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

⭐风味独具的糯饭菜的散文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风味独具的糯饭菜的散文》,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风味独具的糯饭菜的散文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某个周六,报社的“香哥”来马杜桥石门山采访,我和晓晓作陪。当晚,晓晓发来微信,说明天中午去祁东青山村乡下吃农家饭。
周日天色晴好,香哥开车,很快到了目的地。我告诉他们,去年我曾在这附近的一个山村里吃过一道独特的糯饭菜,他们一脸的惊讶状。
将饭做成菜,可说是我们祁东的一大饮食特色。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农村凡是红白喜事摆酒席,在出十道菜时,其中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糯饭。
糯饭成菜,有何由来不得而知,但应该与那时的经济条件有关吧。现在的农村摆个十道菜那是稀松平常的事,但在那个缺衣少食经常饿肚子的年代,平常人家要摆出十道不同的菜来,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不是菜的糯饭,便就冒名顶替扮演了菜的角色。
当然,做为“菜”的糯饭是与平常所吃的糥饭还是有区别的。平常之糯饭,用糯米煮熟,再拌烂就是。酒席上的糯饭菜,既然是菜,那就得按菜的程序来操作了,五香之类的配料必不可少,还要拌入红糖或白糖。单是糖这一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那可是个稀罕东西,不说那时没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它归供销社统一销售,需凭票才能购买,一年也就只能买上二三斤。一次酒席二三十桌,用大铁锅煮上一锅糯饭,如果没有十几斤糖放下去,根本就没得甜味的,所以在那个年代有很多人家只能用糖精来替代。除了这些外,还得加猪油翻炒,使其变得油光可鉴,最后加点姜葱点缀一下便可出锅,用递盘送到席桌上去。
那时,村人们在家吃不饱饭,这糯饭端上来还是很受欢迎的。香甜,滑软,较之纯粹的糯饭,不再那么腻口,连我这个根本不喜欢吃糯米的人都能吃上大半碗。在那个人人吃不饱饭的年代里,每每吃酒席都是有专人散菜的,这糯饭也是要分的。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只分其它菜,糯饭便成了酒席桌上的公共之菜,大家可以随意地吃。
九十年代后糯饭上桌的机会逐渐稀少,再后来偶尔有人家在酒席上端出一碗便会受到非议。
又过了一二十年,这遭非议的东西居然成了农家乐的特色菜,不能不说世上万事万物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说是特色菜,必有被人认可之处。绿野的糯饭菜,虽然同以糯米为主要原料,但做法却是没有半点共同之处的。那天我特意观摩了其制作的全过程,突然发觉现在的人们还真的会吃,不仅颠覆了传统,而且还翻出了想不到的新花样。
做糯饭菜前,需要准备竹筒,三寸左右的直径、一尺来长的自然竹节,一头留节做底,一头不留节成敞口。当然是越新鲜越好,过一下清水,便可装进淘好的糯米了。糯米里事先拌有红枣泥、腊肉渣和花生、红豆磨成的粉,滴了些食油、香油进去,将竹筒塞到一半处即可,稍加三点水,然后用锡箔纸蒙盖起来,即可放在火上烤了。
做竹筒糯饭菜是不需要灶的。屋外是山,翠竹摇曳,因势搭一简易小棚,置一二层小铁架,下面燃起柴火,直接烤一些用荷叶包了再用泥巴糊了的胡椒瘦肉、乌骨鸡之类,铁架第一层上才放盛了糯米的竹筒。明火直接烧烤得竹筒渗出清油随后又泛黄,便将它们升到铁架第二层,避开明火只靠火堂那股炙热,慢慢地煨上一个来小时,竹筒里的糯米就会烤熟成饭。待到上桌之时,用刀将竹筒当中剖开,就可享受美味了。
那天在绿野周家兄妹的农庄上了两竹筒糯饭菜,四瓣竹槽摆占桌子的四面,就有种很霸气的感觉。特别是它弥漫的香气,有如一股看不见的云雾,几乎覆盖了桌上其它的菜肴,那味道很直接地浸入我的鼻孔,再漫延到舌尖,诱出丝丝如缕的涎水。
开始的时候,一桌人还保持着各自的矜持,最后实在是忍无可忍了,“风卷残云”大戏又开始上演。说起来虽有二大竹筒糯饭,但比起昔年的一大海碗来说,简直就是小巫之见大巫。
竹筒糯饭菜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失饭之本色,因了枣泥的加入,虽然色泽变得红黄相间、剔透可鉴,但仍粒粒可数,完全没有一般糯饭那种粘腻的样子。再加之这种竹筒糯饭菜有种与生倶来的浓郁清香,更有枣泥嫩甜、花生油酥和其它配料味种的烘托,一种完美的味觉大宴,便将人的身心浸透……
一竹筒糯饭菜,道独特的美味佳肴,直吃得我酣畅淋漓,大呼道:“美味啊!美味啊!”……

发布时间:2023-12-30 15:34

上述文字是💠《风味独具的糯饭菜的散文》✨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美丽的声音

音乐是无形的绘画,是无字的诗,是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艺术。它之伟大是因为它超越了一切的限制,文人雅士能欣赏,乡间小儿也能欣赏,它能直接引起心弦的共鸣,被感动的人,不一...

[经典散文] - 2019-09-01 10:15:14

你在,我才会心安散文

你在,我才会心安 最美的相遇,在心里 也许不是在最美的年华里 兜兜转转中,转弯处的相遇 一眼万年,刻就了永恒 瞬间在心海里泛起层层涟漪 一路走来,拾捡着记忆 不知不觉中,生...

[经典散文] - 2024-03-24 04:01:42

黄花节的杂感

黄花节的杂感 黄花节〔2〕将近了,必须做一点所谓文章。但对于这一个题目的文章,教我做起来,实在近于先前的在考场里对空策〔3〕。因为,--说出来自己也惭愧,--黄花节这三...

[经典散文] - 2019-07-29 23:51:39

"沉默学"导言

一个爱唠叨的理发师给马其顿王理发,问他喜欢什么发型,马其顿王答道:沉默型。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素来怕听人唠叨,尤其是有学问的唠叨。遇见那些满腹才学关不住的大才子,我...

[经典散文] - 2019-08-12 15:44:47

生命的蝴蝶

家在北方,每逢秋季,窗外就有如画的风景。 闲时坐在窗前,看着一缕秋风吹下树梢一片泛黄的叶子,那叶子盘旋着,落到树下,结束了它的生命。 这时便自然的想起一个朋友的文字,...

[经典散文] - 2019-03-10 20:57:31

如果再遇见情感散文

我们相信站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永远也不可能相遇,两两相望就已经是福分到家了。我们也相信只有站在两条相交线上的人才能相遇,才能在一起,是不用加以修饰的福分,一切都是水...

[经典散文] - 2024-01-10 05:27:45

你是我在这学校的影子

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而是我们,你是我在这学校的影子,所以注定了我们会形影不离。题记 你不是我的闺蜜,不是我的爱人,不是我的朋友,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而是简单的我们。...

[经典散文] - 2021-12-15 12:41:20

张秋阁

一九四七年春天,冀中区的党组织号召发动大生产运动,各村都成立了生产委员会。 一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地里的牛马多起来,人们忙着往地里送粪。 十九这...

[经典散文] - 2019-08-04 13:32:16

口琴声中的故事

早春,夜静谧。柳芽新上,夜幕下也格外明亮。暖风醉人,让人放慢了行走的脚步,只觉得世界上的一切跟随着你的一行一动,仿佛时间就在脚下。口琴声悠扬,宛若赞美春天的圆舞曲...

[经典散文] - 2019-05-31 21:42:16

论写作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先生向我们说:做文章,开头一定要好,起头起得好,方才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昧。我们大家点头领会。她继续说道:中间...

[经典散文] - 2019-09-05 10:07:09

干杯---糟糕的结果

有的时候突然感觉特别委屈,那种委屈找不到人诉说,自己也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反正自己那个时候会特别烦,特别无奈,是的,我想每个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或多或少会有所体会,真...

[经典散文] - 2019-05-27 14:05:29

看电影

我和八子一起去的那家影院,叫交道口影院。小时候,我家附近,方圆五、六里内,只这一家影院。此生我看过的电影,多半是在那儿看的。 上哪儿呀,您?交道口。或者:您这是干嘛...

[经典散文] - 2019-08-20 07:22:07

韩春旭散文精选

韩春旭,北京人。致公党成员。大学文化。《工人日报》编辑,主任编辑。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常委。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

[经典散文] - 2019-07-22 21:34:58

好久不见的优美散文

(一) 下午找工作资料时登录了很久没打开过的QQ邮箱,一份2007年发出的邮件让我眼前一亮。 邮件内容是一张合影相片,在武汉大学热闹的校运会现场,一名女生紧紧依偎在男友身边...

[经典散文] - 2024-02-29 23:34:26

书法对立元素的审美价值(文化散文)

对立元素,能丰富书法的审美天地。 比如有书卷气的书法是美的,那么对立性的金石气书法让书法美更丰富多彩。 怎样才算有书卷气呢?况瑞峰在书法讲座《书法技法张猛龙碑》中说...

[经典散文] - 2019-07-21 03:51:31

流芳的祖母绿

早些年,我哥患了重病,不得已,母亲将一对耳坠卖掉了。具体卖了多少钱,母亲从未提及。那对耳坠是奶奶留给母亲的。 后来的日子里,我才知道,那是一对祖母绿耳坠,大约八十多...

[经典散文] - 2019-03-12 09: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