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官职系统很有当时的时代特色,例如巡抚和总督就是为了解决边疆问题设立的官职。边疆问题一直延续到了清朝,这些官职就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总督和巡抚作为封疆大吏,牧一方百姓,握有生杀大权,但巡抚和总督在明初并未设立,到了永乐年间,由于形势需要便出现了了这两个官职。
朱元璋建国后,设五军都督府掌管天下军事(类似于现在的各大战区),设中书省管理行政工作,六部分工,洪武十三年以后,地方上设立三司(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分别管理地方的军事、行政和司法,这三司是独立的归皇帝直接指挥。
到了永乐的时候,随着军事行动的不断增多,某一区域发生了军事行动比如农民起义或是群众聚众闹事等,这三个单位往往意见不统一,大家各自为政,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协调处理地方事务,没法子了中央政府就派出一个官员去协调处理,有点像是我们现在的调查组组长的意思,这个官员就是巡抚,巡抚一般都是有兵部侍郎来担任,官职高于三司一把手,巡抚节制当地所有官员,通俗的理解就是钦差了。
巡抚任命以后就开始巡视地方,等紧急的事情处理完以后马上就回中央了,可见巡抚在当时就是个临时的差事,是个京官,任务就是到处救救急,到了后来地方上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巡抚到了以后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才能解决问题,后来朝廷索性就常设巡抚,以后为定例,以前三司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现在三司上面又加了一个巡抚,那么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呢?还是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巡抚只能管理一个地方的行政军事,比如浙江的巡抚就不能管理福建的事务,遇到了跨地域的军事行动,两省的巡抚意见又不统一了,来回扯皮,比如像倭寇侵略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等这样的事,相互推卸责任,朝廷被逼的又没辙了,于是比巡抚更大的官员就出现了,就是总督。
总督的等级又比巡抚高一级,一般都是有兵部尚书出任,所以我们在很多的电视剧情里可以看到某总督领兵部尚书衔(一品的官了,洪武时期各尚书还是2品,到了建文时六部尚书均为一品),最为熟悉的就是嘉靖时期的胡宗宪,任浙直总督。
有了总督以后,巡抚就是第二了,三司的地位就更低了,基本就没有什么权力,从成化五年(1469年)以后,两广设总督后,开始就成定制。那么有了总督以后,貌似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还是没有,起初像倭寇袭扰沿海这种局部战争,总督权限差不多就够用了,到了明后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辽东战争如火如荼,牵涉的都是五、六个省,那么这时往往就有好几个总督,谁也领导不了谁,朝廷于是又派出了更高级的官员去统一协调,这个就是明后期常见的督师了,一般有大学士任职,总督归督师管。
明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朝廷派出军官到各地去镇压农民起义,称之为总兵官,也叫总指挥,但是又对总兵官不放心,于是就派太监去监督,叫做监军。监军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很大,因此,不但总兵官要听监军的话,巡抚、总督也要听他的话,这下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太监当家的局面,明朝的政治就变成了是太监的政治了,皇帝昏庸,太监为所欲为便是大明朝最鲜明的政治特色。
最后还想提一下明朝有个官职叫做巡按,书里或是戏里面经常出现“八府巡按”,傻傻分不清楚,其实巡按就是明朝的十三道御史,是有都察院派出去检查地方工作的,就好比是我们的纪委检查组,巡按的官职并不大,正七品,但是权力很大,因为是中央派出去的,是替皇上办差的,到了地方可以检查军政大事,平反冤假错案,于是百姓对这个巡按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其实朝廷派巡按出去也是为了缓和统治阶级和劳苦大众的矛盾,解决一些问题的,于是这种愿望就被很多的文学作品放大,也是反应了当时人民群众的需求的。
自明以后,巡抚和总督被清朝统治者沿用,一直到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退出历史舞台。
发布时间:2022-04-17 11:29
上述文字是💠《巡抚、总督、督师、巡按,明朝皇帝其实很无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朱棣不论是性格还是统治手段,都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与他最像的,但是历史上关于朱棣的身世,却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于公元...
自汉武帝巫蛊之乱后,汉朝国家整体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巫蛊之乱也导致了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恐惧症,刘贺就是这一时期被选为继任人选的皇帝,但是这个奇葩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荒唐,...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关于他的文学有许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虽然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武将,但是说到最完美的武将,那么非赵云莫...
我国历史上政权的更替往往喜欢强调自己的正统性,因此传国玉玺就成了一个完美的象征,那么在历史上,这块由和氏璧雕琢的传国玉玺下落何处了呢?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
刘基,字伯温,是大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在所有的功臣当中,刘伯温当排第一,他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不...
随着上世纪时,西方考古引入中国时。在河南的安阳,考古学家发现了商代晚期的都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不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他们认为中国夏、商、周三代,都是中...
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
顺治皇帝临终前,康熙皇帝尚年幼,因此顺治钦点了四位辅政大臣,其中就有索尼,老臣索尼一生鞠躬尽瘁,儿子索额图也在朝为官,但是为何索额图最终却被定为大清的罪人呢? 索额...
光绪帝继位的时候,正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本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但却被慈禧处处掣肘,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的死亡也充满了被慈禧毒杀的谜团。 载沣的兄长爱新觉罗...
魏蜀吴三国的争端构成了三国时期的主体,而曹孙刘三位君主中,刘备可以说是完全的草根起家,那么三国时期刘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郭嘉和周瑜对刘备...
热播剧《燕云台》已经播放到后半场了,本来萧燕燕和韩德让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谁知道剧情虐人,来个大反转,一道圣旨打破了两人甜蜜的幸福,萧燕燕和韩德让只能含...
核心提示 :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最可信也是最笼统的说法是:郑成功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经历了许多让其气塞胸膛、怒不可遏的大事:供奉的旗号和精神支柱——南明永历帝在云南被...
说到一鼓作气,这其实有一个典故,而提出这个战争论点的人正是村球战国时期的能人曹秽。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
蕞之战的起因 五国这次结盟,显然也是最后一搏,秦王嬴政继位前后的几年,秦国对外扩张的态势也有所减弱,但秦国依然对六国保持这军事压力,公元前242年,秦军打穿魏国,置东郡...
慈禧,一个无法言说的人,不知如何评价,1908.11.15慈禧病逝于中南海仪鸾殿,留下遗言说:“在这之后,切记不可有女人干预国政,这与本朝家法相违背,必须严加限制,太监不得擅权...
在皇宫内院除了有嫔妃,太监之外,还有一种人,她们就是宫女,她们做着最苦最累的活,还经常遭受打骂,有时更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宫当宫女的,清朝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