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诸葛瑾在东吴功绩不多 经常打败仗 为何能够一生受到孙权的重用 官越做越大?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诸葛瑾在东吴功绩不多 经常打败仗 为何能够一生受到孙权的重用 官越做越大?》,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诸葛瑾在东吴功绩不多 经常打败仗 为何能够一生受到孙权的重用 官越做越大?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经弘咨推荐,为孙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孙吴的关系。诸葛瑾在东吴功绩不多,为何能够一生受到孙权的器重,官运亨通?

诸葛瑾是东吴名臣。他的长处是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德行服人,至于治国理政、统兵作战,就不是诸葛瑾的强项了。事实表明,诸葛瑾指挥打仗的水平确实很差,他戎马一生,参加过多次战役,有时甚至担任统帅,但几乎没有打过胜仗。

然而,就凭着如此令人看了直犯尴尬癌的战绩,诸葛瑾在东吴却是官运亨通,历任孙权讨虏将军府长史、中司马,绥南将军、南郡太守,左将军,最后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地位仅次于大司马吕范和上大将军陆逊,是东吴政权中的核心人物。

为什么呢?是孙权眼瞎吗?当然不是,孙权一向有识人之明,他之所以重用诸葛瑾,不仅仅是看KPI指标,而是有着更深层面的考虑。

诸葛瑾的战绩令人尴尬

诸葛瑾早期主要在孙权的幕府中任职,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袭取荆州后,诸葛瑾出任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从此离开孙权幕府,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此后一段时间,诸葛瑾参与了几次重大战役,主要有:

南郡、江陵之战

黄武元年九月,魏军大举南进,曹丕亲至宛城督战,遣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攻南郡、江陵。江陵守将时为朱然,孙权派诸葛瑾、潘璋前往救援朱然。《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录》记载了诸葛瑾在此战中的表现:“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权以此望之。”

诸葛瑾是个慢性子,他位居援军统帅,率领着“大兵为之救援”,本应积极进攻魏军以解朱然之围。但他每天开会商议,制定作战计划,进行沙盘推演,就是没有认真出兵和魏军交战过。以至于“兵久不解”,连孙权也很有意见。此时再任由诸葛瑾拖下去只怕要出大问题。

于是潘璋出手,趁春季水涨,用着火的竹筏顺江而下烧坏魏军的浮桥,迫使曹真退兵。朱然在江陵城内也沉着应战,坚守城池,围攻江陵的夏侯尚眼看师久无功,也只好退兵。此战中诸葛瑾完全束手无策,进退失据,虽然最后有“全师保境”之功,但那主要是朱然和潘璋的功劳,诸葛瑾不过是捡了个便宜。

江夏、襄阳之战

黄武五年五月,曹丕去世,曹叡即位。八月,孙权趁魏国大丧,亲自领兵进攻江夏,同时命诸葛瑾、张霸等进攻襄阳。魏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先败孙权,后败诸葛瑾,并斩张霸。孙权本打算趁人之危赚点便宜,没想到被司马懿打得惨败。诸葛瑾这次可没那么走运了,不但被司马懿打败,而且还赔上了部将张霸的性命。

第四次合肥之战

嘉禾三年五月,为配合蜀汉诸葛亮北伐,孙权起兵攻魏,三路北进,陆逊、诸葛瑾等攻襄阳,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阴,孙权自率大众围合肥新城,史称“第四次合肥之战”。曹睿亲御龙舟东征,未至寿春,孙权退还,孙韶、张承也退军。三路大军中两路已退,只剩下陆逊和诸葛瑾这一支孤军,他们将如何应对呢?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了二人的表现。孙权退兵后,陆逊派去和孙权联络的亲信韩扁也被魏军俘获,诸葛瑾写信给陆逊建议跟着大部队尽快退兵,否则到了枯水季节就不好走了。陆逊担心再次泄密,得书不答,而是催人种菜种豆,又和诸将下棋射箭娱乐,摆出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样子。

诸葛瑾急了,亲自赶到陆逊的大营,陆逊这才告诉诸葛瑾,如果急着撤退,魏军一定会紧跟追击,那样说不定会变成大溃败,所以要先稳定将士之心。陆逊还把自己的计划告知诸葛瑾,由陆逊率陆战主力佯攻襄阳城,这样魏军就会把兵力集中到城内。

而诸葛瑾则指挥水军准备船只,就绪后和陆逊一起登船出发。诸葛瑾依计行事,魏军果然害怕陆逊真的来攻城,悉数集结到襄阳城内,来不及追击,陆逊和诸葛瑾顺利返回东吴。

这一战对于东吴来说是失败了,问题只是在于吴军能不能安全地撤退。这个问题不是诸葛瑾能够解决的,他只是急吼吼地想着快点跑,最终还是陆逊深谋远虑,有计划有秩序地撤退,否则在魏军追击之下,急着回家的吴军很有可能四散奔逃,变成溃退。全靠有陆逊,才让诸葛瑾避免了一次溃败,保住了一点面子。

樊城、柤中之战

赤乌四年四月,趁曹芳即位不久,政局未稳,吴军再次兵分三路攻魏,卫将军全琮攻芍陂,车骑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柤中。据《三国志·齐王纪》注引干宝《晋纪》载,樊城被围后,司马懿督军南征,认为南方湿热,不宜久留,于是积极备战。

“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杀获。”司马懿能够“大杀获”,也就意味着吴军损失惨重。这次朱然也救不了诸葛瑾,诸葛瑾又吃了一回败仗。

诸葛瑾官运亨通,越做越大

诸葛瑾参加的四次大战役,无一取胜,有两次是勉强安全撤退,还有两次则是不折不扣的败仗。按理说,以这样的战绩,不被追责治罪就很不错了,但诸葛瑾却不一样,他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还屡屡升迁,直至进入东吴军队的最高层,担任大将军、左都护。

当时大司马吕范已死,东吴军队中只有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的地位与诸葛瑾相当。在重武轻文的东吴政权里,诸葛瑾可以说是除了孙权之外排名数一数二的人物。孙权为什么重用诸葛瑾?是因为孙权不知道诸葛瑾打仗很差火吗?

不,恰恰相反,有迹象表明,孙权对诸葛瑾的军事水平非常了解。自从江陵之战后,孙权就已经知道诸葛瑾不是打仗的料,所以在后来的几次战役中,孙权不再让诸葛瑾单独担任统帅之职,而是安排陆逊、朱然等名将和他共同行动,目的是让诸葛瑾有打胜仗的机会,即使在战败情况下,也能全身而退,保住名声。

诸葛瑾为什么得到孙权的特别青睐?孙权为什么处心积虑要扶诸葛瑾上位,为他打怪升级加经验值创造机会?综合起来分析,孙权考虑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诸葛瑾是“淮泗集团”的标杆人物

东吴孙氏集团的文官武将来源很杂。孙坚是吴郡富春县人,但出身孤寒之家,在江东没有多少社会基础,孙坚以武职起家,转战南北,收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例如程普、韩当、黄盖、徐盛等。孙坚死后,孙策在淮南依附袁术,在这一时期,孙策又网罗了一批出身淮水、泗水流域地区的人士,例如张昭、张纮、周瑜、吕范、诸葛瑾、蒋钦、周泰等等。

这批人出身于淮泗地区,因此被称为“淮泗集团”。孙策渡江略地江东,依靠的就是淮泗集团的力量。孙策死后,辅佐年幼的孙权立足江东继续创业的,仍然是淮泗集团。此后孙吴政权逐渐吸纳江东本土士人进入统治阶层,但始终仍以淮泗集团为根本。孙权临死前指定的三名辅佐孙亮的顾命大臣,诸葛恪、滕胤、吕岱,全部都是淮泗集团人士。

可见,在孙吴统治者眼里,江东士大夫并不完全可靠,淮泗集团才是真正的“自己人”。但是,淮泗集团有个弱点,这些人虽然大多出身地方豪族,但门第都不高。张昭虽然号称名士,但主要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彭城张氏并非名门望族。在当时的社会观念里,没有名门望族参与的政治集团,难免会被人瞧不起,也缺乏吸引力。

在淮泗集团中,只有诸葛瑾出身的琅琊诸葛氏门第较高,是西汉名臣诸葛丰之后,可以算得上是名门望族。诸葛瑾的叔父诸葛玄一出仕就是二千石级的豫章太守,这是只有名门望族子弟才能享有的特殊政治待遇。由此也可看到琅琊诸葛氏在时人眼中的崇高地位。

诸葛瑾是孙权所依赖的淮泗集团中唯一的名门望族、高第世家子弟,是个标杆性的人物,孙权不断扶持诸葛瑾上位,目的不外乎是提升孙吴政治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吸引更多的士大夫,将更多的人才纳入麾下。

诸葛瑾为人谨慎

《三国志·诸葛瑾传》称赞诸葛瑾“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德度”是指社会道德规范,“规检”是严格遵守的意思,这是说诸葛瑾做事小心严谨,严格遵守道德。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评价诸葛瑾:“瑾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其笃慎皆如此。”诸葛瑾妻子死后不再续娶,与爱妾所生的子女,都不养大(意思是杀死或丢弃)。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似乎不近人情,但当时的人觉得这恰恰是诸葛瑾为人谨小慎微、坚守伦理道德的表现。

《三国志·诸葛瑾传》还载,诸葛瑾对孙权有所进谏,都是以温和委婉的方式进行,使孙权容易接受。正是诸葛瑾这种小心翼翼的做事风格,让孙权觉得这个人非常靠谱,因此放心重用。

诸葛瑾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孙权其人很有才干,但他和父兄一样都是暴脾气,经常迁怒于人。这就需要有个高情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替他协调、缓和与下级的关系。

这个高情商的人,就是诸葛瑾。据载,朱治、虞翻、步骘、殷模等人都曾因孙权的一时之怒险些要被重罚,都是诸葛瑾巧妙设法,不动声色地化解孙权的情绪,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诸葛瑾与孙氏宗室也有密切交往,常受孙权委托处理涉及宗室的事情。比如孙权堂兄弟孙皎,“与诸葛瑾至厚”。孙皎曾与甘宁发生争执,孙权致书训诫,说“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也就是让诸葛瑾去处理孙皎与甘宁的纠纷。

孙权侄子孙松也结交诸葛瑾。孙松去世时诸葛亮特别致信诸葛瑾表示悼念。这说明诸葛瑾曾介绍孙松给诸葛亮认识,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孙权是多疑的人,诸葛瑾能够结交宗室而不引起孙权的猜忌,还能受命协调敏感的宗室关系,可见诸葛瑾情商很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多疑的孙权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

诸葛瑾是孙权倾吐真心话的对象

古代帝王处于孤寡之位,内心往往极为寂寞,难得有可以倾吐真心的对象。而诸葛瑾由于情商高,说话办事小心稳妥,正好可以成为孙权推心置腹倾吐真心话的对象。陆逊在曹丕死后曾上表孙权,称曹睿治国有方,不宜轻易对魏用兵,孙权把陆逊的上表拿给诸葛瑾看,批评了陆逊的看法。当时诸葛瑾和陆逊分别为左右都护,地位相当,孙权可以当着诸葛瑾的面批评陆逊,却从来没有当着陆逊的面批评诸葛瑾,可见在孙权的内心,对诸葛瑾的信任远胜于陆逊。

诸葛瑾在对蜀外交中起特殊作用

诸葛瑾与诸葛亮时同胞兄弟,这一层关系,使诸葛瑾在对蜀汉的外交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事实上诸葛瑾也曾多次充当使者与蜀汉交涉,特别是在吴蜀关系紧张的时期,诸葛瑾代表东吴去索取荆州、在刘备起兵伐吴时劝说刘备退兵,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诸葛瑾硬是把这些任务一肩挑起,确实很有担当,这也是他能够得到孙权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被内定为未来辅政人选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自幼聪慧过人,引起了孙权的注意。“权甚异之,欲试以事”。这是指孙权有意培养诸葛恪,让他在各种岗位上锻炼,增长见识和才干,以便在孙权死后可以辅佐新皇帝。诸葛恪不负厚望,先是平定了丹阳郡的山越,又屯驻柴桑以防备司马懿南侵,屡立功勋,历任骑都尉、左辅都尉、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威北将军,陆逊死后,诸葛恪代陆逊任大将军,驻武昌,领荆州事,负责长江上游防务。

诸葛恪做事刚愎自用,孙权对此有些意见,但诸葛恪总的表现基本令孙权满意。孙权临终之际,急召诸葛恪入宫,命诸葛恪辅相幼主。诸葛恪之所以会被孙权委以重任,除了他本人足智多谋之外,还在于他是诸葛瑾的儿子,是孙权最为信赖的淮泗集团的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因此早就被孙权内定为诸葛瑾和陆逊的接班人,并且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培养。

另一方面,诸葛恪作为未来接班人的特殊地位,也提升了诸葛瑾的地位。孙权把诸葛瑾安排好了,当然有利于让诸葛恪更加死心塌地效忠于东吴。可惜的是,诸葛恪的性格与父亲诸葛瑾完全不同。也许是诸葛瑾平时小心谨慎过了头,反而引起诸葛恪的抵触和反感。

诸葛恪下定决心不像父亲那样只做低调的好好先生,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了强势的个性和独断专行的作风,最终因连年用兵失败,失去人心,被孙峻谋杀。诸葛恪被诛之后,其弟弟诸葛融自杀,儿子诸葛竦、诸葛建先后被杀,琅琊诸葛氏中诸葛瑾这一支遂不复存在。这也是东吴淮泗集团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发布时间:2022-05-22 11:08

上述文字是💠《诸葛瑾在东吴功绩不多 经常打败仗 为何能够一生受到孙权的重用 官越做越大?》✨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战国时期最厉害的名将,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有四大名将,其中李牧堪称第一,他大败秦军,却被自己人干掉,他若不死,秦始皇无法统一。 赵国原本就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不过经过长平之战后,实力大损...

[历史] - 2023-07-04 08:53:35

慈禧太后的功大于过

现在的影视剧或者是书籍中经常能看到慈禧太后,她在我们脑海中的固定印象就是凶残、奢侈、卖国。而我更愿意想象她本来的面目,她曾是一个美丽、聪明、可爱的少女。慈禧被选进...

[历史] - 2021-04-22 04:27:12

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明成祖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朱棣的年号为永乐。何为年号,年号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用来纪年的名号。永乐年间,也就是我们习惯使用的纪念方式中的公元1403年至1424年。 永乐大帝像 年号由皇帝决定,具...

[历史] - 2021-06-18 22:15:11

珍妃是慈禧害死的吗?珍妃井口非常小珍妃是怎么弄进去的呢

说起“珍妃井”,相信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这是里面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因为珍妃的悲情故事,似的这个井格外的出名,成为了整个故宫博物院最出名的水井...

[历史] - 2021-05-10 02:03:18

她长相丑陋,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

现在的人最讲颜值这东西,颜值俨然成了当今社会最看重的东西之一,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女子,可谓是奇丑无比,可是她却有着最美的内心,发明的产物沿用至今,那她是谁...

[历史] - 2022-10-18 06:51:35

是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死亡之谜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 清同治八年(1...

[历史] - 2023-06-20 00:28:42

溥仪没有生育能力吗?为什么没有一儿半女?是因为清王朝气数已尽吗?

“溥仪为什么没有孩子”这个命题,实际上可以推断到清朝末年的皇帝们,为什么子嗣艰难。甚至到了光绪和溥仪时期,虽然娶了不少的女人,却没有留下一子半女? 对于这个问题,有...

[历史] - 2021-05-12 14:02:39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彧,为何最终舍弃曹操而去?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英才,荀彧就是早期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谋士,而且二人配合完美珠联璧合,那么为何二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呢? 曹操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历史] - 2022-03-15 11:00:58

王娡如何从生过孩子的农妇,逆袭成一代皇后?

王娡是汉武帝的母亲,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她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嫁过人且有孩子,那么她后来又是如何逆袭当上皇后的呢? 王娡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亲是燕王藏荼...

[历史] - 2022-07-14 08:08:23

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中国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而和皇帝相匹配的还有皇后,今天就由小编来讲述史上两大克夫太后,其中一位一生无儿无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了最终成了太后。 第一位,邛成太后...

[历史] - 2023-07-02 21:12:13

李世民不喜欢武媚娘是因为脾气不对头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

[历史] - 2022-12-23 21:18:25

古代妃子做裸体模特,被皇帝处以极刑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据《汉书·广川惠王去...

[历史] - 2022-01-20 23:26:20

和珅的钱比清朝十五年总收入还多 为什么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在清朝时期的一位贪官可以说是用贪污的事件留下了响亮的名号,这个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时的资产足够抵得上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但这...

[历史] - 2022-06-17 23:11:41

司马懿怎么死的?诸葛亮比司马懿先死,为什么说是诸葛亮毒死了司马懿?

导读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

[历史] - 2021-08-12 15:56:59

古代历史,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

我们好,给我们推荐宋卫王赵昺,宗汝霖平抑饼价和酒价。宗汝霖是北宋晚期、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学识渊博,文武双全,有志向,有志向。为官期间,他不光为国家立下了战功,并...

[历史] - 2021-07-01 10:30:16

雍正治胤禩的罪,乾隆却给胤禩翻案?其实不是翻案,是宽恕!

历朝历代之所以说不能违背“祖制”,实际上就是在之前的皇帝所做的一切绝对正确,绝对不可能出错。 后来的皇帝既不能违背,更不能改。 乾隆之所以会给胤禩“翻案”,自然也不...

[历史] - 2021-05-05 22:34:15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