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做和尚有什么吸引力,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如此痴迷?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做和尚有什么吸引力,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如此痴迷?》,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做和尚有什么吸引力,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如此痴迷?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作为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梁武帝萧衍在后世有着很高的地位,不过他也有着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癖好,他非常喜欢当和尚,是一名狂热的佛教信徒,让人不禁怀疑佛教究竟有什么吸引力,能够让皇帝放弃享乐。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跑,甚至曾三次撇下皇位舍身为寺奴,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出家的皇帝。

萧衍(464—549),其父萧顺是齐高帝的族弟,与南齐皇室关系密切。萧衍年轻时崇信道教,希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后来,文采出众的萧衍加入了由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成立的一个文学沙龙,其中有范云、沈约、谢脁等名士,时称“竟陵八友”。萧子良崇尚佛学,时常征集名僧讲佛论法,召集朝臣大办佛事,有时还亲自出马为佛事打杂,使当时佛学大盛。在萧子良的熏陶和开示下,萧衍弃道转佛,渐渐成为一名狂热的佛教信徒。

南齐中兴元年(501),萧衍拥戴萧宝融为帝,因功勋卓著被封为大司马,掌管中外军国大事,朝政独揽。中兴二年(502),萧衍被迫萧宝融禅位,并于四月初八称帝。四月初八,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西晋以来,社会上开始流行“佛诞日”举行浴佛、灌佛、行像等仪式,萧衍选择四月初八登基,意味着他将像释迦菩萨一样在这一天诞生,救度天下众生;像转轮圣王一般在三界行正道,覆庇十方人民,这无疑是他崇尚佛教而烧的第一把火。萧衍称帝后所使用的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等年号,也包含着某种佛教上的意义。

天监三年(504),萧衍率领僧俗两万人来到重云阁,并亲自撰写了《舍道事佛文》,发誓信奉佛教,并要求王公贵族乃至平民百姓都信奉佛教。此后,萧衍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大兴土木,广建寺庙。为此,萧衍不惜动用国库,甚至以追思双亲、怀念旧居、祭奠高僧等各种名目,穷竭帑藏,建造了一大批宏伟壮丽的佛寺,并于寺内设置金、银、铜、石等各式佛像。据统计,在萧衍统治的梁朝半壁江山内,佛寺多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

关于南朝佛教中心京都建康(今南京)佛寺之盛,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作诗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寺庙之林立,跃然纸上。而实际上,萧衍在位期间,仅都城建康就已有佛寺五百多所了,“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郭祖深传》)。如果说,自东晋到宋孝武帝,佛教在儒家和道教的制约下尚不能占据上风的话,那么到南梁萧衍,佛教则进入了全盛时期。

萧衍敕建的寺院,著名的有大爱敬寺、大智度寺、新林寺、法王寺、仙窟寺、光宅寺、解脱寺、开善寺、同泰寺等。在众多座寺庙中,萧衍最青睐的当属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据记载,同泰寺内“宝塔飞天,神龛地涌”,寺中供奉莲座,宝相巍峨,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为了便于祭拜佛祖,萧衍又下令于宫城开大通门直对寺门,晨夕幸寺,频繁入寺,史载“自大通(萧衍年号)以后无年不幸”(《六朝事迹编类》)。入寺期间,萧衍身披袈裟,高坐莲台,或宣讲佛理,或剃度僧人,或主持法会,一派热闹景象。

皇帝信佛,无可厚非,但让人不解的是,作为一代帝王,萧衍竟然不顾大权旁落,不顾社稷安危,不顾群臣反对,不顾朝野哗然,放着至尊无上的皇帝不当,撇下琼楼玉宇的皇宫不住,三次“释御服,披法衣”(《南史》),义无反顾地舍身为寺奴,充当僧役。第一次是在大通元年(527),舍身三天;第二次是在中大通元年(529),舍身十六天;第三次是在太清元年(547),舍身四十七天,其中后两次均被“公卿等以钱一亿万奉赎”(《梁书》)。

萧衍为何老往寺庙里跑?有人说他一心向佛,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人说他看破红尘,不再留恋皇帝宝座;还有人说他敛财有方,通过赎身捞取好处。其实,这三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萧衍如果真心皈依佛门,他完全可以退位出家,没必要来回折腾;如果他真要敛财,堂堂皇帝根本用不着耍这点心眼。笔者认为,萧衍此举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原因。

萧衍能成大事,既出于他的非同寻常的雄才大略,也归功于僧侣势力的舆论支持。无论是出于论功行赏,还是出于个人信仰,萧衍即位后,于公于私,都要扩大佛教声势,将佛教地位抬到一个新高度。所以,把君权和佛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行政教合一,在佛教上大做文章,是萧衍政治的一大显著特色。萧衍频频往寺庙里跑,一再出家舍身,一再扶持寺院经济,一再像《御讲(摩诃般若经)序》所说的“皇帝(萧衍)舍财,遍施钱、绢、银、锡杖等物二百一种,直一千九十六万”,甚至利用权力将佛教定为国教,应该是为了争取佛教界支持所做出的一种含有政治意义的努力,目的是获得僧侣势力的信服与支持,以巩固南梁统治。

任何宗教,对广大被压迫人民而言,都是麻痹、欺骗群众的精神鸦片。萧衍对儒、道、佛都有过深入研究,在他看来,儒学教导人们恪守礼法伦常;道学劝说人们不要计较争夺;佛学讲究六色皆空,引导人们向往极乐净土,三者的共同点是要人们安于现状,不去反抗斗争,都可以作为执政者欺骗、麻痹、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三者比较,萧衍认为佛学理论和佛教修行方法对人民更具吸引力,也更具欺骗性。萧衍一贯擅长心理战术,在早年领兵打仗时,萧衍就总结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梁书》)。他带头舍身,大兴佛教,无疑是为了凭借佛教征服人心,加强思想意识统治,大造自己的声威。

大凡统治者,都有一个通病,即年龄越大,猜忌心就越重,就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忠诚,萧衍也不例外。萧衍一次次地往寺庙里跑,一次次地舍身为寺奴,一次次地赖在寺庙里不走,绝非单纯地为了讲经诵佛,也绝非真心实意地位众僧执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玩弄统治权术,借以检验皇子王侯、文武百官对自己是否忠诚,看看臣属们是不是有诚意赎回他这位快要过时的皇帝,是不是真心希望让他回宫执政。萧衍突出个人,唯我独尊,制造对佛教的宗教迷信,正是要为臣属制造对自己的个人迷信。通过这种厚脸皮的政治表演,萧衍意在进一步树立和加强自己的权威,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信仰、提倡佛教已成为萧衍时代上层社会的传统习惯,而萧衍也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皇帝菩萨”,其性格也变得内倾、封闭、保守、刚愎起来。萧衍晚年喜欢别人阿谀奉承,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魏书·岛夷萧衍传》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朝中大臣知道他这一特点后,争相奉承,莫敢正言,谁也不敢在他面前说一句真话。萧衍尽管佞佛,整日沉溺于佛学精神世界,但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以致招来“侯景之乱”,他也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萧衍被困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梁朝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书》),似乎流露出了些许悔恨的意思,可惜为时已晚。

发布时间:2022-02-20 23:38

上述文字是💠《做和尚有什么吸引力,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如此痴迷?》✨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宋朝人为啥不能食狗肉 宋徽宗为何要颁布食狗禁令?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的食谱里就有狗肉,在先秦之时,就将家养的狗分为三类:“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用。”不过那时候狗肉非常珍贵,只...

[历史] - 2023-03-28 11:56:46

朱元璋出行的时候被一名老妇人当街指着鼻子骂 为什么朱元璋没有治罪反而还赏赐府邸宅院呢?

历史上的草根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毕竟刘邦在得势前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亭长,虽然朱元璋在政期间大胆改革,对于国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奠定了明朝的基业。但由于朱元璋屠戮开国...

[历史] - 2022-06-22 04:52:42

为什么说李自成是”千古罪恶人“?李自成与洪秀全比较哪个厉害?

导读:李自成与洪秀全比较哪个厉害?为什么说李自成是”千古罪恶人“? 李自成在民众的心中不仅仅只是一个领袖人物,在有些人看来,李自成也可以称为千古罪人,那么李自成千古...

[历史] - 2021-05-23 09:04:17

说说古代作揖的正确方式 女子与男子行礼正好相反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作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作揖,是华夏礼仪之一,可用于见面、送别等多种场合。如今使用作揖礼的人不多了,人们只能在古装电视剧中看...

[历史] - 2021-12-01 13:55:09

强大的汉朝为什么会灭亡 原因竟是太强大

还不知道:汉朝到底有多强大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王夫之有句话,“国恒以弱丧,汉独以强亡。”(王夫之注引《帝王世纪》)大致意思是历...

[历史] - 2021-09-05 06:40:10

下台后他所封官员全被罢免,朝中仅剩寥寥数人

历史上有不少天资平庸之辈,却妄图成就一番霸业,即使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也难以成就一番大业,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 司马伦(?—301年),司马懿第九子,晋武帝司马炎之...

[历史] - 2021-10-01 20:07:24

杀死商鞅的,竟是伯乐秦孝公好心的一句话

战国时期的秦国能够从一个小国家一跃成为七国中最强的,最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商鞅变法,虽说商鞅居功至伟,但是最后却也落了个车裂的惨死下场。 如果要评选“史上最差改革拍档...

[历史] - 2022-04-30 23:04:59

李时珍的一生经历以及,故事传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神医,如华佗、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等,我们今天就说说关于本草纲目李时珍的一生经历,以及故事传闻。 生平经历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

[历史] - 2022-08-12 12:53:33

刘备喜欢带张飞出战是因为信任吗 所以刘备不信任关羽

刘备出生总带着张飞而不是关羽与信任无关,只与能力、性格的差异和习惯有关。刘备有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这是喜欢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虽然从《三国志》中我们无...

[历史] - 2022-12-13 17:46:46

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

导读: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

[历史] - 2021-05-24 15:13:14

从聪明可爱的张良娣到谋害皇嗣的毒妇,是什么改变了她?

当每个人都还是孩童的时候,世上没有过多的对与错,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渐长,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有灰色地带,开始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有的人能够坚持自我...

[历史] - 2021-07-17 09:09:20

楚虽三户能亡秦中三户是那三户?

秦国可以是在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之一了,可是在秦国灭了六国后楚南公却说楚虽三户能亡秦,那其中的三户是那三户呢? 三户是指,昭、屈、景三氏。 昭、屈、景三大姓...

[历史] - 2022-10-30 05:09:52

武功天下无敌的张无忌,为何对做皇帝没有丝毫兴趣?

金庸先生的大作中,张无忌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说到武功,他是所有小说中实力排在前几名的人物,同时他心怀家国,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想过做皇帝呢? 金庸先生曾说过,《射雕三...

[历史] - 2022-02-21 12:36:22

为何北京故宫如此完好,而南京故宫却日落西山

历史上谈论到那栋建筑物最豪华大气,那么非皇帝的居住场所莫属了,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北京故宫,可是你知道和它并驾齐驱的南京故宫么,那它有为何只剩残骸了呢? 南京故宫 南京...

[历史] - 2022-09-23 19:04:06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斩杀了庞德 后来庞德后人差点灭关羽全族

庞德在樊城之战中,落于水而被关羽军队擒获。关羽其实是爱惜庞德的勇猛的,就劝说他归降蜀汉,而且他的堂兄庞柔在蜀汉为官,旧主马超也在蜀汉,大家可以一同为臣。可是庞德性...

[历史] - 2022-11-08 23:49:14

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有哪些?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屈原生于硝烟弥漫的乱世,空负绝世才华和救世之志,却只能感叹...

[历史] - 2022-08-04 14:42:4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