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有一天我们这伙人真都老了,七十,八十,甚至九十岁,白发苍苍还拄了拐棍儿,世界归根结底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已经是(夏令时)傍晚七八点钟的太阳,即便到那时候,如果陌路相逢我们仍会因为都是老三届而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不管在哪儿,咱们找一块不碍事的地方坐下再说那地方也清静。您哪届?六六。您呢?(当年是用你字,那时都说您了,由此见出时间的作用。)我六八。初六八高六八?老高一。那您大我一岁,我老初三。倘此时有一对青年经过近旁,小伙子有可能拉起姑娘快走,疑心这俩老家伙念的什么咒语。那时候您去了哪儿?云南(或者东北、内蒙、山西)。您呢?陕北,延安。这就行了,我们大半的身世就都相互了然。这永远是我们之间最亲切的问候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我们这代人的专利。六六、六七、六八,已经是多么遥远了的年代。要是那一对青年学过历史,他们有可能忽然明白那不是咒语,那是二十世纪中极不平常的几年,并且想起考试时他们背诵过几个拗口的词句:插队,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如果他们恰恰是钻研史学的,如果他们走来,如同发现了活化石那样地发现了我们,我想我们不太介意,历史还要走下去,我们除了不想阻碍它之外,正巧还想为归根结底不是我们的世界有一点用处。
我们能说点什么呢?上得了正史的想必都已上了正史。几十年前的喜怒哀乐和几百几千年前的喜怒哀乐一样,都根据当代人的喜怒哀乐成为想象罢了。我们可以讲一点儿单凭想象力所无法触及的野史。
比如,要是正史上写千百万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奔赴农村、边疆,您信它一半足够了,记此正史的人必是带了情绪。我记得清楚,1968年末的一天,我们学校专门从外校请来一位工宣队长,为我们作动员报告,据说该人在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上很有成就。他上得台来先是说:谁要捣乱,我们拿他有办法。台下便很安静了。然后他说:现在就看我们对毛主席忠还是不忠了。台下的呼吸声就差不多没有,随后有人带头喊亮了口号。他的最后一句话尤为简洁有力:你报名去,我们不一定叫你去,不报名的呢,我们非叫你去不可。因而造成一段历史疑案:有多少报了名的是真心想去的呢?
什么时候也有勇敢的人,你说出大天来他就是不去,不去不去不去!威赫如那位工宣队长者反而退却。这里面肯定含着一条令人快慰的逻辑。
我去了延安。我从怕去变为想去,主要是好奇心的驱使,是以后屡屡证明了的惯做白日梦的禀性所致,以及不敢违逆潮流之怯懦的作用。唯当坐上了西行的列车和翻山越岭北上的卡车时,才感受到一缕革命豪情。唯当下了汽车先就看见了一些讨饭的农民时,才于默然之间又想到了革命。也就是在那一路,我的同学孙立哲走上了他的命定之途。那是一本《农村医疗手册》引发的灵感。他捧定那书看了一路,说:咱们干赤脚医生吧。大家都说好。
立哲后来成了全国知名的知青典型,这是正史上必不可少的一页。但若正史上说他有多么高的政治水平,您连十分之一都甭信。立哲要是精于政治,四人帮也能懂人道主义了。立哲有的是冲不垮的事业心和磨不尽的人情味,仅此而已。再加上我们那地方缺医少药,是贫病交困的农民们把他送上了行医的路。所以当四人帮倒台后,有几个人想把立哲整成风派闹派时,便有几封数百个农民签名(或委托)的信送去北京,担保他是贫下中农最爱戴的人。
我们那个村子叫关家庄,离延川县城八十里,离永坪油矿三十五里,离公社十里。第一次从公社往村里去的路上,我们半开玩笑地为立哲造舆论:他是大夫。医生噢?老乡问,能治病了吧?当然,不能治病算什么医生。对。就在咱庄里盛下呀是?是。咳呀,那就好。所以到村里的第二天就有人来找立哲看病,我们七手八脚地都做他的帮手和参谋。第一个病人是个老婆儿发烧、发冷、满脸起的红斑。立哲翻完了那本《农村医疗手册》说一声:丹毒。于是大伙把从北京带来的抗生素都拿出来,把红糖和肉松也拿出来。老婆儿以为那都是药,慌慌地问:多少价?大伙回答:不要钱。老婆儿惊诧之间已然发了一身透汗,第一轮药服罢病已好去大半。单是那满脸的红斑经久不消。立哲再去看书,又怀疑是否红斑狼疮。这才想起问问病史。老婆儿摸摸脸:你是问这?胎里坐下的嘛。生下来就有?噢嘛!当然,后来立哲的医道日益精深,名不虚传。
说起那时陕北生活的艰辛,后人有可能认为是造谣。糠菜半年粮已经靠近了梦想,把菜去掉换一个汤字才是实情。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呢,就怕真的掰开倒全要作废,所以才不实行。怎样算一个家呢?一眼窑,进门一条炕,炕头连着锅台,对面一张条案,条案上放两只木箱和几个瓦罐,窑掌里架起一只存粮的囤,便是全部家当。怎样养活一个家呢?男人顶着月亮到山里去,晚上再顶着月亮回来,在青天黄土之间用全部生命去换那每年人均不足三百斤的口粮。民歌里唱人凭衣裳马凭鞍,婆姨们凭的是男子汉,其实这除了说明粮食的重要之外不说明其他,婆姨们的苦一点不比男人们的轻,白天喂猪、养鸡、做饭,夜晚男人们歇在炕头抽烟,她们要纺线、织布、做衣裳,农活紧了她们也要上山受苦,一家人的用度还是她们半夜里醒来默默地去盘算。民歌里唱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差不多是真的。好在我们那儿离油矿近,从废弃的油井边掏一点黑黑的原油拿回家点灯,又能省下几个钱。民歌唱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说是夸张吗?那是因为其时其地的牛马们苦更重,要是换了草原上的牛马,就不好说谁夸张了谁。猪是一家人全年花销的指望,宁可人饿着不能饿了它们,宁可人瘦下去也得把它们养肥,然后卖成钱,买盐,买针线、农具、染布的颜料、娃娃上学要用的书和笔,余下的逐年积累,待娃娃长大知道要婆姨了的时候去派用场。唯独狗可以忽视,所以全村再难找到一头有能力与狼搏斗的狗了。然而,狗仍是最能让人得到温暖的动物,它们饿得昏昏的也还是看重情谊,这自然是值得颂扬的;但它们要是饿紧了偶然偷了一回嘴呢,你看那生性自轻自贱的目光吧含满了惭愧和自责,这就未必还是好品质。我彻底厌恶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理论。人不是一辈子为了当儿子(或者孙子)的,此其一;人在数十万年前已经超越了所有的动物,此其二;第三,人若不嫌母丑母亲就永远丑下去,要是不嫌家贫闹革命原本是为了什么呢?找遍陕北民歌你找不到狗不嫌家贫这样的词句,有的都是人的不屈不息的渴盼,苦难中的别离,煎熬着的深情,大胆到无法无天的爱恋:三天没见哥哥面,大路上行人都问遍。风尘尘不动树梢梢摆,梦也梦不见你回来。白格生生蔓菁绿缨缨,大女子养娃娃天生成。我把哥哥藏在我家,毒死我男人不要害怕。陕北出了个刘志丹,他带上队伍上横山。洗了个手来和白面,三哥哥吃了上前线。想你想得眼发花,土坷垃看成个枣红马。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所有的希冀都借助自古情歌的旋律自由流淌,在黄褐色的高原上顺天游荡。在山里受苦时,乡亲们爱听我们讲北京的事,听得羡慕但不嫉妒,哎呀,哎呀地赞叹,便望那望不尽的山川沟壑,产生一些憧憬,说咱这搭儿啥时也能像了北京似接着叹一声:不比当年了嘛,人家倒把咱给忘球喽。于是继续抡动起七八斤重的老镢,唱一声:六月里黄瓜下了架,巧口口那个说下哄人的话。再唱一声:噢,噢,噢嗬,噢嗬嗬,噢嗬嗬!说是了天上没灵儿神,刮风了下雨是吼雷儿声,我问你就知情是不知儿情
发布时间:2019-08-27 11:10
上述文字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一)》✨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据说,四月的梨花若雪 仿佛依稀,我嗅到了一袭雅致的香 人们传唱更鉴赏着,那一曲《梨花又开放》 都说,你若听到梨花的浅唱 再也不会在手机里保留其它的歌 而于我,那缕纯情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们明明相遇却没能拥有同一个轨迹…… ——题记 孤独的月光懒散的撒在那寂寞的人身上,将流浪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鸦雀无声的大街上,似乎...
一直喜欢行走,不论是喧嚣的城市还是乡野郊外,工作之余,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眼睛发现美景,用心灵感悟生活,是一种放松。大自然里的风景,总是美好的:春天绿油油的田野,夏...
家里的老古董,那台IBM电脑坏了,我去买了一台NEC的笔记本。由于没有摄像头,我也就没有下有关程序。每周与儿子联系,我都是用电话。一聊就是一小时二小时。每月五六十元的话费...
在饶河街夜市,看到一只黄金鼠,全身长着拖地的长毛,背的部分是金黄色,尾端是银白色。它的长毛中分,一丝不乱,显然被仔细地梳理过。 那只金银两色的黄金鼠,引起逛夜市人群...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非常漫长,但紧要的却只有几步”。回顾我坎坷的人生历程,现在还真有点“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的感觉。虽然现在...
宿舍窗台望出去是幼儿园,曾经的我们不需要闹钟,因为每天清晨傍晚都有孩纸们杀猪般乱七八糟的声音响彻宿舍。孩子们是无邪的,从他们极具穿透力而毫无半分矜持的叫喊声中我分...
时光,真是一个凄美的词语。它随意的坐落在某个时空里,就能让人孤独的品尝和遗忘。 我坐在列车上,看着远去的景色,细数遗落的回忆,那些曾经我爱过、相识过、偶遇到的人与岁...
近年来,社会上各处都把专家名称特别提出,表示尊重。知识多,责任多,值得尊重。我为避免滥竽充数的误会,常自称是个跑龙套脚色。我欢喜这个名分,除略带自嘲,还感到它庄严...
在繁华的城市里,在熙熙壤壤忙碌的市场上,有那些饱经风霜忙碌的身影,他们或住在城市的一角,或居住在那破旧的棚户区里,在城市的尽头,有她们那些一群人,为了生活,她们风...
漫步在大渠荡公园里,湖周边高耸的楼房亮起了灯,照亮了夜空,照亮了夜归的人,也照亮了归人的心。今晚的风有点冷,我把自己藏在羽绒服里,裹紧再裹紧些。闻歌起舞的人们迫切...
时节是万物的依归,草探春,柳绿枝,雀鸟欢歌,不知名的小虫也飞了起来。看远天,白云在和煦的风中轻盈的变化,常常在眼前的一流运河水,水波也缓缓起来,径流微荡向前。这是...
每一个早晨,每一个午后,我都会独自静静一个人将心穿梭在带着墨香味的字里行间,自由去找我需要的乐趣。就因有这自由的时间,久而久之却不知不觉又让我找到了一种习惯,这种...
一九三七年冬季,冀中平原是动荡不安的。秋季,滹沱河发了一场洪水,接着,就传来日本人已攻到保定的消息。每天,有很多逃难的人,扶老携幼,从北面涉水而来,和站在堤上的人...
01. 什么是成功 当一个人活到中年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配偶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比较喜欢的工作,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不必老要看人眼色行事,做想做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