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出生在一个帝王之家,他的父亲便是西魏的权相宇文泰,他的两位哥哥,一个是周孝闵帝宇文觉,一个是周明帝宇文毓,而他即将成为两位哥哥之后的第三位北周皇帝,外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闵帝宇文觉继位时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
那么两位哥哥是怎么死的?一个原因,不满宇文护专权,不甘心当宇文护的傀儡皇帝,急于收回权力,谋事不周,反遭其害。就象三国时汉献帝下“衣带诏”想杀曹操一样,谈何容易?惹了曹操,死路一条。宇文护与宇文觉、宇文毓虽是兄弟,但在生命与权力面前,亲情是何等之薄。我不杀你,你就会杀我。与其等你杀我,不如我先杀你。宇文家族都是鲜卑人,并未受儒家三纲五常深刻影响,弑君之名与自己的生命比起来,显然后者会占了上风。宇文邕成为宇文护拥立的第三任皇帝,照样面临两位哥哥同样的危险。
宇文邕继位做北周皇帝时,刚刚十八岁。为了避免两位哥哥的不幸命运,他睿智地选择了隐忍,不只对宇文护恭恭敬敬,心甘情愿地让他掌握朝政、军事大权,而且率领皇族对宇文护的母亲行家人长辈之礼,解除宇文护对他的警戒心。这一“忍”就是十二年。
宇文邕在这十二年里做的一件事,便是暗暗积聚力量,铲除权臣,必须一击成功,而不能打草惊蛇,自取其祸。第一,此时宇文邕已经三十岁了,年龄上年富力强。其次,他策反了宇文直等对宇文护不满的宇文家族兄弟以为外援;第三,宇文护两次对北齐发动战争皆大败而归,失了军心民意,但宇文邕并没有怪罪他,反而安慰他胜败兵家常事,不要放在心上,从而解除了宇文护对他的戒心。万事俱备,宇文邕邀请宇文护共同拜见其母,并以孝敬为名让宇文护劝说老夫人不要再过度饮酒了,有伤凤体。为了表示诚意,宇文邕赠送宇文护《酒诰》一本,做为劝说老夫人不要过度饮酒的理论依据。这使宇文护感激涕零,对这个百依百顺的兄弟哪还有什么警觉之心?此时宇文护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而宇文邕正当而立之年。正当宇文护对着年迈的母亲聚精会神地朗读《酒诰》之时,宇文邕出其不意奋起一击,手中的“玉珽”迎头而下,将宇文护当场击倒在地,而埋伏在旁边的宇文直等人突然杀出,挥刀斩下了宇文护的头颅。
铲除权臣,否则他不但不能亲政,而且会步两位短命皇帝哥哥的后尘。第二步更是石破天惊:灭佛还俗。宇文邕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常年与北齐交战,败多胜少,宇文邕经过分析,国力不如北齐是主要原因。而大量的寺庙、道观占据了北周的土地,大量不劳动、不纳税的僧人、道士不但严重影响了北周的经济生产与税收,而且严重影响了北周用于打仗的兵源。从文化因素看,儒家相比佛、道两家更有利于北周的统治与发展,宇文邕全面接受了汉人儒家的教育学说,因此决定在全国禁止佛、道的流传。圣旨一下,地动山摇,毁寺四万,三百万僧、尼还俗,宇文邕不惜冒“下地狱”之危而强行灭佛,极大地增加了北周的国力,在对北齐的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宇文邕的想法是北和突厥,南交南陈,集中力量剪灭北齐。北齐是北周的老对手,两国的关系长期以来就是战争关系。要想战胜北齐,只有内增国力,外和邻邦,才能一心对敌。因此,宇文邕采用汉高祖刘邦的“和亲”之策,千方百计讨好突厥,最终成功娶得突厥公主阿史那氏为后,与突厥王结成姻亲关系,不但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危险,而且在攻灭北齐的战争中引为外援。在南方,宇文邕与南陈国主陈宣帝陈顼达成协议,双方互派“大使”,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意夹击北齐,共分疆土。万事俱备以后,宇文邕毅然发动了北周灭齐之战。北齐高纬在面对北周、南陈、突厥三方强敌的情况下,竟然听信谗言自毁长城,族灭了最后的国之栋梁斛律光,临战竟然还带着国之尤物冯小怜,大失军心民意。北周武帝历时三年,连续对北齐发动河阴之战、平阳之战、邺城之战等几次大的战役,终与齐王宇文宪会师介休,南陈也派大将吴明彻统兵十万攻占北齐淮、阴、泗诸城,北齐在宇文邕凌利攻势与众叛亲离之下被成功“将军”。
宇文邕一生,致力于改革。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宇文邕一生戎马倥偬,能和将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战之处,躬在行陈”,故“能得士卒死力”。周武帝不愧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
发布时间:2022-10-06 23:09
上述文字是💠《宇文邕的两位哥哥是怎么死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而纸张的发明者蔡伦,则永久被后人所尊敬铭记,那么这样一位大功臣为何最后服毒自尽了呢? 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为什么会饮药自尽?伦...
如果说农历“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亲节,那么“元宵节”则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亲节。元宵节晚上,古代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清朝时期有个官员名为讷亲,他是满人贵族,为官清正廉洁,是一个优秀的文官,却被康熙派往前线打仗,因战事不利而获罪,最终被康熙赐死。 在雍正朝,眼看讷亲起高楼;在乾隆朝...
武则天是在李家手里篡夺来的天下,并一度将国号修改为周,称为武周,而被他篡位的皇帝李旦,后期的命运则十分悲惨,甚至被贬为庶人,一度靠乞讨为生。 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止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风水学是中国特有的学术,深奥神秘,而古墓和风水有扯不开的联系。下到商人百姓,上到皇帝王侯,死后都会找风水先生帮自己选择陵墓地址。当然,阶级不同,所能找到的风水宝地...
贬官是古代对于官员的一种惩罚,被分配到边远地区为官,唐朝时期的贬官尤为严重,已经对文人官员和国家政体造成了影响。 八司马遭贬 公元805年八月四日,顺宗禅位。八月五日,...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在吴起的率领下,以超出时代的训练体系、选拔标准、精良装备,屡次以少胜多,甚至达成以一敌十的巨大成就。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
现在的古装剧很是流行,尤其是宫斗剧,剧中大部分讲述的都是后宫女人为了争宠如何勾心斗角,如何生存下去的。这种剧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大家都知道,满清入关以...
唐朝时期,武则天最开始是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驾崩后,所有没有生育的妃子都要削发为尼,但是已经与太子李治产生感情的武则天,这个时候有没有剃发为尼是未知的,关于这段历...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过许多的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汉朝大将李陵,他究竟为何在战败后投降匈奴?原因有四点。 汉武帝时期,文治武功,对内治国有方,对外开疆拓土,一...
开国功臣功高盖主,因此历史上的皇帝在成就大业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权势超过自己的功臣进行清洗,以巩固皇权,维持国家的稳定。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
1931年,对文坛来说是一个损失年,这一年34岁的徐志摩先生逝世。在众人的扼腕叹息中,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林徽因的表情,但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为赴她的演讲会而遭遇不幸。此事过后...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一般都坐拥三宫六院,妃子多就意味着能够为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子嗣,而清朝为何自康熙之后,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也是越来越差,直到清末三帝,竟都无后代...
众所周知满清在康熙的治理下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也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这位被评说是千古一帝的圣祖,一生多子多福,35个儿子20个女儿,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而要说谁是康...
可能大家都对虞允文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但是在南宋时期他作为一个文官,在采石镇指挥不到两万宋军,打退了金军的渡江之战。在弱懦的宋朝这是不可多见的胜利,虞允文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