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简介:黄裳(一九一九年 )原名容鼎昌。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交通大学肄业。一九四五年进文汇报社.任重庆、南京特派员、编辑、编委等职。曾任军委总政文化部越剧团编剧、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一九四O年开始散文创作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撰有大量散文、杂文、剧评、游记、读书随笔等。迄今出版专著四十余种。有《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山川·历史·人物》、《榆下说书》、《黄裳论剧杂文》、《银鱼集》、《翠墨集》、《晚春的行旅》、《过去的足迹》、《惊弦集》、《花步集》、《彩色的花雨》、《榆下杂说》、《清代版刻一隅》等。译文有《猎人日记》、《一个平凡的故事》、《歌略夫里奥夫家族》等。
白门秋柳(黄裳)08-07-2311:17发表于:《听我韶韶版》分类:未分类
我们到南京时是一个风沙蔽天的日子。下关车站破烂得使人黯然。站外停着许多出差汽车。我坐了其中的一部进城去。原想借这冒牌的华胄的风姿可以有点方便,不料车到挹江门时仍得下车接受检查,这职务是由宪兵执行的,严格得很,几乎连每一个箱子的角落都翻过了。又凑巧同行的X太太替他的兄弟带了许多行李,甚至脸盆、洗衣板之类都不遗漏。于是这检查就成为一种繁难的试验,我们得回答宪兵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东西的出卖所、价格、用途,以及其他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全凭问话者的高兴,我们得编造若干小故事予以满足,直至他们感到厌倦了为止,然后就拿起了另一件东西,等到全部审查竣事以后,几乎每一个箱子都盖不上盖,只好把多出的衣物向车厢的角落里一塞算数。
接着我们就轮到接受另一种磨难了。所有比较像样一点的旅馆都没有了房间,南京的所以如此热闹,是那两天正在开着什么会,冠盖满京华了的缘故。南京的街道是那么宽而平行,我们的破车子在萧条的街道上行驶,找寻着栖身的处所,最后是在朱雀路的一家旅馆门口歇下来。
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钟光景了。
我们开了两间房间。X太太自己住一间,我和W合住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这屋子里充满着冷气,房中间的一个炭火盆渺小得可怜,表面是一层烬余的灰,灰下面的黯淡的红色就像是临终者脸上的光彩。
这是怎样森寒的一间屋子。
X太太洗脸以后第一件事是命令当差检视适才翻得一塌糊涂的行李,有没有遗失什么,当她拣起每一件从上海带来的东西时,脸上就发出微笑来,好像欣幸着它们的生还。我们对这工作不能有什么帮助。却欣赏了她叫了来的南京的小笼包子、肴肉、咸板鸭。这些也真不愧是南京的名物,我们吃得饱饱的。看她的复员工作一时还没有完结的征象,就告诉她我们要到街上去看看了。
我们又站在这飞舞着风沙的城市的街头了。
多长多宽阔的路。除了北平以外,恐怕在别的地方很难看见这么宽广的街道了罢,然而又是多么空旷呢?对面的街上有一家书店,我们踱进去看。里边放着几本从上海来的杂志和北方来的《三六九》(戏剧刊物)。另外有一册南京本地出版的《人间味》。在屠刀下面的文士们似乎还很幽闲地吟咏着他们的人间味,这就使我想起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的话来,这虽然是仙人的说话,也正可以显示今日的江南的无声的悲哀。在无声中,也还有这种发自墙缝间的悲哀的调子。
打开一张地图一看,才知道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离秦淮很近。就出了书店向夫子庙前走去,地图上标明着贡院的地方似乎已经变为什么机关之类了,有一片围墙围着。从一条小胡同里走进去,有不少家旧书店,进去看看,实在没有什么可买,想买一部《桃花扇》,却只有石印本和铅印的一折八扣本。翻到了几本《同声》,里边有冒鹤亭俞陛云的文章,还有着杨椒山先生墨迹的影印本,后面有着双照楼主人的跋文。说明着清末他被关在北京的牢狱里时,曾经整日地徘徊在杨椒山先生手植桧的下面,因为他当日所住的监房正是杨继盛劾严嵩父子后系狱的地方,想不到住在陵园里的双照楼主人在呐喊着共存共荣之余,还有时间想到这些旧事。因为这杂志是由他出资办的,所以厚厚的一本书,定价只要一元。
再走过去就是有名的夫子庙。那一座黯黑的亭子,矗立在一片喧嚣里面,远远的看过去神龛里被香火熏得黯黑,如果这里面真是供着孔夫子的话,那厄运似乎真也不下于在陈国蔡国的时候罢?天色已经薄暮,远远望过去,在板桥的后面,是一座席棚式的小饭馆,题着六朝小吃馆。好雅致的名字。
小吃馆的前面就是那条旧板桥,有一部记载明末秦淮妓女生活的书,就题作《板桥杂记》。我和W立在这渐就倾颓的旧板桥上对着落日寒波,惆怅了许久。
桥右面有一棵只剩下几枝枯条的柳树在寒风里飘拂,旧日的河房,曾经作过妓楼的,也全凋落得不成样子了,那浸在水里的木桩,已经腐朽得将就折断。有名的画肪,寂寞的泊在河里,过去的悠长的岁月,已经剥蚀掉船身的美丽的彩色,只还剩下了宽阔的舱面,和那特异的篷架,使人一看就会联想到人们泛舟时可以作的许多事情,吃酒、打牌,这种零落的画肪似乎可以使人记起明末的许多事情,如《桃花扇》中所记;其实它们至多也不过是太平军后的遗物。当南京刚刚规复以后,当时的统帅,理学名臣的曾国藩为繁荣这劫后城市所颁布的第一条办法,就是恢复秦淮的画肪,想从女人的身上,取回已经逝去了的繁华。知道这故事的人恐怕已经很少了。
一路走着,我们沉醉于南京的市招的名色的多样性而有趣,纸店,装池店,甚至嫁妆店都在匆匆一望中使人流连;虽然市面是那么萧条,在暮色苍茫中走过市街,想想这已经沦陷了五年的城市,在满目尘沙中,很自然的想起了黄昏胡骑尘满城的诗句。
晚上在那间充满了冷气的大屋子里,坐下写一封信,告诉上海的朋友在我们的长途跋涉的第一段旅程中所得的印象。想起了昨夜的别宴,她们都上了装,还赶了来,那是一个凄凉的聚会,浅浅的红唇,失去了风姿的笑靥,那一种沉重的感情,真使人觉得难于负载了。
第二天早晨,从枕上看到窗玻璃上结着冰凌,北风一夜都没有停,炭炉里的微火,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已熄了。太阳光微弱的黄焰,简直没有一点温暖。
发布时间:2019-08-02 21:10
上述文字是💠《白门秋柳》✨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孔子简介】:孔子英文:Confucius;拼音:Kǒngz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
制裱工送来的画挂在我的书室墙壁上,使我常常驻足凝视沉思二十年前的那幕乡下访友的经历。仰慕着这幅线条、水墨、画笔显然不够娴熟的画面,陡然顿生起那段我最最闲聊的情境;...
上帝创造了人类,并没有留下智能遥控器任君选择输出人生的方式,随意添加特效装备,选择人生起点……怪不得人人都是赤裸裸的出现在上帝面前,伴随着呱呱坠地声,鬼哭狼嚎地哀...
一夏炎炎的纷扰,弄的人心情烦烦的,一整天那个炙热的圆球挂在天上,烤的天底下的一切生灵焉头搭脑,了无生气,回北方度假的燕子不见了上下翻飞的影子,于巢楔之中偶见一小小...
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心里面回忆,雾里雾外,像似叠露的水,透过窗外渗的深沉,然后去抚摸,所有虚无却又真实的生活,会哭,会遐想,会依,或悲伤,或喋喋不休。 ——题记 窗外的...
【作家简介】: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庆春,老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小学校长、中...
一 ??前年冬天,母亲告诉我,家乡的老屋无论如何必须卖掉了。全家兄弟姐 妹中,我是最反对卖屋的一个,为著一种说不表的理由。而母亲的理由却说 得无可辩驳∶几十年没人住,再...
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刻意真诚的用笔来写你,写你的好,你的坏,你的忧伤,你的愁。 回想起以前我写你的文章,下雨天送伞是老师教给的万能素材,大半夜带我去医院看病是对事实的...
那桃桥,是隆林岩茶平班河上一座普通的桥。它没有赵州桥的悠久历史,没有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石雕石塑。如残虹跨河两岸,似破弓悬横河中,两排粗糙的水泥座墩和凹凸不平的桥面,...
我家的老宅子就在火车站对面第一条街苗可秀街一号,早些年一下火车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前门脸。从商家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黄金位置,而现在这里变成了站前广场。 这百年的...
高铁轻轻地向前滑动,透过车窗,我再次凝望这座刚刚亲近却仍然陌生的城市,心中涌起一种不舍,不知道这第一次来访会不会又是最后一次?火车渐渐加速,城市渐行渐远,记忆闸门...
我对吃不讲究,厨艺自然也不精。两个儿子挑食,除了一顿喝一碗汤,别的都勾不起食欲。儿子瘦弱,让我心疼,我决定即使一碗汤,也要做得花样百出,绝不雷同。 红枣切片,百合、...
那一天,伴着我撕心裂肺的哭喊,45岁的父亲永远地走了,再也不会回来。在父亲的灵柩旁,我跪在全村人的面前,用哭得沙哑的嗓子,对乡邻们说着拜托以后关照家人的话语,善良的...
普阳农场据说以蒲鸭河流经而得名,始建于1970年,谐音普阳,好响亮的名字。 从宝泉岭分局出发,一路浓荫环抱,平坦结实的砂石路两边高大挺拔的杨树成行成片,汽车犹如在绿色的...