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人叫改革家。所谓改革,就是原来用的一套东西,发现不合适了,必须要改变了。于是,就有一批人出来,他们提出一套新的管理方法,然后进行推广,成功也好,失败也罢 ,总归是一种尝试。
(李斯)
这种人,在春秋战国是最多的。
春秋战国是社会巨变的时期,各国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改革家,比如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魏国的吴起、李悝,秦国的商鞅等等。可以说东周百家,家家都是改革家。
当然,集改革大成的人是秦始皇!
什么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等等。秦始皇做的一切可以说打下了后面二千多年的基础,他是帝国社会的总设计师,框架搭建师。后面这些人,只要是搞皇权的,基本上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增减减。
那到了汉朝,有没有改革家?汉朝很强大,但遗憾地说,没啥改革家。因为光秦始皇的这套系统就够汉朝折腾数百年了,汉朝还开了倒车,搞分封,最后证明,还是秦始皇的比较牛。
再到隋唐,有没有改革家?有的,就是隋文帝隋炀帝,这两父子挺牛,搞了科举制跟三省六部,这基本是重新改写了政府的选官以及运作机制。
接下来的唐朝有没有改革家?也有,唐朝虽然用的是隋朝系统 ,但做了一个重要的改变:税收上的改变。唐朝宰相杨炎提出来,把税收从租庸变成两税法,这个变法很复杂哈,主要讲一条,就是从盯人变成了盯地。什么意思呢,以前只要你是个人,你就得交税,别管你有没有钱。没有钱的也得交,交不出来,你要么逃,要么被抓。人当然是长腿的,所以跑了。
而盯地呢?那就简单了,这块地是谁的,就给我交税。地是跑不掉的。所以这样一来,其实就是按照贫富等级交税了,有钱的多交,没钱的少交。
这其实是把帝国的财务制度换了一套。
(杨炎)
到了宋朝,大改革的时代来了。宋朝几乎隔些年就有改革家出来。王安石,范仲淹这些都是最著名的,就连写词的苏轼都是锐意改革。
到明朝,最著名的改革家大家知道有张居正。
清朝呢?清朝还真没有,一个都没有!顶多是办事有力的,只能称为称职或者优秀的办事人员,不能称为政治家,更不用提改革家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清朝,一个堪称改革家的人都没有了呢?
脑洞老师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不用改了。从秦到明,帝国社会的架构已经基本完善,再改也改不动了,除非社会环境发生巨变,比如外国人打进来,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农耕生态。
像乾隆的儿子嘉庆,本来是个很聪明的人,一开始也是想改,可改了两年,发现根本改不动,要改,只能重起炉灶。
所以,清朝基本没啥改的,就雍正搞了一个军机处,其实就是明朝的内阁,换炀不换药。
(军机处)
二来,没有能改的人才了。主要原因不是人变笨了,而是清朝的制度不再允许出现改革家了。
宋朝时,对文官很尊敬,文官的权力也大,士大夫有权力才能有担当啊。这些文官就能够出来做一些改革。所以这个时期的改革家是最多的。
到了明朝,虽然朱元璋废了宰相,给了文官一闷棍,但其实后面开内阁,实质上是恢复了宰相。恰好张居正又碰到一个好时候,皇帝是个小朋友,张居正武将有戚继光,太监有冯保,他的权力一下达到最大,所以就能搞改革。
而到了后面,明朝的皇权是很弱了,万历皇帝就是看着自己说啥啥不算,干脆旷工不上班了嘛。
好了,到了清朝,一来出于对汉人大臣的压制。二来皇权又进一步加强,甚至是达到了顶点。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大臣都变成奴才。一开会,皇帝在上面念,大臣跪在下面抄。念完了,去执行吧。
而且清朝皇帝又没啥机会给大臣,个个接班顺利。可能就鳌拜有点机会,可这家伙是个武将,没文化。圈地行,搞改革?还是饶了他吧。最终导致清朝的大臣鲜有什么作为。
不信,大家可以看清朝的大臣,有谁能对帝国架构做出改变的吗?没有,要说有,也是到了晚清,洋人打进来了,地方又造反了,满清政府基本玩不转了,把汉人提拔上来,开始搞点维新,弄点洋务运动,但也是半搞半提防,别别扭扭,最终武昌一枪响。得,推倒重来吧。
发布时间:2022-05-09 14:25
上述文字是💠《搞改革,宋有王安石,明有张居正,清朝呢?为啥一个也没有?》✨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要说古时候最好看最有气势的衣服那就是龙袍了,受电视的影响,我们一直以为龙袍只能是黄色,其实不是的,那么古代龙袍有几种颜色?秦始皇穿的黑色龙袍为何后人没人敢穿? 根据《...
古今第一人秦始皇,生前丰功伟绩,死后阴间逞威,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到底藏有多少机关秘术,就连胡八一这种盗墓英雄都不敢觊觎,且让小编带你领略一二。 盗墓文化风行,尤其以...
正所谓成王败寇,由于李世民的最终胜出,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多是偏向于李世民一方,假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兵败而死,历史会发展的怎么样呢? 玄武门事变是一起发生于唐朝...
在民间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谚语,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谁跌倒嘉庆吃饱?这种说法来源于何时,为什么这么说? 和珅的出身可是不好,同殿为官的人在他背后起了一个“蜡头”的外号。...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战役,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赫赫有名的名将,明朝的戚继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打击倭寇的战争中,他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天皇皇...
在清朝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皇室的成员被称作阿哥、贝勒、亲王这样的称呼,那这些称呼都是什么意思呢? 明末时期,吴三桂帮扶着清军入京将明朝残余势力一举击破,这才有了后来...
古人认为未来是预测的,所以相信许多有关占卜的书籍,比如《周易》。《推背图》就被认为是中国这方面的第一奇书,传说是唐朝著名的高道李淳风和袁天罡所写,原因是李世民想要...
在古代,皇宫最讲究的就是颜面,那时候,不管是谁,你在皇帝面前讲话都得动下脑子,你要是一个不对劲触及到龙颜,那可就有你好受的了,不然怎么会有“祸从口出”呢?小编今天...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也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武将,然而说到最完美的武将,那么非赵云莫属了,可是他却一直都不受刘备重用,这是为何呢?今天就由小...
说到一鼓作气,这其实有一个典故,而提出这个战争论点的人正是村球战国时期的能人曹秽。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
导读:宋子文一共几位夫人?宋子文的夫人是谁?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树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别是是宋...
作为我国制度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科举制度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是一非常优秀的,一举多得的好制度。 但凡有考试,就会有舞弊的现象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舞弊现象屡禁不...
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是一个伟大的统治者,在当时他带领的蒙古帝国有着战无不胜的军队,曾经有过三次西征,那么他最远西征到过哪些国家呢? 成吉思汗在把蒙古各部统合起来之后,...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孙膑在大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公元前445年,魏国经过变法,率先...
我们都知道为了防盗墓,帝王将相去世之后,都会有疑冢,那么朱元璋有没有呢?据说他下葬时有十三棺出城门。 可能有人觉得是无稽之谈,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史料上有记载,如明人...
诸葛亮才能出众,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相传他夫人样貌丑陋,却有着比他更加优秀的才能。 一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让读者朋友认识了一位智慧化身的蜀汉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