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是前秦第三位国君,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休养生息,加强生产”政策,实现国力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而后发动淝水之战。意图消灭东晋,一统天下。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导致前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独立。
两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拜西晋八王之乱所赐,中原地区经年战乱,民生凋敝,人口锐减,汉族无力统御中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趁虚而入,这个时代素有“五胡乱华”之说。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各族之间分歧很大,彼此互相攻伐,屠城灭族之事时有发生。五代历朝的帝王也大多以凶暴著称,但是前秦苻坚大帝却在一群卑鄙残暴的乱世强人之间卓尔不群,一改父辈凶戾作风,转而以宽厚待人。
宽仁的民族政策
公元357年,苻坚获得王位。他认识到北方复杂的民族关系,而作为统治阶层的氐族人数又太少,因此采取了平等、包容的民族政策。在任用官吏、发展经济等重要方面不偏不倚,各族平等,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在这一时期,起码从表面上看,前秦的民族矛盾是五胡十六国中最为缓和的。
苻坚可以说是一个汉化的胡人,大胆任用王猛、权翼等汉人为重臣,轻徭薄赋、崇儒重道、修订典律、偃甲息兵、劝课农桑、与民休息,前秦帝国走上了一条富国强兵之路。仅仅数年,中原地区就恢复了生气,国力蒸蒸日上。而苻坚的励精图治也的确在短期内得到了回报:短短十多年间,先后攻灭了前燕、仇池、前凉、代国,控制了中国整个北方地区,与偏安江南的东晋政权南北对峙。此时的苻坚38岁,壮年得志,颇有当年魏武挥鞭的气势。
宽厚的驭人之道
说起大帝苻坚的驭人之术,就不得不提慕容垂。慕容垂本是前燕皇族,也是前燕的柱石名将,曾经击败东晋桓温的北伐。但是因为功勋太大,形容伟岸,气度非凡,被人说有帝王之相,而遭到前燕皇室慕容暐、慕容评的猜忌,不得不西逃秦国,投奔苻坚。苻坚对慕容垂的个人能力非常欣赏,他心里认定这个时代能和自己共掌天下的只有这个慕容垂,也曾经因为慕容垂的存在不敢对前燕用兵。
此时听说慕容垂来投靠,自然是非常欢迎,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宾徒侯。但是苻坚大帝的宰相王猛对慕容垂并不放心,可以说终其一生都想灭掉慕容垂,甚至使了一套漂亮的“金刀计”:在征伐前燕进攻洛阳的时候,王猛去拜访慕容垂,说我马上就要走了,但是不忍我们之间的友情,你能不能给我点纪念品,我带在身上,也好寄托相思之苦。慕容垂一听,也很感动,当即就赠送了自己的随身佩刀给王猛,让王猛聊解“相思之苦”。
王猛随即收买了慕容垂的心腹金熙,拿着佩刀对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说苻坚对慕容家产生了猜忌之心,让儿子赶紧想办法逃跑。这慕容令一看,刀确实父亲的刀,就信以为真,逃回了前燕。身在长安的慕容垂一听儿子反叛,解释就是掩饰,啥也不说了,跑吧。后来,慕容垂又被追回长安,只好向苻坚请罪。苻坚说,你看看,这是干什么,你儿子反叛和你又没多大关系,我还信不过你嘛?对慕容垂不加任何罪责,仍然委以重任,担任原来的职务。对于苻坚和慕容垂之间的这段故事,如果没有后来形势骤变,慕容垂趁人之危出走建立后燕,苻坚和慕容垂之间的满满感情,真可以流芳百世。
轻敌失败
公元379年,前秦进攻襄阳,东晋大将朱序死守襄阳,最后力竭被俘。苻坚大帝讲义气的毛病又上来了,认为朱序是个忠臣,可以为自己所用,就认命朱序为度支尚书——“来我这管钱去吧”。但是苻坚大帝对人性的过度执着,导致了自己的关键失败:在淝水大战的关键时刻,朱序突然临阵倒戈,导致了秦军的全面失败,苻坚大帝落荒而逃。
众叛亲离
苻坚大帝将皇族贵胄分封到各地,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这种政策虽有助于控制帝国庞大的疆域,却也导致中央政府过于空虚,缺乏制衡全国大局的能力,这种矛盾在苻坚节节胜利的时候尚不会凸显出来。但是当苻坚从淝水之战败退而归,前秦国力大衰,潜伏在前秦帝国的各族之间的矛盾就立刻爆发了出来。
鲜卑、羌族纷纷举兵反叛,慕容垂趁机回到燕国故地称王,而慕容冲、慕容泓等人则在长安城下挑战失势的苻坚。由于缺乏足够的兵力拱卫长安,苻坚无奈之下弃守长安。这些人之所以能背叛,完全是苻坚大帝给这些人留下了生存空间,而苻坚大帝也终于为自己的过于宽仁品初尝了苦果。
姚苌的叛变
历经失败的前秦帝国,此刻已是风雨飘摇,苻坚大帝则如同汪洋孤舟,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姚苌是羌族人,得益于苻坚大帝的民族政策,姚苌在前秦也深受重用,被苻坚封为“龙骧将军”。历经淝水之战失败的苻坚大帝,派长子苻叡和姚苌前去平叛慕容泓,结果苻叡不听姚苌的劝告,败死华泽。姚苌就派人去向苻坚请罪,结果一生宽仁却迭受打击的苻坚,却在这个关键时刻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对姚苌的报告非常生气,一改往日作风,斩了姚苌的使者。
这一斩完全吓坏了姚苌,手握军权的姚苌发动兵变。而失势的苻坚大帝竟然在五将山又遭遇了姚苌,姚苌完全不念旧情,要求苻坚将帝位禅让给自己。苻坚说:禅让是古代圣贤之间的事情,凭你这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也配吗?最后从容赴死,享年仅48岁。
苻坚大帝以江湖义气取代帝王权术,大哥带领小弟一起发财,在国运正盛的时候也无不可。但是一旦时运不济,大哥不能完全压制小弟,而小弟又缺乏对大哥的绝对忠诚,这种江湖义气式的治国方式立刻显现出其致命的弊病,最终成了前秦帝国的催命符。
苻坚为什么一意孤行要伐晋?
一位曾经从谏如流的“明君”,在统治后期后却“昏聩独断”地将一国之力投入到淝水之战的赌博中,终于葬送了自己的天下。然而,如果简单了解一下史书就会发现,苻坚南征时的“昏庸”,其实与苻坚之前的贤明是相通的,并不矛盾。那么就来分析一下:首先,苻坚贤在何处?
帝王为人称道之处,无非“文治”“武功”两道。文治方面,苻坚在位期间,严明尊卑,整肃法纪,尊师兴学,从制度上讲是“封建化”,从文化上讲,则是“汉化”。然而这“两化”所损害的,恰是苻坚的本族,氐族。相比于“五胡”中的其他四类,从汉朝就在川陕一代与汉人杂居的氐族,在汉化程度上无疑要高出一等。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他们入关后,基本不用汉化就可以适应关中农耕社会,因而也就缺乏进一步汉化的动力。这点可以在苻坚接受教育时苻洪的一番话中看出来:“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入关三代,始有领导人接受汉式教育,氐族的落后在这里展露无遗。这种先天惰性,再加上中原的战乱催化,氐人尚武凶暴的一面被凸现出来,与苻坚的“汉化”策略产生了对立。
这一矛盾也在史书上得到了印证:无论是鄙视王猛大闹朝堂的樊世,还是被当做街头黑恶势力典型的强德,要么与氐族沾亲带故,要么干脆就是氐族魁首。这群人,原本是氐族武力开国的中坚力量,但在和平时期,他们的种族特权、我行我素却成了法制建设的首要障碍。就算是在“出头鸟”樊世被处决后,仍然有一群氐族贵人大闹朝堂,要取王猛的脑袋,气的苻坚当堂辱骂鞭笞,无所不用其极,氐族的骄横跋扈可知矣。
除了文化上与氐族大众的差异,在名分上,苻坚也在族内处于弱势。论嫡,他不及苻生,论长,他不及苻法。这两人,苻生暴虐被苻坚杀死,尚情有可原,而苻法却在无甚过失的情况下,仅仅因为苻坚母子对其夺位可能性的担忧而死于非命,这就很难说得过去了。虽然史书上记载的凶手是苻坚之母,不过个中内情,一千多年后的我们尚且怀疑,更不用说古代那些利益相关的氐族人了。
名分上的不正,加上国策上的分歧,如果说苻坚在他的大秦国里有什么死对头的话,那这个死对头不是别人,恰是他的本族,氐人。苻坚霸业初创之时,即有苻双、苻柳之乱,基本统一北方后,又有苻洛之乱。北方安定以后,苻法的儿子苻阳又意图为父复仇——若把这些打不尽、打不得、合不拢的“本族血亲”留在关中作为中央之倚仗的话,其一,汉化会受到很大阻挠,其二,这群与苻坚离心离德的人随时可能祸起肘腋,届时局面就更加无法收拾了。
因此,于公于私,苻坚都有充分的理由,去提防、打压这些自己的同族人。苻坚在淝水之战前将族人分散迁往全国各地的策略,个人猜测,很可能就是为了针对氐族人,使其力量分散,不得为谋。把氐族精锐七万人交付吕光,让他们远征西域,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发配”呢?
相比之下,苻坚重用其他族的人才就不奇怪了。他们与苻坚没有种族牵涉,便于制度化管理,而且与苻坚比起来,他们在王位名分上也不会有任何威胁。淝水之战前,前秦内在的两大隐患简要分析完毕。拆分氐族,重用异族,其实是苻坚在汉化道路上不得不走的两步棋。
而苻坚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两大隐患吗?私以为不然。首先,他对鲜卑族大将慕容垂那过度的笼络宠信,就很可能是一种用人策略。肯定有人会质疑这一措施最终让慕容氏尾大不掉,裂土称王,但其实这个策略在淝水之战后曾收获奇效。战后,护送苻坚的残兵败将返回关中的,正就是这位慕容垂。
途中,他的幕僚以为此乃天赐良机,提议劫杀苻坚,由慕容垂称王,但却被慕容垂拒绝了。直到护送完毕,又被苻坚派到关东平乱后,慕容垂方才自立。另外,苻坚在后来去世时,“凶手”姚苌的羌族军队甚至为他泣涕流泪,足可见苻坚笼络人心策略的成功。从这些措施及其实效来看,苻坚对这些危机应该是有所警惕和应对的。
而这一应对的终极策略,就是南下伐晋。首先,与异族领袖之间的恩情关乎个人而无关制度,一旦苻坚去世,恩义断绝,慕容垂等异族豪强反叛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在还有外部势力骚扰的情况下,内外勾结,局面势必更加难以控制。但若天下一统,如果要对异族势力下手,就不必担心他们投奔他国,构祸子孙了。
其次,南方未得到充分开发土地也是安置本族人的优良所在。充裕的物质资源也可以让前秦政权拥有“养闲人”的能力,从而大大拓宽苻坚实施民族政策的回旋余地,这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任何一位北方统治者都会予以重视的。最后,借一次规模宏大的远征,消耗、分散各民族的武装力量,从而缓和矛盾,也是一种可取的策略。
所以,从起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在苻坚“淝水之战”前后采取的一系列昏招中,有很多都是与之前的政策一脉相承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看似错误的淝水之战与高明政策都是苻坚的被逼无奈之举;而能在当时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中走到这一步,苻坚已然在历史舞台上,奏出了足够精彩的强音。他的失败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一时期历史的悲剧。
发布时间:2022-05-26 23:30
上述文字是💠《前秦天王苻坚一生宽仁 唯一一次失败就让前秦土崩瓦解 苻坚大帝的悲剧人生 苻坚为何一意孤行要伐晋?》✨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史书记载光绪帝的死因是中毒,而毒死光绪嫌疑最大的就是慈禧了,这种说法有什么证据呢?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呢? 1908年11月14日,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突然暴毙于寝宫之...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魏佳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出现过的皇帝,人们最经常也是最喜欢讨论的话题除了皇帝的丰功伟绩和功勋成...
绿衣为贱装,那关羽为什么要戴绿帽子?在作者当时的年代已经形成了风气。若非前人有描述关羽绿衣,相比作者不敢这么大胆给二爷写成绿衣。只可能是前人已经有此描述,作者不过是...
妓女这个词在现代是一个侮辱性的词语,但是在古时候,这只是一个职业称号,并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宋朝时期的妓文化更加蓬勃发展,这不仅仅是男女肉体关系的交易,而是一种更为...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各个英雄好汉,那么单论武力,哪一位是最强的呢,这可就不好说了,毕竟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是比较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武力值前三。 1、卢...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精锐军事力量和中央机构几乎被摧毁,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完全失去了政治和军事优势,不少大臣都主张南迁,唯独于谦等少数人反对,力排众议,且最后守住了...
对于一个有过鼎盛时期王朝来说,走向衰落是必然的。而作为历史上强大富强的唐王朝来讲,它的落幕就不禁令人感叹,感它过去的鼎盛,叹它最后的下场。因此作为唐王朝落幕前的最...
武则天的本名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我们知道她曾经用过武曌这个名字,那么她为什么要改名为武曌呢?她的真实姓名又是什么呢? 曌拼音zhào,同“照”,是宗秦客在武则天称帝前...
皇后的地位皇宫中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了,宫内的妃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去争夺这个位置,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不幸的皇后,她们看似一生荣华富贵,可是生活的却不如普通人自由,汉...
王莽为什么要推行禁二字名的法令?说到这个二字名,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三国时期它们的名字几乎全都是两个字吧?比如说“曹操,赵云,马超,吕布”等等都是两个字的,至于诸...
新版《小娘惹》的播出,难免会让观众拿老版进行对比。2008版的《小娘惹》在豆瓣上有着8.5的高分,因为这部剧实在太经典,新版想要超越这样一个评分并不容易。不过就剧情来看,...
导读:张纯是什么人?为什么能让刘秀信任? 三国的故事几乎是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每当提起四世三公人们都会想到袁绍,因为在东汉末年,他是大军阀。其实在西汉末年天下最为乱...
乾陵是女皇帝武则天和其夫君唐高宗李治合葬的陵墓,也是唐朝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为什么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难道是乾陵里没什么宝物?错,盗墓者图的就是钱财,经过...
武大郎和潘金莲这样的搭配,在现实中是非常难见到的,估计很少有女人愿意嫁给武大郎这样的男人,那么武大郎娶潘金莲,真的是因为美貌吗? 看过水浒,好多人为武大郎叫屈,娶了...
曹操和华佗的故事:曹操杀华佗后后悔莫及,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说到华佗,那可谓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神医,再加上《三国演义》上面的华佗,那可真的是将华佗给神话了。各种疑难...
董卓之死介绍:王允是怎么巧施连环计除掉董卓的?对于王允杀死董卓这个事情,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但是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允是怎么杀死董卓的,毕竟董卓也是一个身经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