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朝廷内政经过了多次的变动,王安石变法最终也没有得到完整的贯彻实行,其中元祐更化推翻了王安石的变法,是深深影响大宋国运的一件大事。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
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只能点头答应。就这样,高皇后就从幕后,走上了政治舞台。
高太后原本就是将门之后,她的父亲曹彬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是碍于宋朝严苛的家法,并不出面干预。现在面对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三月一日,高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宣布立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赵煦为皇太子。到了五日,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即为宋哲宗。以高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又重新获得了政权。
此时,远在洛阳的司马光,听说宋神宗去世以后,就急忙赶赴京城。沿途的老百姓都夹道欢迎。高太后派人问司马光当务之急。司马光以奏扎的形势,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认为目前有两件事必须做,一个是广纳谏言,第二就是废除新法。因为司马光是一个保守派,所以他对新法,一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王安石变法,完全就是“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司马光的态度与高太后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不久后,司马光以门下侍郎入朝。在执政后上书朝廷废除新法。元祐更化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通过元祐更化的背景,我们可以知道,没有将变法反对势力彻底铲除,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元祐更化的过程
元祐更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斗争的过程,是新党和旧派的权力之争,也是对北宋王朝国运的一次赌博。
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将反对派一网打尽,而只是将其贬谪和发配。等到宋神宗病重后,那些保守派就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在宋神宗死后,重新获得朝廷大权。到了元丰八年,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宣仁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高太后一向对新法持反对态度,但是碍于中国的宗法制度,无法干预朝政,只能眼看着宋神宗进行改革。但是此时的高太后,手中已经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了。所以她上台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启用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元祐更化,就这样在高太后的执政下开始了。
在启用司马光以后,元祐更化的第二步,就是废除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所推行的所有新法。无论是均输法还是募役法等等,都被保守派所废除。同时又把曾经的旧法一一恢复,最终达到他们的目的。
元祐更化的第三步,就是打击变法派。章惇曾经批判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结果被保守派打击报复直至被迫赋闲。蔡确写首《车盖亭诗》,结果也被贬谪至新州到死。变法派整日惶恐不安,有些人甚至连冷水都不敢喝,生怕被人下毒。
元祐更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倒退的过程。虽然王安石新政有些措施较为残酷,但对北宋王朝来说,是一次进步。元祐更化,为北宋王朝没落奠定了基础。
元祐更化的内容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对王安石的新政进行全面否定。但是,从元祐更化的内容中看,保守派不仅恢复了旧制,还打击了改革派,给整个王朝埋下了隐患。
元祐更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新法。司马光获得权力之后,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称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有了这样一个舆论准备之后,司马光开始全面打击变法。在他的支持下,很多新法大部分被废除,原来的旧法被一一恢复使用。比如说差役法,司马光要求全国各地要在五天之内恢复原来的差役法,废除免役法。这就引起了较大的混乱,被贬谪在宁江的王安石听说后,大吃一惊,但此时的他也无可奈何。这一举措,对社会的危害,比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积累起来的钱财,也在元祐更化中被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保守派依然遵循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明明已经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却被保守派割让给了西夏,目的是为了偷安一时,保全荣华富贵。保守派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但是司马光等人却依然无视这种局面,继续推行这些政策。最终引起了宋哲宗的极大不满。等到皇太后一死,那些保守派也随之垮台。
通过元祐更化的内容,可以知道,虽然王安石变法产生了弊端,但是保守派的倒行逆施,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没落。
司马光与元祐更化
司马光是宋朝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因为待人接物温良谦逊、秉性正直、勤奋刻苦而受人敬仰。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其行为表现更堪称儒学熏陶下的典范。并且司马光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祐更化是宋元祐年间,王安石变法被推翻的事件。那么,司马光与元祐更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元丰八年,宋神宗病逝之后,赵煦宋哲宗继位。由于宋神宗生前大力推崇新政,然而他的做法并未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意,而高太后就是反对新政之人中的一个代表,不过碍于后宫不能干政的限制,所以神宗在位时,高太后只能默不作声,因此神宗退位之后,名义上宋哲宗执政,不过当时的大权全掌控在高太后手中,因此新法被废除。
在高太后垂帘执政之后,首先做的就是启用那些在王安石变法时被罢官的重臣,司马光等于是又重回朝廷,得到重用。司马光上台之后,联合当时一批反对变法的大臣们开始着手恢复旧法。司马光掌权之后,首先对王安石进行攻击,把变法带来的一切消极影响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王安石,说他不顾大局,肆意妄为,说他的变法只会让朝廷动荡,百姓不得安生。接着全面否定了新法,新法被废除。
而后,高太后对司马光更加信任,甚至在司马光死后,还将他的变法措施推行的更加彻底,并启用了大批保守党人接管朝廷要职,这整个过程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是主要的领导者。
发布时间:2022-01-20 11:39
上述文字是💠《北宋的国运,被这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很多电视作品中有一位皇帝死于花柳病。这位皇帝就是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慈禧的儿子同治帝。在同治帝登基统治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是慈禧手握大权,这个也就是开始慈禧长达...
导读:曹操礼贤下士,渴望得到更多英才,为什么斩了自己看重的谋士许攸?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自己所写的《短歌行》中表示,自己愿意像周公一...
不仅皇帝会晚节不保,大臣晚节不保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明朝首辅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位,在他为政的晚年,逐渐道德崩坏,奢靡淫乐。 张居正到了晚年遵从孔夫子“食色性也”的谆谆教...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功绩排在前几名的优秀帝王,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但是像大多数帝王一样,晚年沉迷于长生的李世民迷信术士的丹药,最终死于中毒。 一直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已...
古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也因此皇权的交替一般都是由皇帝的子嗣来继承的,但是在宋朝宋太祖时期,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他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由小编...
清初“三藩”之一的平西王吴三桂,他的府邸位于今天云南省昆明市区的五华山。清朝初年,由于吴三桂因为剿灭西南的明朝残余力量有功,被清廷格外授予平西王之位。 吴三桂经营云...
汉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现在依旧有很多年轻人对汉服非常感兴趣,汉服本身就非常好看的,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看的汉服,在我国就是普及不开来呢?看完这4个原因,你就明白了。 第...
导读: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 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似乎很好分辨,或许这不是,当年明...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爆发的一次最大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甚至,可以说,这场农民起义已经席卷多半个中国,差一点就将大清王朝给推翻了。然而,与此同...
休妻是男权社会里的独特产物。今天的离婚讲究公平自愿,而古代女子就凄惨的多,一个不顺就被直接丈夫给休妻了。可是要说婚姻不易,妻子也不是随便就能休的吧,古代人确实有自...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胤禛的年号,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由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胤禛登基,时年...
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评价最好、经历最为传奇的皇帝之一,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称刘秀为“三代以下唯一人”。而有意思的是,早在正式称帝之前...
在女真人渴望统一的形势下,努尔哈赤应运而兴。努尔哈赤从小部落酋长一跃而为金国的可汗,对统一女真各部、大败明军于萨尔浒、攻取辽沈地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起了十分重要的...
清朝的开始还算是好一些,但是从乾隆后期开始,就世风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上面的政策下面没人执行,每天就是打酱油,混日子,捞钱拍马屁,就这样的朝代不衰败才是不正常的...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成功的消灭了北汉政权,正式结束了五代十国时代。赵光义在灭亡北汉之后,不顾众多大臣的强烈发对,强令转兵东进,企图乘势一举夺占幽州,收复被辽国占...
龙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我国都有着龙的传人一说,然而在古代却有疑问射杀了龙的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耶律阿保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