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历史,想必蜀汉的粉丝们最感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诸葛亮否决了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从而失去了一次能够置曹魏于死地的绝佳机会,以至于千百年来,不少人都在反复地引用陈寿对诸葛亮的那句评语“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来间接地批评这位蜀汉丞相用兵保守。更有甚者,还将这件事作为一大罪证,对孔明先生大加批判,说他北伐中原是劳而无功、空耗国力,其罪不轻。那么,孔明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是走了一步臭棋吗?“子午谷奇谋”到底能否成功,它的可行度又有多少呢?我们不妨结合相关资料,对此进行一下探讨。
先来看一下,“子午谷奇谋”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计策。
据《三国志.蜀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欲带一万精兵轻装出子午谷直取长安,其中五千人为前锋,另有五千人在后押送粮草辎重。魏延设想,他的部队轻装疾进,只用十天即可穿过子午谷抵达长安。而后,他或是率军夺占长安并坚守30天,至诸葛亮率主力出斜谷前来会合,进而一举拿下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或是不攻长安,而是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抢占潼关、武关等天险关隘,将曹魏从中原调来的援军拒于关外,切断潼关内外的联系,由诸葛亮率主力部队扫清驻扎于关中的曹魏军主力,进而占领整个关中。魏延认为,关中魏军的统帅夏侯楙乃膏粱子弟,素无谋略且未经战阵,只要自己出其不意出现在长安城下,夏侯楙将不战自溃,北伐也可一举成功。但这一计谋,被诸葛亮以过于冒险,谷中行军易遭伏击且孤军深入难以及时救援为由予以拒绝。由此,这条计谋便成为无数后世的专家和学者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话题,直到今天。
我们知道,任何计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或失败,它能发挥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受天时、地利、人和等多个要素的影响。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一计策的可行性到底如何。
先说天时
在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但被否决之后,有一个人也盯上了子午谷,并亲自率军走了一遭。不过,这个人并不是蜀汉的将领,而是蜀汉的死对头——曹魏的大司马曹真。曹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230年)夏,曹真亲率十万大军南下伐蜀。曹真的进军路线就是从子午谷出击,与逆汉水而上的司马懿会师汉中。但是,魏军在进入子午谷后,大雨不期而至。大雨连绵一个月,沿途的栈道桥梁被洪水冲毁,史籍记载“会天大雨三十余日,栈道断绝”。曹真命大军一边抢修栈道,一面寻找山间小路继续前行。但因为雨势实在太大,栈道无法修复,才走了一半,魏军官兵便被累得够呛,死活走不动了。到当年九月,曹真只得率大军班师,没有走通子午谷。
之所以要举曹真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天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应该说曹真的计谋和魏延的十分相似,只不过是攻防双方换了一下位置。曹真的计谋最终失败,不在别的,就是毁在了糟糕天气上。那么,魏延的计谋即便成行,又能否不受到糟糕天气的影响,恐怕谁也说不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兴六年(228年)春。而魏延献上子午谷之计,大约在北伐出师前后。我们知道,子午谷位于秦岭山区。而秦岭一带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由于资料缺乏,我们尚不清楚建兴六年(228年)春具体的降水情况。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600多里的子午谷山道,两边高山对峙,中间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岫岩上的栈道通行。一旦遇到降雨,势必将大大影响军队的行进速度。曹真以十万之众,尚不能抢修好被雨水破坏的栈道,一个月连一半的路都没有走完。而仅有万人的魏延一旦遇到大雨,又怎么可能在十天之内走出子午谷?诚然,魏延如果取道子午谷,未必会遇降雨。但倘若天公不作美,魏延所部必然难以在十日内穿越子午谷。那样的话,这一大胆的行动也就失去了其突然性,而且部队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就算天公作美没有降雨,但一路之上路况究竟如何,魏延之前也没有做过调查。如果栈道损坏之处较多,则势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修复,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魏延这一万人能否保证在10天之内穿过子午谷进抵长安城下,恐怕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同理,诸葛亮大军从斜谷进军,也要走栈道,也面临魏延同样的问题,能否在30天内赶到长安?显然也是个未知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统帅,这些因素都不能不考虑进去,因此,天时或许是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的一个重要理由。
次谈地利
子午谷是古代从四川到陕西的交通要道,位于今天陕西秦岭山中,谷长三百三十公里,北方入口为“子口”,南方出口为“午口”,故称“子午谷”。子午古道从汉中出发,经洋县、宁陕县,穿越秦岭,沿沣河谷地抵达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此道沿途悬崖峭壁,仅靠栈道桥梁连接,地形甚是险要。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的一个关键原因,正是在于行军于子午谷太过冒险,倘若魏军以重兵埋伏于谷口,待魏延所部出现后围而歼之,那么蜀军在山道之间连一个可以回旋的空间也没有,即便撤军,也无法保证快速地全身而退。
应该说,诸葛亮这些考虑是很有道理的。后世有不少人都曾经想取道子午谷奇袭关中,但却都在谷中或谷口的险峻地势中被敌人包了饺子,以至全军覆没。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二月,就是王羲之写出《兰亭集序》的第二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命部将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攻击前秦,收复关中。结果,前秦丞相苻雄,也就是后来统一北方、差点没打过长江的苻坚他爹,预计到了晋军的行军路线,率领七千骑兵在子午谷设伏。待到司马勋走入谷中,秦军伏兵四起,可怜晋军还没走出谷道,便被一窝端了,桓温北伐也因此无功而返。到了明朝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七月,闯王高迎祥率领麾下义军主力进入子午谷,企图取道这里奇袭西安。此次行军,高迎祥用十五天走出了子午谷,比魏延估计的多了五天。但也就是多耽误的这五天,让孙传庭得以部署明军在谷口成功设伏。等到高迎祥大军走出谷口,却发现早已有两万明军埋伏在此。最后的结果是,高迎祥所部几乎被明军团灭,高闯王自己也成了俘虏。
从上面的战例来看,子午谷确实是兵家所谓的“绝地”。如果做不到快速通过、出其不意,别说达成目标,能不能走出谷口还得两说。
再谈人和
按照魏延设想,只要他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长安城下,素无谋略且未经战阵魏军统帅夏侯楙就会吓得弃城而逃,长安一战可得。而魏军自东部地区的援军不会在20天之内迅速赶来,西部地区的军队又被诸葛亮所率的蜀军主力所牵制,无暇他顾,这样他便能一举拿下潼关,进而断绝关中与关外之间的联系。
事实果真如此吗?
夏侯楙是膏粱子弟,未经战阵的确不假。而且从他后来率军反击孔明北伐的战绩来看,魏延这个“素无谋略”的评价,还是恰当的。可是,夏侯楙临阵指挥、调兵遣将不行,但会不会怯懦到“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呢?万一他不逃走,而是据城固守怎么办?要知道,长安城可不是一般的小城池,它是西汉旧都,也是曹魏在关中重点经营的一座城市,其防御必然坚固,守军人数也远多余魏延那一万人。何况魏军名将、雍州刺史郭淮近在咫尽,一旦夏侯楙固守待援,魏延速战速决的原定计划还能否达成?更何况,长安周围都是平原,而郭淮手下的魏军精锐就是骑兵,魏延如果无法快速拿下长安,就不得不面对魏军虎狼之师,这实属不智。
此外,魏延认为“比东方合聚,尚须二十日”,也就是魏军东部的援军不可能在20日内抵达长安,这不过是根据常理作出的估计。但兵者诡道也,军事行动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远的不说,就拿与孔明第一次北伐同时发生的司马懿平孟达之战来讲。当初,孟达也是估计司马懿要一个月才能赶到新城。结果呢?司马懿八天就到了,孟达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兵败身死。再说,魏军从关东赶往关中,其间一马平川,交通便利。而诸葛亮大军要走斜谷的千里栈道,怎能保证在关东援军前面到达长安呢?万一落在后面,魏军正好先吃掉魏延,然后以逸待劳,歼灭远道而来的诸葛亮大军。要知道,夏侯楙虽然无谋,但魏国毕竟还有曹真、司马懿这样杰出的军事统帅。尽管此时司马懿尚赋闲在家,但如果曹魏需要,令他分分钟出山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他们当机立断,立即率关东兵马驰援长安,那魏延又当如何呢?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二位可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样,常常被孔明压制。相反,孔明几番北伐无功而返,在军事上碰到的最棘手难题,就是这二位着实不好对付!
综上所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从单纯的军事角度上看,的确是一步出其不意、险中求胜的好棋。先不说其实施的风险,如果成功的话,则可以一举斩断曹魏对关中的控制,从而令诸葛亮可以率军从容收取雍、凉诸城,大大削弱曹魏的战争实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即便如此,这一战也绝不会改变曹魏和西蜀实力强弱的大局,当年曹操经历赤壁大败后,仍然在三股势力中最牛,就是铁的证明。而且,曹魏在关中、陇右等地即使完全失守,被迫退出潼关、武关等要隘,但因蜀军总兵力有限,收取雍、凉尚须时日,更谈不上立即席卷中原,因而曹魏政权根基不会动摇,只是其统治中枢洛阳一带对于来自蜀汉方面的军事压力会更加敏感。曹魏为保障中枢安全,必定全力组织反击。如此,蜀汉能否长期占据关中,也是个未知数。曹魏还可能从扭转形势考虑,通过政治手段与与老对手孙吴修好,解除后顾之忧,甚至通过订立攻守同盟,鼓动孙吴从三峡方向进兵威胁成都。而孙吴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会乐见诸葛亮得势后打破战略平衡,进一步威慑自己。当年(219年),关羽从荆州北上攻击曹魏得胜,引起连锁反应,孙吴为制约关羽,暗中与魏联手夹击,使关羽迅速溃败,就是前车之鉴。
可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他从一个将军的角度所谋划的一场大胆的奇袭作战。但是,要想达成这一计划,需要满足的客观条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因而,作为一个必须从全局来谋划的统帅,诸葛亮不得不考虑到此计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倘若魏延得手,曹魏实力未必大损,反而还可能将孙吴引到自己的对立面上来。而魏延一旦失败,他和他的一万精兵损失殆尽,则无疑于是要了本就势力弱小的蜀汉的老命!因而不论这步棋怎么走,在孔明眼里都难说万全。他拒用这一计策,不能简单说是用兵保守,也不能套用“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来予以否定。这是一个统帅从大局着眼而不得不下的决心,其中的滋味,恐怕不是我们这些后来人能够体会得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2-11-14 09:21
上述文字是💠《诸葛亮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埋葬着自雍正皇帝开始的四位清朝皇帝,除了皇帝陵墓之外,清西陵范围内还有众多的妃嫔、皇子的陵墓。位于光绪崇陵西南方向的小村庄名叫崇各庄,村子居...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真的还是一个拙劣的骗局?”贞观之治”到底有没有掺水? 唐太宗在位期间,任...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李善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出现了近20个王朝。几乎是每一个王朝的建国之初,几乎都会出现...
李治为什么这么宠爱武则天?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要求与高宗合葬?武则天能从李世民的才人,一步步晋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大部分的功劳都要算在李治身上。李世民死后,...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此于谦不是和郭德纲一起说相声的于谦,而是是我国明朝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和岳飞、张煌言齐名的“西湖三杰”。 于谦很小的时候就很有气节...
她与世纪同龄,是孩子们心中最爱的“奶奶”,将爱与期望带给人们。闻名作家秦牧这样点评她:“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许天然,爱慕仁慈,探索真理,在黑气如磐,大地沉沉的...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的人物角色非常丰满,纵横个人非常喜欢。所以也对胤禛登基前后的所作所为比较理解,其实坦荡君子也好、腹黑君王也罢其实都是胤禛的不同历史时期提下...
我们都知道吴三桂是明朝最大的汉奸,作为辽东的将门世家,吴家一直深受皇恩,吴三桂甚至被明廷封为平西伯。明朝后期因为小冰河纪导致的北方连年大旱使得明朝不但税收大减,反...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说到蜀国的谋士,许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然而刘备心中的第一谋士却并不是他,那么究竟是谁呢?究竟有...
李渊的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人们在提到唐朝的皇帝时,首先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其实李渊是历史上最被低估和忽视的帝王。李渊创下的两个历史之最:他是历史上称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
肃明皇后,仪凤年间,以良家女身份,选入相王府,生下长子李宪、女寿昌公主和代国公主。,肃明皇后,只有三个孩子,李宪,李华还有寿昌公主。唐睿宗复位,追谥肃明皇后,招魂于东都...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制皇帝。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他也是我国影响深远的一位皇帝。而他的离奇死亡,不得不说至今让人感到疑惑。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秦...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故宫养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现在旅游时代的来临,人们出门旅游已经不是很稀奇的事情了,而中国经济的发展让国人的生活水平可以...
崇祯二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李自成的军队,面对明军,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经常给明军打的片...
古代的兵器多种多样,最早的石器时代将打磨过的石头片绑在木棍之上用来捕猎野兽,随着慢慢的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武器,那么中国古代十大冷兵器是哪些?为什么用戟的将军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