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82年的拉菲是一个网络梗,用来装作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说82年拉菲价格不菲的原因是因为82年那一年的葡萄产量特别高,酿出来的酒也就特别好,能卖出很高的价钱。
拉菲1982究竟有多少瓶为什么还没喝完?
随每年的气候不一样,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年产量在18万~24万瓶之间浮动(按照750ml一瓶的标准瓶来计算)。我没看过1982年的具体产量数据,但应该在此区间内(别把拉菲的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以及罗斯柴尔德集团旗下那些三四线酒计算在内)。
很多人直觉上会觉得,哪怕拉菲1982产量达到24万瓶的峰值,到现在2015年,33年了,全世界这么多爱酒之人,再加上中国那么多有钱人爱喝,还不得把它喝光了?
但是请考虑一个因素:很多饮家同时也是葡萄酒的收藏投资者,他们买了酒不一定马上喝,而会储存一段时间,静待升值,尤其是1982这种“名庄+传奇年份”的组合,升值潜力更高。到了巅峰的适饮期,当初买了两箱的人便自己喝一箱,另一箱升值个一两倍再卖出去,酒钱就回来了。接手的那个人,往往又等上几年,自己喝一半,又卖一半。
另外,除了真正喝这款酒的人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葡萄酒投资公司,尤其那些历史悠久、树大根深的,别说1982了,1952的拉菲都还会有一些存在仓库里,哪怕有合适的价钱,他们也不会一次把某种酒沽清,做这种生意的,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尤其是耐久经存的好酒,简直是抗通胀利器,当然得慢慢卖。所以,有收藏家和投资公司的存在,拉菲1982的消耗速度远比直觉上要来得慢。
我在社交网站上这样解释时,有朋友认为这只是推测。但实际上这不是推测,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对待那些有升值潜力的酒,不仅是我,整个行业都是这样做的。纪录片《红色情结》采访了老牌酒商mahler-besse,我把下面一些对话截图了,一目了然。
另外你还需要考虑:物以稀为贵。每当人们喝掉一瓶拉菲1982,都会让存世的拉菲1982数量减少,导致供需进一步不平衡,于是剩下的拉菲1982会继续涨价,进而,喝得起它的人会越来越少,它的消耗速度会越来越慢。
以上足以证明,拉菲1982年份,肯定有真货。
但是,买酒人还得面临一个复杂得多的情况——假酒盛行。目前,一个品相完好、酒标没有损毁的任意年份的拉菲酒瓶,回收价高达3000人民币,而拉菲1982的空瓶,更在4000以上。回收空瓶拿去干嘛?当然是重新罐别的酒进去,当拉菲卖咯。要是骗不懂酒的土豪,随便灌点昌黎勾兑型“葡萄酒”进去就好了;如果骗行家,舍得花点钱灌瓶2000元的波尔多好酒进去,也不是那么好分辨的。
什么鬼!?竟然分不出来!
没错,你选几瓶波尔多2级庄的好酒,再选一瓶年份与之差不多的拉菲,都蒙上瓶,让常喝酒的葡萄酒爱好者来尝,他们有很大机率分不出哪个是拉菲。另外也有很大机率——他们觉得拉菲不是里面最好的。
为什么1、2千元的好酒和3万元的拉菲会不易分辨?
拉菲是典型的波尔多左岸风格,果味丰富、酒体扎实而平衡、单宁集中、余韵非常悠长。而波尔多有这种风格的酒庄简直一抓一大把——论细节上的表现和变化度,可能它们都比不上拉菲,但要模仿拉菲的风格,并不难。
为什么1、2千元的好酒和3万元的拉菲会不易分辨?而那些波尔多二、三、四级酒庄,可能大部分时候比不上拉菲,但要是田忌赛马一下,用它们的好年份去对比拉菲的平庸年份,差距就非常小了,甚至会胜出。
如果二级庄和拉菲都拿出自己评了100分的绝佳年份,在短时间内也难分胜负。以我个人经验,在开瓶7、8个小时以后,好年份的拉菲才会靠着其坚挺度和稳定性产生明显优势。而两者的价格,却天壤之别。
那下一个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味道只是好一点,价格相差十几倍?
因为在消费领域,总有一小部分金字塔塔尖产品的价格会“不合理”地“虚高”,毫无性价比可言。其实它们的价格是由富人的消费力决定的,所以会出现一件100分产品比99分产品贵几倍的现象。富人消费力有多大,这些产品就有多贵。顶级产品是富人彰显财富的手段,是把最富的人与其他人区分开的标志;同时,它们也是保护财富的工具,万一遇到什么问题,卖几幅梵高的画和几瓶拉菲1982,钱就回来了。
当然了,富人对顶级产品的偏好会改变,过去20年是波尔多时代,所以拉菲能热炒得那么贵;现在又开始流行勃艮第的果香和轻柔酒体了,于是勃艮第各大特级园的酒价开始嗖嗖地涨。勃艮第的头牌酒庄罗曼尼康帝,单瓶价格随便就飙到2、3万,单位是美元。
但时代毕竟越来越眷顾真正的爱好者了,葡萄酒的世界那么大,资讯和国际物流体系都如此发达,只要愿意去学习,你花一、两千元就能喝到不逊色于拉菲的酒了。
拉菲酒庄主是世界的幕后掌管者吗?
几年前,一位宋姓作家撰写了一本奇幻小说《xx战争》,以史实结合阴谋论脑补的方式介绍了拉菲的庄主——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的家族史。这一切本来都没啥问题,直到这本书被归入“金融类”和“纪实类”。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罗斯柴尔德家族描述成在拿破仑时代崛起并完成原始积累,现在由星散各地的子孙隐形控制着世界各地的货币和金融体系,进而控制世界(当年希特勒迫害罗斯柴尔德家族时,用的也是这个理由)。
按照某作家的观点:以这个家族在拿破仑时代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本,即使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现在应该有几万亿美元了,控制世界金融体系绰绰有余。
但事实上,没有人是上帝,没有人能保证投资永远不出错。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投资的领域相当不走运,他们在美国快速发展的时代撤离了美国,在欧洲的资产又先后遭到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掠夺,以至于现在该家族其实一直在衰落。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盈利能力连高盛的一个零头都不够。
如果说这个家族在控制世界的话,那也是通过控制人们的舌尖,而非通过货币。
“小拉菲”是怎么回事?
国人说的“小拉菲”,其实特指拉菲古堡的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
很多顶级酒庄都会有“正副牌”这样的产品体系。以拉菲为例,下图左边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是正牌酒;而右边的carruades de lafite就是他家的副牌酒。
“正副牌”是既要保证品牌品质而又尽量不牺牲效益的做法。拉菲酒庄有上百公顷葡萄园,每颗葡萄藤结出的果实是不一样的,它毕竟是农产品,没有整齐划一这回事。为了保证品质,酿酒师必须在收成中精挑细选,筛选出最好的、可以用于酿造正牌酒的那部分。每年用于酿造正牌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葡萄大概只占收成的30%。剩下的葡萄也不能浪费,于是便大部分都用来酿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以较便宜的价格出售。
因为carruades de lafite(也就是小拉菲)和正牌拉菲古堡的酿酒师、储存条件都一样,又是同一品牌,因此价格异常坚挺,近年的零售价也分分钟超过5000元。比波尔多二级庄都高出几截。
但不要忘记,葡萄酒的品质是“七分葡萄,三分酿造”。尽管大、小拉菲的葡萄来自同一地块,但经过严格筛选以后,品质是有大差异的。对真正的葡萄酒饮家来说,大部分名庄副牌酒其实是鸡肋,品质高不到哪里去,却又顶着个名门出身,价格高企。
此外,我在上一篇文章说过,拉菲是个进取的野心家,满世界开酒庄、生产挂上了拉菲牌子和罗斯柴尔德五箭标志的中低端酒去攻陷大众市场。这些零售价普遍在100~300元之间的餐酒论品质当然远不如真正的大、小拉菲了,也没什么长期储存升值的潜力,就是个即开即饮图个爽快、挂着拉菲的名字有点增值的酒。但是国内的很多葡萄酒销售会跟一知半解的消费者说:“这就是小拉菲。”哄人几箱几箱地买,还说以后会升值。就在我的朋友圈里,着了道儿的人都不只一两个。对于这些无良葡萄酒销售,我们只能竖起中指。
大家可以再好好看一下上图真正的“小拉菲”的真容。如果单纯为了享受酒的味道,我不太推荐你买,因为品质不怎么值这个价(你要招待些好面子的贵宾那另说)。即使要买,也别被忽悠,错把“拉菲传奇”、“拉菲传说”认作“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
发布时间:2022-04-17 19:49
上述文字是💠《为什么82年的拉菲喝到现在还没喝完?》✨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核心提示 :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最可信也是最笼统的说法是:郑成功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经历了许多让其气塞胸膛、怒不可遏的大事:供奉的旗号和精神支柱——南明永历帝在云南被...
说到一鼓作气,这其实有一个典故,而提出这个战争论点的人正是村球战国时期的能人曹秽。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
光绪帝继位的时候,正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本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但却被慈禧处处掣肘,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的死亡也充满了被慈禧毒杀的谜团。 载沣的兄长爱新觉罗...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关于他的文学有许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虽然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武将,但是说到最完美的武将,那么非赵云莫...
自汉武帝巫蛊之乱后,汉朝国家整体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巫蛊之乱也导致了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恐惧症,刘贺就是这一时期被选为继任人选的皇帝,但是这个奇葩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荒唐,...
在皇宫内院除了有嫔妃,太监之外,还有一种人,她们就是宫女,她们做着最苦最累的活,还经常遭受打骂,有时更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宫当宫女的,清朝女子...
随着上世纪时,西方考古引入中国时。在河南的安阳,考古学家发现了商代晚期的都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不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他们认为中国夏、商、周三代,都是中...
朱棣不论是性格还是统治手段,都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与他最像的,但是历史上关于朱棣的身世,却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于公元...
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
刘基,字伯温,是大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在所有的功臣当中,刘伯温当排第一,他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不...
魏蜀吴三国的争端构成了三国时期的主体,而曹孙刘三位君主中,刘备可以说是完全的草根起家,那么三国时期刘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郭嘉和周瑜对刘备...
慈禧,一个无法言说的人,不知如何评价,1908.11.15慈禧病逝于中南海仪鸾殿,留下遗言说:“在这之后,切记不可有女人干预国政,这与本朝家法相违背,必须严加限制,太监不得擅权...
顺治皇帝临终前,康熙皇帝尚年幼,因此顺治钦点了四位辅政大臣,其中就有索尼,老臣索尼一生鞠躬尽瘁,儿子索额图也在朝为官,但是为何索额图最终却被定为大清的罪人呢? 索额...
我国历史上政权的更替往往喜欢强调自己的正统性,因此传国玉玺就成了一个完美的象征,那么在历史上,这块由和氏璧雕琢的传国玉玺下落何处了呢?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
蕞之战的起因 五国这次结盟,显然也是最后一搏,秦王嬴政继位前后的几年,秦国对外扩张的态势也有所减弱,但秦国依然对六国保持这军事压力,公元前242年,秦军打穿魏国,置东郡...
热播剧《燕云台》已经播放到后半场了,本来萧燕燕和韩德让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谁知道剧情虐人,来个大反转,一道圣旨打破了两人甜蜜的幸福,萧燕燕和韩德让只能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