战——“九王夺嫡”开始了。康熙帝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受到册封的有二十几个,其中不乏才能出众者。太子被废,其他皇子马上就蠢蠢欲动起来。当时年纪较长且有一定能力的诸皇子中,皇长子胤禔、第三子胤祉、第四子胤禛、第八子胤禩、第九子胤禟、第十子胤、第十三子胤祥、第十四子胤祯等,都有一定的“问鼎”的实力(这八人加上胤礽,即所谓“九王”。其实,他们中有亲王、郡王,也有贝勒、贝子,“九王”是一种笼统的称呼)。
发布时间:2023-03-11 11:21
上述文字是💠《雍正继位之谜:康熙遗诏被篡改致雍正继位?》✨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国四大美男有着不止一个的版本,在这方面也有着很多的争议,很多人都认为有孙中山和蒋介石?为什么不能把他们都算进来搞个五大美男,六大美男呢? 被大家广大认可的四大美男是...
中秋节又被称为拜月节、团圆节,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等。每个地区的习俗也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习俗,几乎...
史书是记载历史的重要工具,但是掌握社会权利顶点的皇室,在面对真实的历史的时候,往往会有意回避一些不光彩的历史,这就衍生出了一个疑问,皇帝是否会动用自己的权利,命令...
无论是关羽、曹操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物,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都是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关羽重义气,曹操为一统天下而努力,其次诸葛亮鞠躬尽瘁...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父子二人合称二王,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推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羲之的脑残粉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 历史上往往以“二...
晚晴的时候慈禧虽然她不是皇帝,但是她却控制了大清晚年的两位皇帝,她对洋人引进的东西却有着很大的抵触,这其中也闹出过不少的笑话。 慈禧在政治上还是很有手腕的,她一个婆...
雍正是清朝备受争议的一位帝王,他专制、暴虐、多疑,但是他廉政、勤政、用人方面堪称楷模。 雍正皇帝,很多年轻人对他的印象或许出现在电视剧中,毕竟康熙盛世后的雍正,即使...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
清朝灭亡之后溥仪宣告退位成为了一个普通人,在古代的时候皇家自然不可能只是一脉单传,当时溥仪还有七位妹妹,也就是清朝的格格,那么在清朝灭亡之后溥仪的这几位妹妹都是什...
刘邦和项羽比谁的实力强?楚汉之争引爆的起源是什么事件?项羽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刚正不阿,正义凛然,不肯面对失败,宁可乌江自刎,也不愿回江东!那么真实的情况是否真的是...
坐落于北京的紫禁城,建于1406—1420年,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据说,那里最早有9999间房屋。紫禁城分为内城、外城两个部分。三座主要的宫殿沿着一条中轴线对称排列。 故宫 外城有...
《大秦赋》中王翦原型:历史上的王翦怎么死的?有何作为? 王翦是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
中国前史上皇帝尽管多,可是总会有些贤明的,也有些昏庸无能的,通常来说依据他们的生平活动,史书仍是能给他们做出一个点评的,有的被称颂为明君圣主有的就被贬为无能昏庸,...
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迁都是很罕见的事情,然而商朝是一个非常热衷于迁都的王朝,商频繁迁都的原因,至今仍旧众说纷纭。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
古埃及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文化古国,他们的统治者都被尊称为法老。木乃伊是他们的文化特色,几乎每一位法老都死后被制成了木乃伊,但是考古学家们在尼罗河流域发现的皇家木...
自古以来,“私通”都是一种为人深恶痛绝、万恶不赦的罪行,通奸罪在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的惩罚,同一朝代对不同的人也不能同日而语,那么古代女人犯了通奸罪是如何惩罚的?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