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七七事变的爆发背景的是什么 最后结果是什么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七七事变的爆发背景的是什么 最后结果是什么》,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七七事变的爆发背景的是什么 最后结果是什么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日中战争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日中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晚10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 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对于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抗敌的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华侨联合会也致电鼓励第29军再接再厉。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部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1937年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随之奋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壮士报国恨。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日凌晨, 冀东保安队第1总队队长张庆余和第2总队队长张砚田,在通县发动起义,反正抗日,击毙通县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中佐等数百人,活捉汉奸殷汝耕(后逃跑)。

1937年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突发,形势骤紧,举国上下要求立即全面对日作战的呼声直冲牯岭。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打来的电报:“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7月9日,蒋介石收到由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等代表全体红军打来的电报:“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7月17日上午,一身戎装的蒋介石面对100多名各党派代表、各界名流正式发表《抗战宣言》,郑重宣布:“……我们已快要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人世悲惨之境地,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放弃尺寸土地和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因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四万万同胞要求抵御外侮的呼声终于有了回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我们当天就得到了消息。我把电报送给毛泽东时,他正在看书。他看过电报,又把它交给我,说:“让他们都看看。好么,天下大乱,将来乱出一个新中国!”

8月20日,我随毛泽东从延安出发到洛川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卢沟桥事变后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同时解决扩大红军,筹集粮草的问题。由于延安地处陕北高原腹地,沟壑纵横,不利于农作物丰产,加之千百年来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红军进驻延安时,全县只有2700户,7000人口。物资匮乏是数万军民生存的一大难题;人口稀少阻碍了军队的发展和壮大。而相比之下,延安以南、西安以北的地区,各方面的条件就要好得多。因此,我党在这一地区下大力量做筹粮和扩红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洛川会议后,经国共两党谈判协商,在陕北的红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不久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遂改称政委,下同)罗荣桓;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不久由邓小平接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发起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比较努力地进行了对日作战,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帝国的狂妄计划,但是后来国民政府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和实施片面抗战的路线,使中国丢掉了华北,华中大片领土,从南京大屠杀,认识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暴!

发布时间:2022-10-06 15:18

上述文字是💠《七七事变的爆发背景的是什么 最后结果是什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武则天夺了他的皇位,他最后竟然沦为了乞丐?

武则天是在李家手里篡夺来的天下,并一度将国号修改为周,称为武周,而被他篡位的皇帝李旦,后期的命运则十分悲惨,甚至被贬为庶人,一度靠乞讨为生。 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

[历史] - 2022-01-22 12:37:13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究竟有多厉害?为何魏国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在吴起的率领下,以超出时代的训练体系、选拔标准、精良装备,屡次以少胜多,甚至达成以一敌十的巨大成就。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

[历史] - 2022-05-28 18:59:15

古代人为啥喜欢在元宵节相亲 七夕根本不是用来相亲的

如果说农历“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亲节,那么“元宵节”则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亲节。元宵节晚上,古代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历史] - 2022-12-11 13:30:46

他发明的纸直接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却为何服毒自杀了?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而纸张的发明者蔡伦,则永久被后人所尊敬铭记,那么这样一位大功臣为何最后服毒自尽了呢? 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为什么会饮药自尽?伦...

[历史] - 2022-01-04 12:54:03

武则天削发为尼,是看破红尘还是金屋藏娇?

唐朝时期,武则天最开始是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驾崩后,所有没有生育的妃子都要削发为尼,但是已经与太子李治产生感情的武则天,这个时候有没有剃发为尼是未知的,关于这段历...

[历史] - 2022-01-26 10:58:27

为何自康熙之后 清朝的皇帝生育能力越来越差?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一般都坐拥三宫六院,妃子多就意味着能够为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子嗣,而清朝为何自康熙之后,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也是越来越差,直到清末三帝,竟都无后代...

[历史] - 2022-07-09 17:55:08

林徽因现代诗《别丢掉》——纪念那个她究其一生也无法忘记的男人

1931年,对文坛来说是一个损失年,这一年34岁的徐志摩先生逝世。在众人的扼腕叹息中,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林徽因的表情,但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为赴她的演讲会而遭遇不幸。此事过后...

[历史] - 2021-11-01 18:35:59

盗墓贼挖四百年前古墓 竟在街上看到“墓主人”

风水学是中国特有的学术,深奥神秘,而古墓和风水有扯不开的联系。下到商人百姓,上到皇帝王侯,死后都会找风水先生帮自己选择陵墓地址。当然,阶级不同,所能找到的风水宝地...

[历史] - 2022-12-04 12:49:42

中日战史上最惨烈攻坚战 昆仑关战役简介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止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历史] - 2022-08-11 13:02:11

他是唐朝著名文人,却在贬官途中失去爱女

贬官是古代对于官员的一种惩罚,被分配到边远地区为官,唐朝时期的贬官尤为严重,已经对文人官员和国家政体造成了影响。 八司马遭贬 公元805年八月四日,顺宗禅位。八月五日,...

[历史] - 2022-02-18 03:41:16

雍正王朝:撞破太子“好事”,为何妃子唱一首歌,康熙拔腿就走?

众所周知满清在康熙的治理下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也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这位被评说是千古一帝的圣祖,一生多子多福,35个儿子20个女儿,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而要说谁是康...

[历史] - 2021-05-05 06:30:01

为什么清朝皇帝的子女那么少?是妃子少了么?

现在的古装剧很是流行,尤其是宫斗剧,剧中大部分讲述的都是后宫女人为了争宠如何勾心斗角,如何生存下去的。这种剧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大家都知道,满清入关以...

[历史] - 2022-09-17 11:02:21

李道宗是谁?江夏王李道宗为何被描绘成奸臣?

开国功臣功高盖主,因此历史上的皇帝在成就大业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权势超过自己的功臣进行清洗,以巩固皇权,维持国家的稳定。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

[历史] - 2022-02-08 10:28:00

汉朝大将李陵,究竟为何在战败后投降匈奴?原因有四点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过许多的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汉朝大将李陵,他究竟为何在战败后投降匈奴?原因有四点。 汉武帝时期,文治武功,对内治国有方,对外开疆拓土,一...

[历史] - 2023-06-25 13:55:22

讷亲是什么人?清朝讷亲为什么被乾隆赐死?

清朝时期有个官员名为讷亲,他是满人贵族,为官清正廉洁,是一个优秀的文官,却被康熙派往前线打仗,因战事不利而获罪,最终被康熙赐死。 在雍正朝,眼看讷亲起高楼;在乾隆朝...

[历史] - 2022-01-15 17:38:21

虞允文作为一个文官,却只用两万士兵阻击了百万金军

可能大家都对虞允文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但是在南宋时期他作为一个文官,在采石镇指挥不到两万宋军,打退了金军的渡江之战。在弱懦的宋朝这是不可多见的胜利,虞允文一战成名...

[历史] - 2022-07-14 05:37:2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