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前,中原王朝采用分封制的背景,为日后的诸侯混战埋下了伏笔,各国各自为政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货币不通用导致无法通商限制经济发展,度量衡不一导致管理和商业的混乱,将这一切统一并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的,是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亘古绝今的始皇帝,后世对他的解读从未停止。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解析,从《史记》开始,都多少带了些许个人的好恶情绪。近日,一个台湾人对“秦始皇”的客观解读书《秦始皇:从现实到历史的思辨之旅》从“慕课”开始蔓延,在坊间广为流传!不少商界精英、学者、教育家乃至史学爱好者都在讨论,这本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秦始皇”时代,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读史时期——从不同角度特别是针对人们对“秦始皇”的普遍误读、误解,对其人、其政、其史做了客观而又鞭辟入里的详解分析。
先为《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正个名抱个屈——《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的篇名为:“秦始皇本纪”!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跳起来问:“篇名有什么好解析的?这不是很客观嘛!”
吕世浩携“秦始皇”请教各位:太史公为他作本纪的这个人,他真的叫“秦始皇”吗?
事实上,他不叫“秦始皇”,他叫“秦始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第一句,就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那么《史记》为什么要称他为秦始皇呢?为什么要省掉一个“帝”字呢?因为《史记》是中国传统的史书,在中国传统的史法里面,有很重要的一项,叫作“一字寓褒贬”。
从称呼人名所用的字,到叙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对他的评价。而在《史记》的篇名中更是如此,太史公对每个人的称呼都不一样。同样是世家,陈胜就称他的字陈涉,萧何就称他的官萧相国,张良就称他的爵留侯。从《史记》的篇名,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各式各样不同的评价,这就是春秋笔法。
那么“秦始皇帝”和“秦始皇”,又有什么不同呢?请问各位,太史公是西汉人,在汉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个字比较重要?
判断两者中谁比较重要,有个简单的方法。当我们一定要省略其中一个时,被省略的那个,一定是比较不重要的。
汉代皇帝的正式称呼是“汉孝文皇帝”“汉孝景皇帝”“汉孝武皇帝”。但当省称时,会叫“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而不会叫“汉文皇”“汉景皇”“汉武皇”对吧?由此就可以知道,在当时人心中,“帝”要比“皇”重要得多。
“帝”字比“皇”字更重要,那太史公就是要从篇名要告诉你,他要借此来贬秦始皇。
但贬归贬,历史必须记录事实。在这篇文章里面,从头到尾至少要有一次正式称呼人家的全名,这是史家该有的道德。这也代表了写历史的人,不是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他是故意不这么称呼的。所以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他叫“秦始皇帝”,可是篇名还是叫“秦始皇”。
关于姓氏的不同,我们再看《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段: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这一段是在讲秦始皇的身世,在这里不多谈他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故事已经被小说、戏剧、电影炒作得滥了。不过从这里的“秦庄襄王子也”来看,太史公应该认为始皇确实是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吕世浩这里要特别谈的,是“姓赵氏”三个字。各位读到这里,一定又有人想跳起来问:“这三个字有什么好讲的?又打算凑字数了吗?”
没什么好讲的吗?问各位一个问题:秦始皇姓什么?
对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会立刻回答:“他叫嬴政,当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为什么这里要说他“姓赵氏”呢?
现代人填表格,有时表格中会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么请问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吗?名和字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举各位熟知的人物为例,韩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杨过名叫过,字就叫改之。对吧?常读古文或武侠小说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中,吕世浩携秦始皇告诉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么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缘从何而来,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就会有同一个姓。
可是当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同一个姓的人繁衍越来越多,就会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建立他们自己的聚落。为了在同姓底下分别彼此,就会在同一个姓下又出现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会分化、会变动的,有的以地为氏,有的以官为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请问商鞅姓什么?
有同学会回答:“商鞅姓商”“商鞅姓卫”“商鞅姓公孙”,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为商鞅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叫卫鞅、公孙鞅,但哪个答案才是对的呢?
事实上,这些答案都不对。因为商鞅既然是卫国的公族,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因为他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叫商鞅。但卫、公孙、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那么回到原来的问题,秦始皇姓什么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面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这一支是赵氏。太史公已经是西汉人,因此他以当代的习惯记下“姓赵氏”,原因就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2-04-03 19:09
上述文字是💠《千年误读:皇帝有别、姓氏不同》✨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总计296年。从改国号为大清开始,总计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既然清朝时我国历史上...
关于曹操与刘备相识的时间,大部分史书提到的都是在杀吕布之前,在更早几年的郯城之战二人曾有过交手,但未必见过面。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因为黄巾起义兴义兵与曹操见过面...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里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可谓个性鲜明,表面上端庄大方、温婉大度,而内心却阴险毒辣,让人过目不忘,那真实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
风水学是中国特有的学术,玄奥神秘。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风水大师,如青乌子、袁天罡、李淳风等人。而历史上那些有名的谋士,不论风水方面的造诣高低,都会有一些他们风水方...
轿子在我国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使用八抬大轿,必然是非富即贵,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风光的,那么作为清朝重臣的曾国藩,为什么不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呢? 曾国...
邹忌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卫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 鲍元前三五七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就“以鼓琴见威王”,用“鼓琴”的节奏来说明...
明朝皇帝对吃都比较有讲究,各种精细的食物吃多了,身体变得柔弱不堪,因此大都短命。 普通百姓吃饭都有讲究,何况皇帝。朱元璋发迹于贫贱,猜疑心极重,总担心别人下毒,所以...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萧何赞他“国士无双”,后人更是推崇备至称他为“兵仙”“神帅”。然而,如此精于谋略极其难得的人才,最...
在演义里,典韦是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的猛将,恶来是谁?那是纣王的猛将,和父亲飞廉都以勇力出名。在《三国志》里,典韦也是使一双八十斤大戟的勇猛之将。 他的勇猛从早年...
我国古代的封建帝王陵墓,往往要经过复杂的风水学定位,可见风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明朝皇帝的陵墓中,谁的最为凶险,风水最不好呢? 位于北京的明“...
唐朝后期宦官专政,权势逐渐架空皇权,引起了皇帝的极度不满,因此决定拉拢官员对宦官进行诛杀,不料风声走漏,被宦官集团诛杀众多大臣,遭受牵连的人多达千人,史称甘露之变...
西汉的郅都,曾以郎官的身份服侍孝文帝。景帝时拜为济南太守,针对豪强目无国法、肆无忌惮的情况,郅都未遵行汉初定下的轻刑原则,而决定采取以暴制暴的酷烈手段,下令捕杀了...
九品中正制是我国的一项选官措施,最开始是三国时代魏国的陈群提出的,经过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图)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浅述...
现代发达的避孕措施能够让人们在享受男欢女爱的时候不再有所顾忌,但是在古时候,避孕套和避孕药等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是怎么避孕的呢? 最早的避孕套:羊肠 古代人还...
导读:冯异是什么人?赤眉军的克星,以巧计大败赤眉军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趁着这个机会,代汉自立建立新朝,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试图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