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细数清最后一位皇帝的退位始末,是谁起草了退位诏书?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细数清最后一位皇帝的退位始末,是谁起草了退位诏书?》,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细数清最后一位皇帝的退位始末,是谁起草了退位诏书?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宣统帝溥仪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辛亥革命暴发,他被迫逊位,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结束。那么当时溥仪的逊位诏书是谁写的呢?

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月12日,刚刚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奉隆裕太后懿旨下诏逊位,既终结了大清王朝持续268年的异族统治,也终结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家天下、私天下的皇权专制。在此后的100年间,到底是谁执笔起草了该项诏书,一直是众说纷纭的历史悬案。

1912年1月21日的逊位诏书

傅国涌在《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一书中,围绕《清帝逊位诏书》的反复协商,较为全面地罗列了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其中较早提到逊位诏书的是资政院议员、协纂宪法大臣汪荣宝(衮甫),和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江苏省临时议会议长张謇(季直)。1912年1月19日,家住天津的汪荣宝在日记中记载,他听说逊位诏书已经预备妥帖,三四日必当宣布。1月20日,家住江苏南通的张謇也在日记中记载说,他看到了隆裕太后不日逊位之报。

1月22日,汪荣宝听说“内阁拟就上谕两道,一为逊国,一为宣战,阁臣不自擅决,付诸皇族会议。但若采用乙种办法,阁臣即一律辞职。”这一天是旧历辛亥年的腊月初四,据张謇日记记载,他于当天来到上海,“知北方逊位诏初三日本可下,以南方一电疑而沮焉。”

由此可知,早在腊月初三也就是1912年1月21日之前,已经存在着一稿与张謇和汪荣宝都没有直接关系的《清帝逊位诏书》。张謇所说的“疑而沮焉”,指的是孙中山于1月18日电告伍廷芳,要求由唐绍仪向袁世凯转告五条要约:一、清帝退位,其一切政权同时消灭,不得私授于其臣。二、在北京不得更设临时政府。三、得北京实行退位电,即由民国政府以清帝退位之故,电问各国,要求承认中华民国彼各国之回章。四、文即向参议院辞职,宣布定期解职。五、请参议院公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如此方于事实上完善。

据伍廷芳在《共和关键录》中记载,由于逊位诏书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于1月21日如期颁布,他于当天致电孙中山通报与袁世凯之间的交涉情况,同时建议清帝逊位之后,“宜由袁世凯君与南京临时政府协商,以两方同意组织统一全国政府”。《清帝逊位诏书》中最具争议的“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一句话,显然脱胎于伍廷芳的这份电文。孙中山收到电文后,撇开南北双方秘密进行的议和程序,于1月22日采取公开通电方式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就各来电视之,袁意不独欲去满政府,并须同时取消民国政府,自在北京另行组织临时政府,则此种临时政府将为君主立宪政府乎?抑民主政府乎?人谁知之?纵彼有谓为民主政府,又谁为保证?”

孙中山在该项通电中提出最后通牒式的五条办法:其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时知照驻京各国公使电知民国政府现在清帝已经退位,或转饬驻沪领事转达亦可。其二,同时袁须宣布政见,绝对赞同共和主义。其三,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退位布告后,即行辞职。其四,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其五,袁被举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乃能接受事权”。

优待条件的反复协商

随着秘密议和的内容被孙中山单方面公开曝光,包括清帝逊位条件在内的议和谈判只好推倒重来。2月1日,汪荣宝听说逊位诏书将于2月4日颁布。同一天,与袁世凯关系密切的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在日记中写道:“退位诏书将在2月4日宣布,我生日的那一天!”

2月2日,专门负责协助内阁大臣起草朝廷诏书圣旨的许宝衡在日记中记载,他于当天到公署,听说国务大臣入对商酌优待条件,隆裕太后甚为满意,皇室亲贵也表示认可。同一天,人在天津的汪荣宝,听说逊位诏书已经于午后四时颁布。

2月3日,许宝衡在日记中写道:“六时起,到公署,总理入对??”羁留上海的张謇在当天日记中记载,他听说袁世凯(慰廷)当天进宫,“陈说逊位及优待条件”。同一天,袁世凯将经过隆裕太后认可的《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九款、《关于皇族待遇之条件》四款、《关于蒙满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七款,分别列作甲、乙、丙三项电告伍廷芳。

2月4日,汪荣宝从《北京日报》看到的消息是,逊位诏书当天不能发表,有缓至8日之说。张謇在当天日记中写道:“闻慰廷已有议优待条件之权。”同一天下午,伍廷芳、唐绍仪、汪精卫从上海来到南京。当天晚上,孙中山召集各部总次长在总统府讨论袁世凯电告的优待条件。

2月5日上午,临时参议院开议孙中山交议之优待清室各条件,孙中山委派胡汉民、伍廷芳、汪精卫莅会说明。参议院对该项条款逐条讨论,将《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改作《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并对原案中尊号、岁费、住地、陵寝、崇陵工程、宫中执事人员、清帝财产、禁卫军等项进行修改,删去第8款“大清皇帝有大典礼,国民得以称庆”。同一天,汪荣宝收到袁世凯亲信助手梁士诒、阮忠枢的来信,说是袁世凯催促他入京襄助阁务。

2月6日,伍廷芳将参议院议决之修正条款电复袁世凯,同样是在这一天,莫里循在给布拉姆的书信中介绍逊位诏书说,“这道谕旨正由梁士诒草拟中,昨天他还同我磋商这件事,他认为在十天之内不可能颁发……”天津《大公报》当天报道说,逊位诏书的草案于2月2日呈进,执笔者为华世奎、阮忠枢。2月7日,《大公报》又刊登消息称,逊位诏书是隆裕太后命徐世昌起草的,昨已将草案交袁世凯校阅,袁以此次皇上退出政权,断非历代亡国可比,等将来颁诏时拟由内阁撰定,请旨颁布。

据汪荣宝日记记载,他于2月6日从天津来到北京,正式参与袁世凯内阁的机要文案,得知由南方回复的优待条件,已经由隆裕太后亲自改定。2月8日,袁世凯内阁着手预备清帝逊位之后的各项善后文案,由汪荣宝负责起草《对北方各省督抚宣言》,该项宣言经过梁士诒、袁世凯的补充修改,于2月13日用“全权袁”的名义以《致北方各督抚各府州县电》为标题公开发表,同时公开发表的还有《关于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布告》等多项文告。

同样是在2月8日,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会见美国记者麦考密克和驻华使馆参赞邓尼时,介绍了“清廷的退位诏书已经写好,只因南北双方的态度尚待协调,延迟未发”的政制形势,并且承认了单边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事实上的“不合法”。

2月9日,梁士诒告诉汪荣宝说:“南中激烈派反对优待条件,议欲杀唐、伍两君,恐生枝节。”汪荣宝和陆宗舆打算致电张謇设法疏通。随后,他拟谕旨一道,又拟电文两通。同一天,留在北京与袁世凯、梁士诒、袁克定等人直接沟通协商的同盟会会员朱芾煌、李石曾致电汪精卫,所谈论的正是《清帝逊位诏书》和另一道逊位优待条件诏书中的关键性措辞:“已向袁、梁尽力交涉,舌战良久,……惟退位事,字样改为‘以权位公诸天下’。又清帝退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数字,须改为‘大清皇帝尊号源(延)缆(续)如旧’等字。芾思此数字名异实同,似不妨少为退就;为彼留对付清后地步。据梁云,若民军能照此答复,必能即刻宣布共和。”

莫里循也在当天写给布位姆的书信中介绍说:“目前已准备了三个文件,1.退位诏书;2.皇帝宣布退位的文告;3.致各国公使馆的通函。梁士诒,邮传部长,正在撰写退位诏书;文告是大约二十位大臣共同写成的,致各国公使馆的通函是颜惠庆博士用英文写的,已经译成中文,目前正由袁世凯审阅。”

同一天,朱芾煌、李石曾致电汪精卫说,他们于当天同见梁士诒,得知“已将逊位诏拟定呈进,念六或念八准发表”。这里的“念六或念八”,指的是旧历辛亥年的腊月二十六或二十八日,也就是1912年2月13日或15日。

同样是在2月10日,汪荣宝在内阁得知,优待条款的最后版本已经得到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回电同意。梁士诒嘱托他草拟奏稿于第二天呈递。饭后,梁士诒又要他按照袁世凯的意思将奏折修正数处,下午四时脱稿。已经把政治立场转移到南京临时政府一边的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于同一天在致袁世凯电中强调说:“至优待条件发生于辞位,若云辞政,则十九条已无政权,何待今日是。十四省军民以生命财产力争,专在位字。明日入觐,务恳力持办到辞位二字,即时发表。”

2月11日,汪荣宝被内阁电话紧急召回。梁士诒、阮忠枢告诉他说,逊位诏书发表在即,应办文牍甚多。他当天又草拟电稿及信稿各两件。同一天,张謇在日记中写道:“闻清帝已定逊位而中尼。”

发布时间:2022-02-27 11:24

上述文字是💠《细数清最后一位皇帝的退位始末,是谁起草了退位诏书?》✨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明朝最为昌盛的时期为什么是仁宣之治?

明朝朱高炽和朱瞻基二帝是两位十分贤明的皇帝,在他们父子俩的治理之下,大明休养生息,呈现出了很好的国家面貌。 其实仁宣之治措施有很多,如果大体来分的话,仁宣之治措施可...

[历史] - 2022-01-05 08:13:28

揭秘明代太监冯保与张居正究竟有何关系?

张居正和冯保都是朝中的要臣。在宋神宗时候,张居正为朝中宰相,而冯保受李太后的重视和委托,让冯保监督教育宋神宗。张居正和冯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为北宋做出了贡献。...

[历史] - 2023-04-12 17:34:08

武则天立嗣之谜:武则天最想让谁继任?

候选人:武承嗣最初的时候,武则天确实倾向于武承嗣。为此,她将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宰相岑长倩、格辅元诛杀。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 这两位侄...

[历史] - 2023-04-08 02:33:50

功绩千古的一代君王汉武帝,在犯错之后是怎么进行自我批评的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功绩排在前几名的皇帝,他充分利用好了前几代皇帝积累下来的基业,做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善于自省的皇帝,这是非常难得的。 皇帝都...

[历史] - 2022-02-18 21:58:55

苏轼专门作词悼念的亡妻是谁?乌台诗案结局如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能写出这等闻者心碎的词句,想必苏轼也一定是怀着极大的悲痛的,那么他词中怀念的这位亡妻,其人究竟是谁呢?...

[历史] - 2022-01-28 05:57:38

蒋介石死后国际社会是什么反应?美国日本出乎意料

蒋中正作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关键人物,一直承受着后人的各种评说,但是他的地位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这样一位在世界上位高权重的人物,在逝世的时候,国际社会又做出了何种反...

[历史] - 2022-05-20 00:12:25

清朝一个举人编成一部字典,本可利国利民,乾隆的血腥文字狱为什么找他下手?

说起字典这在我们日常中随处可见,然而在清朝历史上一个举人编成一部字典,本可利国利民,但是他最后却被乾隆满门抄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乾隆是个十分喜...

[历史] - 2023-06-10 23:35:36

威震华夏的关羽的死因有哪些说法?为什么说关羽必须要死?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

[历史] - 2022-09-02 06:30:39

秦兵马俑中士兵都是赤手空拳,武器去哪里了?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出土的,其中的士兵像和各种战车战马都是栩栩如生,唯一让人疑惑的是,坑中并没有发现任何武器,没有武器的士兵怎么打仗呢? 兵马俑一号坑先后出土了...

[历史] - 2022-01-18 17:39:37

秦始皇活了多少岁?年仅五十,再活个几年,大秦可能就不会亡

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皇帝,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历史,秦始皇虽然暴政,但是他光辉的历史却没有人轻易的到达,而他当时做出的工作到现在后代们仍...

[历史] - 2021-09-17 01:28:48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强的10大皇帝排行榜,谁是第一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强的10大皇帝排行榜,谁是第一位?我们都知道,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社会当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治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根据史料统计,从秦始皇...

[历史] - 2021-11-28 23:33:30

少年铜钱被偷 包拯靠着一座石狮子指认出了真正的窃贼

民间相传包拯包青天不仅为官廉明公正还是一名神探,白天审理人间案件,晚上审理阴间冤案,包拯的一生为了拯救更多的黎民百姓,操劳了一生。 历史上关于包拯破案的故事很多,今...

[历史] - 2022-08-10 23:39:43

末代皇帝溥仪珍藏多年的龙袍,却成了日本人眼

末代皇帝溥仪珍藏多年的龙袍,却成了日本人眼中的笑话,溥仪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但是却不是因为他的功成名就也不是因为它对后世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而是因为他...

[历史] - 2021-04-09 12:17:10

乾隆最看重的五阿哥 身患病症英年早逝

清朝繁荣鼎盛时期,大家肯定会想到康雍乾三代皇帝,这三代祖孙皇帝大力推动了清朝的发展,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乾隆的第五个儿子,五阿哥永琪,五阿哥是乾隆皇帝最看重的人选...

[历史] - 2022-09-24 06:00:49

慈禧太后知道东南互保之事吗?事后她不处置相关官员?

当年义和团运动时,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等南方一些有实力的人搞了一个东南互保运动,使得南方没有受到八国联军的战火。那么,后来的慈禧太后她知不知道有东南互保这一回事呢...

[历史] - 2023-04-15 00:17:17

武侠小说 影视剧中的太监往往武功高强 现实中的太监武功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太监是封建王朝时独有产物,在《龙门客栈》和《天下第一》中,宦官的武功都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太监真的很厉害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基本...

[历史] - 2022-08-05 17:27:53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