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崇祯皇帝之死,标志着大明王朝的覆灭;崇祯皇帝之死,为这个享国276年的王朝涂抹上一层悲壮的底色。崇祯勤于政事、志向远大、励精图治,为何还是成了亡国之君?崇祯在清朝受到什么评价?
崇祯帝即位后,接手的是一个由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等人留下的烂摊子。明朝当时内忧外患,对内政治腐败,阉党专政,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的爆发只是早晚的事情。对外,后金兴起,不断伐明,在这种情况下即位后,崇祯帝首先清除了阉党魏忠贤。
魏忠贤死后,崇祯帝对遗留在朝中的阉党势力予以了打击,崇祯的这一举措显示了自己果敢的作风,赢得了朝野人士的一致拥护,令朝臣上下为之刮目相看,一时间他被称为“明主”。惩治了阉党,撤回了镇守宦官,就需要对有时有才有能之士加以重用,刚开始时崇祯很重视对官吏的选用。
为了整饬边政,他启用袁崇焕,任用其为兵部尚书,都师蓟辽。崇祯元年,他亲自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询问采取何种战略方针才能安定辽东。崇祯对袁的要求全都予以了满足,并赐他尚方剑一把,以专事权。
崇祯为了国事苦心操劳,煞费苦心,不知疲倦,不仅白天要处理政务,晚上也经常办公直到深夜。一心想将国家治理后,并且在生活作风上他也严于律己,崇尚节俭,衣食简朴,不贪女色。
尽管崇祯为求中兴,励精图治,但其性格暴躁,在处理政务上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常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再加上他为人刚愎自用,很要面子且性情多疑,常迁怒于文武百官,责备他们不能尽职尽责,从而使得国事日非,其在继位之初时所取得的政绩也渐渐地被丧失掉了。
在他执政期间发生的几件事,使他形成了一个错误观念,就是认为朝臣和边臣都不可靠,不敢对之加以重用。同时,朝臣一旦有所过失,或是忤逆了自己的意思,都会对之严惩不贷。而宦官则有再次受崇祯重用,严重时甚至有取代朝臣的势头。
实际上,对是否重用宦官的问题,崇祯时常处于一种矛盾心态之中,罢了又用,用后又撤,但最终还是倚为心腹,反复无常,这正体现了他性格中多疑反复的一面。面对国事日非,境况愈加不妙的局面,崇祯越发想将国家治理好,可是朝臣却都不能使他满意,他于是便动不动就迁怒朝臣,动辄加以杀戮。
在这种战士频繁,将才奇缺的形势下,包括误中后金反间计而杀的袁崇焕在内,他一共杀了7名总督,还杀了11位巡抚。这些被杀的人大多数都是含冤而死,只有少数是罪有应得,他们中有的是因崇祯帝由于刻薄的性格,意气用事,量刑失当而至,总之,臣下有错,他便只管杀掉了事。随意撤换大臣之事则更多,百官都没有长期就职的。
内阁大学士,明代也只有160余人,而崇祯一朝就占了50人之多,首辅先后就有十几人。还有财政拮据问题也一直令他感到头痛,他一再向百姓摊派,又采纳内臣的建议,号召朝廷百官将他们的薪俸拿出来捐助军饷,乃至变卖万历时宫中保存下来的人参,甚至还向皇亲借款,然而这些办法最终都还是以失败告终。
崇祯17年3月16日,当时明廷的形势十分危急,李自成所率的义军达到了昌平。无奈之下崇祯召集群臣商讨对策,然而在场没人说话,人们所能做的唯有相对大哭而已,未久,昌平失陷的消息便传来了,一时君臣相顾,大惊失色。17日北京城被围,而此时,负责北京城防的明军对起义军的围攻已无抵御之力。
3月18日,北京城上空,忽然狂风骤起,黑云密布。起义军个个精神抖擞,趁势猛攻京城。北京城外城被破,接着起义军又转而向北京的内城发动进攻。崇祯亲自来到煤山上查看情况,只见京城内外火光冲天,四周喊杀声阵阵传来,炮声隆隆作响,见此,崇祯帝不禁仰天长叹,泪如雨下,很久才下山回乾清宫。
回到乾清宫后,崇祯决定准备后事。写好谕旨以后命太监送往内阁,然而这时内阁中早已空空如也。撂下笔,崇祯感慨万分,不禁痛哭失声。他派人把皇后和贵妃叫来,喝了一顿酒。酒后,他又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招来,准备将他们托付给各自的外祖父家。脱孤的事情完了以后,崇祯帝命令自己的所有嫔妃全部自尽,又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接着他换上便装,准备出城。然而守城卫士必须要验明身份才准许他们出城,负责守城的戚国公外出赴宴。崇祯帝和太监王承恩绕来绕去,最终没能逃出城外,在这种情况下,只得返回宫中。
回宫前,崇祯亲自来到皇极殿前敲响景阳大钟,想召集群臣,再商出逃之计,但到这时他们早就都逃走了,大钟响了好久也没一个人来,崇祯气的大骂百官该杀。走投无路之下,崇祯想到了自杀。崇祯带着王乘恩来到万寿山,找到了一棵枯树。死前吩咐王承恩等自己死后,要将自己的脸部遮覆起来,以示无面目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之意。
人们常说“盖棺定论”。当崇祯皇帝死后,清朝的统治者如何评论他?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统治者。1644年4月,崇祯皇帝已经被李自成葬入了田妃墓中。清朝定都北京后,顺治皇帝下令将这座葬有崇祯皇帝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以礼改葬崇祯皇帝,并对思陵进行改造。1645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营建,思陵改葬工程终于完成。
1657年,顺治发布上谕:“朕念明崇祯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为阐扬,恐于千载之下,竟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朕用是特制碑文一道,以昭悯恻。”随即,清廷为崇祯皇帝立了一块神道碑,碑文由国史院大学士、吏部尚书金之俊奉欶撰写。
这这篇碑文里写道:“庄烈悯皇帝励精图治,宵旰焦心,原非失德之主。良由有君无臣,孤立于上,将帅拥兵而不战,文吏噂沓而营私。逮逆渠犯阙,国势莫支,帝遂捐生以殉社稷。”在顺治皇帝看来,崇祯皇帝很能干、很勤快,并不是一位失德的皇帝。只是有君无臣,文臣武将都不给力,导致皇帝不得不以身殉社稷。这样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顺治皇帝还多次前往拜谒思陵。在拜谒时,顺治皇帝竟然失声而哭,喊道:“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当年,崇祯皇帝在临死前曾经痛陈“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是以顺治皇帝有此一说,大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意。
崇祯皇帝酷爱书法,先后师法董其昌、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等诸多名家,得以自成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顺治皇帝小时候每天就是疯玩,长大后才开始学习书法,他对崇祯皇帝的书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次,顺治皇帝要求高僧弘觉到内廷说法。弘觉见机会难得,向顺治皇帝索字。顺治皇帝说:“朕字何足尚,崇祯帝乃佳耳。”随即叫人拿来八九十幅崇祯皇帝的书法作品,一一展示给弘觉看。在展示时。顺治皇帝或许又想起了崇祯皇帝,“上容惨戚,默然不语”。看完后,顺治皇帝评价道:“如此明君,身婴巨祸,使人不觉酸楚耳。”
顺治皇帝还告诉弘觉,说最近朝廷在修《明史》,他已经提前命令各位大臣,不得妄议崇祯皇帝。顺治皇帝的言行,让弘觉大为感动:“先帝何修得我皇为异世知己哉!”在弘觉看来,顺治皇帝就是崇祯皇帝的异世知己。
康熙皇帝对崇祯皇帝就没有那么客气了。1709年,康熙皇帝与大学士闲谈时,提到了许多明朝佚事。看样子,康熙皇帝对明朝的事情很了解。这是因为,万历及以后的太监,还留下来在宫中服役,康熙皇帝能够从这些太监那里获取大量第一手资讯。
康熙皇帝讲了几个明朝故事。一是当年明英宗被俘后,在漠北生育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还流传子孙,且在八旗之中。二是明熹宗朱由校亲切地称呼魏忠贤为“老伴”,凡事都交给他处理。三是崇祯皇帝曾以通敌的罪名斩杀兵部尚书陈新甲,但据崇祯皇帝身边太监讲述,陈新甲的确是受崇祯皇帝的委托与后金进行和议。四是崇祯皇帝不懂军事。五是明朝宫廷用度奢靡无度。六是明朝皇宫荒唐可笑。
在这些故事里,康熙皇帝着重批评崇祯皇帝不懂军事,李自成军队快要打进北京城了,他居然还将官兵分别派到真定、保定、居庸关等外围堵截,北京城只留下几万太监。在李自成久经沙场的军队面前,这有什么用?因此北京城很快就被攻破。令人惊讶的是,崇祯朝吏治腐败。当崇祯皇帝逃到襄城伯李国祯家时,他家还在闭门唱大戏,捶破门都无人应门。
康熙皇帝尖锐地指出:“明季所行,多迂阔可笑之事。”他举了一个例子:一次,崇祯皇帝学习骑马,虽然有两人牵马,两人扶鞍,两人掌镫,可他还是摔下来了。崇祯皇帝立即下令把马打四十大板,发往苦役当差。康熙皇帝感慨万千:“如此举动,岂不令人发一大噱?”康熙皇帝总结原因说:“总由生于深宫之中,长于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这句话还真是一针见血。
发布时间:2022-05-22 19:25
上述文字是💠《崇祯皇帝一生勤俭勤勉 励精图治 为何还是成了亡国之君?崇祯在清朝受到什么评价?》✨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说起“珍妃井”,相信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这是里面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因为珍妃的悲情故事,似的这个井格外的出名,成为了整个故宫博物院最出名的水井...
在清朝时期的一位贪官可以说是用贪污的事件留下了响亮的名号,这个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时的资产足够抵得上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但这...
朱棣的年号为永乐。何为年号,年号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用来纪年的名号。永乐年间,也就是我们习惯使用的纪念方式中的公元1403年至1424年。 永乐大帝像 年号由皇帝决定,具...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 清同治八年(1...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英才,荀彧就是早期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谋士,而且二人配合完美珠联璧合,那么为何二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呢? 曹操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现在的人最讲颜值这东西,颜值俨然成了当今社会最看重的东西之一,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女子,可谓是奇丑无比,可是她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那她是谁...
导读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
“溥仪为什么没有孩子”这个命题,实际上可以推断到清朝末年的皇帝们,为什么子嗣艰难。甚至到了光绪和溥仪时期,虽然娶了不少的女人,却没有留下一子半女? 对于这个问题,有...
中国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而和皇帝相匹配的还有皇后,今天就由小编来讲述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第一位,邛成太后...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据《汉书·广川惠王去...
我们好,给我们推荐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宗汝霖是北宋晚期、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学识渊博,文武双全,有志向,有志向。为官期间,他不光为国家立下了战功,并...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
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四大名将,其中李牧堪称第一,他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赵国原本就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不过经过长平之战后,实力大损...
王娡是汉武帝的母亲,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她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嫁过人且有孩子,那么她后来又是如何逆袭当上皇后的呢? 王娡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亲是燕王藏荼...
现在的影视剧或者是书籍中经常能看到慈禧太后,她在我们脑海中的固定印象就是凶残、奢侈、卖国。而我更愿意想象她本来的面目,她曾是一个美丽、聪明、可爱的少女。慈禧被选进...
历朝历代之所以说不能违背“祖制”,实际上就是在之前的皇帝所做的一切绝对正确,绝对不可能出错。 后来的皇帝既不能违背,更不能改。 乾隆之所以会给胤禩“翻案”,自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