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封建时代开国功臣的大多人结局。这残酷的十二字至理真言,也是对韩信、张良等命运的精确评价。
如果没有韩信领兵打仗,刘邦根本敌不过项羽,可韩信的下场是悲哀的。张良主动归隐,所以他得以善终。
那么提携过韩信的萧何,为什么要与吕后合作拿下韩信?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也被称为“汉初三杰”,那为何最终却只有萧何还在朝为官?
萧何和刘邦相识多年,两人更是同乡,认识和相处的时间比刘邦与张良、韩信认识的时间长。早年刘邦就是个街头混混,而萧何是个被别人称为“文无害”的县吏,曾经还被泗水的御史大人推荐去咸阳做官。
这俩人的差别,就相当于今天一个村里混混和备受领导赏识、前途光明的公务员的差别,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却很要好。
我们知道刘邦是个小混混,必然会有一些兄弟,领着这帮子兄弟能不干点啥事儿吗?打架斗殴,聚众闹事估计是少不了,还没有做亭长的刘邦有什么权力和关系逃过严酷的秦朝法律制裁?还真有,就是萧何从中周旋,总是为他化险为夷,免受牢狱之苦。
后来刘邦当上了亭长,姑且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村长,那时候要押送犯人,去很远的地方。按照老规矩,送行的朋友要给刘邦凑一些路费,别人都是两百钱,萧何出手就不吝啬,一下子给五百钱。
这就是患难之交,贫贱之交,就算两个人后来一个是帝王一个是臣民,但是一路走来的情意,难道没有在刘邦心底留下什么吗?肯定是有的,不然为什么韩信被捕杀,张良极力归隐,而萧何还是好好的在朝廷做官呢?
至于后来刘邦和项羽进行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多次被项羽打的没有兵马了,都是萧何紧急调配,紧急输送,牢牢地掌握着汉军的有生力量。这样的作为,除了萧何,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做得到,唯一做到的这个人对自己始终如一,刘邦的心里肯定是很感激萧何的。
当然,刘邦也不是完全放心萧何的,但他知道萧何是做后勤工作的。而且萧何脑子又不笨,知道自己不会带兵打仗,心里门儿清着呢,两个人的心里就有一种默契。
萧何自刘邦起兵以来一直都是为刘邦安定后方的一个存在,多次刘邦能够绝地反击,苟延残喘,都是依赖萧何源源不断调运物资、筹谋人力。
萧何做的最令人惊叹的几招棋,充分展示了他为人臣子的智慧。刘邦带军冲进关中之后,满眼都是珠宝财富,雕梁画栋的宫殿,含情脉脉的美人,有些飘飘然。可是萧何第一时间就把秦王朝的那些书本收集起来,统统归为汉军自己所有。
咱可能觉得,收了这些书有什么用处?不就是一些字,几幅图,其实不尽然。军事地图可不是一般的图,地方占领区的风俗人情之书也不是什么闲书。有了它们,汉军不仅能够熟悉项羽所在地方的地形地貌,还可以依照秦朝律法制定新律法,便于更好的统治。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韩信作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在项羽手下得不到重用,便投奔刘邦。说是投奔了刘邦,实际上连刘邦的影儿都没见到,郁郁不得志的在刘邦手底下做了一个小官。
韩信会拘束在一个小官职吗?当然不会,能人自有自己出头的日子和方法。夏侯婴发现了这个良才,刘邦却不为所动,只是让韩信去管粮草。这一管理粮草,可就不得了了。
粮草是后勤工作的一部分,韩信少不了和萧何打交道。一来二去的,萧何对韩信有了一些了解,对他的能力更是大加赞赏,于是给刘邦推荐。刘邦也是固执,还是不给韩信想要的。
接下来就是某天夜晚,韩信趁着夜色跑了,萧何听说后急忙前去追。大家都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这段故事津津乐道,可是为什么是萧何去追呢?因为萧何有眼光,他知道这个人是刘邦需要的最大助力!
试问,这样一个一心为刘邦着想的人,刘邦怎么舍得杀了他?
刘邦是一个心眼特别多的人,萧何是很乖,但乖并不意味着不会闹腾,不会咬人,刘邦时刻防备着身边任何对皇位有威胁的人。
楚汉战争开始的时候,刘邦在外征战,对萧何也是十分挂念,总是派使者去慰问萧何,可把萧何感动坏了,更加埋头苦干。这时候萧何身边的谋士就说了,你这样子长期负责后方事物,汉王是不放心才派使者来的,可不是挂念你身体保重!
萧何果断将子孙兄弟送到前线,作为“人质”,表明自己忠心耿耿。
当诛杀各个异姓王的时候,萧何仍旧是后勤角色,可是刘邦仍旧不停派使者来问萧何今天做什么了?明天要做什么?问的可细致了,萧何傻乎乎的心里还挺感动,一一汇报,更加勤奋工作。
还好谋士又站出来指点萧何:你这样可不对,勤勤恳恳,爱民如子,这是天子才该有的好名声,你一个臣子趁天子不在京城,就积攒了这么大的名气,这么多的民心,想造反吗?
萧何赶紧“作恶多端”,又是强行以低价霸占百姓土地,又是放高利贷。坏事做尽的名声臭到了刘邦耳朵里,刘邦这才又绕过萧何一命。
刘邦驾崩后,萧何辅佐汉惠帝,直到惠帝二年才去世。
萧何有眼光,知律令,通晓文书,物资调配之事,为人老实忠诚。刘邦和大臣们评定谁是第一功臣的时候,诸位功臣都争来争去,说不到刘邦心里。可刘邦认为萧何是“功人”,而在他身边打仗的是“功狗”。
这样一来,众臣都心服口服,萧何得以成为第一功臣。萧何知道刘邦的疑心,不仅老实做事,还主动沾染污名,是一个圆滑老道的政治家,这也是为什么他虽然和张良韩信一样作为开国功臣,却笑到最后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9-03 10:27
上述文字是💠《同样都是汉初三杰 最后为什么只有萧何能够善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出现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战场呲碴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被大众成为战神,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或者打败敌人安享晚年。今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两路攻南越,其余两路攻西瓯。 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
汉初时期有三位刘邦有三位杰出的帮手,分别是萧何,张良和韩信,他们共称为汉初三杰,那么为何《史记》中萧何能与居功至伟的张良还有韩信并肩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韩信的...
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1...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这得益于魏国继承了春秋最大国的家业,同时文候最早任用李悝变法,快人一步。加上地处中原,文化交通...
我们昨天讲朱棣的时候提到他的两个谋士,一个是和尚道衍;另一个是相术大师袁珙。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道衍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他本名叫姚广孝,是长洲(今苏州)人。姚广孝...
年羹尧,清朝时期的名将,也是雍正登基后巩固江山的头号大功臣。在雍正没登基之前,年羹尧就已经在战争中显示出了自己的卓越才干。要说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的功劳的确是够大...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着异族之患,那么为何同样是征战异族,汉武帝征伐匈奴,战果辉煌,最终国库空虚,而曹操就无此之忧患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
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艰难创业。陶谦死后,刘备光明正大的接手了徐州。刘备终于有了立足之地,此时曹操作为丞相,调遣刘备攻打袁术,此时正值创业初,手底下...
武则天作为历史中唯一一位登基称帝站在明面上的女皇帝可以说是特立独行,就连国号也从唐改成了周,那为什么武则天要选择周作为国号呢?还有国号都改了为什么世人还把武则天时...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因此不被变法派的赏识,...
正是由于乾隆皇帝的诞生地是一个尚未猜破的谜,因而难免后世对他的生母为何人作捕风捉影之谈。 有关乾隆生母之谜 近世以来,有关乾隆生母的传说异闻纷纷而出,而人们尤热衷于...
导读:明朝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优秀的朱棣而选择柔弱的朱允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这个时候为何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呢...
慈禧太后不仅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且慈禧睡觉的时候规矩众多。那她睡觉的视乎都有哪些规矩呢?据说慈禧的规矩有的看似比较人性化,但是有的就比较苛刻。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华佗,一代名医,医术之高甚至叫当今社会的医学教授汗颜,而其最后的死因,在历史的流传中众说纷纭,不过大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将华佗杀死,是因为华佗要开颅医治头痛病。然而,...
齐恒公简介 :齐恒公,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在位与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