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期的唐朝,虽说国家蒸蒸日上,但朝内的斗争却一刻没有停止,下面要说的这位大臣,帮助武则天排除异己,但最后却还是死在了武则天手里。
裴炎:聪明反被聪明误
武周代唐时代,哪些人是李唐的死忠分子,哪些人是女皇的御用打手,往往一句话也说不清。大多数臣子还是跟着风向去的,咱们用上帝的视角去看,自然会觉得他们很傻,但事实上人在局中,有时候也不能清醒,就如裴炎,这个谥号为定性为“忠”的一位传奇,在李唐王室看来,他忠于武后,在武周集团看来,他又是忠于李氏,谁又说得清呢?
据说裴炎这个人生性宽厚,不苟言笑。不苟言笑一定是真的,世家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得学会这一套,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那不就等于是让政敌来给自己捅刀子呢?你看人嵇康二十年不怒不笑的,多好的功夫?虽然嵇大师这样的有些夸张,但该哭的时候却笑,该笑的时候却哭,出卖自己是小事,甚至牵连家族的例子,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所以,裴炎常年表情严肃,可能性大得很。
说他宽厚则未必。想当年裴行俭大破突厥,把阿史那伏念等头领全部抓住了,此前曾答应过,缴枪不杀的。但是裴炎却提出了“窘急而降”的理由,一口气杀了五十四个人!杀一两人还可以理解为杀鸡给猴看,但你一口气提五十多人头,算怎么回事?而且斩杀降将,历来不祥。最关键的理由竟然就这么一句!在裴炎看来,阿史那氏等人是被迫投降,所以以后一定会再次反叛,为保安全,全灭!阿史那泉下有知,该问问他裴炎,人家好好的做着头领,在形势一片大好时为什么要投降?谁不是走投无路才放下武器?何况,可能再反,并不代表就真的反了。裴炎是个好学分子,他在弘文馆苦读过十年圣贤书,可是他仍然净化不了内心对裴行俭立下大功的妒念,让国家丧失了应有的信誉。想想,这就连基本的诚信都离得很远,甩开宽厚奔了几十条大街了。
裴炎从司仓参军做起,尔后做御史,起居舍人,黄门侍郎,直到公元680年,他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大唐帝国的宰相。他这个宰相倒是名正言顺的有权力,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阳时,就命裴炎留守长安,辅佐太子李显。
裴炎与李显的关系,按情理来说是比较好的。李显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暗弱的李治和强势的武后,李治驾崩后,他们面对的就是强悍的武后了。只是,就算是联盟式的阵营,也不会是铁板一块。作为宰相,裴炎有自己的小算盘,而作为皇帝李显,自然希望扫开自己前面的两个绊脚石,一是武后集团,一是宰相集团。
李治去世,李显上台前,裴炎做了什么事呢?李治虽然性格懦,但是并不傻,相反还很聪明。他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样的话,很明显,只有在没办法处理的关乎国家生死的大事决断不了时,才去听听武后的意见。但是裴炎擅自作主,事实就变成了:“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武后掌握了所有权力,一切都得听她的!裴炎这么做,很掉分。很伤李显的心。李显身为一国之主,却没有什么权力,想想也挺气闷的。他上任后第二年正月,准备封岳父韦玄贞为侍中,提拔自己奶妈的儿子为五品官。当上皇帝,那还不是想提拔谁就提提谁?要不然当这个皇帝干什么?这本是人之常情。只是裴炎不这么看。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给点财富,作宰相的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是朝廷的官职,尤其是侍中这重要的职位,不能轻易丢出。李显不听,负气一说:就算是给个国家给他岳父又如何?裴炎急吼吼地把这事告诉了武后,于是,李显被废为庐陵王,睿宗上位,而裴炎被封为县侯。
裴炎是托孤大臣,按理来讲,应该是与李显抱团的,可是他想借武则天之力打击李显的目的没有达成,反而因用力过猛,或者说是错误地估计了李显的实力,硬是把李显给整下了台,他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定策功臣,在得到封侯之时,估计也是喜忧参半吧。
这件事,最终让人们把他定性为武氏鹰犬。其实无论他承不承认,武则天是借他的手端掉了中宗,他也在有意无意间帮了武则天一个大忙。不过,他后来频繁触怒武则天,有些奇怪。
睿宗上台后,仍然没能掌握大权。武氏集团要求立武氏七庙等等虚名,裴炎立刻搬出吕后的典故进行反驳,武则天虽然退了一步,没立七庙,但仍然尊父祖为王,变相打了他一个耳光。
后来,武氏集团要踢掉李元嘉李灵夔等,其他的宰相们都保持沉默,只有裴炎极力反对。面对这个裴炎,估计武则天想杀他的心都有,简直就是墙头草嘛。
徐敬业扬州起兵,裴炎趁机逼武则天还政。武则天的人马御史崔詧第一时间跳出来攻讦,认为他身为宰相,不想着征讨叛乱,反而想着夺权,一定有异心了。
宰相入狱,而且又是带着有异心这样的罪名,再结合武则天的性格,想活着几乎是不可能了。尽管当时许多人都为他辩护,但是武则天一句话撂下了:“裴炎有造反的意图,只是你们不知道。”只要有意图,那就可以定罪了。最高领导说了他有反心,那他就一定会反,什么时候反,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久,裴炎被斩杀在洛阳都亭。尔后,为他说过话的人全都倒了霉,宰相刘齐挺被贬吉州,胡元范被流放,程务挺被杀……
唐睿宗复位,追赠裴炎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忠。
裴炎是个忠烈的好同志吗?也许是吧。
发布时间:2022-02-16 00:33
上述文字是💠《这个宰相帮助武则天架空唐中宗,最后却死于武则天之手》✨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信大家对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都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荆轲为什么万事俱备,精心筹划的刺杀会失败吗?肯定不是因为嬴政太能跑了,而是荆轲身手太差了。 在秦朝,秦王嬴政一直都...
女人在古代往往有着十分悲惨的命运,因此攀附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就成为了很多女人的梦想,皇帝算是最有权势的人了,但是如果你一不小心嫁给了一个亡国之君,可能结局要更加凄惨...
史书中记载的杨贵妃之死,并没有发现遗体,因此后世人猜测杨玉环很可能没有死,但是不管怎样,这个红颜祸水算是停止了对国家的祸害,也算一件好事。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
明朝前期在朱元璋,朱棣的管理下国力强盛,是军事大国强国。后期明朝政治愈发腐败,导致亡国,清朝入主北京。入关后的政权不稳,以致于在利用和清理、防范降臣方面煞费苦心。...
商鞅变法一直受到了后世的强烈关注,效仿者也很多,但是能够完美执行的却一例都没有,虽说商鞅变法成功了,但是商鞅却被判处车裂之刑,那他为什么不出逃呢? 司马迁说:“秦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合起来说一下吧。“太上皇”之称,并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皇帝授给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
第一次北伐(对应演义中一出祁山) 三国演义中赵云作为北伐先锋,“力斩五将”,和年轻的姜维打成平手,为我们展现了老当益壮的虎将形象。然而历史上是不存在这一事件的,因为...
导读:张居正是如何坐上内阁首辅这个职位的?为什么说明末出了张居正是万幸? 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张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的降生,恰好不久前张家老...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其中最著名的谋士那么非诸葛亮了,可是有位连诸葛亮都推崇的文人,却被他人称太刻薄,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温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
在晚清时期,也是有恐怖分子的。他的恐怖事件策划能力不亚于今日的ISIS组织。这个人叫做周汉,是晚清时期的乡绅。你要知道,周汉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煽动家。其撰写的宣传资料,全...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谈论到其清官大多数人想起的是,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与和珅斗智斗勇,可是你知道么,真实的纪晓岚有一个缺点,被老师嘲笑了半辈子。...
说到吴三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汉奸之名可以说深深刻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然而他也不是无用之辈,他最著名的事迹出了帮助了清朝的建立外,还有晚年的三藩之乱,当时堪称打...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并不是对廖化这个将领的贬低,在三国历史上,廖化可以说是一个长寿将领,他贯穿了从黄巾之乱到蜀汉灭亡的全部历史,那么他最后葬在哪里了呢? 小说中的...
古代皇帝一般都是在自己临终前才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但也有很多皇帝是被迫让位的,从而做了太上皇的职位,但“太上皇”这个职位,一开始就是非常尴尬的,为什么尴尬呢?...
贾似道是南宋晚期权相,他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无外乎是欺上瞒下,贪污枉法,欺凌弱小,鱼肉百姓,陷害忠良等等,不一而足,而最严厉的,是说他奸猾祸国,勾结蒙古,吃里扒外,是...
匈奴属于游牧民族,匈奴人有奋勇抗战的精神,同时也是欲望很大的野心家,所以匈奴始终都觊觎着中原的领土,他们也曾经多次向中原展开攻势,可以说匈奴的存在让当时的汉朝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