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太监权势达到最巅峰的朝代,自然是唐朝和明朝。但不同的是,唐朝太监可以随意废立皇帝,而明朝太监虽然权势滔天,但是皇帝想收拾了只需要一句话的事情。同样是宦官,为何区别这么大呢?
唐朝的太监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问题根源还在于唐朝前期极度不稳定的朝局,以及制度上的各种漏洞。
封建社会虽说是帝制时代,但皇帝不可能真的控制到国家的方方面面,面对下方各种势力就需要居中调节,从而大权独揽;而且皇帝也不是机器,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存在,诸如外戚、太监、后宫、藩王等血缘亲人亦或亲信奴才等,来协助他治理国家,这些存在用好了自然是国家兴旺发达,用不好了就是各种弊端,比如说西汉的七王之乱、唐朝的武则天称帝、明朝的太监乱政。
正因为如此,所以任何一个朝代都需要平衡,以这些势力,通过制度等方面,跟朝堂之上的文官武将达成平衡,用以相互牵制,然后皇帝居中大权独揽。唐朝自开国到唐玄宗继位这段时间,大家可以看看,在藩王上来说,唐太宗和唐玄宗有一个共同点,本来只是藩王,却通过兵变的方式,成为了继位人。而唐朝的后宫干政也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之最,成就了武则天这个唯一的女帝。而且唐朝的大臣也不老实,勾结王公发动政变是屡见不鲜。唐朝前期的制度极其不稳定,而藩王和后宫两个势力并没有起到平衡作用,反而是经常凌驾于皇权之上,以至于下面大臣也是不老实。面对这种情况,唐玄宗是怎么做的呢?
唐玄宗在继位以后,有两大措施。
一是抑制藩王和后宫权力。
唐玄宗首先在在南内兴庆宫旁给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薛王盖了宅邸,没事就去兴庆宫与他们一起谈谈心什么的,史书上夸耀“天子友悌,近古无比”。这些兄弟怎么玩都可以,但是不能过问朝政,不能结交大臣,说白了就是控制他们。唐玄宗对自己的十几个儿子亦是如此,建了“十王宅”,让儿子们分院居住,派太监管束;后来还还建了孙儿辈居住的“百孙院”。储君皇太子也不按惯例住东宫,而跟着皇帝住别院,免得私下搞小动作。这样一来,皇子皇孙再无威胁,换来了政治上的安定。在后宫干政问题上,唐玄宗继位后虽曾照惯例让原来的王妃王氏升成皇后,但在开元十二年将王皇后废掉后就没有再另立皇后。
有个武氏极受唐玄宗宠爱,被“特赐号为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让其升为皇后。武惠妃死了以后,唐玄宗又将他和武惠妃亲生儿子寿王李瑁之妻杨氏弄进宫做妃子,是为杨贵妃。杨贵妃史书记载“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但依旧没有升为皇后,说白了是唐玄宗害怕他们步了武则天的后尘乱政。正因为这些预防措施,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的漫长时间中,再也没有出现后宫干政和藩王作乱的情况。
二是以武将和太监来代替藩王和后宫的平衡作用
皇帝治国需要人辅助,自然也需要平衡;当唐玄宗剥夺了藩王和后宫权力以后,不只是少了这两个势力辅佐他治理国家,更是使朝局的平衡缺少了重要的两环,所以唐玄宗重用了武将和太监。说道太监,唐玄宗之前太监在唐朝的存在,近乎于为零;唐玄宗继位以后,以高力士为代表,太监开始插手政务和军务。比如说高力士和禁军将领争宠,禁军将领葛福顺及其后台王毛仲等失败后被贬杀,后来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领就倒向了高力士。同时唐玄宗为了方便开疆拓土,开始重用武将,设置了九个节度使,意味着开始重用武将;唐玄宗选择的九个节度使,多是寒族和少数民族出身。
如果说唐玄宗重用太监是有度的,并没有脱离控制。那么重用的武将,就开始脱离了控制,九个节度使中后来出了一个安禄山。安禄山干了什么,想必大家也清楚吧,发动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苟延残喘一百五十多年以后亡国。唐玄宗也曾试图用新兴的武将和太监互相牵制,比如说设置节度使以后,派太监监军,像太监边令诚长期充当安西四镇的监军,安禄山叛变以后,边令诚凭着唐玄宗的敕书,就将战败的封常清和高仙芝诛杀。但随着安禄山的叛变,自然说明唐玄宗的策略失败,太监监军,还是抑制不住边境武将的野心。
等到安史之乱以后,皇帝不再信任代表武将的节度使,所以唐代宗就将大太监鱼朝恩统领的神策军,升其为天子亲卫。
大太监鱼朝恩跋扈被杀以后,代宗没有再派太监接管神策军,而由神策军将自行统率,但是用来用去,皇帝还是觉得家奴太监可靠一些,于是先让太监窦文场和另一个太监霍仙鸣,以“监勾当左右神策军”名义作为神策全军的监军。贞元十二年正式设立“神策中尉”,以窦为左神策护军中尉,霍为右神策护军中尉,自此太监开始慢慢的掌握天子亲卫神策军,直到可以随意废立皇帝。
本来武将是牵制太监的势力,但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开始割据,中央式微,对全国达不到行之有效的控制,只剩下天子亲卫神策军可以直接控制,等到太监将神策军兵权抓过来的时候,没有武将牵制,太监自然一家独大了。
最后总结来说,唐朝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为了杜绝藩王和后宫两大不稳定因素,将藩王和后宫的权力给剥夺了,同时为了平衡,开始起用武将和太监来辅佐自己。但唐玄宗步子迈的太大,武将脱离了控制,造成了安禄山造反,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朝廷式微,代表武将的藩镇开始在外割据,太监则是在朝廷内部通过控制神策军的兵权,来欺压主子。
也就是说当年唐玄宗起用的两大新兴势力武将和太监,并没有达到相互牵制和平衡的作用;最后反而酿成了外有藩镇林立,内有太监欺主之事,两方是各自为政,唐朝皇帝做不到居中调节,反而长期被太监欺辱,最后更是被藩镇所灭。所以说平衡各方势力,自身居中调节,是一门艺术,玩不好了,就是唐朝这般,最后成为家奴欺主,藩镇亡国的悲哀。
说完唐朝太监,再说说明朝太监。
其实说起来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发展的轨迹有点类似。
如果说唐朝是唐玄宗将藩王和后宫权力剥夺,以武将和太监来代替的话;那么明朝也类似,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创建的藩王制度,本来是想着起到辅佐皇帝的作用,结果燕王朱棣造反登上皇位以后,将藩王兵权剥夺,使其成为高级圈养动物,然后开始以太监代替。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明朝的太监开始掌权,出现了太监监军的情况,还专门设立了太监掌管的东厂特务机构;诸如下西洋这种活动,更是由太监郑和负责。
自明成祖朱棣剥夺藩王兵权以后,明朝朝局的势力也就剩下了文官武将,所以他自然需要太监来协助自己了。到了明宣宗时期,太监的权势是更进一步;明宣宗不顾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太监不只是拥有了代行的批红权,也就是开始参政。还设立了内书堂,教太监读书识字,使太监成为有文化的流氓。到了明英宗时期,太监不只是外出监军,连京营都开始控制,史载“正统中添设提督坐营监枪太监”。
明代宗景泰三年,京营兵制进行调整,创立团营,分为十营,“太监阮让和都督杨俊提督四营,太监瑄、卢永,都督郭震、冯宗各提督三营。俱听大臣于谦、石亨还有太监刘永诚、曹吉祥节制”。这样一来,京军不仅有宦官的总节制,而且每三营就有一名宦官监军。从这些历史可以看出,太监的权势是越来越大,似乎不下于唐朝太监。
但我们先看看,明朝太监权力为何这么大呢?
说白了明朝皇帝和唐玄宗想的一样,需要太监平衡朝局,而且更为高明,像派太监监军,是分武将之权和监督武将。以太监代行批红权,是明宣宗以太监来制衡当时文官集团的代表内阁,以形成代表太监势力的司礼监和代表文官集团的内阁互相牵制之意,然后皇帝居中调节,不至于大权旁落。而且太监不只是皇帝平衡朝局的一环,更是如同恶狗一般,替皇帝怼文臣怼武将,搞的是天怒人怨,所以皇帝只要透露一个信号,那些对太监恨之入骨的势力就会纷纷落井下石。
而且最重要的是,明朝属于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军政大权都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明中期以后,虽在各地派太监监军、设置镇守太监,在京营设置提督、坐营、监枪太监,使太监掌握兵权,但这种权力并不完整,因为同太监一起掌握兵权的还有武将和文官,三方彼此互相牵制,都不能独自掌握兵权,最后只能听命于皇帝。
同样是宦官,为何区别这么大呢?
第一,唐宫恩怨倾轧太多,大臣们习以为常。明朝宫廷倾轧构陷相对较少
唐朝的宫廷,从唐太宗开始,就不断发生为了权力,相互倾轧的事情,简直没有片刻的宁静。朝中大臣对这种情况都习以为常,觉得换个皇帝,也就那么回事,并非是一个天要塌下来的事情。所以,对于唐朝中晚期,宦官废立皇帝,大臣们也不以为意。
明朝宫廷也有相互倾轧,甚至还爆发出靖难之役这种争夺皇位的战争。但是总体上,明朝的皇帝,以及即将成为皇帝的太子,换得不是很多,而且比较稳定。宦官如果有想换皇帝的想法,就是大事件。比如魏忠贤就曾经有想换皇帝的想法,最终遭到朝中大臣的极力反抗。
第二,唐朝的宦官不只是内侍,他们还是外臣,在朝中有很大的权力。
一般来说,宦官要干政,都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在皇帝批阅奏章时,通过给皇帝当参谋的方式,用自己的观点影响皇帝。或者直接帮皇帝批阅奏章。宦官还可以利用给皇帝传输文件干政。比如有些文章传给皇帝,有些文件扣下不送等等。
唐朝的宦官干政,完全不是上面这种形式,而是宦官直接担任朝中大臣。唐肃宗的贴身宦官李辅国,甚至担任中书令,也就是宰相的职务。此后的宦官,在朝中担任的职务也相当多,而且大都是要职。这样一来,宦官既掌控了内廷,又掌控了外廷,他们的权力能不大吗?
明朝的宦官,则没有在外廷担任职务的。他们当的最高之位,也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通过奏章批阅,来影响朝廷。但不管怎样,这种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不是像李辅国那样,让皇帝一边呆着,他直接处理朝中事务,因此其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第三,唐朝中后期的宦官掌控军权,明朝宦官没法比。
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中后期就动荡不安,先是安史之乱,接着是吐蕃叛乱,接着是藩镇割据,接着是农民起义,唐朝基本上没有安定消停的时候。唐朝的皇帝也经常东躲西藏,需要有人解救。而好几次,都是宦官出面把皇帝解救回来。因此,皇帝干脆把神策军这样的核心近卫军交给宦官掌控。当宦官掌控了军权以后,他们想要废立皇帝,那是太简单不过的事了。
明朝的宦官也有一定的军权。比如明英宗御驾亲征的时候,就让王振随同,王振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军队。此后一些打仗,宦官都会当监军。不过,他们并不直接掌控军权。而且土木堡之变给后世留下了极恶劣的印象,是宦官不能掌军权最生动的例子,所以明朝后世对宦官在军权上有限制。
第四,唐朝的宦官受约束比较少,明朝宦官受约束比较多。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在宫内立下铁牌,禁止宦官干政。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谁也不敢违背(至少不敢公开违背)。而且明朝有各种利益集团,文官集团、武官集团、厂卫集团、宦官集团。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相互监督,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做大。
相反,唐朝就少有这种监督机制,因而宦官的权力可以做到无限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2-07-31 16:01
上述文字是💠《同样是宦官干政,唐朝宦官敢废立皇帝,明朝宦官为什么不行?》✨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皇太极去世,最有实力争夺地位的只有两个人,分别是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至于福临一个小娃娃,实在不配在竞选行列,可是他却越过豪格和多尔衮成功成为皇帝原...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他们有的是武功厉害,有在写诗上有才华,有的写文章写得特别好。因为古代是很传统的,所以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不同方面有才华的人。如果某个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无数名人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奇闻异事也数不胜数。今天,小编跟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突然消失的三大名人,每一个都去向成谜,至今...
《大秦赋》嬴政摔孩子是哪一集?嬴政到底有没有杀死赵姬与嫪毐的两个孩子? 《大秦赋》嬴政摔孩子应该是在43集。 提起古代太后的男宠,最出名的莫过于秦始皇之母赵姬的男宠嫪毐...
房玄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作为唐太宗的高级智囊,房玄龄极善谋划、人品又好。在相位的十五年里,功绩卓著,是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个成功的宰相,他的...
说起汉奸,那可是人人得而诛之,在抗日战争时期,汉奸这种行为对祖国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早在汉代,在与边疆匈奴的摩擦中,就有汉奸诞生了。 从汉高祖登基那天起,匈奴就成了...
太监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专为侍奉皇家而设立,为了防止淫乱后宫,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洁,太监都需要手术切除生殖器,但是在太监死后,切下来的生殖器会随着尸身一...
水镜先生曾言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卧龙凤雏最后都在刘备账下效力,可见刘备此时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谁也不会想到蜀军入川之时,庞统便死于落凤坡,那么蜀国死的若是...
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而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是她的陪葬品?秦始皇兵马俑方阵里到底藏有哪些神秘信息呢?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传播得太久了、...
在电视剧《聚宝盆》里,张卫健饰演的沈万三,从一个吃不饱饭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代巨商,还跟朱洪武拜了把子,看了挺励志的。遗憾的是,他仅仅是一个民间商人,信史不可能为他单...
导读:《漂亮书生》男主是谁?漂亮书生中男主个个帅到爆屏! 前几日笔者还在给大家安利鞠婧祎的新剧《如意芳霏》,这是一部古装剧,由鞠婧祎、张哲瀚等人主演,二人的再续前缘...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
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立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就是要让人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先烈和无数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做出贡...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貂蝉的故事了,貂蝉大家也知道的四大美女之一,既然能被称为是四大美女之一,那当然还是有她不一样的地方了,貂蝉也的的确确如此的,所以三国时期,英雄...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自然在文化上也是相当开放的,那么这一时期的文人骚客们,又是用哪些诗句来形容女性身体的美丽呢? 大家还记得那部大头娃娃剧吗?看到这,脑...
曹操麾下大将有不少是历次征战中战败投降或者是阵前倒戈的降将,其中佼佼者不少比如张辽,张郃,徐晃,文聘,臧霸,庞德等等,名气最大的应该是位居五子良将之列的张辽、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