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柱国原义为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引申义为功勋的荣誉称号,战国时楚、赵置,位令尹、相国下,甚尊。原为保卫国都之官。柱国原为国都之意。
简介
战国时楚、赵置,位令尹、相国下,甚尊。原为保卫国都之官。柱国原为国都之意。《战国策·齐策二》:“﹝陈轸﹞见昭阳 ,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战国策·齐策三》:“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高诱注:“柱国,都也。”后为楚最高武官,时立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位仅次于令尹。《战国策·齐策二》记昭阳对答陈轸,谓贵于上柱国的唯领令尹耳。
北朝
源于旧制。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也称上柱国。北魏、西魏均置柱国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以统领府兵。武泰元年,北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杀後此官遂废。大统三年,西魏文帝以宇文泰有建中兴之功,又重新授予宇文泰柱国大将军之号。到大统十六年以前,总共有八人被拜为柱国大将军,当时号称「八柱国」。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为柱国之首,广陵王元欣则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挂名,其馀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分掌禁旅。(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元欣,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伯、大司徒、广陵王;李虎,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弼,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赵贵,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於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侯莫陈崇,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 宪攻拔武济,进围洛口,收其东西二城……是岁,初置上柱国官,以宪为之。”隋代设上柱国及柱国,分别为从一品、正二品,藉以酬功勋之臣。
唐代
唐代的官分为职事官、散阶、勋官、爵位等,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这几项官职。
职事官,顾名思义,就是指他干的工作,他的职位、权责和任务,比如秦叔宝,可以做马军总管,也可以做刺史之类的其他官员,这个官是经常变化的,每个战役都会有所不同,这个官不代表他的身份地位。
散阶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散阶决定官员的地位和报酬。文武百官都拥有“散位”、“本品”,是“随人走”的,不论干什么都是不变的。由于“官职”、“官阶”是不一样的,所以官大职小、职大官小、甚至有官无职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爵位,它是对有功的人的特别封赏,表示皇帝对他的喜爱和恩宠程度,有固定的食俸,可以世袭。职事官再大、本阶再高的人,可能并没有爵位,而有爵位的人也不一定有官职和官阶。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每一等又可以再细分,在公之上还有“王”,所以“王公”是最高爵位。
“上柱国”是勋级,是对作战有功的人的特别表彰。现在军队里战士或将领立功了,可以授予一等功到三等功,立功很多的人,可称为“战斗英雄”,战斗英雄里又分为“特等战斗英雄”、“一等战斗英雄”等等,古代也是一样,只是名称不同。唐代勋级分十二等,最高等级是“上柱国”,其次是“柱国”,从士兵到将领都可以获得各种勋级,现在也一样,黄继光是特等战斗英雄,而一个将军可能什么功也立不上,所以立功是不分级别的,只看你在战斗中的表现和贡献。荣获“上柱国”勋级的人,不论官职多大,都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换成现代的名词,大概就是“特级战斗英雄”吧!
五代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诏曰:‘上柱国,勋之极也。近代已来,文臣官阶稍高,便授柱国,岁月未深,便转上柱国。武资初官,便授上柱国。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永作成规,不令逾越。’”
明代
世宗曾欲加嵩上柱国勋,“嵩乃辞曰:“尊无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称。国初虽设此官,左相国达,功臣第一,亦止为左柱国。乞陛下免臣此官,著为令典,以昭臣节。”帝大喜,允其辞”(《明史》),如此谦恭,当然使世宗益视严嵩为心腹。世宗居西苑,“惟嵩独承顾问”,而严嵩虽大权在手,但对国家大政“与上无所许”,从不敢有可否,“两个凡是”做的非常到家。皇帝赞其“忠勤敏达”。
《明会典》称正一品阶勋云加授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疑止为赠设耳。李韩公、徐魏公、常鄂公初俱带“上柱国”,然阶不过银青荣禄大夫。盖因元之旧,官未定也。后常公物故,二公俱改“左柱国”。近夏少师言独得“上柱”,为一时旷典。然在隋初为从一品勋,而唐则四,实不为异也。乙丑年,加严嵩,辞以人臣无“上”,则夏公此官,固骖乘之祸耳。乙丑,少师徐阶以十五年满加,固辞。辛巳,少师张居正亦以十五年满加,亦辞,后卒以为赠。今按:“上柱国”一人,夏言;赠“上柱国”一人,张居正。永乐十六年-姚广孝死后封赠上柱国,常遇春也是死后封赠,(明史常遇春传,姚广孝传有记载),《明史》和《国榷》上没有记载徐达曾受上柱国,存疑。
天启三年七月辛亥,叶向高进上柱国。(《国榷》和《明史》宰辅年表有详细记载)
发布时间:2022-11-15 13:44
上述文字是💠《古代的“上柱国”是什么样的职位?上柱国是什么官》✨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真的还是一个拙劣的骗局?”贞观之治”到底有没有掺水? 唐太宗在位期间,任...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制皇帝。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他也是我国影响深远的一位皇帝。而他的离奇死亡,不得不说至今让人感到疑惑。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秦...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说到蜀国的谋士,许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然而刘备心中的第一谋士却并不是他,那么究竟是谁呢?究竟有...
她与世纪同龄,是孩子们心中最爱的“奶奶”,将爱与期望带给人们。闻名作家秦牧这样点评她:“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许天然,爱慕仁慈,探索真理,在黑气如磐,大地沉沉的...
崇祯二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李自成的军队,面对明军,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经常给明军打的片...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故宫养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现在旅游时代的来临,人们出门旅游已经不是很稀奇的事情了,而中国经济的发展让国人的生活水平可以...
李渊的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人们在提到唐朝的皇帝时,首先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其实李渊是历史上最被低估和忽视的帝王。李渊创下的两个历史之最:他是历史上称帝...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的人物角色非常丰满,纵横个人非常喜欢。所以也对胤禛登基前后的所作所为比较理解,其实坦荡君子也好、腹黑君王也罢其实都是胤禛的不同历史时期提下...
我们都知道吴三桂是明朝最大的汉奸,作为辽东的将门世家,吴家一直深受皇恩,吴三桂甚至被明廷封为平西伯。明朝后期因为小冰河纪导致的北方连年大旱使得明朝不但税收大减,反...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李善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出现了近20个王朝。几乎是每一个王朝的建国之初,几乎都会出现...
李治为什么这么宠爱武则天?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要求与高宗合葬?武则天能从李世民的才人,一步步晋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大部分的功劳都要算在李治身上。李世民死后,...
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埋葬着自雍正皇帝开始的四位清朝皇帝,除了皇帝陵墓之外,清西陵范围内还有众多的妃嫔、皇子的陵墓。位于光绪崇陵西南方向的小村庄名叫崇各庄,村子居...
古代的兵器多种多样,最早的石器时代将打磨过的石头片绑在木棍之上用来捕猎野兽,随着慢慢的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武器,那么中国古代十大冷兵器是哪些?为什么用戟的将军基本...
肃明皇后,仪凤年间,以良家女身份,选入相王府,生下长子李宪、女寿昌公主和代国公主。,肃明皇后,只有三个孩子,李宪,李华还有寿昌公主。唐睿宗复位,追谥肃明皇后,招魂于东都...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此于谦不是和郭德纲一起说相声的于谦,而是是我国明朝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和岳飞、张煌言齐名的“西湖三杰”。 于谦很小的时候就很有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