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献关降清 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降清真的是因为陈圆圆吗?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献关降清 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降清真的是因为陈圆圆吗?》,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献关降清 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降清真的是因为陈圆圆吗?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明清之际的大舞台上,吴三桂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迎清兵入关而名噪一时,吴三桂献关降清为清进据中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吴三桂放清兵入关,真的只是因为陈圆圆吗?

崇祯十七年是明王朝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改变了中国之后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一年的众多事件中,其中的焦点之一是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中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只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本来已经愿意臣服于李自成的吴三桂,只是因为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夺走,遂重回山海关,进而投降清军。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回溯历史,寻找隐藏在史料背后的蛛丝马迹,更能准确的定位吴三桂投降的原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崇祯十七年,这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开元建国,国号“大顺”,随后誓师东征,一路势如破竹,直指大明的国都北京。危急存亡时刻,明王朝决定放弃关外,便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其火速进京守卫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军抵达山海关,二十二日兵至玉田时噩耗传来,北京城被破,崇祯皇帝自缢而亡,吴三桂效忠的大明王朝已经覆灭。此时,吴三桂手握5万重兵,地处于北京与山海关之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的每一步动作,都至关重要。

突如其来的巨变,吴三桂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便先退回山海关。李自成深知吴三桂的势力的强大,进京后便多次积极的想拉拢吴三桂。为此,李自成派遣了吴三桂好友唐通前去劝降,并带去了众多钱财与粮草,还带去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劝降信。

吴三桂已有降意,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接到密信,其父被严刑拷打,其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所霸占。密信内容与劝降信内容截然相反,这是吴三桂不得不怀疑李自成劝降的真实意图,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吴三桂开始了一系列的精彩表演。

两面受敌的吴三桂,自身的兵力难以对抗李自成军与清军,向某一方称臣或许才是出路。因密信的缘故,吴三桂认为李自成招降有诈,但其家庭又被李自成所控制,无奈之下吴三桂便有了以下行动。

先表示向大顺投降,并献上山海关,但全军缟素为崇祯举哀,还在前往京城途中,听闻李自成放任士兵在京城抢掠。吴三桂投降念头又动摇了几分,不出几天,吴三桂又重返山海关,似乎不愿被招降。

随后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刘宗敏抢夺陈圆圆,自己已向清兵借军欲起兵杀贼,但唯恐消息有误,便来信询问。就此事,吴伟业写出来“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名句,因为此诗,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为民间所津津乐道。

李自成从吴三桂父亲处得知此事,于是写信告诉吴三桂,对他的行为表示谅解,并重申了对吴三桂父亲和妻妾的保护。收到书信的吴三桂再次交出山海关,率军进京,为表忠心,还沿途宣传自己军队是文明之师。事情发展成这样,似乎只是一个误会,李自成派人告诉吴三桂,他的爱妾安然无事、“原封不动”,他的家庭都在“保护”之中,事情似乎就这样简单的解决。

当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已定时,吴三桂再次反叛,连夜行军又一次夺回山海关,吴三桂还发出了一篇著名的檄文。檄文中,痛斥了父亲不做大明忠臣,欲与之决裂,就算亲人被处死也无法改变自己对大明的忠心。这番行动颇为矛盾,前几日还表示愿意臣服于大顺,下一刻却迅速翻脸。如此反复无常,他不担忧家人和爱妾陈圆圆的性命吗?

吴三桂这时与李自成彻底决裂,自己腹背受敌,联合清军共同对抗李自成或许才是生存之计,但他低估了清军的野心。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清军同时率军赶到山海关,但清军却隔岸观火,吴三桂多次请求清军支援,清军始终按兵不动。

清军对联合之事不满足,利用吴三桂身处危机,逼迫吴三桂彻底投降于清军。吴三桂见形式不妙,便只好臣服于清军,联合击溃李自成后,清兵入关,进入北京,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

吴三桂所做一切究竟为何,只因爱妾陈圆圆吗?显然不是,他在这命运的十字路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权衡利弊。清军与大顺之间,爱妾家人安危与自身存亡之间,他的反复无常便是最好的印证。

吴三桂最终选择投降清军,也并非自身所愿。密信一事,吴三桂已无法在相信李自成,再加上爱妾可能被他人抢夺与家人被控制一事,吴三桂对李自成一方更是不满,投降大顺或许走不通了。本只想联合清军对抗李自成,但形势无奈,只好投降于清军。

认为吴三桂为争夺一个女人就叛李降清,是片面的;否认陈圆圆对吴三桂举兵反李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吴三桂在权衡利弊之下,做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明亡清兴的风云岁月里,一桩叫不少人狠踩痛骂的典故,正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历经自明亡以来,各类文人们前仆后继的加工,这桩典故大体是这样的: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克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自尽。坐镇宁远的“平西伯”吴三桂,凭着手握数万精兵的强大实力,立刻成了关外清廷与关内农民军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可就在吴三桂下定决心,准备投奔农民军时,他身在京城的爱妾陈圆圆,却被农民军将领刘宗敏霸占。这下吴三桂暴跳如雷,跺脚就投了清军,然后毫无压力当带路党,帮着清军一路横扫南北,杀得江山易主,清朝开国,留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千古骂名。

因此,自清代以来,好些后人说起这事,都连呼红颜祸水:可怜大明天下,大好河山,就为了个叫陈圆圆的女人,白白便宜了清朝。但问题是,这事真能怪陈圆圆?

换句话说,吴三桂真的是本想投降李自成,后来因为爱妾陈圆圆才降清的?虽说明末以来的野史戏曲里,为此加工出了一票爱恨情仇故事。但倘若要吴三桂自己说,他恐怕会悲愤一句:谁要投降李自成!

这事,当时招降吴三桂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帝的报告里,都给吴三桂“正名”了一下:“李自成与三月二十二日僭称帝,遣人招降三桂,三桂不从”。李自成是招降过吴三桂,但吴三桂根本没答应!

如果说多尔衮的说法,还是有给吴三桂“遮羞”之嫌,那么为抗清血战到底的南明学者夏允彝,也在《幸存录》里,做了类似的记载:“闯寇所以诱其甚至,三桂终不从”。以这些当时的史料记载说,所谓“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是个伪命题:当时的吴三桂,铁了心就要投降清军。有没有陈圆圆这个人,都影响不了这个决定。

前半辈子跟清军打了多少场仗,结了无数血仇的吴三桂,为什么会铁了心降清?就得看看当时形势。要是乍一看去,吴三桂与农民军并无仇怨,与清军却是仇深似海。该倒向哪边,做决定似乎不难。但只要先看看明末的历史背景,就知没这么简单。

明亡前夜的崇祯年间,由于明王朝积重难返,外加崇祯皇帝的各种瞎指挥,明朝的军队状况,早就变成了“老实人倒霉”。夺情赴国难的卢象升,先被崇祯帝坑死在巨鹿,英雄遗骨更被扣四十多天不上报。多次血战李自成的孙传庭,先因触怒崇祯下狱,最后悲情殉难于潼关,猜忌的崇祯帝,却连个谥号都不给。

相反收农民军贿赂放行的王朴,多次战场跑路的左良玉,却是轻松甩锅后高官厚禄。明朝带兵的将领们,一心一意忠勇护国的,基本是流血又流泪,其他的人,基本都有些自己的小算盘。

那吴三桂又是哪类呢?他早年镇守辽东时的战功,明末时就常被大书特书。但悲壮的松锦之战,却早验出了他的成色:当明军面临断粮困境,主帅洪承畴决定拼死一战时,却是吴三桂慷慨表完决心后,当夜就带着人马撒腿跑路。闹得十三万明军“各帅奔驰,马步自相蹂践”,分分钟全线崩溃。

比起以劣势兵力勇撼清军皇太极大账的忠勇良将曹变蛟,善打小算盘的吴三桂,显然不是一路人。而在这个历史关头,吴三桂也有很多算盘可打,他所在的辽东军阀,本就是利益盘根错节的集团。他的亲舅舅,明朝名将祖大寿,虽说是松锦之战后才正式降清,但祖大寿的老部下张存仁,大凌河之战时就叛变降清。

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在崇祯十五年就做到了清军汉军正黄旗副都统,等于人家身在明朝,却早在清军那边铺好了路。待到祖大寿降清后,果然也得到重用。然后又在清太宗皇太极授意下,早早朝着“实在亲戚”吴三桂招手。

以《清实录》记载,早在松锦之战结束后,清太宗皇太极就想尽办法,大力招降吴三桂。不止是吴三桂的亲舅舅祖大寿出面劝,另外还有吴三桂的兄长吴三凤,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等于是“七大姑八大姨”劝上阵,组团写信轮流劝。皇太极本人也亲笔写信,苦口婆心动员吴三桂叛变,“攻势”十分强大。

只看上面这一串“亲戚”名单就知道,吴三桂在清军这边的底子,也已经非常牢靠。而在收到这一连串劝降信后,吴三桂的态度一直沉默,直到沉默到崇祯十六年正月,也就是距离崇祯帝上吊还有半年时,他终于给清太宗皇太极写了回信。

以《清实录》的记载,吴三桂这封信的内容已不可考,但收到信的皇太极与祖大寿,都是非常高兴。兴高采烈的皇太极,还在回信里写下这几句话: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尔。只看这几句话就可知,降清这件事,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有所动心了。

本就在清军那边有根基,又是个善于打算盘的人,且早早就动了心。这样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北京沦陷时,已行进到河北玉田,面临清军与农民军两面夹击的吴三桂,为什么做出降清的决定。在那个历史时刻,他所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甚至扩大实力。

然后,就有了吴三桂投降清军,与清军联手击败李自成的一幕,再然后,就是吴三桂毫无压力的做起开路先锋,马刀直指大江南北,以叛徒的身份,为清王朝打下江山。然后又在晚年再度扯旗造反,闹出三藩之乱后被镇压,结束了反复无常的可耻一生。

只看他明末时的降清决定,只能说,是当时晚明军队,上下离心离德的缩影。那样末世的明朝,出这样的人物不奇怪。这个锅,不该陈圆圆背。而且,也就是在吴三桂降清前后,同时代南明文臣们的表现,也是同样的不堪。

就在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手击败李自成的消息传到南明都城南京时,南明君臣的反应很愤怒?相反却兴高采烈,还给吴三桂这个“大清平西王”遥封了个蓟国公——人家要拿刀来砍你了,你还给人问好?因为此时的南明小朝廷,面对北方山河变色的危局,上下竟全然无感。

一群在崇祯帝健在时,常高呼要和清军决一死战的“精英”们,这时却各个高呼要和清军议和,满以为再不济,南明也能像南宋那样,守个东南半壁残山剩水。还真向北京派出议和使团,打算“划江而治”。使团官员陈洪范更是临阵叛变,跑去找多尔衮卖身投靠,把南明虚实和盘托出。

待到清军大举南下后,钱谦益等昔日“南明士林魁首”们,连滚带爬跑去投靠,场面十分可笑。大明的朝堂上下,从北京到南京,竟都是这样一群人,或虚伪无气节,或见识昏聩可笑。明朝军队风气的败坏,吴三桂们啪啪的小算盘,岂不就是越闹越欢,直到把大好河山,彻底闹亡。“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找一位女子顶锅,倘若真心反思明朝兴亡,这句话,还是不要讲。

发布时间:2022-05-23 08:09

上述文字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献关降清 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降清真的是因为陈圆圆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明成祖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朱棣的年号为永乐。何为年号,年号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用来纪年的名号。永乐年间,也就是我们习惯使用的纪念方式中的公元1403年至1424年。 永乐大帝像 年号由皇帝决定,具...

[历史] - 2021-06-18 22:15:11

慈禧太后的功大于过

现在的影视剧或者是书籍中经常能看到慈禧太后,她在我们脑海中的固定印象就是凶残、奢侈、卖国。而我更愿意想象她本来的面目,她曾是一个美丽、聪明、可爱的少女。慈禧被选进...

[历史] - 2021-04-22 04:27:12

司马懿怎么死的?诸葛亮比司马懿先死,为什么说是诸葛亮毒死了司马懿?

导读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

[历史] - 2021-08-12 15:56:59

古代历史,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

我们好,给我们推荐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宗汝霖是北宋晚期、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学识渊博,文武双全,有志向,有志向。为官期间,他不光为国家立下了战功,并...

[历史] - 2021-07-01 10:30:16

李世民不喜欢武媚娘是因为脾气不对头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

[历史] - 2022-12-23 21:18:25

溥仪没有生育能力吗?为什么没有一儿半女?是因为清王朝气数已尽吗?

“溥仪为什么没有孩子”这个命题,实际上可以推断到清朝末年的皇帝们,为什么子嗣艰难。甚至到了光绪和溥仪时期,虽然娶了不少的女人,却没有留下一子半女? 对于这个问题,有...

[历史] - 2021-05-12 14:02:39

是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死亡之谜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 清同治八年(1...

[历史] - 2023-06-20 00:28:42

战国时期最厉害的名将,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四大名将,其中李牧堪称第一,他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赵国原本就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不过经过长平之战后,实力大损...

[历史] - 2023-07-04 08:53:35

她长相丑陋,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

现在的人最讲颜值这东西,颜值俨然成了当今社会最看重的东西之一,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女子,可谓是奇丑无比,可是她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那她是谁...

[历史] - 2022-10-18 06:51:35

和珅的钱比清朝十五年总收入还多 为什么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在清朝时期的一位贪官可以说是用贪污的事件留下了响亮的名号,这个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时的资产足够抵得上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但这...

[历史] - 2022-06-17 23:11:41

古代妃子做裸体模特,被皇帝处以极刑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据《汉书·广川惠王去...

[历史] - 2022-01-20 23:26:20

王娡如何从生过孩子的农妇,逆袭成一代皇后?

王娡是汉武帝的母亲,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她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嫁过人且有孩子,那么她后来又是如何逆袭当上皇后的呢? 王娡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亲是燕王藏荼...

[历史] - 2022-07-14 08:08:23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彧,为何最终舍弃曹操而去?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英才,荀彧就是早期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谋士,而且二人配合完美珠联璧合,那么为何二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呢? 曹操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历史] - 2022-03-15 11:00:58

雍正治胤禩的罪,乾隆却给胤禩翻案?其实不是翻案,是宽恕!

历朝历代之所以说不能违背“祖制”,实际上就是在之前的皇帝所做的一切绝对正确,绝对不可能出错。 后来的皇帝既不能违背,更不能改。 乾隆之所以会给胤禩“翻案”,自然也不...

[历史] - 2021-05-05 22:34:15

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中国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而和皇帝相匹配的还有皇后,今天就由小编来讲述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第一位,邛成太后...

[历史] - 2023-07-02 21:12:13

珍妃是慈禧害死的吗?珍妃井口非常小珍妃是怎么弄进去的呢

说起“珍妃井”,相信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这是里面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因为珍妃的悲情故事,似的这个井格外的出名,成为了整个故宫博物院最出名的水井...

[历史] - 2021-05-10 02:03:1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