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朝鲜半岛的势力曾经是我国的附属国,其中高句丽政权是存在最久的一个王朝,隋炀帝时期对高句丽的连年战争,逐渐耗尽了国家的力量,杨广为何一定要征服这个国家呢?它有这么重要吗?
隋唐之前一直占据着中国边陲史的重要部分。可自隋之后,中国中央政权几个英名垂史的皇帝连续进攻这个王国,历经四代,终于将这个王国最后消灭。征高句丽之战,历来被史家们咒骂为“不恤民力,劳师远征”,甚至被骂为“侵略行径”,是隋唐贵族对弱小国家赤裸裸的侵犯!更多人认为这是“毫无必要的征讨”。果真如此吗?
翻开隋唐史,征高句丽之战占据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开始,中国就将征讨高句丽做为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执行。尽管多次面临失败,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征服高句丽。让我们先看看隋唐时代让全体中国人付出高昂代价的征高句丽之战吧!公元589年,隋文帝在灭陈统一全国后,就将征高句丽做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
他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公元598年,高句丽王率骑兵万余进扰辽西,隋文帝即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
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已无力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更是念念不忘高句丽之患,一直在寻找借口讨伐高句丽。公元611年,隋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全军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辽东城久攻不下。
六月,隋炀帝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5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边打边退,引诱隋军,致隋军疲于奔命,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
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入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上百万人的生命葬送在辽河以东。
高句丽得胜后,将数万中国士兵的尸体筑成“京观”,用恐怖的手段来威吓中国人。公元613、614年,隋炀帝又发动二次攻高句丽之战。皆以失败告终。隋炀帝狂征高句丽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由于广征丁夫,糜费巨大,加上修运河等工程,严重耽误农事,造成大量壮丁死亡,以致出现“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的可怕局面,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山东有一个自称“知世郎”的王薄,利用人民反战的情绪,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鼓动百姓起事造反,天下大乱。隋实际上间接亡于征高句丽之役。
发布时间:2022-02-03 14:49
上述文字是💠《劳民伤财三次远征高句丽的隋炀帝到底图的什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刘备师傅卢植,孙权师傅张昭,曹操师傅是谁?比司马徽都厉害,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孟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老师。...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功勋帝王,但是他晚年也逐渐变得老眼昏花,一场巫蛊之乱,让他冲动之下杀死了自己辛苦栽培的继承人,等到查出真相之后的他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后人说起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清朝皇帝的统治时期,往往会用康乾盛世来形容,其实这只是说明了当时的国力充裕,国家稳定,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没有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吃饱肚子...
在唐朝的时候一位标志性的人物武则天开创了历史上的先河,同样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唯一一位有着正统的女皇帝她的手段甚至比男人更要铁血,但在那个时候有一位大臣却和...
导读: 古代帝皇为了让后世人能知道记住他们,专门为自己在死后修建了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清代的陵寝都是的埋葬了死去的皇帝。然而有个朝代的君主陵墓,却从未被后人发...
在南京保卫战的雨花台守卫战中,88师全体殉国,可见其惨烈程度。“南京大屠杀”这一切都仍历历在目,我们现在的和平,是无数先驱前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 1937年12月中旬,...
并不是所有的昏君一开始的时候都愿意做昏君,也有人是怀揣着理想伟业坐上帝王的位置的,然而这个天下最高的位置却不是那么好坐的。隋炀帝在历史上骂名可以说是非常臭了,但是...
说到韩信的死,一直很有争议,但是总的来说现在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便是功高盖主了,功高盖主在中国总是很忌讳的说法,尤其是在当时封建的古代,韩信是真的因为功高盖主吗?...
林超贤导演的经典战争片《湄公河行动》向我们讲述了了震惊世界的湄公河惨案,我国船员被劫持后屠杀,令人悲愤交加,那么真实案件中的湄公河惨案又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船只被劫...
长平之战介绍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参战方兵力,赵军民约四十五万、秦军民约六十万,主要指挥官,秦国:白起、王龁,...
中国自开朝以来,历代就是男性当皇帝,女子在古代地位卑微,包括嫔妃和公主也一样,这种局面到来唐代也才有所缓解,不过在历史上,就有那么一位女子,她不仅仅是地位不低下,...
有关太平轮的故事,如今只有在上海市档案馆的库房里才能找到些许支离破碎的记忆残片。遗憾的是,当我们来到上海市档案馆,打开尘封的卷宗,那些残片还是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历...
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沛郡封邑人,对于楚汉之争中刘邦的胜利起过重要作用,是西汉开国功臣及名相。《史记》就言道:“萧何当时只是沛县县府中一位平凡小吏,却对未来能够有...
明朝末年,大明人口估计在2亿左右,这样庞大人口的国家,是如何被几十万人口的满清取代的呢? 根据历史学家统计,明朝末年人口估计在1-2亿之间,而同期的满族人口不过几十万。...
论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官员最为公正廉明的话那当属宋朝的包拯了,他一生为百姓操劳被世人称作包青天,包拯因病去世,但在他去世的时候有个老人一头撞死在开封府门前,那个老人是...
西施,“四大美女”之首。她身边聚拢着几个声名显赫的政治人物: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谋臣范蠡……为了“复国”,越王勾践耍弄极为下流的“美人计”,将越国美女西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