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这就是宋朝懦弱的表现,是宋朝屈辱的象征,就跟晚清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一样,可是是这样吗?
我们的结论的是:檀渊之盟澶渊之盟不是不平等条约,而是一种创新的国际关系,一种和平机制。和平相处,平等交往,双边贸易。并以缔约的形式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后来西方社会主导建立起来的近代国际关系,其文明含量也没有超出澶渊之盟的框架。
当然,肯定很多人质疑我的说法,为了搞清楚这个事情,我们必须了解一下“檀渊之盟”的来龙去脉。
檀渊之盟简介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事件经过
此事还得从赵匡胤建立宋朝说起,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并不太平,南边有南唐,北边有北汉。由于北汉受到辽国的支持,所以,宋朝一直以解决南边的事情为准。
到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后,南方统一大局已定,于是赵光义决定亲率大军攻灭北汉,顺便夺取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自此开始了长达25年余的宋辽战争。
起先宋军节节胜利,尤其是岐沟关和君子馆之战的惨败后,宋朝被迫转为防御,之后的宋朝更是一直处于对辽的恐惧之中,兵将闻辽色变。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到辽国萧太后的时候,萧太后是一个类似于武则天的人物,铁腕治理,励精图治,大辽蒸蒸日上,国力强盛的萧太后准备大举南下。
公元1004年秋,萧太后与契丹国主耶律隆绪亲提20万大军南下,在攻占了现在的河南清丰以后,将澶渊城三面包围。
听到契丹围困澶州,近逼开封的消息,宋真宗赵恒彻底慌了神,而朝廷主和派和主战派争执不下。宋真宗本来是主张和谈的,但在主战派寇准坚决反对,寇准等人一直劝宋真宗至澶洲督战。
没办法,宋真宗只好同意,没想到,宋真宗的御驾亲征,极大鼓舞了士气,还射杀了辽国的先锋大将萧挞凛,辽军士气大大受损,整个战争形势转变。大宋已经占据主动地位,辽国被动。
此时辽国实际上是孤军深入,补给困难已经成了强弩之末。迫于压力下,萧太后开始准备和谈。而北宋这边,宋真宗决定“见好就收”,两方开始了和谈。和谈的结果就是:澶渊之盟。
所以说我们通过背景看出和谈宋朝不是被动,而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跟城下之盟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城下之盟”是兵败后迫于无奈而签订的屈辱性条约。而宋朝跟辽朝立盟,并非因为战败,而是不欲两国长年征战,希望达成长远和平。
同时,澶渊之盟并没有割地赔款等不平等的内容,那我们看看具体内容:一是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二是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三是双方大致按占领现状划清领土边界,立下“石峰”,“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四是约定两国互不单方面增加边防武装;五是约定双边司法上的合作,“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六是两国在边境开设榷场,开展贸易。
从内容上来看,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很不平等的内容,当然,很多人都说“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这不是赔款吗?
事实上,这不是赔款,而是经济援助。这个赔款跟后来的清政府赔款可不一样,清政府那个的确是屈辱的战争赔款,但岁币是经济援助,历史记载宋给辽送岁币是“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不派专门的人去“纳贡”,更像是“发工资”一样,掌管宋朝财政的三司划拨。这不就是经济援助吗?类似于我们现在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援助一样。
而且澶渊之盟后,大宋是绝对赚回来的。其实,区区二三十万两银的开销对经济繁荣的大宋算的了什么呢?宋朝对辽朝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的,所以说每年的岁币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里,据日本学者做过统计,宋朝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八十万贯的顺差,数额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并且,澶渊之盟订立之后,宋朝与大辽之间维系了一百余年的和平,其如果宋辽征战,势必有无数的军人与平民要死于战火。这样来看,这点银子算得了什么?
澶渊之盟比汉唐的“和亲”政策好多了吧。所以说被黑了千年的檀渊之盟不是屈辱条约,也并非“不平等条约”,而是一种近代化的和平机制:平等相待,和平相处,互派使臣,保持礼节,通商互利,以签订协议的形式确立双方权利与义务。
那你对于澶渊之盟有什么别样的看法呢?
发布时间:2022-10-19 17:46
上述文字是💠《宋朝的澶渊之盟是不平等条约吗?真相令人震惊》✨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大才子,他的词作名满天下,为世人惊艳。他的词风隽永清秀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不在少数,其中最为熟悉的还是花木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点疑问,为什么她在军中时间长达十二年依然没有被发现是女...
雍正登基的第八个年头, 45岁的康熙十三子允祥因病去世,雍正为此异常悲伤,在众多兄弟中,早年全力支持他的是手足兄弟唯此一人而已。在给他一个非常高的 “贤”字的谥号后,又...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父子二人合称二王,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推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羲之的脑残粉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 历史上往往以“二...
秦始皇的兵马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数量近万个的兵马俑,竟然完全找不出来两个一模一样的。 陕西西安的兵马俑,是秦始皇留给世人最大的礼品了,驰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
犹太人一直被认为是个苦难的民族,颠沛流离总是和他们关联很深。那么犹太人就没有最辉煌鼎盛的时候吗?当然是有的,但是奇葩的是那个时候竟然没有人愿意当国王,那么犹太人最...
现在的影视剧或者是书籍中经常能看到慈禧太后,她在我们脑海中的固定印象就是凶残、奢侈、卖国。而我更愿意想象她本来的面目,她曾是一个美丽、聪明、可爱的少女。慈禧被选进...
众所周知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既然是少数民族,那么与汉人的关系就要区别开以显示自己的优越,这一点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
大家都以为是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其实不然,经过考古专家研究判断阿房宫被项羽所烧完全是子虚乌有的误传,那么世人为什么说是项羽火烧了阿房宫呢? 阿房宫是秦始皇一统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外交行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张骞出使西域,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张骞字子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
明朝的开国将领们个个都有着显赫的功勋,尤其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二人是朱元璋最为仰仗的谋士,不过他们二人素来不和,李善长最终还死在了刘伯温的弹劾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
文学成就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曾经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到策试进士,常常自拟题目。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
上甘岭,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小村庄,背后是五圣山,前面有两个小高地,分别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就发生在这两座高地。在这个仅有...
自古英雄多豪杰,惟有李唐出俊才。盛唐时代算得上是历史上诗赋出产较多的时期,作为一代国君,唐明皇李隆基也是历代帝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仅英俊潇洒,还多才多艺,拿现...
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横竖,帮助朝廷歼灭其他藩王,包含郑经和尚可喜。但是,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军入关后...
程昱的性格特点介绍:程昱吃人是真事嘛?说到“吃人”这种事情,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反人类的做法,真的是丧尽天良!可是,在三国里尽然真的有吃人的人,那就是程昱!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