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葩皇帝?朱元璋有一定的责任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葩皇帝?朱元璋有一定的责任》,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葩皇帝?朱元璋有一定的责任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皇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导读:明朝十六位皇帝当中,自明孝宗之后,接连出现了数位“奇葩”皇帝,从只要玩乐的正德皇帝,长期不上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和在位六年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还有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二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此后竟更加离谱,刚当上皇帝就不上朝,在后宫围绕着数十位美女寻欢作乐,最终因一粒红丸丧命的在位一个月的泰昌皇帝。在他死后又出现了专门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纵观历史来看,如此密级出现的另类皇帝在历史上都非常罕见,奇葩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一时之间整个大明宫廷飘散着另类的气息,甚至这些皇帝身上有着明显的“流氓”色彩,而接二连三的出现“奇葩皇帝”绝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把自己“玩死”的正德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在南郊主持大祀献礼时,朱厚照,忽然口吐鲜血。没过多久,卧床不起,一直到弥留之际,他对司礼监太监表示:“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言毕崩驾于豹房,正是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正德皇帝引领了明代皇帝另类的奇葩风潮。

明武宗朱厚照从一开始便不按常规处理政务,登基几个月就被顾命大臣联名上书总结犯下了几条错误:1.上朝太晚,为政懈怠;2.看工匠干活,有失身份;3.海上划船,不顾个人安危;4.经常外出打猎;5.随便吃内侍呈上的东西,不经检验。十五岁刚继位,宦官刘瑾组成的八虎天天带着朱厚照不是玩狗就是打鸟,撒鹰,追兔子,于是这位少年天子干脆不上朝,群臣因此不满,上疏说:“皇上视朝太迟,免朝太多,奏事渐晚,游戏渐广”,强烈呼吁“鹰、犬、狐、兔田野之畜,不可育于宫廷,弓矢、甲胄战斗不祥之象,不可施于禁地。”在朱厚照摸清权力的好处后,愈发不受节制,在登基的第二年就搬出了大内,在太液池旁边盖了座豹房,从此再也没回乾清宫。此后,他基本废除了所有祖制对其自由限制的规定,并且决定把普通政务交给司礼监首领太监刘瑾全权负责。在外边游玩的时候,他尽全力把自己回归成一个普通老百姓,甚至和市场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他甚至模仿起江湖义气,一次收了一百四十个干儿子《明武宗实录》

他的思维里有着天真又怪诞,有一次他发布诏书,禁止天下人养猪,理由是他既姓朱又属猪,如果百姓杀猪,会影响他的健康。在后来的南下巡视,遭到大臣们一致的强烈反对时,朱厚照竟然拿起刀往脖子上抹,用泼皮无赖式的风格要挟官僚集团。

作为皇帝却经常喜欢和手下人厮混,用哥们义气的方式相处,与亲近的臣下没大没小,喝多了就把他们当枕头枕在他们身上睡觉。除了这些,朱厚照最喜欢的就是在自己的豹房里玩,这年朱厚照刚满16岁,在豹房里,成了典型的“佛系青年”。李东阳在上书中说:“外间传闻豹房内添盖豹房屋,又闻竖立旗杆,似有创建寺宇之意。臣私下以为寺观乃是异端之教,圣王之所必禁……”。然而说什么都没用,朱厚照从小就喜欢佛教,曾自号“大庆法王”。除此之外,他对西番少数民族佛教很感兴趣。豹房落成后,朱厚照这位“佛系青年”常常召见他们共同探讨,并在豹房内不断扩大“建护国佛寺   ”的规模,到了正德七年,豹房添盖房屋已达二百多间,创造了明代玩乐规模之最。

做皇帝更要做神仙的嘉靖

正德皇帝朱厚照把自己“玩死”后,由于没有子嗣,帝位就轮到了他的弟弟朱厚熜,即“兄终弟及”惯例。早期嘉靖似乎还很正常,但是到了中期后,开始迷恋丹药,希翼长生不老,做皇帝更要做神仙。

朱厚熜加授道士邵元节礼部尚书,这种情况历史上相当罕见,邵元节病死前推荐陶仲文接班,于是这个皇帝又封陶仲文为秉一真人,领道教事。史书记载二人:“见则与上同坐绣墩,君臣相迎送,必于门庭握手方别。”帝国瞬间变成了道场。

这时候他已经离不开道士陪侍左右了,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只不过这水有毒。嘉靖时文士何良俊说,当时的道士有三千六百家,“盖剑术、符水、服金丹、御女、服日月精华、导引、辟谷、搬运、飞精补脑、墨子服气之类皆是,不可以一途限也”《四有斋从说》。

在朱厚熜这里,用的最多的就是“服金丹”和“御女”而已,服所谓的金丹还有一个小插曲,人到中年的朱厚熜自称多病,服食丹药以求长生。道士段朝用进献自炼的金器,说是作为饮食器皿用,可以长生不死。又自称可以点化金银,补助国家花费,聪明的朱厚熜竟然信以为真,召他入朝。后来证明都是谎言,被人揭发下狱,死于狱中。宫中斋醮祭天,需要撰写“青词”,是奉祭天神的表文。一开始让文臣代写,后来竟然由内阁大学士撰写供奉。此举似向臣下表面,他是受命于天,可以与上天对话。由于很多人都写得不让他满意,最后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严嵩,一步步予以提拔重用,为日后明朝的政治危机买下了巨大的伏笔。

中国历史以来,服食所谓的“金丹”被致病、致死的帝王政治家大有人在,如北魏的道武帝、秦朝的秦始皇、汉朝的汉武帝、唐的唐太宗、唐宪宗等,都曾因妄想长生服用这种早期的化学产物。根据相关研究,丹丸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化合物,其中硫的含量为13.0%,汞的含量为60.9%,另有约26.1%的成分目前尚不清楚为何物。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时的明世宗朱厚熜逐步中毒,原本固执、暴躁的性格愈加古怪起来。综合历代服食丹药的病患特征来看,大多都表现严重躁郁症,敏感、多疑,直至精神系统彻底崩溃,或喘息不定、或行步快慢无节、或言语失措,这些都是典型的中毒症状。

二十年的不上朝,纵容了严嵩权臣,给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害,在夏言和严嵩倾轧斗争,最后被害,严嵩得以独揽朝政,较之过去的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吏治的败坏,严嵩利用手中的权利大肆贪污受贿,直接干预六部事务,卖官鬻爵、贪赃枉法、侵吞公款、手段不一而足。“严嵩之纳贿,实自古权奸所未有”《赵翼▪甘二史札记》直到临终嘉靖才有所悔悟,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

接二连三此的奇葩皇帝

隆庆继位后,虽然不修道,在酒色方面比嘉靖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爱好女色,似乎并无其他作为,与历史上所有的酒色皇帝并无区别,折腾六年后,便撒手人寰。他的儿子朱翊鈞,即万历皇帝朱翊鈞将明代“奇葩”行为推向新的高度。

并打破其祖父嘉靖帝不朝推向二十八年的新记录,总而言之,他对朝政的的基本态度就是“不”字,第一,不郊。不亲自郊祭天地。第二,不庙。不亲自祭祀宗庙、太庙。第三,不朝。不上朝。第四,不见。不接见大臣。第五,不批。对大臣的奏章不做批示。第六,不讲。不参加经筵讲席。这些均源自文官集团对其一些决定的反对,让他负气对此进行报复,无论谁对谁错,作为帝国的皇帝对此如此任性而为,缺乏基本的责任心,最终大量将朝政以非正常手段处理,导致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果。

万历去世后,他并不喜欢的长子在群臣的支持下得以顺利继位,是为朱常洛明光宗,三十九岁继位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猝死。据说是由于万历的郑贵妃为了追封皇后,讨好朱常洛,从侍女中挑选十名美女送给他。朱常洛因此大量服用药物,导致一病不起,紧接着,鸿胪寺的李可灼进献红丸一粒,刚吃完觉得精神马上振作,不料第二天五更就一命呜呼,成了明朝皇帝的一大疑案,这也算是明朝好色皇帝的一大奇葩之一。

他的儿子明熹宗朱由校更是将奇葩进行到了一个新花样,不爱做皇帝,却爱做木匠。十六岁的朱由校继位成了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由于性格使然,这个年轻的皇帝从小便不喜欢学习,加之其父明光宗早年不被万历所喜,疏于管理,最后沉迷酒色不能自拔,对这个儿子自然没有进行过多少关注。虽然做了皇帝,却“为至愚至昧之童蒙”《明清史讲义▪孟森》有的学者甚至概括他是明光宗的“文盲儿子”、“一字不识,不知国事”《陈子龙极其时代》。

天启帝明熹宗是明朝历代皇帝中最无能窝囊的一个却是历史的事实,他也没想到,其父刚成皇帝一个月便论到他来做皇帝。从人生喜好和志愿来讲,他更喜欢做自己的木匠,这比做皇帝还要有吸引力:“上性好走马,又好小戏,好盖房屋,自操斧锯凿削,巧匠不能及”《三朝野记》看来这种木匠的天赋实在过于强大,让那些巧匠在其面前也自叹不如。“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躁,有所为,朝起夕即期成。”好家伙,如果明熹宗放到今天可谓集“装潢”技艺于一身,木匠、油漆工,而且工作效率极高。在其创造发明下,制造了许多机械系统“用大桶大通缸之类,凿孔创机,启闭灌输,或涌泄如喷珠,或澌流如瀑布……”

除此之外,他把宫中俨然变成了一个专业的“木匠工作室”,每天关上门来与近臣探讨工匠技艺,“非平素亲昵近臣,不得窥视”,魏忠贤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乾每次都会在熹宗非常专注做木匠活的时候从一旁递交公文,这样的时候熹宗就会非常不耐烦地说:“你们用心去行,我已经知道了。”《史末纪略》

天启五年(1625),熹宗在其乳母客氏和魏忠贤的陪伴下乘船游乐,坐船忽然被大风掀翻,三人一齐落水,明熹宗被救起,却因此得病,与百年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经历惊人的相同,并均因无子而选择“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重病期间,他重申了对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信任,另外一件大事即召见了五弟信王朱由检,为自己身后事做出安排。此前,他的三个儿子均夭折,甚至传出他的儿子就是被其乳母客氏和魏忠贤连谋弄死,以此达到长期专权的目的。“传闻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实有谋焉……是皇上亦不能保其第一子矣。”《明熹宗实录》这时候,整个大明王朝就剩下他异母弟弟朱由检了。虽然崇祯是明朝后期最勤政是皇帝,但是在他前几任的“奇葩”皇帝的折腾下,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乌烟瘴气,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仁慈的老祖父留下的后遗症害惨这些后代

明朝中后期之所以出现各类“奇葩”皇帝,从根本上来说朱元璋负有一定责任。刚刚建国之初,百事俱废的情况下,朱元璋首要抓住的确是如何给他的子孙们谋福利,目的在于保证这个基业永远巩固下去,为此他像一个兢兢业业的农民一样,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般的固执和坚决。很大程度上他非常看重留给子孙的两份遗产。

一份是在朱元璋看来最宝贵的《皇明祖训》,在他看来,这是能保护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宝。早在洪武二年(1373年)在政治初步运行后,就投入了大量精力组织编纂《皇明祖训》。前后历时六年,七易其稿,并严肃告诫: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告诫子孙后代该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好这个国家。

第二份是用制度强化家族特权。朱元璋对功臣、对朋友到后期翻脸无情,痛下杀手,对子孙却慈爱有加。亲王府每年有五万石禄米,亲王子为郡王的,每年也有一万石禄米。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公爵们,如魏国公徐达最高禄米才有五千石,韩国公李善长才只有四千石,其余都在三千石。不仅如此,藩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大臣无论位置多高,也都要对亲王行拜礼。对此《皇明祖训》明确记载:“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   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又在此后规定:“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

甚至从“如何行政“、“如何执法”   的大章法到“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如何管理后宫”等微末细节。当时就有人感叹说:“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很大程度来讲,朱元璋的帝国设计就是围绕朱家大家庭进行的资源分配,农民思维的分家,让这些藩王从小便获得了与生俱来的锦衣玉食和恣意骄纵。在当时,藩王们往往因为大量生育子女而获得一份俸禄,于是比着多生孩子“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以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已……”在如此丰厚的鼓励下,这些藩王无不广选妻妾,进行大量生育。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皇族人数增长到一万九千六百一十一人,到了万历三十二年猛增至八万多人《洪武皇帝大传》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达到一百万人之多,创造了古往今来的皇帝子息之最,而这些占据了大量的明朝资源。

或许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正是他一手制造的给子孙们超高待遇,让他们多数成了不学无术,浪荡嬉戏,整体综合素质滑坡。加上明朝皇位继承人的偶然性,许多骄纵的藩王们有的对于做皇帝根本没有准备,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政治历练,他们更多的是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纸醉金迷的王爷,而非皇帝。而当了皇帝后缺乏责任心   ,往往是任意而为,面对文官集团,既缺乏强势主导,同时又因各种“祖制”的制约最后干脆自己玩自己的,最终这些奇葩皇帝的身上多了市井流氓气息,暴发户式的享乐让明代皇帝一个不如一个。

与清朝遴选皇太子不同,比如   乾隆把颙琰的名字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乾隆曾在天坛圜丘向天祷告,这个孩子如果有能力继承国家大业,则祈求上天保佑他诸事有成,如果并非贤能之人,则愿上天让他短命而死,不至于继承大统,贻害社稷。《清高宗实录》与皇权政治相比,亲情永远被排在第二位,而明朝整体缺乏的就是对帝业的这种责任心,更多的是注入了一个富家子弟的任性色彩。明朝以朱元璋勤苦治国开始,到崇祯的呕心沥血为终收尾,但这些无济于事,关键在于中间的这些奇葩皇帝们已经把帝国精力耗尽。

发布时间:2021-05-29 07:42

上述文字是💠《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葩皇帝?朱元璋有一定的责任》✨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李斯为什么要拥立胡亥与赵高为伍?原因是什么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李斯的文章。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大统一的封建帝王,号称始皇帝,而李斯也是第一位大统一的丞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位极人臣。...

[历史] - 2021-09-15 03:27:22

史上最倒霉的皇帝,被俘虏后无人问津,回来后又被软禁

历史上有许多的皇帝,有残暴昏庸的,也有碌碌无为的,我们今天讲的这位可以说是最倒霉的皇帝了,他先是被俘虏却无一人营救,最后被放回却又被软禁,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就是...

[历史] - 2022-10-27 04:04:22

武则天的乾陵历经三次大规模盗墓行动结果如何

武则天的乾陵虽然坚固,但历史上也经历过严重的盗墓事件,这几次盗墓对乾陵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陵墓,也是...

[历史] - 2021-12-15 06:21:29

河洛古国和黄帝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这些细节你都知道吗?

河洛古国和黄帝到底有怎样的联络?“河洛古国”的命名有哪些考虑?河洛古国后来是怎么消失的? 最近几天,“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的音讯招引广泛关注。双槐树遗址...

[历史] - 2021-10-08 03:28:30

皇帝老师的故居:曾给咸丰皇帝当老师,故居开放却无人问津

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帝师杜受田的旧居,也是杜家众多名臣的旧居。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南街,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占地约25亩,内含28个小院,有 、堂屋、绣楼、厢房、祠堂等...

[历史] - 2021-04-29 14:52:41

史上排名第一的红颜祸水是谁,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英雄难过美人关,自古美女和英雄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红颜祸水,她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 谈论到美女,在众多人的印象当中都会想到...

[历史] - 2023-07-03 12:54:48

万历皇帝朱翊钧烟瘾很大,喜欢抱着女人抽烟

明朝有很多奇葩皇帝,而在位时长最长的皇帝朱翊钧,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做的事情很多,很难用一句话形容。 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

[历史] - 2021-12-10 19:13:05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乐不思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刘禅是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民间有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的小名。这句俗语讲的是刘禅尽管有诸葛亮、姜维这样优秀...

[历史] - 2022-06-09 03:51:42

权力欲望蒙蔽双眼:努尔哈赤诛杀亲兄弟舒尔哈齐

权利地位和财富会腐蚀一个人的内心,让他忽略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亲情。能同贫贱不可同富贵的例子太多太多,父子能反目,兄弟能拔刀,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

[历史] - 2021-04-16 21:53:33

三英战吕布 如果是关羽先上的话 吕布还能全身而退吗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可谓是精彩绝伦啊,小编最喜欢的片段就是三英战吕布了,三人合力攻打吕布,最终吕布还能全身而退,由此可见吕布的武功还是很...

[历史] - 2022-08-29 19:12:05

历史上的唐伯虎是什么样子?恐怕跟你想像中的大不一样

说起唐伯虎我们肯定心中会联想出这样一幅画面,风度翩翩,潇洒倜傥,堪称江南第一才子。自古以来唐伯虎已经成了风流才子的代名词。一出“唐伯虎点秋香”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可...

[历史] - 2022-07-19 08:33:34

雍正的奏章竟然这么搞笑吗 雍正威胁起大臣来竟然如此幼稚

导读:还有一个揭老底的批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你以为朕是好骗的吗?你别忘了朕登基时都四十多岁了,你们每个官吏的情况我都知道,你也不例外,我没当皇帝时就知道你曾经弹...

[历史] - 2022-12-12 06:50:27

揭秘: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原因是什么?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除在原有政权机构基础上调整及完善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了一套由中央至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与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

[历史] - 2023-02-25 08:27:51

皇帝也不能给亲戚好处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凭借家中亲戚关系逐渐上位,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罕见,如果这个人德才兼备倒还好,如果是个泛泛之辈,那恐怕就难以服众了。 张尧佐本来是四川的一...

[历史] - 2022-04-05 07:04:56

曾国藩是如何成功的?曾国藩是如何教育子孙的?

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向来是被有文化的读书人所引领的,中国的“勤俭思想”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中国的读书人,往往也是贵族的后备军。 在古代,大多数读书人皆是以入仕做官为目标...

[历史] - 2021-05-10 01:03:03

草根皇帝汉高祖刘邦有几个老婆?刘邦的夫人都有什么什么结局?

司马迁在《史记》中,开篇就描述汉高祖刘邦“好酒及色”,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从小小的泗水亭长,到灭暴秦,争楚汉,最终建立大汉王朝。 五千年华夏,历...

[历史] - 2021-08-31 09:07:1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