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刘裕为太子选的四顾命
公元四二二年五月,雄才大略,气吞万里如虎的南朝刘宋江山开创者,宋武帝刘裕病重,他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任命了四位顾命大臣,他们是:“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
临死前,刘裕着重向太子刘义符阐明了对四位大臣的注意事项:
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
刘裕的意思,意为对檀道济可以放心使用,他是没有什么志向的人,不会像他的哥哥檀韶那么难以驾驭;徐羡之和傅亮两人也不会有野心;只是要防着谢晦。
事实证明,刘裕对顾命大臣的任命堪称英明。
识人是雄才大略的英明帝王第一要务,以刘裕对顾命大臣的任命,他能成为一代英主,确有他的成功之道。
二、各有千秋的四顾命
1、刘穆之第二的徐羡之
徐羡之是刘裕最信任的军师刘穆之最得力的助手,出身世家却远远够不上门阀大户。徐羡之的祖父曾是江州刺史,父亲曾做过上虞县令,他本人先是主簿,后来成了刘牢之的功曹,又在中护军桓修军中做参军。
从徐羡之祖父到他这一辈,徐氏家族的轨迹是逐步衰败的。
虽然徐羡之一直官职低微,可是他在桓修军中做参军时却大有收获,在这里他认识了刘裕,两人很谈得来,“深相亲结”。
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时,徐羡之就跟着刘裕,从参军做到司马,琅琊王参军,太尉咨询参军,后成为刘裕最信任的军师刘穆之的助手。
刘穆之死后,徐羡之顺理成章地成为刘穆之第二,成为刘裕最信任的人。
刘裕称帝后,徐羡之“进位司空、录尚书事,常侍”并担任刘裕龙兴之地,扬州的刺史。
2、助刘裕称帝的傅亮
傅亮是灵州人氏,他并不是跟随刘裕以京口北府兵起家的。
傅亮的祖父是西晋的司隶校尉,父亲曾官至太守。傅家和世家大族家的关系很好,郗家的开创者是郗鉴,而郗鉴则是京口练兵的鼻祖。
桓玄篡晋时,傅亮本来是要到桓玄麾下做官,可是还没有成行,桓玄就败了。之后傅亮投了和刘裕一同讨伐桓玄的孟昶,已经40岁的傅亮算是正式进入仕途。
傅亮从参军做到领军长史,后来因为母忧回家,之后又到刘毅军中,从参军做到领军司马,随着刘毅的进步,傅亮也进步到了朝廷。
这时的傅亮,和刘裕没有一点交集,一直到刘毅死后。
刘裕掌握朝廷大权之后,见傅亮长时间待在一个岗位上,做事任劳任怨,觉得他“勤劳”,就想嘉奖他,让他去东阳郡,也就是今天的金华市做市长。刘裕并不是本人告诉傅亮,而是通过第三者转告。
傅亮没有再通过第三者转告,而是直接见刘裕,他告诉刘裕说他不想出去,他想和“天宇”刘裕在一起。这是刘裕和傅亮的第一次正式面对面交谈,被傅亮称为“天宇”的刘裕记住了傅亮。
对傅亮有了第一次好印象后,刘裕将傅亮留在身边做从事中郎。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刘裕将傅亮彻底引为心腹。
刘裕被封宋王,加九锡之后,他准备代晋称帝了,可是他自己无法明说,因此他想找个机会隐晦地表达他的意思。
刘裕在灭了后秦返回的途中,到了寿阳也就是今天的寿县,召集属下们吃饭。刘裕先说了一番自己的功劳,然后说自己要“奉还爵位,归老京师”,言下之意是要急流勇退。
刘裕的一番话并没有引起各位大臣们的重视,也许他们都没有理解刘裕的真实用意,也许有人理解了但是没有动作。只有傅亮不仅理解了而且还有行动,他晚上敲门觐见刘裕,要求自己马上回建康为刘裕“受禅”打前站。
傅亮到了建康之后,做好了一切刘裕代晋的准备。待刘裕回到建康,傅亮立刻让晋恭帝司马德文起草禅位诏书。
傅亮的工作使得刘裕顺利称帝。
3、战功赫赫的檀道济
檀道济很小时父亲就死了,他是由大哥檀韶带大,很听哥哥姐姐的话,“以和谨致称”。
檀道济的哥哥檀韶本就是军人,是东晋的辅国司马,算是低级武官。檀道济是大哥带大,因此自小就比较熟悉军旅。
刘裕在京口起兵后,檀道济随他的大哥檀韶,二哥檀祗一起在京口参加了刘裕征讨桓玄的军队,三兄弟都为刘裕屡立战功,其中又以檀道济的战功为最。
后来,檀韶的升职,反而要靠檀道济的威望。
檀道济京口从军以后,跟着刘裕南征北战,参加了刘裕的几乎所有战事,每战必冲锋在前,“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从一名普通参军,做到了太守,被封唐县男爵,冠军将军。
刘裕北伐时,檀道济除了担任北伐先锋,为刘裕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之外,更懂得安抚人心。以前处理战俘的老规矩是斩首,之后将首级叠成一座小山,被称为“京观”,可是檀道济认为北伐大军不仅仅是打仗,更要收获人心,而要“伐罪吊民”,于是将战俘释放。
檀道济的招抚,确实达到了收买人心的效果,相继归降的越来越多。
北伐之后,檀道济成为刘裕最信任的武将,加封为公爵,丹阳尹,享受直接进入刘裕殿中的待遇,“听直入殿省”。
4、高门出身的谢晦
谢晦出身第一门阀的陈郡谢氏,祖父是谢安的侄子。谢晦原本在孟昶手下做参军。孟昶死后,刘裕的第一军师刘穆之将谢晦推荐给了刘裕。
谢晦一来到刘裕身边,就成了刘裕的太尉参军。在刘裕的几个顾命大臣中,谢晦是起点最高的。
谢晦对繁琐的公文,众多看似一团乱麻的杂事,总能高质量地快速办理,这让刘裕非常欣赏。
刘裕对谢晦的看重,还在谢晦的两次表现。
一次是刘裕征伐司马休之时,战争到了关键时刻,刘裕要亲自上阵厮杀,被谢晦抱住。刘裕让谢晦放手,谢晦不放,刘裕大喊:“我要杀你”,谢晦说:“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
另一次是刘裕北伐回师在彭城开庆功会,文化不高的刘裕突然附庸风雅,命令大家做诗。谢晦担心刘裕丢面子,建议刘裕换一种方式,于是自己代刘裕做了一首诗“先荡临淄秽,却清河洛尘,华阳有逸骥,桃林无伏轮”,刘裕特别高兴。因为谢晦作为第一高门,能为刘裕做诗,让刘裕脸面有光。
刘裕后来北伐,他的战略也基本都出自谢晦,“(刘裕)入关十策,晦有其九”。
刘裕封宋王,加九锡之后,谢晦就成了刘裕身边的羊祜,被授“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
三、为何确立这四人为顾命大臣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选择,体现了他的识人大略。
刘裕42岁时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刘义符。这时的刘裕刚打败桓玄,成了复兴晋室的第一功臣,也是掌握朝廷大权的第一人,因此他的儿子和其他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之子不同,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没有经历过金戈铁马,也没有经历过朝堂上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老来得子的刘裕对儿子太过溺爱,因此他的长子刘义符并不成器。这从刘裕死后,刘义符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而且“游戏无度”。
对自己儿子的本事,刘裕当然知道,因此对顾命大臣的选择就要别开蹊径。
1、选择徐羡之的理由
徐羡之和刘裕在桓修麾下就交好,两人颇有些祖逖和刘琨的关系,而且徐羡之本人是“中才寒士”,“起布衣,又无术学”,他的地位,全是刘裕给的。
徐羡之的出身属于比较低级的士族,而且又是在败落中,因此他和高门没有瓜葛,而且有“佐命之功”,是刘裕最信任的人。
2、选择傅亮的理由
傅亮的出生中等士族,被高门认为是“布衣诸生”而轻视,直到40岁才到孟昶手下做小吏,虽然如此,比起徐羡之之类的也还好很多。
刘裕的代晋称帝是傅亮一手促成,这一行为无异于向刘裕提交了投名状。
因此刘裕对傅亮与徐羡之有同样的信任。
徐羡之和傅亮有相同点,都被排除在高门之外,而且官职低微,也都是靠刘裕才有了地位,因此刘裕认为他们离不开刘宋王朝,以两人的性格来看,也是很容易被驾驭的类型。
3、选择檀道济的理由
刘裕是武人出身,而且他的刘宋不是一个大一统国家,还有北方强大的对手,因此他不可能像大一统王朝一样,尚文轻武,他的顾命大臣里就必须有武将。
在刘裕的所有武将中,檀道济最能打,脾气最好,最没有野心即“无远志”,而且为人孝顺,在居丧期间,“居丧备礼”,这样的人品,自然也是刘裕所选。
4、选择谢晦的理由
选择谢晦最让人有争议,因为刘裕认为谢晦可能会“有同异”,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谢晦对太子刘义符不满意。刘裕死前两月,谢晦对刘裕说:“你的江山不能交给没有才的人。”刘裕很清楚太子的斤两,就问老二刘义真怎么样。谢晦观察了刘义真后又说:“德轻于才,非人主也。”刘裕的两个儿子确实不行,谢晦说的也是实话,刘裕也这么认为,可是从谢晦的嘴里说出来,刘裕听来非常刺耳。
第二个原因,则是刘裕认为“颇识机变”,而一个人识机变就意味着很容易随环境而变。
刘裕又为何认为谢晦识机变呢?
因为谢晦出身东晋第一门阀谢氏,在经济上有独立性,也意味着人格独立,对刘裕的人生依附感没有另外三人那么强。
虽然有怀疑,可是刘裕也要用谢晦,因为刘裕需要门阀士族的支持,他必须有一个门阀世家的代表,毕竟谢晦有几次对自己忠诚的表现,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谢晦在背后对自己的轻视和不满,因此刘裕只能用谢晦。
徐羡之、傅亮和檀道济是低级士族和寒族的代表,是刘裕重点依靠的,可是国家治理还需要树大根深的门阀世家支持。
延续了百年的东晋门阀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刘裕也不能幸免,他生前就一直向门阀世家靠拢,不断修正自己的做派,包括练书法,学清谈等等,刘裕一直在做笼络门阀世家,得到门阀接纳的努力。
5、顾命大臣之间的相互牵制
刘裕安排了四个顾命,除了综合使用他们各自的特长以外,还有相互牵制。主要是以徐羡之、傅亮为一方、檀道济为一方,谢晦为一方的三方牵制。
l 徐羡之、傅亮和谢晦三人分属寒族,中等士族和高门三个阶层,彼此有矛盾又相互制约
刘裕死后第二年,公元四二三年五月。谢晦生了一场病,他没有见任何客人,徐羡之的侄子立刻就怀疑谢晦有“有异图”,劝说傅亮诛杀谢晦。而傅亮和徐羡之并非同一阶层,因此以“我等三人同受顾命,岂可自相诛戮!”反对。
徐羡之侄子敢这么做,而且还直接找傅亮,证明了徐羡之和傅亮两人对谢晦的警惕,而傅亮的反对,又证明了傅亮对徐羡之有所制约。
l 檀道济和谢晦双方是军事上的牵制。
檀道济和谢晦两人各有所长。谢晦长在军事战略和谋略,檀道济长在带兵和战役战术,因此刘裕用两人互相牵制。
综上来看,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非常有智慧而且有远见,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刘裕的远略。
发布时间:2021-12-20 22:44
上述文字是💠《刘裕为何为太子选了四位顾命大臣?他对顾命大臣有哪些考量?》✨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年代初,中国身处战乱、纷争当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百姓们生活艰难,国家的执政能力下降。正所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生逢乱世人命贱如草芥,稍不注意便会...
朱由检自杀后,明朝并非没有机会翻盘,在南方凭借长江天险韬光养晦的话,实现像南宋一样的格局也并不是不可能,那为什么南明政权很快就灭亡了呢? 明末较北宋末年,形势甚至好...
宋武帝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的第一位皇帝,是一个时代的传奇。出身寒微,但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他...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刘备早期谋士徐庶,究竟有多厉害?为何最后离他而去? 徐庶(生卒年不详)本名徐福,字元直,为寒门子弟,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
雍正上位的手段颇为血腥,因此他也得了个博清皇帝的名号,那么最受到他器重的大臣是谁呢?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薄情寡恩,但他至始至终对他的一位弟弟都极好。他就是康...
布衣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杀伐果断的皇帝,同样他还是一位‘高产’父亲,除了他自己的孩子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养子,这其中有侄子有外甥,还有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小乞丐...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广利归顺了匈奴的哪一位单于,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李广利有个好妹妹,她就是汉武帝后期最为宠幸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
李世民是唐高祖和窦皇后所生的孩子,大哥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是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出生后,父亲李渊在隋朝为官,李世民四岁时,一位会看面相的秀才说...
古代皇帝玩妃子床图 古代皇帝玩弄妃子招数大全,看看那个皇帝是最令人称奇且无耻的。 1.“开裆裤” 大汉天子汉灵帝刘宏想出最荒淫无耻的性革命的创意,当,让嫔妃宫女都穿上开...
沂蒙山区,先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著名的、在全国举足轻重的红色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山区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女性,她们并没有上阵杀敌,而是在背后默默无闻的帮助在前线...
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朝代,那么非明朝莫属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是朱棣写过的一道旨意,可是朱棣的孙子却拱手相送朱棣打下的安南,只因为太穷?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
地球上3成是陆地,7成是海洋。海洋因为有海水的遮掩,还很多未接之谜。因此,在海上航行是需要警惕周围的环境的。说到海洋的谜团,比较吸引人的是百慕大三角之谜。就是指在海...
元朝可谓人类历史上最为不可思议的帝国,它的疆域大到几乎占据了半个亚欧大陆,它由少数民族掌权,在灭亡后却有着大量的汉族遗民,这个朝代是如此复杂,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孔融小时候让梨成典故,为什么后来却说孔融不孝? 孩子们,来吃梨啦! 随着父亲的一声呼唤,六七个小朋友笑着闹着围拢过来,...
自从中学时期起,面对沉重的学业,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觉睡到天荒地老,不过比起下面这位神仙来说,我们的睡觉就显得非常小儿科了。 五代宋初时期著名道教学者陈抟应...
从历史上看,一个朝廷要是混过了百年,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绩优股”,无论是合法性还是正统性都急剧飙升,这会要想把自己折腾没了,普遍得从三个方面上去找原因。 一是经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