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纵观历史,大汉民族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以失败告终,虽然我们有时也打败过少数民族,但总的来说,汉族在战场上以失败居多。为什么汉族总打不过少数民族?
从秦、汉开始,中原汉族政权就和北方少数民族进行了长期厮杀争斗。从军事实力来说,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原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总体占有较大优势。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崛起,军事实力发生质的飞跃。这次飞跃是从后晋太祖石敬瑭送给契丹“幽云十六州”开始的。后晋太祖石敬唐为了壮大自己,争取外援,主动投靠契丹人,自称儿皇帝,将原本属于中原政权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契丹民族因此开始逐渐强大,为中原汉族政权埋下了祸根。
占据了“幽云十六州”的契丹人,从此开始了亦耕亦牧的生活。这一时期,大量汉人加入契丹政权,为契丹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尤其是组织文化、军事指挥文化,以及先进的生产力和武器生产工艺。契丹政权灵活地采取南北院两套管理制度,南院管理汉族农耕地区,北院管理北方地区游牧民族,算是最早的“一国两制”。
北方游牧民族本身不缺优良的战马,从小生活在马背上,善骑射,加之有了先进的理论武装和生产工艺,如虎添翼。此后他们不仅兵强马壮,而且组织越来越严密,决策越来越靠谱,军事指挥越来越科学。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对收复“幽云十六州”志在必得,为此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都被契丹大败。
第一次北伐,赵光义自己差点成了契丹的俘虏;第二次北伐,即公元989年的雍熙北伐,宋朝动员了三路大军约30万军队,先后征调了近百万民夫运粮食和武器装备,准备不可谓充分,考虑不可谓不周到,力量不可谓不强大。但是,宋太宗最终还是在幽州(今北京)功败垂成,被契丹打的大败而归。在这两场战争中,契丹军队都显示了卓越的指挥水平,他们已经把孙子兵法用的炉火纯青。
契丹建国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进步的一次质的飞越,不但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高,而且在军事装备、武器改良方面也都有大的提升;在部队指挥上,几乎都是皇室亲王领兵指挥作战,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等,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文化水平和指挥水平在当时都堪称一流。金国刚崛起时,骑兵异常彪悍,加上对马具的改良,对汉族军事思想的进一步吸收,金国生成了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骑兵部队。
当是,金国建立了比较先进的猛安谋克军事制度:猛安是千夫长,谋克是百夫长,再往下还有什长、伍长。伍长一组五个人,什长一组十个人,下辖两个伍长。谋克手下一百人,手下十个什长,二十个伍长。军事组织十分严密,指挥系统非常高效。这算是后来满清八旗制度的前身。金灭辽以后,金朝的军事力量比早期的辽朝更胜一筹。金朝在骑兵装备、战法运用、攻城技术等方面又有了较大进步。
北宋灭亡前,大臣李邺被派去金朝谈判,根据所见所闻,他形容金兵“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北宋君臣认为李邺说的过于夸张,说他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后来,金兵杀来了,才发现李邺说的果真八九不离十。
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有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骑兵至少20万,并且出现了人、马皆披铠甲的重装骑兵(铁浮屠)。同样,金朝的统治集团也不再是之前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文盲,像完颜宗弼、完颜宗瀚等皇室亲王,都是熟读兵法的才俊,他们的军事指挥水平都足以名垂军史。
在与中原政权争斗的过程中,游牧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良战马。在这种优势下,将领的军事才能和军事组织能力又提高到和汉人差不多的水平,那汉人怎么打的过他们?金朝将南宋打怕了,只是金国当时政治水平还不够高明,要想完全占领南宋,也很难做到,只好和南宋议和。议和后,金国的金世宗创造了“大定盛世”,金世宗本人被朱熹誉为小尧舜,金国当时的治理水平一点都不比南宋差。
再后来,南宋被蒙古军队灭亡。两宋都是亡于北方少数民族,第一次是被完颜家族建立的金朝灭亡,第一次是被蒙古黄金家族建立的元朝灭亡。这足以反映当时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在军事力量对比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当时,这种军事实力对比的变化,不是某一个人能改变的。
元朝的骑兵更是横扫欧亚大陆。他们所向无敌的原因不光是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统帅的军事指挥水平高超,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是伟大的军事指挥家。
元朝消灭南宋后,确立了在全中国的统治。对北方游牧民族来说,这是破天荒的是第一次。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元朝蒙古统治者的统治经验明显存在不足,自身皇权设计不稳,内讧频发,迅速腐化。所以,元朝不到百年就退出了在中原统治,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蒙古高原。
随后,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派大军深入蒙古高原扫荡,明成祖朱棣更是多次御驾亲征蒙古高原。朱棣时期的明朝军队,也可算是打遍东亚大陆无敌手。这一段时期,明朝中央王朝短暂保持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倒性军事优势。
但是,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蒙古人又开始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时常越过明朝长城防线抢掠、杀人。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率20万大军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来犯之敌,其中大约有5万骑兵,6万火枪部队,但是在河北怀来县的土木堡被也先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本人被俘虏。这次失败,固然和明朝指挥失误的存在重大关联,但如果蒙古人没有强大的军力,肯定也无法消灭这么多明军。要知道,这时距离明成祖朱棣去世才25年。之后,明朝对这些北方少数民族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对付。
《明英宗实录》记载了巡按监察御史张昊在景泰元年(1550年)的一个上疏:“虏酋也先分道入寇,或二三百骑我军虽千百不能擒,或四五百人我军虽数万不能胜。”翻译成白话文:“瓦剌的也先太师,率两三百骑兵来犯的时候,我们有上千人的军队,但是我们对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来了四五百人的时候,我们有上万人,我们对他们还是没办法。”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北方边防都是采取以守为主。但是防不胜防,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的俺答汗还率军杀到北京城外(庚戌之变),吓得嘉靖皇帝惊慌失措。后来,从崇祯二年(1629年)开始到明朝灭亡前,满族骑兵更是5次杀到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烧杀抢掠,明朝虽然是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灭亡的,但是李自成和南明的残余政权都是被满清消灭的。
中原王朝跟少数民族打仗,为什么总打不过人家?
一、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兵无常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浩如烟海的思想文化典籍,使读书人沉迷其中,皓首穷经,只重清谈和道德说教。科举制度一方面吸引了汉民族的一部分精英分子,使他们的身心倍受摧残;另一方面,考试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所以,往往在少数民族发动对我们的战争的时候,我们的朝廷往往是手足无措,一片唏嘘。我们的战斗力被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典籍严重的削弱了。隋唐以后推行科举选仕制度,更把这种状况推向极致。科举制度不仅吸引了一大批社会精英,而且使整个汉民族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心理赵匡胤靠担任军职夺取了皇帝的宝座,当上皇帝后,他怕别人也靠军队夺取帝位。
所以他亲手导演了杯酒释兵权的喜剧,让石守信等将领自动交出兵权。随后又从制度上对禁军加以整顿,降低禁军统帅的地位,疏离禁军将领与士兵的关系,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禁军数量多力量强,待遇最好,地方军待遇差,从不训练。乡军,蕃军不是正规军,更不如地方军。这显然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两宋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直至被灭亡。
二、从饮食结构讲, 汉民族以素食为主,辅之以肉食,导致身材瘦弱,矮小。而北方的少数民族以肉食为主,身材高大威猛有力。身材的高矮当然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比如,两个人打架,一个一米五几,一个一米八几,你想结果会怎样。那高个的肯定占上峰。当然这是一般情况而言。但大多数情况下那高个的会赢。像南方的少数民族如云南,四川的少数民族平均身高比汉族还要矮,所以他们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侵略过中原政权。我认为,体格的强弱绝对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汉民族的平均体格不如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在战场上自然打不过北方的少数民族。
三、少数民族全民皆兵,它的生产和战斗是一回事,三岁开弓,五岁上马。匈奴人口最多的时候150万,兵力最少的时候,“控弦之士三十万”五个人里一个兵。汉朝人口最多的时候6000万,军队最多的时候60万,一百个人里一个兵。中原王朝老百姓是手拿锄头的,要把种地的训练成拿刀枪的,需要时间和训练成本。少数民族本来就是拿弓箭的,所以他们全民皆兵,你打不过他。
四、匈奴这些北方民族打仗不需要后勤,每个战士三匹马,一匹战马,一匹走马,一匹驮马。平时行军的时候骑走马,驮马是驼送物资的,战马只有冲锋陷阵的时候才能骑。这些马大都是母马,渴了可以直接接奶喝,饿了天上飞过去什么,地上跑过去什么,一箭放倒就能吃,不太需要后勤。
人家一出兵二十万,是二十万骑兵,咱们一出兵二十万,需要五万押送粮草的,粮草一断就没法打了。另外骑兵的机动性强,蒙古铁骑在俄罗斯平原上一天80公里,跟二战装甲部队的速度一样快,声东击西,机动性极强。就算你修长城,长城万里长,但也需要万里布兵,人家几十万军队集中一点,冲个口子就进来了。
五、从气候上讲,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从北往南打,越打越暖和,那怕什么,爽,光着膀子打;咱从南往北打。越打越冷,冻得弓都拉不开,枪都握不住了。
另外,中原王朝对不能耕种的土地不感兴趣,占他的地也没用。但游牧民族和中原打仗就准有收获,银子、绸子、瓶子,总能捣鼓点回家。中原王朝和他们打仗只花钱,没有任何收获。从机动上也没必要打,一追,人家跑西伯利亚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2-07-07 08:39
上述文字是💠《为什么中原王朝的汉族打仗经常打不过北方少数民族呢?》✨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孝庄并不是第一次辅佐幼帝,在康熙之前就有一个顺治。但是相比起不愿意当皇帝更愿意当和尚的顺治,孝庄和康熙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一路相互扶持着走来的。然而有着这样深厚的情...
李旦为什么“三让天下,两次登基” 李旦真的是一个废材皇帝吗?李旦是唐朝皇帝中属于平庸的皇帝,他治不了国,对于这一点,他的内心十分明了。然而,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废材,...
晚清时期的中国,列强欺凌,清政府腐败无能,整个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状态,老百姓们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面对内忧外患,很多遭受压迫的老百姓奋起反抗,民间出现了很多反抗...
在中国古典文化发展中,酒一直是个形影不离的载体,文章诗歌因为酒而变得更加美妙传神,酒也因此具备的文化色彩,酒变成了文化,成为了一种活的液体,能直达人的灵魂深处,下...
吕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猛将,他可能是一个优秀的武将,但他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到处树敌也决定了他必将受到多方讨伐。 公元198年,在吕布麾下猛将高顺和张辽的猛烈打击下...
70多年前,有一群丑恶的人踏入中国的土地,他们野心勃勃,想吞并中国,引发了而后的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小编铭记于心,我们今天的安稳的生活,永远离不开抗日先烈的牺牲,所以...
甘露之变时怎么回事?皇帝为何会被奴才限制呢?甘露之变指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胜,造成朝廷数以百计的官员遭到杀害。 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
我们都知道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每个人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首饰都是有规定的,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就像皇帝的帽子一样,那么古代皇帝的帽子为什么会不同...
康熙皇帝是大清的贤明帝王,功绩非常显赫,对国家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继承人的选定问题上,他却因为没处理好而引发了皇子之间血腥的争夺,最终雍正皇帝赢得了皇位。...
古代官府抓犯人通过画像真的能抓到吗?我们常常能在影视剧中看见官府在外面张贴通缉令,上面画着一个嫌犯的人像,然后旁边是几行大字,有时还有悬赏。我们也常常发现,这些通...
道光年间时,吸食鸦片的风潮兴起,不管是民间还是宫中,吸食者都有很多,但这个东西的害处,不光经历苦难的中华民族深感其痛,当时的道光就已经明白了鸦片的危害,所以有了林...
如果袁崇焕没死,明朝能续命更长一点吗?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等罪...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有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石刻群雕中有神秘的无字碑,也有巨...
导读: 曾经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呢?原因似乎很多,始皇帝在世之时,貌似强大的秦王朝的统治也并不是很稳固? 网络配图 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在全...
庞德在樊城之战中,落于水而被关羽军队擒获。关羽其实是爱惜庞德的勇猛的,就劝说他归降蜀汉,而且他的堂兄庞柔在蜀汉为官,旧主马超也在蜀汉,大家可以一同为臣。可是庞德性...
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死后的无字碑更是被后世诸多谈论,可是你知道么同样无字碑的不只有武则天,明十三陵就有十二座是无字碑。 武则大在公元623年出生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