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富强 为何自己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富强 为何自己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富强 为何自己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在这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里,各国都有变法图强之心,问鼎中原之意。魏有李悝,楚有吴起,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也不是无例可循。但跟他那些前辈改革者一样,他们的结局都似乎令人扼腕。秦、魏、赵等各个国家之间经常打仗,土地归属没有定数,百姓也常常四处游走,人们对家国的观念是不深的。商鞅是魏国人,他希望能够成为实现自己的抱负。

当他把自己认为可以使一个国家强大的方法告知了魏国国君,魏国国君却不理解也不接受。既然不被魏国国君赏识,那便不需要虚度光阴,傻傻的呆在魏国。

于是商鞅游历战国七雄的每一个国家,一次次向不同的国君讲述着自己的治国理想,但却一次次的被不同的国君拒绝。直到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商鞅来到秦国,和秦孝公彻夜长谈,两个人互相欣赏,一见如故。

施行变法,就必然要改变国家原有的旧制,推行新的政策法令。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国家走向富强。

商鞅才华横溢,自然就得到了明君秦孝公的欣赏,放手让商鞅实施他的变法。然而一个国家要由弱变强,绝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要在短时间内让变法见到成效,就必须用严刑峻法树立起改革的威信。

前有李悝、吴起失败的教训,商鞅当然明白变法绝非儿戏。要取得成功,首先要立信。于是他徙木而立信。自此秦国上下无一不知秦王对这场改革是认真的,是言而有信的。光是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要做到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就必须要立威。于是借着太子犯法的机会,对太子的师傅,也是旧贵族的代表公子虔等处以削鼻之刑。于是秦国就此法令畅通,再无人敢反对阻挠变法的实施。

然而商鞅变法作为一个改革运动,就不可避免地要触犯原有统治阶层的利益。商鞅的军功加爵首先改变了国家统治集团的构成,贵族作为固有统治阶层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商鞅变法的土地政策更是彻底瓦解了旧贵族的经济基础。

权势和财富是旧贵族的立身之本,商鞅的变法运动直接动了这些旧贵族的奶酪。动了人家的奶酪,人家自然要跟你玩命。秦孝公在位时,处处护着商鞅。有秦孝公一天,这些旧贵族大佬们当然不敢把商鞅怎么样。但是秦孝公归天,商鞅的庇护伞就没有了。

而且商鞅为了立威,还动了太子的师傅。而且还是最羞辱人的削鼻之刑。动了太子的人,当然也就打了太子的脸。太子嬴驷自然对商鞅是有着极大的不满的。嬴驷登基掌权后自然就会对商鞅下手。

最为关键的是,商鞅变法已经在秦国初见成效,变法举措已经深入到了秦国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这是商鞅变法的成就,但同时也成了他个人生命的绞索。因为变法的内容已经成为秦国事实上的制度和法令,那么,有没有商鞅作为一个个人,他的存在与否也就无足轻重了。

而且正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他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名望和地位。对秦王的权力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不除掉商鞅,对于刚即位的秦惠文王嬴驷而言,那是说不过去的。再者,东方六国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成功,对商鞅这样的人才自然也不会放过。秦国自然不会让商鞅这样的人跑到其他国家去效力。

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就决定了商鞅必须死。而且是必须以一种极为惨烈的方式去死。这样,一方面平息了秦国国内旧贵族势力长久以来对变法运动的怨气,也稳定了秦王的统治根基;另一方面,也是展示给东方六国看,纵使六国有人想效仿商鞅变法之举,看到商鞅五马分尸的结局,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史书记载,商鞅被处车裂之刑。而十分讽刺的是,车裂之刑还是商鞅自己想出来和制定出来的,想不到最后用在了商鞅自己身上。

商鞅的变法给了秦国崛起的机会,商鞅的死也拖延了东方六国的改革进程。就商鞅个人而言,生和死,都是为秦国作了贡献。令人欣慰的是,秦国的继任统治者并非昏庸之辈,商鞅变法能让秦国富强起来,其人虽死,变法还是得以继续推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2-10-24 14:00

上述文字是💠《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富强 为何自己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除了现在的北京外,还有五个城市叫做北京,你知道几个?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此后成为蓟、燕等诸...

[历史] - 2022-11-09 22:46:43

历史上的著名骗局,康乾盛世不是真正的盛世?

中国历史上,由于史书都是胜利者撰写的,所以导致许多关于前朝的事件记载都不切实际,例如我们经常听说的烽火戏诸侯的事件,还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清朝最著名的康乾盛世都是假...

[历史] - 2022-07-08 00:49:59

朱元璋的明祖陵,为什么会浸泡在水中,300多年后才知真相

明祖陵,坐落于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洪泽湖东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爷爷的衣冠冢以及爷爷的具体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创建明代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年1386年)在此处建祖...

[历史] - 2021-06-12 03:30:33

李渊为何能在各路反王中脱颖而出 一统天下的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一意孤行的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使得隋朝上下民怨四起。伴随着王朝内部矛盾的不断加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终于再次被叫醒。一时间各地豪强...

[历史] - 2022-10-13 19:41:06

武松的武功怎么样?论近身单挑无人能敌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里有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可以说是文学界的经典了,他们各自有...

[历史] - 2021-12-18 12:42:51

白英复活了,司藤为什么不愿意合体?是为了秦放吗?

白英复活了,司藤为什么不愿意合体?是为了秦放吗?司藤一早就说过,自己不会和白英合体,她的意思就是要做现在的自己。不过白英复活后,肯定会来找司藤,这也是她的计划之一...

[历史] - 2021-12-27 00:49:47

揭秘宋代大文人苏轼对待婢妾是怎样的态度?

宋代大文豪苏轼,文风豪迈,一代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他对自己的妻子王氏一往情深,一曲《江城子》令人潸然泪下。然而若是考察他对待婢妾的态度,可就足以让现代人目瞪口呆,不...

[历史] - 2023-06-21 14:55:08

李治的亲舅长孙无忌保举他坐上皇位,为何要逼死自己的亲舅舅

武则天让许敬宗谗陷长孙无忌想谋反,唐高宗李治未经调查,便贬谪了长孙无忌。后来,武则天再让许敬宗谗陷长孙无忌,逼迫贬谪在外的长孙无忌自杀。长孙无忌自杀后,李治也没有...

[历史] - 2021-07-23 10:07:48

秦始皇并不是皇族血脉?身世成谜引发猜测

关于秦始皇,与他的千秋功绩一起呗大家谈起的还有他的身世。秦始皇到底是不是皇族血脉,恐怕至今无人能够解答,但是有些研究者还是找到了诸多蛛丝马迹。 皇帝,这位被葬在秦始...

[历史] - 2023-04-11 14:55:01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真实原因?

此人屡屡帮助刘邦,当在必诛之列。可是,项羽却始终没有诛除这个项氏败类。第一件事,鸿门宴前夜,项伯私访张良,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项羽竟然不予追查。 第二件事,鸿门宴上...

[历史] - 2023-04-01 05:45:20

为什么中国足球的水平始终赶不上别人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朱元璋

世界杯现在被全世界所推崇着,而足球在中国古代便出现过,就是当时的蹴鞠;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有人迷恋蹴鞠,由于运动过量,出现吐血身亡的现象,可见在两千多...

[历史] - 2022-09-04 18:46:27

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死在冬天?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吗?

在古代的时候技术缺乏,很多现在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的病症在当时可能就算是绝症了,冬天的时候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造成死亡,清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死在冬天的时候。 皇太极去...

[历史] - 2022-08-14 13:39:36

朱棣的皇后是谁 朱棣后宫惨案是怎么回事

朱棣是明朝一代明君,他的丰功伟绩其实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也有其妻子仁孝徐皇后的一份功劳。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从小就喜爱读书,贤良淑德,长相俊丽。当时仁孝徐皇后的父...

[历史] - 2023-03-24 02:55:59

三国最被低估的谋士是谁?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操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鲁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要论起三国时期的谋士,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卧龙凤雏,冢虎幼麟,当然,最初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只向刘备推荐了...

[历史] - 2021-11-30 07:43:56

同治帝死因之谜:天花还是梅毒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的独子。同治六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

[历史] - 2023-06-29 20:36:40

探秘:真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

导读: 一直以来,我们对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说,深信不疑。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这样的吗?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口号吗?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

[历史] - 2023-06-10 10:21:42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