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好水川之战北宋全军覆没 高级将领无一幸免 好水川之战 北宋占据明显优势 为何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好水川之战北宋全军覆没 高级将领无一幸免 好水川之战 北宋占据明显优势 为何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好水川之战北宋全军覆没 高级将领无一幸免 好水川之战 北宋占据明显优势 为何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作战中的一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宋军大败,死伤过万,大量军事将领阵亡,领军的主帅夏竦被贬河中通判;副帅韩琦上书请求朝廷治罪,被贬秦州知州;作为主将之一的范仲淹,则被贬到了耀州担任知州。好水川之战,宋军明显占据优势,为何却遭到了失败的命运?

1041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已经持续到了第三个年头。接连多次击败宋军,使得西夏景宗李元昊的野心越来越强烈,他开始公然的向宋朝宣称“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而这一次,李元昊率领着10万大军再一次杀入宋朝境内。

一、宋朝方面的内部分歧

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李元昊,宋朝的仁宗皇帝赵祯在西北安排了重兵布防,同时也安排了豪华的将领组合来抵御西夏的入侵。首先军事“一把手”是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夏竦,安抚招讨副使韩琦,这两人均是历经几朝的北宋名臣。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气更大的安抚招讨副使,就是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代名臣范仲淹。这三个人组成了北宋西北防御西夏的“铁三角”,在他们坐镇期间,北宋一改往昔对边患妥协绥靖的作风,逐步加强巩固西北防线,并有效的遏制住了西夏逐步蚕食宋朝领土的迅猛攻势。

不过这一次面对李元昊的10万大军,韩琦和范仲淹二人却产生了意见上的分歧:一是韩琦要打“速推”战。韩琦认为,西夏大军深入宋境,正是大规模歼灭西夏大军有生力量的机会。所以此刻更应当主动出击,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李元昊的进攻。

二是范仲淹要打消耗战。范仲淹却认为,西夏精锐铁骑十分擅长运动作战,宋军以步兵为主,机动力远不及西夏骑兵,如果主动出击十分不利。而宋朝的真正优势实际上是国家综合实力,所以只需要依托城池、堡垒对敌人进行消耗,逐步压缩西夏的生存空间,耗到最后输的一定是西夏!

这样的意见分歧最后竟然闹到了仁宗皇帝那里,仁宗皇帝当然希望能够迅速解决边患,从而缓解朝廷财政方面的压力,所以最终同意了韩琦主动出击的计划。

二、西夏方面的部署

西夏方面动员10万大军侵略宋朝,对于此番出征李元昊做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重点咨询了麾下谋士张元的看法。这个张元原本是宋朝人,在宋朝时却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第,自觉自己一身的才学难以施展,转而投奔了西夏,被李元昊重用为国相!

要说这个张元虽然是宋朝的叛徒,但是却着实有几分才华。这一次西夏入寇,张元为李元昊的谋划便是:威逼宋军坚城却不直接进攻,伺机在外围设伏,利用党项骑兵的机动性灵活打击宋军的有生力量。不得不说,张元的这一番谋划正好克制了韩琦的整体战术思路。

三、党项铁骑肆虐好水川

李元昊的大部队自灵州折姜一带出发,浩浩荡荡向南杀来;宋朝方面由韩琦领衔,率领北宋西北诸路人马予以正面迎击。这一刻便拉开了好水川之战的序幕:

一是佯攻怀远,诱敌来援。李元昊首先将自己麾下的兵马分成两部分,其中一小撮先头部队直接进攻宋朝的怀远城,而他自己则率领着大部队在好水川一带进行埋伏。其真实的目的在于诱使韩琦麾下的部队增援怀远,从而利用好水川的有利地形对宋军予以减免。

韩琦果然中计,于是命令麾下环庆路副都统任福率领数万宋军快速增援怀远,自己则亲自统帅诸路人马随后而行。当然韩琦并非无谋之人,他也在敌方着李元昊的“围点打援”的策略,于是嘱咐任福不要正面与西夏军队正面交锋,而是迂回到敌人身后切断其退路便可,届时既可埋伏歼敌,也可坚守待援,不至于被敌人一口吃掉。

二是添油战术,请君入瓮。任福立功心切,一路命令部队全速赶往怀远。他的部队在固原县遭遇了西夏的部队。一番厮杀之后西夏人开始主动后撤,任福则认为西夏军队已经不支溃败,于是开始挥军一路掩杀,意图扩大战果获取更多军功。

宋军既然开始追击,西夏人则按照既定的战术安排继续向后撤退,他们一边有序的撤退一边又会时不时的安排一小股部队返身回去和身后的宋军厮杀,用这种“添油战术”一直吊着宋军胃口,渐渐的把任福的部队引向了好水川方向。

此时此刻,任福早已经把韩琦先前的嘱托放在了脑后,他的脑子里只想着赚取更多的军功,获取军功是宋代武将唯一可以快速上升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之下,任福做了一个极为愚蠢的决定!他命令麾下作战人马脱离粮草辎重部队,全员轻装前进追击西夏败军。

三是骑兵冲阵,两翼夹击。就这样,西夏军边打边退,任福率领的宋军则是边打边追,渐渐的进入到了好水川这个地界。然而在宋军进入好水川之后却忽然失去了西夏人的踪影,他们却看见好水川区域内的道路两旁放着大量的银色泥盒。

任福担心其中有诈,于是命令士卒将泥盒纷纷打碎。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这些泥河之中竟然是一些活着的鸽子。这些泥盒一碎,鸽子顿时便成群结队的飞上了天空,宋军还在疑惑不解,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正好暴露了他们此刻所在的位置。

李元昊的大军远远望见鸽子飞上天空,当即挥师向着宋军所在的方向围了过来。他们首先采取骑兵正面冲锋的进攻方式,向任福的部队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战场之上,西夏的铁鹞子在宋军的阵营中来回往复的反复冲锋,一遍又一遍的蹂躏着、收割着宋军士卒的性命。

任福的部队非常顽强,他们结成密集的方阵拼死抵御着西夏骑兵的冲击,心中只盼着后面的援军能够赶上来。然而这个时候,西夏的步兵又从两翼突然杀出,几路人马夹击之下宋军终于陷入全面崩溃。

面对眼前这一幕,任福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但他也不愿独自突围逃生,终究只能仰天长叹:“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最终,任福所部一万余宋军被李元昊全歼于好水川。西夏10万大军趁着大胜之威,一路掩杀,接连击败韩琦后续多路援军。此役宋军兵力折损总数在3万以上。

好水川之战,宋军明显占据优势,为何却遭到了失败的命运?

其一,高级领导层对于作战的意见不统一。我们都知道,当要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一群人的意见无法统一,那么难免的会影响这件事的完成效率和成果。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领导军队、指挥作战的主将们身上,那么情况就会更为严重。

而在好水川之战中,意见最不统一的恰恰就是两位最为优秀的主将——韩琦与范仲淹。范仲淹认为,宋军虽然人多,但缺少精兵强将,战斗力差,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不宜贸然深入。韩琦则认为,在西北逐路设置重兵把守,会分散军力,如果遇上敌军会不容易对抗,如果一同出兵,一鼓作气,乘着敌军骄惰,那么一定能击败他们。

由于两人一攻一守,意见正好相左,且各有各的道理,导致宋仁宗在两人的作战方案上态度摇摆不定。他先是与主要大臣商量后,决定采用韩琦的主张,下诏命鄜延、泾原两路宋军同时进兵,于次年正月入讨西夏。不过,经过范仲淹的劝阻,他折中了一下,让韩琦负责泾原路主攻,范仲淹则负责鄜延路担任招纳、牵制的任务。

于是,就在宋朝内部关于出击进攻还是应该坚壁自守的时候,李元昊趁机南下攻宋,韩琦主动出击的计划就此落空。而范仲淹与韩琦的主防与主攻的争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来北宋与西夏战争的主动性。以至于迎战有些过于仓促,而导致被西夏设计。

其二,领军将领的冒进,被西夏诱敌深入。在西夏攻宋之后,韩琦不顾范仲淹劝阻,执意派出环庆副都署任福率军万余人,并令泾原路驻泊都监桑怿,铃辖朱观、泾原都监武英、行营都监王珪各率各其部,随同作战,宋军自镇戎军抵羊隆城,到了西夏境内后,伺机击败西夏。

而任福却没等到所有人马到齐就出发了,以桑怿为前锋,一直到了怀远城各军才聚齐。而在怀远城,正遇上镇戎军与西夏作战,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不断在增援。任福也赶到了当地进行支援,但西夏趁机假装战败,结果任福果然上当,紧随其后。而西夏军则向着好水川主力集结的地点跑去。

任福孤军深入,偏离了之前韩琦与之定下的行军路线。而李元昊在听到宋军追来的消息后,早已设下伏兵。等任福追到好水川,便被李元昊的军队伏击。任福军长途追击,早已人困马乏,而李元昊军则是以逸待劳。

两军激战三个时辰,宋军便溃败下来,战死10300余人。而任福、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等将领无一幸存,宋军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千余人。

好水川之战的失败是从高层决策到下级执行的两个环节都出现了失误所共同导致的。高层对于作战方案的分歧处理不够及时,耽误了备战的时间;而下层执行决策军官对于决策的执行也不够彻底,导致了作战计划的泡汤,从而导致宋军的惨败。一场战争的胜利永远也少不了决策的正确与及时,执行的彻底与坚决,倘若做不到,那么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了。

发布时间:2022-05-23 16:10

上述文字是💠《好水川之战北宋全军覆没 高级将领无一幸免 好水川之战 北宋占据明显优势 为何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古代历史,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

我们好,给我们推荐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宗汝霖是北宋晚期、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学识渊博,文武双全,有志向,有志向。为官期间,他不光为国家立下了战功,并...

[历史] - 2021-07-01 10:30:16

和珅的钱比清朝十五年总收入还多 为什么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在清朝时期的一位贪官可以说是用贪污的事件留下了响亮的名号,这个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时的资产足够抵得上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但这...

[历史] - 2022-06-17 23:11:41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彧,为何最终舍弃曹操而去?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英才,荀彧就是早期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谋士,而且二人配合完美珠联璧合,那么为何二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呢? 曹操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历史] - 2022-03-15 11:00:58

雍正治胤禩的罪,乾隆却给胤禩翻案?其实不是翻案,是宽恕!

历朝历代之所以说不能违背“祖制”,实际上就是在之前的皇帝所做的一切绝对正确,绝对不可能出错。 后来的皇帝既不能违背,更不能改。 乾隆之所以会给胤禩“翻案”,自然也不...

[历史] - 2021-05-05 22:34:15

王娡如何从生过孩子的农妇,逆袭成一代皇后?

王娡是汉武帝的母亲,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她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嫁过人且有孩子,那么她后来又是如何逆袭当上皇后的呢? 王娡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亲是燕王藏荼...

[历史] - 2022-07-14 08:08:23

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明成祖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朱棣的年号为永乐。何为年号,年号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用来纪年的名号。永乐年间,也就是我们习惯使用的纪念方式中的公元1403年至1424年。 永乐大帝像 年号由皇帝决定,具...

[历史] - 2021-06-18 22:15:11

慈禧太后的功大于过

现在的影视剧或者是书籍中经常能看到慈禧太后,她在我们脑海中的固定印象就是凶残、奢侈、卖国。而我更愿意想象她本来的面目,她曾是一个美丽、聪明、可爱的少女。慈禧被选进...

[历史] - 2021-04-22 04:27:12

司马懿怎么死的?诸葛亮比司马懿先死,为什么说是诸葛亮毒死了司马懿?

导读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

[历史] - 2021-08-12 15:56:59

李世民不喜欢武媚娘是因为脾气不对头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

[历史] - 2022-12-23 21:18:25

是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死亡之谜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 清同治八年(1...

[历史] - 2023-06-20 00:28:42

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中国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而和皇帝相匹配的还有皇后,今天就由小编来讲述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第一位,邛成太后...

[历史] - 2023-07-02 21:12:13

溥仪没有生育能力吗?为什么没有一儿半女?是因为清王朝气数已尽吗?

“溥仪为什么没有孩子”这个命题,实际上可以推断到清朝末年的皇帝们,为什么子嗣艰难。甚至到了光绪和溥仪时期,虽然娶了不少的女人,却没有留下一子半女? 对于这个问题,有...

[历史] - 2021-05-12 14:02:39

战国时期最厉害的名将,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四大名将,其中李牧堪称第一,他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赵国原本就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不过经过长平之战后,实力大损...

[历史] - 2023-07-04 08:53:35

她长相丑陋,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

现在的人最讲颜值这东西,颜值俨然成了当今社会最看重的东西之一,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女子,可谓是奇丑无比,可是她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那她是谁...

[历史] - 2022-10-18 06:51:35

珍妃是慈禧害死的吗?珍妃井口非常小珍妃是怎么弄进去的呢

说起“珍妃井”,相信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这是里面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因为珍妃的悲情故事,似的这个井格外的出名,成为了整个故宫博物院最出名的水井...

[历史] - 2021-05-10 02:03:18

古代妃子做裸体模特,被皇帝处以极刑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据《汉书·广川惠王去...

[历史] - 2022-01-20 23:26:2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