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离开史铁生以后
我离开史铁生以后史铁生就成了一具尸体,但不管怎么说,白白烧掉未免可惜。浪费总归不好。我的意思是:
①先可将其腰椎切开,到底看看那里面出过什么事在我与之朝夕相处的几十年里,有迹象表明那儿发生了一点儿故障,有人猜是硬化了,有人猜是长了什么坏东西,具体怎么回事一直不甚明了。我答应过医生,一旦史铁生撒手人寰,就可以将其剖开看个痛快。那故障以往没少给我捣乱,但愿今后别再给我添麻烦。
②然后再将其角膜取下,谁用得着就给谁用去,那两张膜还是拿得出手的。其他好像就没什么了。剩下的器官早都让我用得差不多了,不好意思再送给谁肾早已残败不堪,血管里又淤积了不少废物,因为吸烟,肺料必是脏透了。大脑么,肯定也不是一颗聪明的大脑,不值得谁再用,况且这东西要是还能用,史铁生到底是死没死呢?
12史铁生之墓
上述两种措施之后,史铁生仍不失为一份很好的肥料,可以让它去滋养林中的一棵树,或海里的一群鱼。
不必过分地整理他,一衣一裤一鞋一袜足矣,不非是纯棉的不可。物质原本都出于一次爆炸。其实,他曾是赤条条地来,也该让他赤条条地去,但我理解伊甸园之外的风俗,何况他生前知善知恶欲念纷纭,也不配受那园内的待遇。但千万不要给他整容化妆,他生前本不漂亮,死后也不必弄得没人认识。就这些。然后就把他送给鱼或者树吧。送给鱼就怕路太远,那就说定送给树。倘不便囫囵着埋在树下,烧成灰埋也好。埋在越是贫瘠的土地上越好,我指望他说不定能引起一片森林,甚至一处煤矿。
但要是这些事都太麻烦,就随便埋在一棵树下拉倒,随便撒在一片荒地或农田里都行,也不必立什么标识。标识无非是要让我们记起他。那么反过来,要是我们会记起他,那就是他的标识。在我们记起他的那一处空间里甚至那样一种时间里,就是史铁生之墓。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墓地上做任何事,当然最好是让人高兴的事。
13顺便说一句:我对史铁生很不满意
我对史铁生的不满意是多方面的。身体方面就不苛责他了吧。品质方面,现在也不好意思就揭露他。但关于他的大脑,我不能不抱怨几句,那个笨而又笨的大脑曾经把我搞得苦不堪言。那个大脑充其量是个三流大脑,也许四流。以电脑作比吧,他的大脑顶多算得上是286运转速度又慢(反应迟钝),贮存量又小(记忆力差),很多高明的软件(思想)他都装不进去(理解不了)我有多少个好的构思因此没有写出来呀,光他写出的那几篇东西算个狗屁!
14一件疑案
在我还是史铁生的时候我就说过:我真不想是史铁生了。也就是说,那时我真不想是我了,我想是别人,是更健康、更聪明、更漂亮、更高尚的角色,比如张三,抑或李四。但这想法中好像隐含着一些神秘的东西:那个不想再是我的我,是谁?那个想是张三抑或李四抑或别的什么人的我,是谁呢?如果我是如此的不满意我,这两个我是怎样意义上的不同呢?如果我仅仅是我,仅仅在我之中,我就无从不满意我。就像一首古诗中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不满意我,就说明我不仅仅在我之中,我不仅仅是我,必有一个大于我的我存在着那是谁?是什么?在哪儿?不过这件事,恐怕在我还与史铁生相依为命的时候,是很难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以正视听了。
但是有一种现象,似对探明上述疑案有一点儿启发请到处去问问看,不肯定在哪儿,但肯定会有这样的消息:我就是张三。我就是李四。以及,我就是史铁生。甚至,我就是我。
【编辑:雨亦奇】
发布时间:2019-08-28 19:50
上述文字是💠《说死说活(二)》✨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这原本是庄稼地,却生长了一片荒草。荒草一人余高,繁荣得蓬勃健美。月夜下没有风,亦不到潮露水的时分,草的枝叶及成熟的穗实萧萧而立,但一种声息在响,似乎是草籽在裂壳坠...
能够体验到悲剧的美,我想在感情的路上才能看的更高,走的更远。 题记 红学精深,人言:治国齐家,以积极心态细究,皆可受益。对于这些大学问,不敢妄论。人生是在矛盾中前进...
随感录33 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
郁达夫一九三六年有《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记西施舌云: 《闽小记》里所说西施舌,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形...
时光乱了心念的情谊,恰如一丝微风轻抚过水面,虽有波浪渐远相随,微风笑吻枝叶,虽有花予绽放迎面,微风倾洒花园,虽有低草翩翩起舞献与。 等过了风华,它们也就忘却了,曾时...
有一种有一种相信叫做你是我的眼。 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有没有他的道理我们不清楚。后来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有人来也有人走,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只是个过客,没有恒久留存,有的是...
那时候也不晓得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自己抱着上五十幅油画赶火车到欧洲各城里去展览。不是整幅画带走,整幅画太大,需要雇货车来载,穷学生哪有这笔钱?我只好把木框拆下来,...
时光越是慢慢地清浅走过,留下的便是越来越多的寂寞与坚决,就像是,错过了,便没有了以后。也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可以给一个机会,重新来过。不,我永远不会这样做。错过了...
一、看花流不尽,白雪兑相思。 画屏幽阁,红烛早已停歇。玲珑朱钗,插不下满头白发。你写下的诗行,我也临摹到了岁月的深处,素笺遥遥寄,相思漫布在风尘中。 归期何期,花不...
潺潺的河流在山脚打个弯,卷起一片残落叶,然后欢快地流向远方。河岸的小道泥泞湿滑,一直通向春寒料峭的荒野。荒野上的雪大多已经融化,只有零星的残雪,躲在阴暗的角落,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雨后天晴,空气清新,走在运河边,我看到了小树林里插着许多纸花,妈妈说这些地方以前有许多坟墓,这是后人们插的“清明...
再过三个月,又到一年毕业季。两年前的我,背个双肩包,拖着行李箱,离开了小岛。咸湿湿的海风,鱼腥味的空气,曾经让我那么讨厌,那时却让我如此不舍。 在车站,和我最好的朋...
站在冬深处,看远山荒凉,望长空苍茫,静享那一抹蓝色的忧郁。 那些绰约的往事,那些远去的风景,终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无法挽留。 习惯用文字去抚慰所有的伤痕,习惯在一首单...
【作家简介】1956年参加工作,在辽宁省盘山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1957年至1962年在盘山县委宣传部和盘山县报工作;1962年至1966年在营口日报任副刊编辑;1966年至1980年在营口市委办公室...
茫茫红尘,一枚枚经霜的叶子,穿越了季节的轮回后于秋的指尖轻轻地滑落,深埋进冬的泥土里,完成了一枚叶子的使命。 春风里,光阴潜藏着生命的轨迹,于万山丛林布谷啼血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