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与赵高有什么关系?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与赵高有什么关系?》,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与赵高有什么关系?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对赵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仅仅是短短的十五年就消亡了,在这中间,赵高扮演了一个推动秦朝灭亡的角色。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历史上并没有赵高这个人,没有什么篡改遗诏拥立胡亥逼死长公子的事情发生,继位的就是崇尚儒家学说的扶苏,那么秦朝将会怎样发展,还会不会如此短命?秦朝千秋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呢?

没有赵高的作乱,秦朝将会成为延续几百年的强盛王朝,秦国是以法立国的,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从一个松散的弱势战国变成了一个全民高压的战争机器,在严峻的刑法约束下秦国的国力、战斗力开始逐步上升,直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可以一统山河的底蕴,最终秦始皇统一了神州。

秦朝之所以会灭亡,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来得及改变严峻的刑法,六国的遗民过惯了自由松散的生活,一下子面对秦帝国这么高压的刑法约束之后,自然会极为不适应,对秦帝国产生不了向心力,自然就没有归属感,最终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们才会追随着六国贵族后裔们,对走上末路的秦帝国进行反扑。

如果赵高在秦始皇死后没有作乱,把秦始皇死的消息传回了朝中,众臣们就会着手拥立新的大秦皇帝,胡亥年纪尚小,性格乖戾,自然会被众臣排除在外,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和大将蒙恬驻守在北漠的扶苏了,众王子中只有他能堪当大任,在朝臣们的迎接下,扶苏与蒙恬匆匆回到了咸阳,登上了皇位。

扶苏自幼喜爱儒家学说,对于严峻的刑法有着极深的不认同,在顶撞过秦始皇几次之后就被发配到了漠北抵御匈奴,想借此消磨一下他的性格,想让他拥有尚武的精神,这样才能接替大秦帝国皇帝的位置。但是扶苏的理念并没有因此改变,他在登上皇帝之位后,开始着手改变国内的严峻刑法,虽然有着朝内重臣们的反对,但是在蒙恬以及一众改革派们的帮助下,很多严峻的刑法被废除了,大秦帝国的刑法逐渐偏向人性化,饱受疮痍的大秦帝国开始休养生息起来。

最终起义还是发生了,虽然扶苏改变了严峻的刑法,但是落实到全国各地并没有那么快速,所以各地兴起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很快就被大秦战神蒙恬带兵扑灭,但是项羽等一众六国后裔们在农民起义的调动下,瞬间从幕后涌上了台面,他们在六国的故地挑起了事端,以这些六国贵族后裔为首反军纷起。

有赵高没赵高,秦国会大不一样,此刻蒙恬没有死,很多的军中大将也没有因此对大秦产生了离心力,军中诸将万众一心,再把漠北抵御匈奴的大秦精兵回防二十万,这些经历过血山火海的大秦精兵与章邯的囚徒军并不一样,他们训练有素,经历了六国战争,又经常与匈奴作战保持了极高的战斗力。而蒙恬也与王离不一样,他是经过六国战争的军中战神,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对匈奴造成了压制性的打击,王离和章邯会输给项羽,但是蒙恬不会,项羽的军事素养很高,但是蒙恬的军事素养更高,项羽的军队未受过专业的训练,蒙恬的军队是历经血山火海的战场的。

最重要的是秦军的武器比项羽军队的武器精良无数倍,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蒙恬以及其他诸将将包括项羽、刘邦在内的一众反军扑灭了,自此,大秦帝国度过了最重要的一个难关,这辆庞大的战车开始走向平稳。经过扶苏以及一众改革大臣们的努力,秦帝国的百姓们渐渐对大秦帝国产生了向心力,大秦帝国自此平稳无碍,延续了数百年,直到它内部制度腐烂那天,被从内部崛起的另一个势力扑灭,最终成为了历史。

所以如果赵高没作乱,那么秦帝国绝对不可能经二世而亡,在扶苏以及一众大臣们的改革下,秦帝国战争时期的救国良药法家理论就会变成以民为本的儒家理论,秦帝国就会从一辆高压的战争机器回归平凡,在消灭一切造反的六国贵族后裔之后,大秦帝国再无亡国危机,大秦帝国这辆刚起步的战车就会在历史的道路中行驶数百载,最后因为车身散架而停下它的征途。

说到赵高这个人,我们先来看一看他在秦始皇死后都有哪些“先进事迹”。他在秦始皇死后说服本无意当皇帝的胡亥改变主意,并胁迫贪图权势的李斯一起合谋篡改了秦始皇遗命,让胡亥登上帝位,史称“沙丘之变”。这其中他是“居功至伟”。 在赵高的授意下,秦二世赐死了公子扶苏,其他公子也先后被杀,整个皇室震惊恐慌。他又杀掉了蒙毅蒙恬兄弟,逼死了冯去疾冯劫等人,后来还弄死了李斯父子,其他受牵连或无辜被杀的难以计数,令群臣只得谄媚自保,朝政日坏;百姓震动恐惧,乱象丛生。

在赵高的忽悠下,秦二世不理朝政,大权旁落,实施比秦始皇时期更加苛刻的律法,肆意动用民力,激起民变,使得天下大乱。而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生杀予夺。甚至因为害怕秦二世降罪而将其杀死。最后可耻地死在了秦王子婴的手上。从历史走向来看,如果没有赵高作乱,至少皇位会落在公子扶苏的头上。

扶苏是否会像秦二世那样胡作非为、败光大秦基业呢?我想扶苏最不济也不至于让刘邦等人灭掉,秦朝历史延长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历史上对扶苏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猜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司马迁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扶苏有些仁弱,去长城上历练后应该长进不少,在蒙氏兄弟和冯去疾等人的辅佐下,即使李斯心生不满,也无关大局。即使因为新上位,杀掉一些大臣,出现一些乱象,在蒙家兄弟的坚定支持下,扶苏成功巩固皇位的问题不大。

至于会不会像二世那样征发囚徙修陵,这可能会发生。贪图享受之类也许会有,不过应该在可控范围内。会不会破坏律法,引起民变呢,我想也不会。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有叛乱,在一帮功臣良将的支持下,也会迅速平定的。按照扶苏的风格,他还是要把骊山陵墓修好的,他不会背负不孝的罪名;为了边境安全,他不得不继续征兵防守北方匈奴和南方百越各族。

这样的话,陈胜、吴广还是会造反,各地诸侯还是会跟着揭竿而起,最后扶苏还是要和义军决战,结局还是楚汉相争。唯一不同的,就是扶苏应该不会像胡亥一样被赵高杀死,而是自己主动投降,条件就是请求保住秦地的百姓不被义军随意屠杀。至于项羽,估计还是不允,扶苏还是死于项羽之手,只是这时,秦朝就是二世而亡了。

发布时间:2021-11-23 17:39

上述文字是💠《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与赵高有什么关系?》✨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谯周是谁?他因为什么被人骂作卖国贼?

现代人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就是《三国志》了,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而陈寿的老师,正是被后世骂作卖国贼的蜀国大臣谯周。 蜀国是三国时期政权维持时间最短的一方,...

[历史] - 2022-02-22 15:27:11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草根出身 更不懂兵法 为何能屡战屡胜 成为明军正副统帅?为什么说徐达和常遇春一个是帅才 一个只能是将才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离不开手下人的帮助,而在明初建立大功的将军中,徐达和常遇春是其中最杰出人物。然而徐达常遇春没读过兵书,又生在底层,为何能成为明军正副统帅?为什么说徐...

[历史] - 2022-06-01 04:40:50

揭秘李鸿章出访外国惹出了哪些笑话?慈禧太后曾被下嫁给李鸿章?

导读:揭秘李鸿章出访外国惹出了哪些笑话?慈禧太后曾被下嫁给李鸿章? 清政府闭关锁国期间,大清与外界联系少了很多,再加上中国与欧美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根本上的不同...

[历史] - 2021-04-16 15:52:01

雍正曾经血祭康熙陵,这背后竟然还隐藏着一个秘密

在祖先的祭祀活动中,不论是否出自真心,后代往往都要表现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这种奇怪而尴尬的作秀也算是封建文化的糟粕之一,雍正皇帝继位后,为康熙筹办丧事同样难逃这...

[历史] - 2022-01-27 19:07:19

刘邦离间项羽和群臣的方法简单粗暴,四万金黄金砸脸

秦亡国后的楚汉之争以楚霸王项羽的败北收场,更加年轻,更有声望,更加兵强马壮的项羽的失败,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而刘邦的离间之计,很可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说起刘邦,...

[历史] - 2022-02-26 07:22:09

“猪仔”“猪花”:一部清末海外华工血泪史

在第一批出国闯荡的中国人中,绝大部分经受着非人的待遇,他们被视为奴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任人践踏,这就是弱国人民的悲哀。 在南方方言里,“猪仔”“猪花”一般指刚出生的...

[历史] - 2022-04-22 16:09:10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简介,纳兰容若就是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朝康熙时期名臣纳兰明珠之子,他是清朝最为才华横溢的词人,那他的人生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纳兰容若和纳兰性德是一个人,他本名纳兰成德,因为犯了太子的...

[历史] - 2022-01-04 15:10:10

秦始皇晚年无心朝政之谜团:竟是想得道成仙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秦国江山在短短几十年里终毁在子孙手中难免令人惋惜。如果秦国多统治几百年,中国的历史会怎样?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晚年的时候想得道成仙,于是得道成...

[历史] - 2023-05-12 04:39:01

包公的三口铡刀来历是什么 包公的铡刀是怎么设计的

在包公的戏里,最重要的,出场率最高的莫过于包公的那三口大铡刀,满满的,这三口大刀成了包拯的符号,包公的戏也总是以“开铡”这一词作为进入剧情的高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 - 2022-12-11 02:07:52

宋代女子出嫁需要高额的嫁妆:嫁女比娶妇更花钱

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从宋朝初期开始增长。 到11世纪中期,事情看起来表现为,嫁女比娶妇要花更多的钱财已成理所当然。 比如,范仲淹(989—1052)1050年为义庄制订支出的规...

[历史] - 2023-07-01 16:59:08

纪晓岚的这个缺点,被老师嘲笑了半辈子?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谈论到其清官大多数人想起的是,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与和珅斗智斗勇,可是你知道么,真实的纪晓岚有一个缺点,被老师嘲笑了半辈子。...

[历史] - 2022-08-07 23:56:08

刘备一句话就能救下吕布的命,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吕布被曹操擒住后,发生了如下一段颇有意思的对话,由此看出吕布苟且偷生的性格,以及刘备的果断以及远见卓识。 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亲率大军征讨盘踞徐州的吕布...

[历史] - 2022-02-22 11:34:52

唐宣宗李忱为何会被人视为傻子

在能力不够的时候韬光养晦,曲意逢迎,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手段,唐宣宗李忱就对这个方法非常熟练。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爱民爱子,人们的生活...

[历史] - 2021-12-16 21:42:53

战国时期最伟大的两位军事家,师出同门,为何最终相互残杀?

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今天小编就说说战国时期最伟大的两位军事家,他们师出同门,最终却相互残杀。 战国中期最伟大的两位军事家,庞涓,孙膑,竟然恰好就是同学...

[历史] - 2023-06-04 13:20:05

汉高祖刘邦是怎么死的?刘邦真实死因如何?

刘邦在起兵之前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流氓,但其实在他身上有着非常宝贵的品质,能在乱世中吸引大量的人才,并让他们为自己效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能力。 刘邦,...

[历史] - 2022-01-04 22:22:45

岳飞一生中有过几个女人?

说到岳飞,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他的忠烈以及战绩战功,这样一个人几乎没什么时间去谈情说爱的,所以历史记载岳飞的女人是少之又少,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岳飞一生中有过几...

[历史] - 2022-09-30 05:08:2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