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覆灭!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覆灭!》,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覆灭!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1368年,朱元璋撵走了统治中国97年的异族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帝国。

1644年,朱由检吊死煤山,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帝国从这个星球上覆灭了。

一个末代帝王,往往是要承担王朝覆灭的责任的,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对于朱由检的评价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时”。

历史事件往往是多因一果,那麽大明王朝的覆灭,都有哪些原因呢?

一、马尔萨斯陷阱尽

中国历史有一个死循环:

因为人多众多——粮食消耗量巨大——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开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率高——产出了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人口更加稠密——对粮食的需求更多……

总有一刻,粮食的供应量跟不上人口的增长,为了争夺生存资源,饥荒和战争必然会接踵而至。

插叙——

这种问题不仅中国有,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

世纪中叶爱尔兰发生大饥荒,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7世纪。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美洲发现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这些高产粮食作物。

1588年,马铃薯最先到达爱尔兰,经常闹饥荒的爱尔兰人发现,马铃薯可以拯救了他们,

每亩土地可以产出燕麦等谷物不到一吨,但是可以产出六吨左右的马铃薯,马铃薯比起其他农作物更易生长,收成也更高,即使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仍有收成。1760年爱尔兰人口150万,而在1841年已经攀升至810万!

1845年的大饥荒,导致爱尔兰岛800万人口锐减四分之一,100多万人丧命,迫使近200万人背井离乡。

——插叙毕

到了晚明,中国人口逼近2亿,然而粮食增长空间耗尽,花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均在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如果当时明政府向欧洲那样强行在西北推广这些高产的农作物,缓解极度紧张的粮食问题,或许可以将王朝覆灭的时间向后推上一二百年。

插叙——

所谓康乾盛世,它们的基础,就是红薯土豆。

满清之所以没有向元朝那样,百年覆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乾隆年间的时候,粮食危机已经得到了缓解,正是因为这些高产作物遍植中国,这才导致从西汉末到明末从未超过2亿的中国人口,在乾隆六十年达到前所未有的2.9亿。

盛世,不是因为帝王将相,而是因为红薯土豆。

——插叙毕

二、遭遇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

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据史料记载,1670年冬大寒,长江封冻“匝月不解”,浙江嘉善十二月朔大风冰冻,河港封冻如平地。浙江嘉善是嘉兴的一个县,在温暖的江南,河港竟然能封冻,并且还能走路,可见当时气候有多冷!

明清小冰期时,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持续,中国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清朝初年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中提到,江西的柑橘,向来是贡品,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末清初,橘子常常被冻死,受到打击的橘农都不敢再种橘子。

明清小冰河期的到来,首先是给农业带来了灾难,之后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为了改善处境,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南下,说到底,还是为了夺取生存资源。

遭遇小冰河期,摧毁的明朝政权。

3.朝廷没钱了

就和普通家族企业一样,一旦没钱,那就只好破产。

中国是农业社会,朝廷的主要收入是农业税,而明朝的农业税,收得很低。

黄仁宇认为,批评明朝赋税过重的学者多是出自道德层面,关心的是揭露统治者的贪婪和民众艰辛,而不是去探讨税收制度本身的问题。

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用大量详实的数字考证,得出结论,明朝的赋税并不重,而且经常收不上来税,清初为修生养息,将税率定在等同明代万历年间,也说明了明朝税率之低。

农业税收不上来没关系,因为明末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降低,商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加,到了崇祯朝,打仗没钱,赈灾没钱,而江南富商巨贾一掷就是几十万两,上百万两,皇上想增加赋税立刻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我们在课本上都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我们的历史课本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却是高度凝练,这一句话概括了明末时期商业的发达,商人从海外贸易中赚取巨额资金,但是大明朝没有工商业税,没有海关税……这么大一个帝国,靠农业税苦苦支撑。

万历曾经为了增加收入,于是开征矿税,结果清流大臣们唆使地方官杀税使……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上自诩为清流的东林党人不能与时俱进,抱残守缺

4.张居正改革的不良后果

在张居正之前的中国税收,主要是实物税,官员收上来的多是各地土特产,张居正一条鞭法将实物改为用钱交税。

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讲的是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卖粮食的时候,粮商就趁机压价,底层农民被商人盘剥的,比被国家盘剥的还要厉害。

张居正的赋税改革相当于是鼓励种植经济作物而不种植粮食,因为前者更容易换钱,交税之后自己所得更多,但是这个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

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因为税收制度进了一小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5.核心价值观的崩溃

国家是一个虚构的共同体,当虚构出来的概念不被人所相信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就没有挣扎的解体了。

大明王朝是这样,苏联也是这样。

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上一篇文章详细讲过,这里不在重复。

啰嗦几句这篇是重读《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篇,所以聊了聊明末覆灭的话题。除了我今天说的这些理由,还有党政啊、豪强兼并土地啊、明末官民比的畸形啊等很多观点。

关于这个话题,向来见仁见智,我相信每个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那麽,你觉得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2-11-06 07:32

上述文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覆灭!》✨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样治理蜀国的?

诸葛亮感刘备知遇之恩,一篇“隆中对”为刘备谋划出三分天下的大业。数年间刘备迅速崛起建立蜀汉王朝,任诸葛亮为丞相,他尽忠刘备,重大军政皆出自他之手。刘备死后,诸葛亮...

[历史] - 2022-07-20 16:09:36

第一清官施世纶,无法被奸臣所陷害

大家好。给大家推荐江南第一清官施世纶。 “眼歪,手蜷,足跋,门偏”,所谓“五行不全”是清人邓之诚对施世纶外貌所作出的描述,康熙也因为这个称施世纶为“施不全”。不过当...

[历史] - 2022-11-03 07:51:23

如何评价吕后?吕后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并存”的治国方略,封一部分功臣为诸侯王,赐予他们封国,另一部分则是加官进爵。可是诸侯王们很大一部分是异姓的诸侯王,他们和刘邦一样拥有管理...

[历史] - 2023-03-28 01:52:58

为什么说科举、青楼、镖局是独特的汉族文化,少数民族却没有?

为什么说科举、青楼、镖局是咱们独特的汉族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和西方都没有?(所以想干这行的妇女都来中国了。《海陬冶游录》说,清道咸年间上海就有外国妓女,北京大概在...

[历史] - 2022-04-04 04:50:07

武则天解密:唐朝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一件事

武则天宠幸男宠,从登基后一直未绝。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之前的大多数时光一直忙于政治斗争,帝位稳固后,武则天终于开始享受“爱情”生活。有历史记录的武则天公开宠幸的...

[历史] - 2023-06-11 22:03:53

贾诩为何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看看他的这些事迹,一个比一个毒!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过许多杰出的谋士,但是谈论到毒士,人们都会想到三国第一毒士贾诩,那么他的这个名号从何而来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贾诩为何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

[历史] - 2023-06-18 13:19:26

此人与诸葛亮重名,才华不在诸葛亮之下,曹操曾亲自登门请他出山

说到孔明,我们都知道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字,不过还有一位他的字也是孔明,他虽然名气远远不及诸葛亮,但是才干和学识却丝毫不逊色。 三国时期,我国曾出现了两位智慧超凡、才...

[历史] - 2022-04-25 22:19:31

李清照宁可输官司也不愿与秦桧为伍

李清照和秦桧这两个人貌似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他们二位还真能攀得上亲戚。 李清照是秦桧的小姨子,在历史上李清照和秦桧的亲戚关系是有史料可稽的。 北...

[历史] - 2023-03-30 02:06:22

溥仪有没有生育能力?溥仪为什么没有子嗣?

“溥仪为什么没有孩子”这个命题,实际上可以推断到清朝末年的皇帝们,为什么子嗣艰难。甚至到了光绪和溥仪时期,虽然娶了不少的女人,却没有留下一子半女? 对于这个问题,有...

[历史] - 2021-05-12 17:03:27

乾隆帝和魏璎珞的儿子嘉庆皇帝究竟是不是汉人?

魏璎珞的原型大家都认为是令妃娘娘,令妃的儿子乾隆帝第十五子永琰被乾隆选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令妃母以子贵也被追封为孝仪皇后。 很多人都说从嘉庆帝开始清朝皇帝...

[历史] - 2021-04-25 03:47:21

商朝为何要频繁迁都?商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迁都是很罕见的事情,然而商朝是一个非常热衷于迁都的王朝,商频繁迁都的原因,至今仍旧众说纷纭。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

[历史] - 2022-02-05 23:41:40

揭秘:为什么项羽百万大军挖不动秦始皇陵?

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发掘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支持者和反对者各陈其词,互不相让。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对古代帝王的陵墓感兴趣,盗掘者比比皆是,他...

[历史] - 2023-04-10 05:44:24

揭秘安史之乱的原因,杨玉环竟然是罪魁祸首?

作为大唐历史上乃至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大的劫难,安史之乱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它不仅消灭了近八成的大唐人口,也使得灿烂的文化和科技、医学、民生等领域遭受到了毁灭式的...

[历史] - 2022-02-11 14:43:50

朱祁钰杭皇后为何不被后朝承认,还要废谥号毁陵墓

明朝的一场土木堡之变,给大明乃至后世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明代宗朱祁钰的皇后杭皇后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嫁到朱家的,但是这位可怜的皇后,为何不被后世承认,还废了她的谥号,...

[历史] - 2022-01-21 20:32:45

郭威为什么会把皇位传位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

导读:郭威为什么会把皇位传位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 五代十国这种乱世,想要评价一个皇帝是否贤明,好像比较困难。 没办法,到处都在打仗,国家一个一个地换,老百姓怕是都...

[历史] - 2021-07-06 02:02:18

明朝不是亡于流寇,不亡于外敌,真正灭亡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又是一年新年,崇祯向历年一样,准备在大殿接受百官的觐见,但是这次,空荡荡的大殿再无一人,树倒猢狲散的悲哀让他绝望。 1644年,崇祯皇帝急得吐血。李自成的锋茅使力戳紫禁...

[历史] - 2022-03-31 16:23:59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