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耿精忠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他当时击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以及五十多位官员,造反的意志很坚定,然而他却成为第一个投降康熙的藩王,难道耿精忠不明白即便自己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是他心存侥幸,认为康熙会对自己网开一面?
我们都知道造反历代是政治重罪,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可能轻易放过那些造反的大臣,在此情况下,耿精忠为何还是要向康熙投降呢?其实简单来说就三个原因:一是耿精忠首鼠两端,对清廷始终抱有幻想;二是他内部人心不齐,部下不愿意为他卖死命;三是他腹背受敌,受到了清军的重点关照,难以坚持。
公元1673年11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口号,正式起兵造反。吴三桂起兵后,起初只有他一藩造反,另外两藩,耿精忠和尚可喜都没参加。
当时尚可喜不愿意造反,对吴三桂的行为非常抵制。耿精忠倒是想造反,但他对吴三桂没信心,想再等一等,看看时势再说。也就是先看看吴三桂的战斗力再说。
五个月后,耿精忠见吴三桂势大,俨然有割据半壁江山之势。如果他再不起兵,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论功行赏也轮不到他。于是他就在1674年3月,在福州抓了福建总督范承谟(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余人,响应吴三桂,正式造反。(起先没杀范承谟,后来是投降之前为了灭口,毁灭自己主动造反的证据才杀的)
所以,其实从耿精忠观望之后再造反这就个行为就可以看出,他对造反的态度是带有首鼠两端心态的。他始终都在拿吴三桂当挡箭牌,吴强则帮吴,清强则助清,对反清一事的态度不如吴三桂那么决绝。也就是没有吴三桂看得那么透彻。他到死都没明白,他在康熙眼里就是砧板上的肉,缺少跟清军玩命的勇气。
耿精忠造反后,一时间东南沿海震动,清军在对付吴三桂的同时不得不分兵耿精忠。这对于当时节节败退的清军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而对于吴三桂来说,清军分兵,他就可以趁机进军江西,打通与耿精忠的陆路。待江西拿下后,他们两个可以携手北上,攻克清廷的江浙财赋重地,与清朝划江而治。
至于尚可喜,到时候广东被四面包围,不信那个老家伙还不起兵。不过吴三桂的计划虽然很好,但清朝毕竟坐拥北方中原大片土地,实力还是远超吴三桂和耿精忠的。所以清军在稳定了颓势后,康熙很快就布置了反攻方案。
这个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先在南线稳住吴三桂的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向西北的王辅臣发动猛攻。当王辅臣被围困于平凉城后,吴三桂就得派兵去救他。这样一来,他就没有多余的兵力与耿精忠就无法在江西会和了。
当时,耿精忠通过扩张,手上有十万人。但是这些人都是草台班子,战斗力不行,打家劫舍却很在行。耿精忠靠这些人,连个浙江都拿不下来。并且,吴三桂的军队对他是非常忠诚的,一心一意的为吴大帅卖命。而耿精忠的军队对他忠诚度不够,从上到下都是看在可以抢钱抢粮的份上才支持耿精忠造反的。
所以后来当吴三桂援救王辅臣的两路援军都被清军击退,吴的机动兵力不足,被迫放弃与耿精忠会师于江西的计划后。耿精忠的手下就起了异心,想把耿精忠推出去当大伙的替死鬼。比如,耿精忠当时的亲信徐文焕就已经暗投了清军,他重兵在握,随时打算降清。
耿精忠北上受阻后,吴三桂派人走海路联络台湾的郑经,希望他能沿海路北上,偷袭东北或浙江,给耿精忠创造机会。然而,由于耿精忠造反后,兵力比以前扩充了好几倍,瞧不起郑经,想吞了郑经。因而郑经就拒绝了吴三桂的建议,自作主张的进攻福建沿海,抄耿精忠的后庭。
按郑经的设想,耿精忠、吴三桂、康熙大麻子都不是好东西。他谁都信不过。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趁福建兵力空虚之际,先抢地盘。当时耿精忠的主力在浙江与清军对峙,郑经此时偷袭福建,毫无疑问的让耿精忠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有被腰斩的危险。
康熙当时收到了耿、郑内讧的奏报,遂即调整部署,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集中江南清军主力猛攻耿精忠。按康熙的设想,耿精忠实力偏弱,而且此时又腹背受敌,拿下他,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若是郑经还有一点理智,他就应该援助耿精忠,最起码也应该停止进攻。毕竟他和耿精忠都是弱者,两弱相斗,最后得利的只能是清廷。
然而郑经偏偏就要打耿精忠,而耿精忠也偏偏敌视郑经。于是耿精忠就在北有清军,南有郑经,再加上他本来就首鼠两端,对康熙抱有幻想(认为自己对大清有功,康熙不会杀他)的情况下,向清军开城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因为有吴三桂的存在,康熙要拿耿精忠做榜样,就没杀他,而是让他继续坐镇福建。而耿精忠心里也没谱,就袒身露体的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并请仍留靖南王爵,想以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
康熙当时要对付吴三桂,就准了耿精忠,让他继续带兵。后来,耿精忠率兵挫败郑军。接着又进军粤东潮州,打败尚之信的军队,康熙趁机就把耿精忠留在了潮州。
再后来,吴三桂病死,耿精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康熙遂即就找了割据借口,诏耿精忠入觐,以负恩谋反罪革去其王爵,交司法审理。最后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同意了明珠的上奏,以耿精忠负恩谋反,罪过大于尚之信为由,将他凌迟处死。横竖是个死,既然耿精忠决心造反,就应该知道康熙不可能放过自己,倒不如造反造到底。
发布时间:2021-05-13 07:07
上述文字是💠《耿精忠有什么下场?“三藩之乱”耿精忠为什么要率先投降?》✨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明朝(1368年―1644年)是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很多人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内部农民起义军和外部清朝的夹击。正是李自成等农民...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唐汉清等,可是历史上的这一个政权,在面对蒙古铁骑的进攻时,却在一座城池中坚守了36年,使得蒙古不得不调转重心,将欧洲非...
说到张学良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关于他的厉害之处我们今天就不说了,因为真的半天都说不完的,今天我们给大家来说说这个张学良的孙子的情况,话...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康熙在位时,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擒鳌拜,那么为什么之后他却没有杀鳌拜呢?因为康熙能当上皇帝,全靠他。 事件经过 年少康熙刚刚登基后...
我们在观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诸葛亮他在剧中的造型就是一把鹅毛扇子和四轮手推车是他的标准,打仗时摇着他的羽毛扇子,好像他胸有成竹,非常有说服力。那我们就...
在三国这个乱世的年代中要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将士,或者是能够出谋划策的谋士,在那时候有一个人和这两项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却深得曹操厚待,这是为什么? 想受到信重和厚待,...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太平天国被消灭后,曾国藩为何主动裁军...
当年清军入关,用许已高官厚禄的方式,大批的收买的明朝旧臣。他们以汉制汉,对投降后金的明朝军界高层给予封赏,只要你归顺清朝,就可加官进爵,甚至封王建藩。 其中临阵倒戈...
清朝能够实现康乾盛世,除了勤政的皇帝外,优秀的大臣辅佐也是离不开的,例如乾隆的十全武功,如果少了下面这个人,十全中的四全多半凶多吉少。 乾隆在晚年自我总结一生有“十...
历史上但凡是皇帝,大多数人的后宫都是莺莺燕燕,美女众多的,但是历史上被戴绿帽子的皇帝却也有不少了。然而有的皇帝就是自己玩的女人多没关系,但是一定都要对自己忠诚,绝...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投奔到曹操这里的...
曹操一生征战四方,最能知人善任,所以天下大半归顺于他的统治之下。曹操除了打天下,写诗之外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喜欢漂亮的少妇。所以有人传言,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
“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话道出了《水浒传》的特殊寓意,在书中,多个情节描述到“敢出手时就出手”的场景,伴随着各种冲动的行为,梁山好汉们固然有诛杀贪官污吏的...
武惠妃即贞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年轻时英明神武的唐玄宗李隆基和他同样英明神武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不仅登基的方式如出一辙,而且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同样辉煌繁盛,流...
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选美比赛出现,其实仔细一看这些所谓的选美比赛的流程大体上和明朝皇帝选妃子的流程相差不大。如果一定要说哪里不同,我想大概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