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不世奇才刘伯温,为何在朱元璋的心中并不受到重用呢?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不世奇才刘伯温,为何在朱元璋的心中并不受到重用呢?》,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不世奇才刘伯温,为何在朱元璋的心中并不受到重用呢?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刘伯温,接下来听听历史资料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以及影视的演绎之中,刘伯温似乎是当时朱元璋身边的功臣,然而刘伯温仅仅是得到了一个伯爵,在为官仅仅两年之后就被朱元璋“规劝”回家隐居。

为什么这样一个被民间认为如同神一样的人物,在朱元璋的心中却并不受到重用呢?整个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年”的不世奇才为何会受到了朱元璋的冷落。而这就不得不说说刘伯温这个人与朱元璋的关系,以及对朱元璋统一天下所做的功劳,究竟有没有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他们高。

首先看一下刘伯温是什么时候跟随朱元璋的,刘伯温是在1359年的时候跟随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大势在握,距离其一统天下登基称帝已经不足十载。而相比于其他的人,李善长是在1353年就跟随了朱元璋,那个时候的朱元璋还只是起义军中的一个普通将领而已;而之后归附朱元璋的徐达仅仅比李善长晚了两年;而徐达更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在朱元璋起事的时候便一直跟随朱元璋。

以此单纯的论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每一个都比刘伯温资历要老。因此在分封的时候,必然会倾向于这些自己的亲信等。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伯温在朱元璋统一大业之中出的力气其实并不多,虽然说刘伯温在众多的奇袭妙计之上有着过人的能力,然而却比不得李善长等人。

李善长在朱元璋军中主要负责的是后勤,如果将李善长和萧何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不及。如果没有李善长,朱元璋的后勤绝非如此安定。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后勤甚至比战争的胜负都要重要,在李善长负责的期间,朱元璋的军队从未出现过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就这一点而言,刘伯温就比不上。

其次就是徐达、常遇春这些武将,这些人的功劳和苦劳远非一个动动嘴皮子的刘伯温可以比的,尤其是在朱元璋统一战争的前期,如果没有徐达和常遇春的帮忙以及相救,朱元璋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而且这些武将是整个军队的灵魂,他们不仅仅代表的是个人,而是整支朱元璋所统率的军队。

而在这之后其实还有一个政治上的争夺问题,那就是地区歧视问题。在明初的政治集团之中有这样一个名字,那就是淮西勋贵,这些人都是在明初分封之时被分封的王爷等,他们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同样出自安徽一带,而这些人也是朱元璋早期起义的主要力量。对于这些人,朱元璋可谓重视万分,在最初的分封之中,大批的人都是淮西人。而这些人才是朱元璋统治集团的主要力量组成。

而至于刘伯温,却不是这一批人当中的,准确的来说,刘伯温属于朱元璋后期的一批功勋,例如刘基等都是朱元璋在南方作战的是归附或者是招揽而来的。这就使得这些人之间出现了一道微不可见的缝隙,那就是地域差异引起政治上的对立,而刘伯温也是这场政治对立的一个受害者罢了。

总结:其实总的来说,刘伯温之所以不受朱元璋的重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的特殊出身。首先其是在半路才开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二来其和朱元璋手下的大批功勋不在同一个阵营之中,受到了众人的排挤。

而且最重要的还是刘伯温自己已经看清楚了但是政治形势,一个堪比诸葛亮的人,怎么会想不到功成身退的道理,而且对于朱元璋的性格,刘伯温也是摸得很清楚,早日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是最好的。而之后蓝玉、胡惟庸等人的下场就不用多言了。

发布时间:2021-12-26 01:49

上述文字是💠《不世奇才刘伯温,为何在朱元璋的心中并不受到重用呢?》✨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张郃为什么会被逼入绝境而亡?真的跟司马懿有关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张郃的故事。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

[历史] - 2021-11-14 20:32:24

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就是晚期的用人不当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为蜀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丞相之一,那么他一生之中有没有犯过什么重大错误呢? 1。事无巨细必亲为之,身为国家辅政重臣,...

[历史] - 2021-12-12 08:01:39

明末洪承畴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 洪承畴究竟是投敌卖国的汉奸 还是使统一 缓和民族矛盾的英雄?

洪承畴是明清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洪承畴本是明王朝的重臣,但在松锦战役中兵败被俘。经过清帝皇太极的劝降,洪承畴审时度势,最后投降了清朝...

[历史] - 2023-05-22 16:48:20

隋炀帝杨广的真实墓葬被发掘,尸身只剩两颗金牙

隋炀帝的真实墓穴被发现并发掘,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约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

[历史] - 2022-01-02 23:53:24

朱由检一生究竟有何作为?他是个好皇帝吗?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皇帝朱由检一生究竟有何作为?他是个好皇帝吗? 木作行儿的人大多都知道明代有个木匠皇帝,说他虽贵为天子,却整天玩斧弄...

[历史] - 2023-05-11 10:26:14

韩国派他去做间谍,“出色”的他却成为秦国统一了六国的关键

很多时候,决定历史走向的往往是一些巧合以及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公元前246年,战国末期,有一个当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六国时期,根据历史的发展,秦国当时是最强大...

[历史] - 2022-04-02 15:17:48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制度 风闻奏事是什么样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制度 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态。各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不一,但体制与汉代相同,亦有部分变化。魏晋时,御史台不再隶属少府,而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

[历史] - 2023-06-07 14:23:45

二战时期戏剧性的一幕 日本的一艘潜艇居然被土豆给击沉了

土豆这种食物相信大家都特别熟悉吧,相传在二战时期,发生了特别搞笑的一幕,美国居然用土豆把日本的一艘潜艇给击沉了,土豆怎么能当做武器呢,砸到人顶多也就疼一下,这究竟...

[历史] - 2022-10-14 05:28:43

阿鲁特氏尸体不烂之谜:孝哲毅皇后之死

1945年日本投降,东陵地区鱼龙混杂,惠陵被盗掘。在盗掘同治帝陵墓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那就是同治帝的尸体早就腐烂了,化为了一把烂骨头;而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的尸...

[历史] - 2023-06-18 00:42:10

陆小曼的一生:才艺双全传奇女子陆小曼只不过是贪婪徐志摩指尖的温柔

徐志摩曾描述她:“一双眼睛在说话,晴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刘海粟全面而准确地评价说: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的特色;写文章,韵籍婉转,很...

[历史] - 2021-11-01 23:37:33

文聘是谁?三国魏将文聘生平简介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

[历史] - 2022-11-15 12:10:08

揭秘:为何40万人都挖不动武则天的乾陵?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人们最不敢进,那么毫无疑问是秦始皇陵;如果问谁的陵墓人们最难挖动,那么武则天的陵墓——乾陵是当之无愧的。 让历史说话,为何40万人都挖不动武则...

[历史] - 2023-06-30 20:05:51

朱元璋有庞大的后宫 为何无人说他荒淫无度?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他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坐拥整个江山,有庞大的后宫,但是在世人的眼中朱元璋没有荒淫无耻的称号,取而代之的还是人们的赞许,这究竟...

[历史] - 2022-07-27 05:28:20

为什么说日本入侵朝鲜时,明朝非出兵不可?

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就像是大哥和小弟,又像是父亲和儿子,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不是明朝出兵帮助,朝鲜半岛现在可能就被划入日本版图了,如果那样的话,也不能保证大明的利...

[历史] - 2022-04-21 23:59:27

三国真实实力对比 魏蜀吴哪一国综合国力最强?为什么蜀汉灭亡17年 曹魏灭亡15年后 东吴才灭亡?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波澜壮阔的篇章。三国真实实力对比,魏蜀吴哪一国综合国力最强? 我们从小...

[历史] - 2022-05-26 20:56:29

华容道义释曹操_只是诸葛亮的谋划

导读: 在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一段成为了古老的佳话。然而深敲故事的背后,我们却可以发现诸多疑点,明明知道曹操曾有恩于关羽,诸葛亮为何还叫关羽守关?以至于错...

[历史] - 2023-05-14 13:48:17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