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的名相,赵普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忠心耿耿,正直坚韧,是非常值得我们后世学习的榜样。
赵普是当时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宰相,在朝堂之中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世芳名。赵普独自一人当了十年的宰相,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有很多的丰功伟绩,因此一直被后人们所赞扬。当然了,北宋赵普这个宰相,也是由小到大,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的。
赵普世当时的幽州蓟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津市蓟县,字则平,922年生,于992年去世。后来在洛阳长住。是北宋有名的宰相,在后周的时候,曾经是赵匡胤幕僚,掌书记。他的一生可以说非常的辉煌,陈桥兵变大家应该都知道,北宋赵普就是陈桥兵变的策划人之一。
他在964年开始被任命为宰相,在位十年,一直掌握着大权。曾经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而且还罢免了当时的禁军宿将兵权。最让人觉得难得的是,他一手实行了更戍法,改革官制等重要的政治措施,可以说当时北宋的繁华,有这个宰相的很大一部分功劳。不管是哪个皇帝在位,都愿意让他从事宰相一直。
只是再厉害的人才,都躲不过生老病死这一关。在992年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赵普辞退了宰相这一职。被封为魏国公。也就在同年,赵普因病去世。去世之后,谥号被封为忠献。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国家,贡献给了百姓,虽然书读的少,却有一颗真正的赤子之心,胸怀宽大,容忍天下。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赵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宰相,他曾经独自一人当了十年的宰相,而且非常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很多人都说赵普治理天下非常厉害,但是赵普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的说法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切合实际。
有专门的历史专家去考证或,在历史上流传的非常广泛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其实在赵普那个年代,甚至在赵普死后的很多年度没有过这样的说法。朱熹曾经宣传过儒家思想,把论语编近了儒家的经典当中,那个时候朱熹对于儒家思想非常看好,因此大肆的宣传,而在这个时候也没有赵普用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的说法。
真正有这个说法的时候,是朱熹去世之后,这个说法才在人世间流传出来。那个时候是元代,元代对儒家思想一直非常看不起。所以当时有九儒十丐的说法,表示儒家的地位就跟乞丐一样,儒家思想的人们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心里安慰,挽回一点尊严,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说法。
用赵普宰相曾经用半部论语就把天下治理好了的事情来说明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这句话其实是出自一个戏剧家之口,是他的一部戏剧当中的台词。戏剧本来就流传的非常快,因此这句台词也很快就在民间流传了下来,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以至于到现在的人尽皆知。
赵普独相凡十年
赵普独相凡十年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而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赵普曾经单独担任宰相一职总共十年。赵普在这担任宰相的十年里一直刚毅果决,不畏强权,并且始终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
有传闻,在赵普独相凡十年期间,一次有一个皇帝厌恶之人立功劳,这在当时立功就可以升官,但是因为皇帝非常不喜欢这个人,因此皇帝就不同意这次升迁。而文武百官也并没有觉得皇帝做的不对。这个时候只有赵普一个人站出来请求皇上给予那个立功之人升迁机会。
皇帝开始十分恼怒也不听赵普说,并且认为自己是皇帝自然有权来决定谁该领奖谁该受罚。而赵普则表示,刑罚和奖赏制度既然已经制定好了,自然是不能随意人为去更改,即使是皇上也应该客观公正,赏罚分明,不能以自己开心不开心来判定一个人的功过。皇帝对于赵普所说根本不想听,因此生气佛袖而走。但赵普始终跟在皇上身后,皇上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念叨,最后皇帝终于答应了赵普给那个自己讨厌之人晋升的机会。
更有一次皇帝开开心心摆宴席,结果下大雨,皇帝自然不开心,身边人都十分害怕,这时赵普又上前对皇帝说,百姓们一直在期盼来一场雨,因为干旱太久,这个时候虽然宴席因为大雨而没摆好,但是百姓们却开心了,百姓开心,社会就安定,这对于朝廷来讲也是大好事,所以皇帝应该开心才是,皇帝听完后果然不再烦躁恼怒,也变得开心起来。
赵普进谏
一直以来,赵普进谏都是教科书中必有的文言文,可能很多之前学过的人都记不清具体讲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了。其实,但从字面上来理解,也知道讲的是赵普向皇帝进谏的事情,而事情的缘由,还需要从当时的朝政说起。赵普是宋代的宰相,虽平时对人刻薄,但为人却刚正不阿,因此很受宋太祖的赏识。
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了一位有才能的人,因宋太祖非常厌恶赵普推荐的这个人,所以宋太祖并没有听从赵普的进谏。过了一天之后,赵普又重新递上了奏折,推荐这位有学识的人做官,可仍是没有受到宋太祖的采用。又过了一天之后,赵普依然向宋太祖推荐此人做官,这回不仅宋太祖没有采用,而且因此大发雷霆,将奏章撕碎,还训斥了赵普。随后赵普把撕碎的奏章拾走,跪着出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赵普将撕碎的奏章粘在一起,再一次向宋太祖递上了推荐书。这一次宋太祖并没有生气,而是反省了自己,后来才发觉是自己一直有私心,才不肯采纳赵普的进谏。最终听取了赵普的进谏,任用了赵普推荐的人为官,这就是被后人一直传颂至今的赵普进谏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赵普是一位正直的忠诚,且做事坚持不懈,不因宋太祖不喜欢而不敢进谏。而宋太祖虽然身为帝王,却可以时刻反省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愧是一代明君。
发布时间:2022-01-29 18:59
上述文字是💠《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宰相,他有什么功绩?》✨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笔者从西安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发掘清理西安城南一座唐代墓葬时,发现了一条保存完好、精美、做工程度不亚于现代珠宝的水晶项链,佩戴在墓主人颈部,应该是生前极爱...
众所周知,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但是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一直打?为什么还是坚持着去北方,难道真的是刘备托孤让他有了这样一个决心吗?而且后来...
萧红和张爱玲,同列“民国四大才女”,号称民国最有才华的两大女作家。萧红一生,命运坎坷,逃婚、被家族开除族籍、被男人遗弃、两次怀着前一个男人的孩子跟了后一个男人,两...
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后与田荣合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英布背楚之时,项羽使龙且点兵十万往击之。龙且与英布战...
慈禧很会养生,过着奢侈的生活,相信每一位读者对其奢侈的生活都有所听闻。据说,慈禧坚持喝人乳30年?这是真的吗?除此之外,喝人乳对奶妈的要求也是格外的严格,下面随小编...
王朝的覆灭,总伴随着数不清的悲欢离合,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总是有人无法接受,而选择跟随这个时代一同死去。 1927年6月2日,五十一岁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王国维突然在颐和园...
中国古代史上女子婚嫁的年龄一般都普遍比较小,更甚着只有十三四岁便已经出阁,这个年龄段不仅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完全对精神上也是一种煎熬,这个年龄婚嫁的原因只因朝廷的干预...
自古皇权高人一等,跟皇家沾了亲似乎都显得镀了层金。那么在古代皇权下,似乎皇家都是特权阶级,那么朱元璋的女婿到底犯了什么事竟被岳父毫不留情地给杀了呢?难不成是要谋逆...
邹忌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卫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 鲍元前三五七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就“以鼓琴见威王”,用“鼓琴”的节奏来说明...
不同于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和屡战屡败,明朝时期我国的国力还算是世界一流水平,因此在面对侵略者嚣张的挑衅行为时,我们能够进行有力的反击。 中国的明清两朝向来都被后人认定...
在两军交战之后,前方传令兵十万火急赶回后方,在满朝文武和皇帝的注视下,带回来前线将军的什么命令能让你最无语?我估计以各位的想象力都无法想得到。 一个传令兵拿着大军的...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的经典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羽中了毒箭,刮骨疗毒,是真的吗?不要被骗了。 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这样的一群人物,她们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们都天生丽质,才华横溢,能歌善舞,技压群芳,脱颖而出。她们被世人打上...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最熟悉的历史时期恐怕就是三国时期了,可能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又或者是出现了太多太多有名的人,留下来太多故事了,其实你们知道诸葛亮其实不姓诸葛...
在古代,一个妃子要是生下一个皇子那么妃子的地位也会提高很多,可是在清朝,却有一个妃子生下了两个皇子,对待这两个皇子的态度也是天差地别。 其实也不愿他们母子俩,其实是...
三国最后尽归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可谓是三国中得益最多的。最主要是司马家族人才倍出,而且懂得忍,司马家族忍过了曹操时代,也忍过了周瑜时代,最后连智慧无双的诸葛亮也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