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灵宝之战二十万唐军惨输给三万叛军 明明只需坚守便可获胜 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灵宝之战二十万唐军惨输给三万叛军 明明只需坚守便可获胜 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灵宝之战二十万唐军惨输给三万叛军 明明只需坚守便可获胜 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公元756年六月,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安禄山部将崔乾佑于灵宝西原大败大唐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军,夺取潼关。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得大胜。

公元755年十二月, 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 封常清、 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 深沟高垒,闭关固守。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 叛军远来,利在速战;官军凭借潼关天险,利在坚守。故主张在潼关据险固守,以打破叛军的速决企图,待其兵力削弱,内部发生变乱时,再大举反攻。

郭子仪、 李光弼也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 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庞忠等率10万大军继后,另派3万人在 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

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

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 惊天骇地,一片 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逃回潼关。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被部将挟持至洛阳,投降了安禄山。

“灵宝之战”爆发前夕,唐军和安禄山的叛军已在潼关一带相持了近半年时间。叛军本想攻破潼关直取京师长安,可是潼关地势险要,加上唐军主力皆驻守于此,所以叛军只能望关兴叹。然而随着时间地流逝,形势却对叛军越来越不利。一方面,叛军西进无望,在经过长时间的对峙后士气开始逐渐低落。

另一方面,叛军分兵攻打南方却又遭到唐朝地方守将的顽强抵抗,结果也是止步不前。安禄山在叛乱爆发初期带出了15万大军,可是经过战争损耗再加上多次分兵,此时潼关的叛军主力已不足10万。更让叛军感到担忧的问题是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军队在敌后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叛军时刻面临着被切断与河北基地联系的风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安禄山打算放弃已占领的洛阳,撤退至河北老巢死守。不过要是形势朝这个方向发展,叛军的末日恐怕很快就会降临。因为当时即便在河北,对唐朝保持忠诚的还是大有人在,安禄山的事业一旦出现挫折,叛军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就从内部自行瓦解掉了。

然而就在安禄山濒临绝望之际,唐玄宗却命令驻守潼关的唐军主帅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结果唐军在灵宝西原的黄河河岸与群山之间狭隘地带遭遇到叛军伏击。唐军在发现中埋伏后立即乱作一团,相互踩踏,死伤无数,20万大军仅剩8千人逃回潼关,“灵宝之战”以唐军惨败告终。

“灵宝之战”结束后,叛军乘胜追击迅速攻下潼关,兵锋直逼长安。“安史之乱”这才演变为一场真正危及大唐帝国生死的浩劫。那么问题来了,原本明明能躺赢,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

后世许多人将“灵宝之战”的失利归结于唐玄宗老糊涂,听信奸臣谗言,放着躺赢的机会不要,偏偏选择去“送人头”。结果不但葬送掉了自己一生的名望和帝王事业,也险些葬送掉了大唐王朝的百年基业。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的要求确实很愚蠢,因为结果证明了一切。然而要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首先,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唐军与叛军的力量对比呈压倒性优势。唐朝在陇右、河西、朔方这三大藩镇的驻军原有约21万。“安史之乱”爆发后,三大藩镇只留下少量部队维持地方治安,主力皆赶至潼关,再加上潼关原有守军及新招募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了20万。值得一提的是,陇右、河西、朔方三镇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边防军,其战斗力完全不亚于叛军,因此唐军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兵员质量上,都远胜过叛军。

其次,自从安禄山叛变后,唐玄宗对将领的信心几乎坍塌。他任命哥舒翰为潼关唐军的主帅,但也不见得对哥舒翰就彻底放心。尤其是当他得知哥舒翰手下竟然建议哥舒翰“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造反逼宫信号。虽然哥舒翰没有采纳手下的这一建议,但要说唐玄宗没心有余悸,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谁站在唐玄宗的位置上,恐怕都不会希望这种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最后,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唐玄宗如果长时间对叛军束手无策,那显然是有损他的帝王权威。尤其是当大多数人觉得安禄山仅以三镇兵力,就可以将整个帝国搅得鸡犬不宁时。如果让战事继续拖延下去,国内对唐玄宗的质疑之声将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唐玄宗急于想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迅速击溃叛军,以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

因此,当唐玄宗收到叛军实力已大幅削弱的消息后,下令让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去找安禄山决战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这几乎是稳操胜券的事情。然而谁也想不到,身经百战的哥舒翰却在“灵宝之战”中出现了致命失误。短短一天之内,唐军20万主力灰飞烟灭,以至于唐朝这边连重新从后方调兵遣将,布置防线的时间都没有,这才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换句话说,如果哥舒翰没有一次性断送掉20万大军,那结果也不止如此,毕竟当时大部分人都是站在朝廷这边而不是站在叛军这边。“安史之乱”在唐玄宗执政期间爆发,他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把“灵宝之战”失利的“黑锅”也全扣到他的头上,显然有失公允。

发布时间:2022-05-27 23:48

上述文字是💠《灵宝之战二十万唐军惨输给三万叛军 明明只需坚守便可获胜 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在古代没有身份证 要是有人冒充身份怎么办?

古装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角色因某件事拜访某人或者进入某些敏感的地方,手中总要拿上一个牌子样的东西证明自己的身份,一些检查严密的甚至会拿出另一半与之相对的信...

[历史] - 2022-11-17 11:53:55

古代被株连九族的时候那些亲戚们为什么跑路?就在家中等着官兵上门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推行了各种各样的酷刑,在古代有一句叫做祸不及妻儿,在此基础上株连九族的刑罚算是极其残忍了,不仅妻儿被连累就连亲戚朋友都被连累...

[历史] - 2022-06-23 07:30:28

慈禧如何利用天津教案 让曾国藩从道德圣人沦为卖国奸贼?

何谓教案?是指中国百姓与西方传教士及其中国教民之间的到达司法层面的冲突。最早的教案发生于1842年的北京,最后一场教案则发生在1911年陕西武安,时间跨度60余年,恰好是晚清之...

[历史] - 2023-03-21 01:39:01

死刑犯行刑前朱元璋看到犯人的名字和祖籍之后不仅免除了死罪还免死五次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的杀伐果断是出了名的,杀人无数,但唯有一次,在他判了一个官员死刑以后,在行刑前朱元璋问犯人: “你祖宗是谁?” 听完又说:“免五次死罪”,这人是谁,这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 - 2022-06-19 14:23:25

元成宗铁穆尔独生子——孛儿只斤·德寿介绍

大德九年六月初五庚辰(1305年6月27日),元成宗册立他为太子。十二月十八庚寅(1306年1月3日),德寿去世。 皇太子 孛儿只斤·德寿(?-1306年1月3日),孛儿只斤氏,元朝皇族。元...

[历史] - 2021-09-27 11:51:39

秦始皇修建兵马俑 仅仅只是因为好玩吗?

中国的秦始皇陵,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个震惊中外的兵马俑,秦始皇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建造的呢?科学家认为,秦始皇建造兵马俑的目的非常简单,可能仅仅是因为好玩,好看...

[历史] - 2023-06-02 04:05:00

西汉大将军李陵投降匈奴之谜

李陵(?~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年轻时为侍中建章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向汉武帝请求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很欣赏他这种勇气...

[历史] - 2023-06-29 22:17:20

李世民是如何看待三国司马懿的?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

[历史] - 2023-04-12 16:14:28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死因是什么?死后陵墓在哪?

说起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将领,就不得不提徐达,他几乎参与了全部重大战役,是明朝开国的头号功臣,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将领,却没逃过朱元璋的大清洗。 徐达生于1332,1385卒,...

[历史] - 2022-03-14 05:02:06

为什么说陆逊是真正改写三国历史的军事天才?他做了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陆逊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陆逊是继周瑜之后,东吴的又一个军事天才,其水平不亚于诸葛亮...

[历史] - 2021-12-17 15:42:08

《风起霓裳》武才人黑化了吗?武才人指的是不是武媚娘?小武才人是谁演的?

风起霓裳武才人黑化了吗?武才人也就是武媚娘这个角色,非常有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武才人当然是历史上的武则天,很多人关注她成为皇帝,但在那之前,刚进宫的武才人也...

[历史] - 2021-12-29 04:51:34

史上最冷血的皇帝,废了2个皇后,其中一个被踹死,另外一个被烧死

在我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称帝以来,皇帝也成了九五之尊的代言人,然而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不乏冷血的,但是今天小编说的这位堪称之最,他废了2个皇后,其中一个被踹死,另外一个被...

[历史] - 2023-05-27 01:13:27

光绪要求妃子女扮男装?来看一下清朝皇帝奇特的召幸方法

清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自然不可能雨露均沾,那么选择哪位妃子来侍寝皇帝,就成了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前几年的一部宫斗剧《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因为剧中对于清朝时期的...

[历史] - 2022-03-15 18:40:59

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不是赵高,刘瑾,而是此人,他是唯一葬进皇家陵寝的太监,俩位皇帝为他写碑文立传!

太监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独有不人道的职业,一说起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相信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都会想到太监专政、宦官误国的赵高和刘瑾等人,然而说到最却并非是他们,今天...

[历史] - 2023-05-28 03:26:59

揭秘:武则天杀害孙女之谜

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的女皇帝,可是关于的她的评价有好有坏,其中一项就传闻的武则天杀害孙女,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孙女,中...

[历史] - 2022-07-24 09:27:30

朱元璋杀功臣:权力野兽朱元璋的残暴刑罚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

[历史] - 2023-03-01 23:12:1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